谁是中国神话体系里的最高神?

半月半生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明确中国神话体系。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神话体系发展也是源远流长,根据时间的不同神话的管理体制也不太一样。在文明以前有比较混乱洪荒神话,后来发展出比较有体系的道教神话,佛教文明,但总的来说,不管洪荒神话还是道教神话,还是佛教文明,都有一个领导人,洪荒神话体系中有一个天帝,在黄帝和蚩尤的战斗中有提示说天帝派九天玄女帮助黄帝打赢蚩尤,可以说明天帝在洪荒传说中是一个领导人的位置,具体是不是至高神不确定。

道教神话的出现,是封建社会制度的完美体现,同时也明确出了各个神仙在体系中的位置。但因为中国各个朝代的问题,神位高低虽然不变,但是其能力却有高低不同。在这里首先说如来佛主吧,因为中国佛教文化是中国融合印度佛教,独树一帜形成了中国独有的文化,算是中国本地神话了,如来佛祖是西天极乐世界的唯一领导者,属于西天最高神,在这里说如来是因为在西游记里,如来佛祖的神通威能是最厉害的一批人了,所以这里聊聊他,如来佛祖的另一个身份是四御之一,也就是说,如来是玉皇大帝的手下,所以玉皇大帝在身份上要高于如来,尽管没有名著说玉皇大帝的神通如何,但不妨碍他的领袖地位,当然这也仅仅是西游记的表述,如果抛开如来,玉皇大天尊也是中华众神的领袖,可以说他就是中华体系的至高神,相当于人间的皇帝一样,他的地位无可撼动。比较存在争议的是道教里说的至高神是三清之一的道德天尊,那么我们换一种方式去理解,如果说玉皇大天尊是管理体制的最高神,道德天尊,从名字上可以看出他是人民的行为规范,文明的起源,他就是圣人,精神寄托,所以他是另一种至高神,属于道教文化至高神


居然未果

盘古、女娲、鸿钧、三清、玉帝、如来分别来自于五个不同的神话系统,玉帝和三清同属于一个系统,其他四人各自属于一个系统。

女娲是中国上古神话人物,最早见于《楚辞·天问》记载:“女娲有体,孰制匠之?”王逸注曰:“传言女娲人头蛇身,一日七十化。”关于女娲最著名的传说是造人和补天的传说,自然不用细说。

盘古,在中国神话中是最世界上第一个神灵,他开辟了天地,死后并且化生成世间万物。然而,盘古最早见于三国时代吴国徐整所著的《三五历纪》中,单单从文献看,其出现的时间晚于女娲、伏羲、炎黄这些上古神话人物,和他们属于不同的系统。可能中国上古神话中另有一位创世大神,但没有流传下来。

三清和玉帝同属于道教神灵。道教兴起于东汉末年,亦不属于中国上古神话系统。三清分别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其中,道德天尊虽然是三清中最末的,但出现的时间最早,他就是春秋时期道家哲学的创始人老子。东汉末年,张陵创立五斗米教,首先将他奉为祖师爷。注意,道家是一个哲学流派,道家是宗教流派,道教思想部分取自道家,但两者不能混同。

元始天尊最早见于南朝梁道士陶弘景所编撰的《真灵位业图》,取代了老子作为道教诸神之首。后世许多道家经书则说元始天尊就是盘古,是看中了盘古创世大神的地位,但盘古最初跟道家没有关系。

灵宝天尊,原名太上道君出现于隋朝,后与元始天尊、道德天尊并列为三清。

玉帝,最早也是出现于《真灵位业图》的,原本是两个不同的神灵,分别叫做“玉皇道君”和“高上玉帝”。起初地位不高,到了宋代,由于宋真宗大力吹捧,遂成为中国最高主神。但这只是宋朝官方和民间的认定,在道教体系内,仍然是三清最贵。

鸿钧道祖是许仲琳在小说《封神演义》独创的神灵,在此之外找不到任何关于他的记载。小说把他描写成道教最高主神,但正统道教皆不承认鸿钧道祖的存在。这很自然,道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教派,又怎么会随便承认一个小说中乱写出来的神灵呢?

“如来”这个词来自佛教,和“佛”是同一个意思,所以问主说“如来”其实根本无法让人知道指的是哪个佛。但我想问主指的应该是《西游记》中的如来佛祖。

佛祖原名“乔达摩·悉达多”是公元前六世纪印度迦毗罗卫国王子,有感于众生皆苦,所以舍弃王子身份,出家修行,寻求解脱之道。于三十岁时顿悟,自称“佛陀”,是“觉醒者”的意思,开始四处传播自己的思想,创立佛教,于八十岁时过世。佛祖反对崇拜神灵,主张靠个人的修行来摆脱烦恼。后世教徒却将佛教改成了一个崇拜神灵的宗教,并把佛祖当成了神灵。后来传入中国。

相声界的一个老段子“关公战秦琼”,就是让关公和秦琼打一架看谁会赢。但是他们两个是不同时代的人,怎么可能打得打一块去呢?同样的不同系统里的神灵也是没办法拿来相互比较的。你拿佛祖去和三清比,但人家道教里根本没佛祖这个神,佛教里也没三清,怎么比?至于《西游记》《封神演义》等小说倒是把佛教、道教等很多不同系统的神写到一块去了,但这是小说作者的写的,他愿意把哪个神写得厉害一些,就写得厉害一些。

另外,“实力”的涵盖面也很广,体力、智力、财力等等都可以算作实力的一部分,就像我们人一样,有些人长于这方面的能力,有些人长于那方面的能力,把有不同长处的人放在一起比,也不科学。就像问贝多芬和爱因斯坦哪个人实力最强,一个是音乐家,另一个是物理学家,二者之间根本没有可比性。同样,神仙也有不同的个性和特长,没办法说哪个的实力比较强。


妖怪博士潘神

那还用问吗,当然是盘古了。传说盘古在一个蛋形的宇宙里睡了一万八千年。等他醒过来㬹眼一看,四周漆里一片,感到憋闷极了。想坐起来伸展一下身体,却被什么东西挡住了,想站又站不起,盘古气极了抓起一把大斧头,用力向上一抡,呼的一下,头顶上的东西向上飘去,便变成了天。另外一些东西缓缓下沉变成了陆地。



盘古并不满足这些,他担心天会落下来,与地再合在一起,于是叉开双腿,用脚踩着陆地,用头顶住天空,然后施展法术,每天变化九次,每次长高一丈,于是陆地增厚一丈,天也升高一丈,他坚持每天变化……

又经过一万八千年,盘古成了顶天立地的巨人。而天也升到高不可及,陆地也变成其厚无比……



这就是盘古开天劈地的神话传说,从古至今一直流传了下来。

从神话中可以得知,宇宙间先有盘古,之后才有天地山川河流,才有了世间的万物,所以神话体系中最高的神莫过于盘古。

那么我们再把神话故事讲下去。试问:如果没有天地之间的万物,岂能有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如果两位大神不争不战,如何又有胜负之说?如果失败的共工不气极去撞不周山,山又怎么会折断呢?山不折大地如何会倾斜?天又怎么会破?天若不破,女娲又怎能去补天呢?

……

话又说回来了,如果盘古不开天劈地,以后的什么道家众仙、佛家众佛又怎么会出现呢?

因此,从中国神话起始而言,盘古是中国神话中的第一位神仙,也是地位最高的神仙。

既然是流传了几千年的神话传说,总有它能够流传下来的道理,您说对吧?!

好了,就说这些吧,感谢大家的阅读。


大可151753208

任何神话体系都离不开民族,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单一种族,是在远古时期多种族融合而成的,每个种族都是有自己的神话体系,所以多个种族融合也就产生了神话体系之间的融合与矛盾,像天帝什么的就有多个版本互相冲突。随着种族(部落)的融合,同时不让人民的世界观崩塌,就促使了神话体系的融合,冲突的神合一或是分化成不同职责的神,再或是主题种族之间的权利交替产生的主神切换,在长时间的流传中各个神话的融合 流失 部分失佚以及一些外来神话的加入,造成了中华神话的混乱。特别是从三皇到秦(三皇之前无任何史料传下)这几千年的漫长时间内,各个种族(可以说当时的国(和现在的国概念不同))还是有明显的区分,这期间神话有融合但也还是有一定分化的,传下的就是多个神话体系。

中国神话最开始是神与人区别不大的,随着发展神与人区别也越来越大,神也越来越强大。一些老神也越来越不能满足人民的需求,有的就升级为更加强大的主神,而有的就产生了新的主神,还有的会与外来的神融合。


像女娲,伏羲,天帝 这些就是比较原始的神话体系中的神了,特别是女娲 伏羲 黄帝 由于是一些远古的统治者,他们的一些传说和人的区别很少,当然他们也有后期加工,被增加了很多强大的功能。

道教最初的最高神应该是老子(太上老君),但随着发展还有佛教的影响,主神也成了原始天尊(盘古),太上老君就是由人升华成了神又进一步加工赋予了更强大的力量的神,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世界的认识,道教融合了盘古的传说创造了最高主神原始天尊来满足人们对神话的需要。


由于中国不是所有朝代都奉行道教为国教,所以道教神话体系也没有成为中华神话体系的唯一体系。特别是道教在宋才有很大的发展,成为官方认证教派,同时中国官方历来都是祭祀天的,也就被宋的统治者往道教中融合了天帝(玉皇大帝)的最高主神。也就是从此天帝有了更加具体的神格。天地万物也有个唯一的一个主神。但也就是玉皇大帝这个代表官方的主神被历朝历代所承认,同时也在人们心中更加深入人心。

由于道教不都是国教的原因,还有官方对玉皇大帝的认可,还有中国不是政教合一的国家,在民间三清也就没有成为一致认可的最高主神。但是道教佛教在民间的流传深广,还有小说的加工也使人们对最高主神产生了混乱。从古代官方来说,玉皇大帝肯定是最高主神了,他代表了皇权的象征。



佛教是一个外来教派,所以能上中国最高神的位置是不可能了,还有鸿钧那就是明朝小说的人物,更加不在神话体系内的神祗。

回到话题上,被官方认可并且也有民间基础的最高主神肯定就是玉皇大帝了,现在天坛中也是供奉的玉帝。 道教中一直是三清,他们是道教中的道。是世间道的具体话,是宇宙从无到有的具体神格的象征。所以三清在道教神话中是最高主神了。盘古是一个后传的神(有说是印度教传来的)他被道教吸收融合为了原始天尊。被奉为第一大天尊,是道教的第一天神。也是三清中的第一天尊。女娲是远古传说的神,年代久远所以信奉就衰弱了,不可能是第一主神了。如来是佛教中的第一主神,但佛教是外来教会,也有很多尊佛的朝代,但在民间还是不够重要,所以主神是不可能的了。最后的鸿钧完全是小说中出现的,没有被任何官方宗教所承认的神。

最后要说一下,现在一些人对中国神话体系的混乱很大原因是因为现在的小说影视作品造成的。小说以及影视作品为了提现主角而放大或者特意贬低了一些神,特别是有些影视作品年代久远又深入民间,导致一些人完全被误导了。觉得很多神更强大,很多又很差。还有一些被认为出处低贱,不配做那个位置的神。

比如说82版西游记就是把佛祖塑造的很伟大,玉帝 太上老君就很差劲,特别是玉帝完全是个胆小怕事毫无主见的神。使很多人对玉帝产生了误解。还有什么小说甚至说玉帝是鸿钧的一个小童子了,那就更扯了。这么贬低本民族的主神,也是没谁能干出来这事的了。当然这是一段历史时期造成的。这个就不说了。还有一些小说弄出了更高级的神,鸿钧的师傅师兄弟什么的。这个更不被认可的东西了,但它也有一些好处,就是统一神话体系,但也会造成一些误区。


丶蓝孩子丶

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丰富多彩,其中的各路神仙更是让人眼花缭乱,到底神仙之间有何联系,佛道两教有何渊源,下面我们就来讲讲中国古代神话体系的结构和其中的主要人物:\n\n\n  在混沌初开之时,天地之间的灵气汇聚在一起,出现了第一个具有灵性的原神——创始元灵。创始元灵可谓是天地间的第一个神,他为了造化万物,于是在天地间寻找了四个具有慧根的生灵收为徒弟,传授他们元神灵气,让他们教导众生,创造世间万象,开创崭新的世界。\n  这四个徒弟分别是:\n  老大鸿钧,修“玄清气”,即为鸿钧老祖\n  老二混鲲,修“玄灵气”,即为混鲲祖师\n  老三女娲,修“玄空气”,即为女娲娘娘\n  老四陆压,修“玄明气”,即为陆压道君\n  四人合之则为“清灵空明”。他们成为继创始元灵之后开创天地的先祖,是后来众仙佛的祖师。\n\n\n  其中鸿钧老祖又收了三个徒弟,传授他们“玄清气”,并且让他们广收门徒,普渡众生,造福世间。这三人就是后来佛道两教诸仙的祖师,被后世尊称为“三清”。\n\n  分别是:\n  大弟子道德天尊,又称太上老君,修出“太玄清气”境界,府邸在兜蟀宫,创立出一个教派——道教。\n  二弟子盘古,又称元始天尊,修出“玉玄清气”的境界,府邸在玉虚宫,创立出一个教派——阐教。\n  三弟子通天,又称通天教主,或灵宝天尊,修出“上玄清气”的境界,府邸在碧游宫,创立出一个教派——截教。\n\n\n  这里顺便再说一下,所谓的“三清四御”中的“四御”是指:\n  昊天至尊玉皇大帝——玉帝\n\n  中天紫微北极大帝——金灵圣母\n\n  太极太乙天皇大帝——太乙真人\n\n  南方南极长生大帝——南极仙翁\n\n\n  在“三清”之中,三位广收弟子,以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的弟子最多。\n\n\n  太上老君的弟子——燃灯道人、玄都大法师………………\n\n\n  元始天尊的弟子——南极仙翁、“十二金仙”、云中子………………\n\n\n  南极仙翁是元始天尊的大弟子,也是最得意的\n\n\n  “十二金仙”\n  广成子——法宝:翻天印\n  赤精子——法宝:紫寿仙衣、阴阳镜、水火锋\n\n  玉鼎真人——法宝:斩仙剑\n\n  太乙真人——法宝:火尖枪、乾坤圈、风火轮、混天绫、九龙离火罩\n\n  黄龙真人\n  文殊广法天尊——法宝:七宝金莲、山河社稷图\n\n  普贤真人——法宝:吴钩宝剑\n  慈航道人——法宝:清净琉璃瓶、照妖镜\n  灵宝大法师\n\n  惧留孙——法宝:捆仙绳、乾坤袋\n  道行天尊——法宝:降魔杵\n  清虚道德真君——法宝:五火七禽扇、攒心钉\n\n\n  此外云中子也是元始天尊弟子中实力超群的。元始天尊的其它弟子中,以姜子牙最为世人所知,是他册封了天界诸神,但是他最后并未成仙。\n\n\n  通天教主的弟子——赵公明、多宝道人、金灵圣母、龟灵圣母、长耳定光仙、乌云仙、虬首仙、金光仙、灵牙仙………………\n\n\n  与“三清”地位相等的还有西方的接引道人和准提道人,接引准提可谓是西方佛界的开山祖师。\n\n  碧游宫多宝道人后经太上老君点化修行成为了佛界的领袖——如来佛祖\n  如来身边的十大护法大圣为——————观音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灵吉菩萨、地藏王菩萨、大势至菩萨、日光菩萨、月光菩萨、孔雀大明王(孔宣)、金翅大鹏雕\n\n\n  元始天尊的阐教弟子和通天教主的截教弟子在姜子牙封神之后一直有矛盾,后来两派不欢而散,两教中有一部分加入了道教,一部分去了佛界,还有一部分变成了妖魔。\n\n\n  其中太上老君的弟子燃灯道人成为佛界的燃灯古佛,为万佛之祖。\n\n\n  元始天尊门下“十二金仙”中的玉鼎真人、惧留孙、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去了佛界,而其它几位则留在了天界道教。\n\n  玉鼎真人——菩提祖师\n\n  惧留孙——弥勒佛\n  文殊广法天尊——文殊菩萨,坐骑为狮(虬首仙)\n  普贤真人——普贤菩萨,坐骑为象(灵牙仙)\n  慈航道人——观音菩萨,坐骑为吼(金光仙)\n\n\n  通天教主门下的多宝道人、长耳定光仙、虬首仙、乌云仙、金光仙、灵牙仙等去了佛界,凌宵四将、雷火瘟斗四部、九耀星君、二十八星宿及普天星相等都留在了天界道教。\n\n\n  从此阐教和截教便不复存在,只有道佛两教。


麟十一

中国的神话体系非常庞大,各种传说也非常的多,地域不同,时间不同,民族不同,这最高神也就有所不同。

我现在给大家说一说能够广泛获得绝大多数人认可的最高神体系。

第一个,天人共治,黄帝世系

这里面主要指的是三个人,黄帝轩辕氏,颛顼,帝喾,因为在传说之中,这三位轮流都做过中央天帝,为三界之主。

黄帝轩辕氏在天帝传说之中,最出名的就是与刑天大战了。

颛顼最出名的则是令天神斩断建木,绝地天通!

帝喾嫁女盘瓠!

第二个,日神体系。

俗话说的好,万物生长靠太阳,对太阳的崇拜导致了太阳成为至高神!

日神主要分为两个人,一个是东皇太一,一个是帝俊

东皇太一,主要是楚地信仰扩大化,在秦汉之时最盛。

帝俊,典出山海经,剩下了十位太阳神和十二位月亮女神,十日齐出灾祸的源头。(很多人认为帝俊与帝喾为同一人,但我并不这么看,因为我觉得这是两种体系崇拜。)

第三个,天庭体系。

这里主要指两个人,昊天上帝玉皇大帝

昊天上帝是天之化身,道之化身,而玉皇大帝则是北宋真宗为了自家天下长治久安,生造出来给自家贴金的,不过经过各种文学形象,尤其是《西游记》等的补充,已经被人们所接受,两家合流,共为天帝,老天爷。

第四个,佛道体系。

道为三清,佛为如来。


书荒就死星人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古代神话很丰厚,神仙众多,体系庞杂。神话影响广远,深深扎根在群众中。

谁是最高的神呢?

首先分析我国的神话体系。我国神话虽然产生于人民大众的劳动,起源于人们对大自然的模糊认识,历史久远,但是神话有不同的流派,就是说,不是一个圈子的。神话产生的时间地点领域不同,不好比较谁最高。

古代神话发展有一个过程,出现多个神话兼容的局面。每个民族有自己的崇拜神,有的是太阳,有的是神牛,有的是幻想的东西,随着多民族融合,要求有共同的神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于是实力派的大神出现了,盘古,女娃,玉帝,佛祖,等等,家喻户晓。

然而,这是不同时期不同教派的神。盘古是一位开天辟地的神人,混沌未开,他手持利斧,开天辟地,将光明带到人间。死后身体化为五岳。后来的三清教尊盘古为元始天尊,最高神,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教派。女娃产生于人们对人类起源的神话,女娃采石补天,捏泥造人,女娃的原型是伏羲女娲的女娲,古代的母系社会最高统治者。也被后人认做王母娘娘。



玉帝是编造的神。玉帝产生较晚,大致在唐宋时期,统治阶级为了利用宗教神话统治人的思想,编造了最高神玉帝,掌管天庭,至高无上,天上的玉帝和人间的皇帝简直如出一辙。很明显是皇帝显示权威的代言。在西游记里,玉帝出现了。但是不同神话故事里神仙的地位不同,也是神仙没有共同的标准的缘故。玉帝虽然地位很高,但是孙悟空大闹天宫,玉帝胆小怕事。


封神演义是一部依据历史杜撰的神话故事小说,各路神仙你来我往,尽使看家本领,最后跟随武王伐纣的大仙都封了神 ,假的太多,蒙蔽太多人的视听,有一定的功力目的吧。

如来是佛教的最高神,佛教传于印度,是外来宗教,却在我国古代一度成为国教。所以佛教影响很大,我国农村还有很多寺庙是如来菩萨庙。

我国自始至终没有统一的认识如来佛就是最高神。虽然佛教养性戒欲仁慈思想有道理,但是终归是假的,不能让群众迷信。做人的道理每个人都会,更不能用假的指导人的思想。

庆幸我国不是政教合


一的国家。我国人们才免遭迷信鬼神的洗脑,才能以客观的视角观察世界,认识大自然,掌握科学高地。

最高神也是随着社会进步演变的。我国的共产党人不信神,无神论者,不迷信。广大群众中广泛保留的有菩萨,关公,老奶等,老奶负责生子女,菩萨是救死扶伤的神仙,关公是仗义勇敢的神,关公的广泛流传,主要是关公的为人被世人尊敬,满足人民兄弟互帮互助的需要,也是汉族人大团结的象征。关公神将会是群众最认可的中华民族自己的神。


牛牛文化观

这个和中国的神话体系有关,众多神佛之上是圣人,这都是来自传说和小说,随便看看就是了!圣人在鸿钧道祖合道以后可以算是无敌的存在,从最早的龙凤麒麟三族大战开始就有了他们的身影(当时还没有圣人,但是已经开始布局)。龙凤麒麟大战的结果是祖龙身死,凤凰老母永远镇守南方火山偿还生灵涂炭的罪孽,麒麟则将自己的祥瑞贡献给万物赎罪。之后巫妖崛起,人族诞生,这时候众圣出现开始了他们的布局,最著名的就是女娲造人。一共有六位圣人,三清分别是盘古三魂所化,女娲,准提,接引。准提接引二人励志建立西方佛教,二人齐心协力终于压倒道教。三清各立一觉,由开始的齐心协力到最后封神之战四圣大败截教上清圣人通天教主。封神之战后才是西游。因为封神之战导致道教衰落,西方佛教大胜但是胜状太快太大,导致天妒需要降劫数考验佛教,于是封神之战中被度走截教大师兄多宝道人化身的如来佛祖与出身玉清阐教慈航道人的观世音菩萨共同谋划了取经大事件,一共九九八十一难代表上天最高劫数九九八十一紫霄神雷。这时孙悟空出厂,孙悟空是女娲补天时用精血练出的神石,算是与女娲有血缘关系,所以佛教看上这层关系让佛母准提化身菩提去教化猴子,与女娲交好弥补封神之战将灵珠子(哪吒)封神的交恶。也是因为这猴子大闹天宫无人去挡,并不是大家打不过他而是因为这些关系无人愿意去触霉头,最后出头的只有太上老君(太清化身),如来(玉帝身为鸿钧童子算是如来师叔)。这时候准提道人发话你压了孙悟空五百年我事后也要压你五百年。一路曲曲折折都是孙悟空取经遇上了各种妖怪,这些妖怪大多是背后有主的,因为为难唐僧算是代天意而行算是功德。一路上也是顺风顺水,到了西天取经完成,各位也是有所成就


基金大战

首先,很多人会扯到宗教谢谢,但是,如果要理清中国神话体系,就得将宗教先放一边。在中国最早有成体系记载的神话故事中,最早的应该是女娲和伏曦,女娲补天、造人,伏曦设制各种社会制度等,都是大家口耳相传的。接下来怎么追溯一下时间,女娲伏羲的故事最早是记录在先秦时期的文献中,如《楚辞》,女娲和伏羲算是人文始祖。

加下来一个另外的一个远古神是盘古,很多人可能会问了,盘古不是开天辟地的吗?应该先说,别急,听我慢慢道来。根据各种文献记载,盘古的传说开始于周朝时期,但是主要来自于口耳相传及少量的壁画雕塑,直到汉朝时期,关于盘古的传说才真正的被完整记载和发扬,大家注意一下这个时间节点,汉朝是我国古代从母系社会过渡到父系社会的一个重要时期,并且这个转变是一个有统治阶级发起的,而在那个讲究神权天授的时代,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就是发扬男性神灵的故事,而盘古以其开天辟地的故事很快的成为了中国神话体系里最为远古的神。而汉朝在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过程中,增加了一个祭祀的最高神:东皇太一,有的人可能到这就想笑了,你是不是王者荣耀玩多了?其实不是,东皇太一在那时候的神话体系中,代表的地位是最高神灵,虽然传说起源于先秦时期的楚国,但是在汉朝被赋予了很高的地位,是当时社会上允许祭祀的最高神,地位相当于我们这时候说的天帝。

接下来就是关于宗教了,我刚刚说过,汉朝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因为这个时候是道教开始正式成行,佛教也开始我国民众所开始接受的新时代,之前我们的神话故事往往是一个或几个相关联的神,而宗教的开展,正式拉开了神话故事以体系呈现出来的时代的帷幕。

道教和佛教的体系大家都很清楚了,我这边就不在赘述了,但是有一点,鸿钧老祖、准提道人这些呢都是明朝时期《封神演义》里加的,并不受现今佛教和道教的人员所接受,大家看着开心就好了。随着社会的发展,佛教和道教开始随着社会的需求所发生变化,其体系中的神话故事也不断的增加,尤其以宋朝时候所增加的玉皇大帝,标志着道教神话体系的完整。而佛教出现了以观音菩萨等尤其受人民尊敬的神灵,并出现的送子观音等的形象。

中国的神话体系由最原始的人物崇拜,后面逐渐转变为宗教神灵崇拜,而这个时间持续了2000多年,并且在这2000多年里,随着民族的融合和外来文化的进入,逐渐变化,也逐渐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并出现了搜神记等描述神灵与常人的故事。特别提醒,在元、明、清这个三个朝代出现的《西游记》、《封神演义》等之类的作品,主要是对佛道两家的讽刺,并不是对神话体系的补充,也不被佛道两家所接受,但是也是出现对神灵质疑的好作品。


胡吃海塞不会胖

现存的线索看,殷商时期我国的宗教崇拜、神话体系就出现了重大的改革。最高神与国家的王权兴废间的关系日渐紧密,王权体现天意,天意通过王权国运显现,越来越成为统治集团的意识形态。这个“天”在甲骨文中,在上古文献中,更多时候被称为“帝”,与之相对应的人间统治者称为“王”。现代学者如陈梦家先生,曾经总结过甲骨文中“帝”的十六种权威作用,其中有令雨、令风、令云、降旱、降祸、降食、授年害年、咎、保王、与封地、与官、与令等。从这些功能看,甲骨文中的上帝与犹太教《圣经》中的上帝极为相似。但是上古中国不仅祭上帝,而且还祭祀众神,如雨、风、雷为神祇,社、四方、四戈、四巫、山、川亦为神祗。由此,有学者认为,殷商宗教中的“帝”是太阳神。这些理念其实也与古巴比伦、古埃及的宗教很相近,尽管这并不能直接说明彼此有隶属传承关系。

殷衰,周兴。周人在人神关系的处理上进一步继承了殷的特点,并且在天(上帝)之外,更加强化了祖先神的地位和作用。而“帝”的神明色彩慢慢褪却,渐渐抽象化为“天”,在儒家保留下来的《尚书》《诗经》《易经》等文献中可见其转变痕迹。此时的“天”仍然是最高神明,但已经不再是每个国民都可以自由崇拜的对象,只有王者才有资格,原来殷商宗教中“帝”对应人间的“王”到此时得到全面落实,以礼法的方式,成为人人必遵的原则。作为百姓,风雨雷电、河岳山川、土地、精灵,可以祭祀,自家祖先可以祭祀供奉。并且,这些神明不能干预国政,信奉者不能借“神谕”之名讨伐君王,犯上作乱,抗拒朝政。周朝礼法下,人的世界,神的世界,几乎可以说是彻底两立了。

鄙人曾多次提过,中华文明早期曾经发生过一重大事件,后人称为“绝地天通”。新统治者不再允许黎民百姓按原有信仰习俗,敬拜他们的神祇,而要按照统治者颁定的权限,从事有秩序的拜祀祝祷。这是早期礼法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国语•楚语》载,昭王问于观射父,曰:“《周书》所谓重、黎寔使天地不通者,何也?若无然,民将能登天乎?”这里的《周书》是指周朝史官写下的历史记录。而在儒家经典当中,人们看到的是另一番说辞:为了模糊这个敏感事件的时间,防止把矛盾集中到自己身上,借口头传说的特点,把“绝地天通”的时间提前到传说中的尧帝时期。《尚书•吕刑》云:“乃命重黎,绝地天通,罔有降格。”孔传释曰“重即羲,黎即和。尧命羲和世掌天地四时之官,使人神不扰,各得其序,是谓绝地天通。言天神无有降地,地祇不至於天,明不相干”,人间还人间,天上还天上,各循其序,互不相干。这样一来,没有人能够借所谓的“天帝神谕”来否定王权,惑乱国政,也就没有一个至高之神在中国大地上走动了。中国文化的自家面目是从这里开始,逐步雕琢出异于其它地区文明的特征出来的。“绝地天通”在中国文明史上可称一绝大事件!

那个时期仍然是口头文化是主要传播手段的时期,文字还没成熟,书于竹帛还很稀少。“绝地天通”之后,中国原初的神话就很快散乱,失传了。于是我们见到,先秦著作中,不见有创世神,神谱也零碎散乱。尤其中原一带,“人话”大把,神话飘零模糊,若有若无。《山海经》之难读,不少学者认为与之有关,没有释读讲解,《山海经》就是一部荒诞不经的书,不知所云。南方长江流域稍好一些,有不少见诸书典的神话传说仍闪烁光彩,不过一样是体系不全,片言只语,头绪纷乱。这些显然都是长期打压干扰的结果。

可以说,“绝地天通”不是旧秩序的复位,而是百分百新秩序的开启,目的是树王权的绝对威信,整合社会,巩固等级制,王权世袭家国一体的统治,让社会作出新的调适。从人类文明自身言,从中国政治的管治言,当然这也是一种进步,一种文明向前推进的证明。所以我同意一个说法,中国文化是一种早熟的文化,它很早就确立了人间管治的独立系统,不仅不再过度依赖宗教的力量,而且反制宗教势力的膨胀。这种管治理念一直延续后世,为历代统治集团所奉行。在此图景之下,中国先人绝不允许在“王”之上,又多一个全国人民都知晓的有名有姓的最高之神,绝对不能。

各位提到的盘古,开天辟地,化育万物。衪的确是两汉神学下以道教初兴为背景创作出来的创世之神,但在运化成就万物后,自己也灵化了,魂分三清。有为而不居,其创造交由后来的人主管理。这不如说是道教初成时对“道”的有意形象化、神灵化,便于理解与传播。还有,“玉皇大帝”虽然是诸天、三界、三洞的最高神,但是你看道教诸神谱中各神仙的职能、功用,再对照一下犹太教-基督教系统,印度的婆罗门教系统,玉皇大帝的权威怎么也不象是个可随时独裁的真君,更象是个“联邦会议主席”或是“君主立宪”下的君主。再加上,中国并非一教独大,儒与释眼中,“玉皇大帝”的名份还未被全面承认呢。神话是不能成为现实的真实镜像的,这是大忌,会有血光之灾。

中国现有的古老神话,故事细节越多,人物形象越立体,越是后来才出现。这些神话中,神明的心志作为,与人间统治集团的尺度要求总体吻合,不论是出于民间,还是文人创作。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神话对中国文化早就不重要,“教统于政”早成定局;二是神话的出现和传播要符合统治集团理念,否则绝难行于中土,传于后世。这里头特别敏感的,就是最高神祇问题。不能出现象人间君主那样功能的神灵,天界的最高者无名无姓,通过“天子”来体现祂的意志,祂只有一个合法的名字,叫“天”,由“天子”按祖宗规制每年定期组织祭祀。除天子外,任何人没有资格直接祭祀祷告上天,违者视为国贼。

我们时下一些古代神话的翻译推介,对这些历史元素往往一笔带过,甚至不提,似乎有失真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