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縣城的房子到了七八千一平了,怎麼漲的這麼快?

同事是鄰縣的人,08年我們在他們那裡開發建設的時候招聘的員工,13年後跟我們一起回來了,在我們這裡定居了。09年的時候,房子開盤,房價均價3000,這個價格在當時屬於全縣最高,位置較為偏僻,但是潛力較大,所以價格高一些。

2010年我去了另一個縣開發建設,2011年開盤,均價到了4000元,這個價格當時在該縣也屬於比較高的價格,因為這個地段位置較好,所以完全可以接受。

老家縣城的房子到了七八千一平了,怎麼漲的這麼快?

2013年,我回到了自己的區,因為又有新的項目需要我,這位同事也從他的縣裡調來了,我們再一次共事。但是這次開盤價沒有太大的上漲,均價在4200左右。

我們是一個四線城市,這三個區縣都不是市中心,所以與市中心的房價沒法比較。我所在的區縣,自從2015年以來,房價上漲緩慢,一直維持在4000--5000左右,直到最近剛剛碧桂園的到來,房價才有所提高,據說七千多一平,還沒有正式開盤。而我們曾經開發過的那兩個縣的房價上漲的力度較大。

老家縣城的房子到了七八千一平了,怎麼漲的這麼快?

跟同事五一期間回了趟他的老家,路過我們曾經開發的樓盤,這幾年隨著周邊的擴展,此時這裡差不多已經成了市中心,而且以高層居多,我們這個多層的小區相比之下顯得有點舊了。周邊縣政府、博物館、大型超市、各大銀行、大酒店等等已經形成了當地最繁華的地段。附近其他樓盤的房子還是高層,房價基本都在六千以上,七千八千的也不在少數。短短不到十年的時間,房價竟翻了一番,真的有點後悔我們賣早了!

老家縣城的房子到了七八千一平了,怎麼漲的這麼快?

當初屈指可數的幾個小區,如今已經數不過來了,曾經我們小區周邊還是比較荒蕪,如今建成面積已經遠遠擴到了十里之外。連汽車總站都從市中心搬到了十里之外的新區,其規模建設程度不亞於三四線城市市中心的建設。

小縣城的發展潛力真的不可小覷,同事說,可惜當時他沒有在我們的小區買套房,不然現在也能掙一套房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