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顾一个90多岁的老人有多难?

韦福胜

虽然不在做医生,但因为父母多病,家里的药我还是常备的。


为了照顾母亲,1990年我参加了成人统一招考,报考了医学专业,经过四年的学习终于成了一名基层医生,因为我本身并不是很喜欢医学专业,完全是为了照顾母亲才选择了指条路,在做了十四年医生后,我放弃了,改行做了其他行业。以后只为家人看病。

母亲在我的照顾下,一直坚持到了现在,从第一次出现严重心衰肺水肿,到现在32年了。为了照顾母亲,我只能选择在家附近打工,而且必须是时间可以灵活掌握的活才能去做,为此我不得不放弃一些很有前途的机会。

如果单独照顾母亲,也不算难度太大,关键还有更为难照顾的父亲,父亲也是68岁,但已经先后脑出血4次,脑栓塞两次,第一次脑出血是2001年,还好回复的不错,能够做一些简单的事情,也不用别人照顾,第二次是2004年,恢复后干不了活了,但生活能够自理,第三次后2013年,恢复到不住拐杖慢慢走路,一年后复发,就只能靠轮椅了,但能够扶着轮椅走一段路。父亲除了脑出血外还患有脑萎缩和中度的阿尔茨海默病。在去年连续两次脑梗塞后,已经完全瘫痪在床。现在脑萎缩加上阿尔茨海默病,人已经完全傻掉了,有时候吃和喝都分不清,把吸管放到他嘴里,他不会吸,而是嚼吸管,因为脑功能受损,会厌功能也受到影响,吃饭喝水经常出现呛咳。喂饭喂水都要十分小心。照顾一个完全瘫痪,并且完全没有清醒意识的病人是非常麻烦的,他表达不了自己的需要,加上大小便失禁,稍不注意就会造成严重的褥疮。

父亲已经不认识我了,刚才去拍照片,顺便给他吃了半根黄瓜,过一会又该翻身了


还好在我的照顾下,最多尾骨、两侧髋骨大转子部位皮肤起点泡,挑破上点药,经过不断翻身换位置,很快痊愈,一直没有出现溃烂的褥疮。只是皮肤起泡的问题一直断断续续出现。

我是农民,除了几亩地就是在外边打点零工,因为要照顾两位老人,工作基本都是非正式的小零工,收入非常有限。雇不起保姆的,妻子比我大四岁,只比父母小16岁,当年就是因为母亲病重,照着保姆的标准给找的媳妇,婚姻是父母包办的,当时我还想不通,现在想想,父母还是很有眼光的。现在妻子有很严重的冠心病,因为家里条件太差,不能做支架手术,一直用药维持,我不在家时还要替我照顾父母,替只比她大十六岁的父亲擦屎擦尿洗身子,这样的媳妇,我还能说什么?

别以为这就很难了,更难得在后边。年前,就在女儿挺着大肚子已经进入围产期的情况下,她的婆婆摔了一跤,腰椎压缩性骨折,左侧前臂骨折。正月十六,女儿剖腹产给我填了一个外孙女,因为她婆婆摔伤,女婿连上班在照顾她骨折的母亲。女儿出院后只好接到我家里做月子,同时把只有三周岁的外孙子也带了过来。别和我提请月嫂的事,我一个月的工资都没有月嫂多,拿什么请?

女儿和外孙女,孩子睡得很香,正月十六生的,二十天了,远远的拍了一张,没有打搅他的美梦


这下家里热闹了,西屋一个剖腹产后等别人伺候的产妇,一个刚出生的孩子,外加一个只有三周岁,混天黑地闹事情的外孙子,厢房炕上是心衰严重的母亲,床上是完全瘫痪的父亲。脑补一下就知道我们两口子现在过得是什么日子,为了照顾家,我现在是隔一天上一个夜班,勉强维持不被老板炒鱿鱼。老婆则拖着严重的冠状动脉硬化症照顾这一家子人的生活。

外孙子,只有看动画片时才肯安静一会,非常缠人


我写这些并不是抱怨,我只想让大家知道,生活不容易,少一些抱怨吧,比你们困难的还有很多,看看我的生活,你们是不是感觉原来自己生活的很幸福?


山野论史

我与老妈的一天

我与老妈的一天 。这天我开始休息。老妈的保姆也休息。

一年前我写过,我与老妈的一天,获得了100万的点击量,重度失智的老妈成就了我当网红的小小的虚荣心。今天,就这个命题,我再写一遍。从中可以看出老妈的健康状况。虽然不停地走下坡路,但总体来说,速度不快,我还满意。

清晨,5.30走起。带好昨晚准备的菜、虾、肉、面包机和好的够包两顿饺子的面、带上我的iPhone与充电器,还带上一月前我已准备好的输液装备及药品,前往老妈家。因是周末,老公送站,避免了我开车的劳累及停车的困难。

仍然是去年的那位保姆。保姆在我家已经4年,尽心尽力,照顾老人不是个好活,不容易。她给我交代说,老妈昨天已经大便,也洗过澡了。4年间,我为老妈收拾大便,洗澡洗脚的次数有限,都是保姆操心费力。老妈四季更衣,梳洗打扮,保姆收拾的老妈干干净净,精精神神,第一眼绝对看不出是个病人。

因为保姆要回家忙几天农活,所以我请假准备好好陪陪老妈 。同时准备趁机输上几天液体,以增强体质。老妈的咀嚼、吞咽、消化功能下降,每日的生命活动都在“吃老本”,已经快到了皮包骨头的地步,再好的东西到了嘴里,不一定咽下去,咽下去,不一定能消化吸收。插胃管,我自认为还没到那个地步,只好按住院时的静脉营养处方给老妈补一补。.

7.30,老妈还没醒。我琢磨着怎样给老妈做早餐。原先每天能喝一袋牛奶,吃一个蒸蛋的情况早已有了变化,蒸蛋还能吃,牛奶却喝不下了。还容易呛咳。我琢磨着将牛奶加入鸡蛋,结果不错,蒸的蛋细腻了许多,剩下的半袋子牛奶只好慢慢喝了。我把安素加入牛奶,让牛奶变得稠一些,也有甜味,喝起来不容易呛咳。 ( 安素---一种进口的肠道营养粉剂)。

老妈醒后,穿衣起床,除非老妈瘫痪在床,一天二起二卧是必须做到的,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能长期卧床。这是我的一位朋友照顾他妈妈的经验,必需遵守。我为什么对那些轻松说出“等我不能动了,就去养老院”这种话的人嗤之以鼻,单从这句话就能看出大概,他没有照顾过失智、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对于像我老妈这种状况,已经失去语言功能,不能诉说喜怒哀乐,表达冷热暖凉,在养老院里早已绝对卧床,关节僵硬了。养老院对此照护的最大成绩就是没长褥疮。如果养老院能做到这点,也算是不错的了。这时在家养老的优点就凸显了,你可以要求、监督保姆按你的看护理念去做。当然,你也得上心,也得不断学习。

起床后给老妈洗脸,洗手。在坐便器上坐坐。不为解手,为的是洗洗屁股。天天带尿布,光用手巾或湿巾擦是不行的。在这里得感谢智能的坐便器。没有这东西,洗屁股的活真的不好干。

待老妈吃饱喝足。下面的活动就是坐轮椅去外面走走,见见老朋友,老同事,尽管老妈早已不认人了,但别人认识老妈,与老妈打个招呼,对老妈来说也是一种情感上的刺激。

到了中午,又该琢磨午饭了。老妈的午饭一般是面条,馄钝,饺子。今天中午打算包饺子,猪肉虾仁胡萝卜馅。去年年初,老妈每顿还能用手拿着吃7-8个水饺,今年只能吃4-5个,大不如前。因为老妈的咀嚼,吞咽功能下降,有时饺子需要在料理机里打碎了再吃,全然失去了吃饺子的乐趣,好在营养还在。有时为了让老妈尝到饺子的感觉,我只有帮老妈先咀嚼几口,再送到老妈嘴里。老妈不嫌,乐呵呵吃下去。

吃饭费事,喝水也不省心。为了让老妈多喝水,果汁,酸梅汤,西瓜汁轮番上场,只要能喝就行,好在老妈血糖不高。如果一次连着喝上两口水没有吐出来,就烧高香了。每次喂水都要着急,“咽下去”这句话就这么难懂吗!能不能忘记所有,单单只记住这句话!忽然觉得,情愿老妈第一个忘记她的独生女儿,只要永远记住“咽下去”。不过,再急,也是对牛弹琴。老妈惊恐的表情让我只好停止“劝水”。

中午上床午休是已经不早,因为下午已约好同事来家打静脉针。打上针就没法下床活动了。下午窗边看景的活动暂且取消。

打针的过程还算顺利,我把老妈的手固定在床栏上,老妈很听话。

晚饭做的南瓜稀饭,有菜有米,糜烂好嚼,易消化。稀饭里再掺入我事先做好的鱼粉(超市买的烤鱼片,在料理机里打成粉末)。今天的饮食中有肉、有虾、有鱼,不管吃了多少,算是营养全面了。

自从老妈失智后,表哥每月一次,风雨无阻的给老妈做红烧黄花鱼。保姆小心翼翼的尽量喂到嘴里。70岁的老哥,每次都提着已经在家收拾好的鱼,甚至还带着葱姜、料酒、等各种调料。只有我知道,表哥的做鱼的水平堪比大厨,不亚于他当年包下整个体育场,排笔书写美术字(绝不事先划线打草稿),画广告的水平。

入夜。吊针打得很慢,我希望能维持到明天。由于打吊针排尿多,我提前给她换上夜用的尿裤。今晚更得勤起勤换,以防老妈受罪不舒服。能让我不至于一夜睡到天亮,只有我多喝水了。

清晨,老妈仍然在沉睡。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高芹医生

照顾一个90岁的老人难不难?

你说难就难,你说不难就不能!

如果你始终心存感恩之心,心有孝敬之情,那么你就不会感觉到难的!

人生再世,就是这么点事,上孝敬父母,下抚养儿女,你们说,去了这两件事,那别的还算事吗!

昨天看了一个也是比较有名的演员,很受教育,他说,我不管多忙,不管在哪,过春节的时候都得回到家,都得陪八十多岁的老妈妈过春节!

还是把话说回来,照顾90多岁的老人,也就向老人在你小的时候照顾你一样,你说难是不难呢?

都是这些事,吃喝拉撒,你小时候饿了,也是现在这个90多岁的老人喂你,你渴了,他给你喝的,你拉了尿了,他给你收拾干净,他把你整天抱在身上,陪着你长大!

现在他老了,也该你反哺了,他饿了,你喂他,他渴了,你给他水喝,他拉了尿了,你给他收拾干净,他病了,你也该向你小的时候他陪着你一样,陪着他的老的!

就是这么回事,你说你小的时候他抱着你长大,背着你长大,难不难,你问问这个90多岁的老人,听听他是怎么说的吧,他的回答就是对你这个问题的回答!

【社会现象,家庭问题,独家观点,解惑释疑。请您关注从善如刘的头条问答!】


从善如刘L

我父亲今年74,虽然没到90,但患帕金森已经14年,生活早就不能自理。

照顾不能自理的病患,绝对是一种心理和身体上双重的折磨。

首先,他的牙早已经掉光(假牙都装不上去了),吞咽能力也已严重衰退,所以目前只能吃流质的食物。即便这样,也是一天不如一天,有时候哪怕喂水,也会呛的厉害。所以每顿饭,都是在他呕吐和咳嗽里渡过.....因为营养的跟不上,以及病魔的折磨,他现在只有不到80斤,整个人就是皮包骨......

其次,是大小便。他有严重的便秘,大概一个星期也就1、2次大便,而且还得吃芦荟胶囊,使用开塞露...因为他肌肉和身体各器官机能衰竭厉害,没有力气,自己根本不能独立大便,都需要家人帮他弄,有时候,甚至要用手去抠.....小便,就更不用说了,因为前列腺有问题,两年动了膀胱造瘘手术,现在经常是上面下面一起出尿。一天换2、3次裤子和床单,是少的了。

最后,是情绪的问题。长期的病痛让他在心理上也发生了一些畸形的变化,他经常会用一些又可笑又可气的方式,莫名其妙的折磨家人。和他好说歹说,都当是耳边风。而且大概随着这两年他用各种药的原因吧,他也开始出现失智情况,很多事会很糊涂,经常会自己把导尿管或者尿袋用剪刀剪破,或者乱藏东西,然后自己再也想不起来放哪了....

真是苦了我的母亲,一直没享到什么福,现在还得伺候他.....想雇保姆伺候老头,她还不同意。


清颜2017

难,也不难。要看老人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如何?谁经历过、照顾过的谁有体会。有些没经历过“磨练”的人没有体会。请护工照顾与家里人自己照顾更是两样感受。我岳父1926年出生,我岳母2013年去世后,我和妻子就一直进入到了“紧急状态”之中。为此,我向单位提出了“退居二线”申请,居家休息,主要考虑和妻子一起照顾老人。光妻子一人照顾,她的精神都快要崩溃了。岳母去世后,岳父就加速进入老年痴呆的行列,有时有正常的言行,有时糊涂,云里雾里,搞得我们是苦不堪言,天天神经高度紧张。他老人家不正常时,可以重复讲十几遍甚至几十遍:他与岳母10岁左右的时候在哪在哪是怎么认识的,一起去看电影等等,不停的说,给他打岔后,没几秒钟又回到这个问题;要不就是讲年轻的时候,在单位上班时,骑摩托车捉小偷的事,或是讲在南方某城市原先老房子的事,天天是“祥林嫂”,好煎熬啊。老人年纪大了,上厕所不是尿卫生间一地,就是尿到裤子上,如不勤刷洗,换洗衣服,满家屋子里都骚、臭气熏天。有时不清醒,不认识人了,说我妻子是日本鬼子派来监视他的,故事多多讲不完。有时连自己住在哪,都不知道了。出去散步,怕走迷失了,口袋里放好“通讯录”,一步不敢离,还怕走不稳跌倒;吃饭到处掉饭菜,有时不知怎么就不吃饭,怎么哄都不成。有时刚吃完饭,又跑到邻居家说没吃饭,又吃,好像我们在家虐待他,不给饭吃,真是又好气又好笑。有时拉、尿在身上、床上,要及时换洗衣服,经常要给他洗澡;晚上睡觉,有时他像梦游,自言自语就起来了,怕他跌倒,晚上睡觉,不能离人,我们都要闭一只眼睁一只眼,精神高度紧张,几乎天天睡不好觉,精神恍惚,白天都懒得讲话,可白天还不轻松。有一段时间他心脏不好住院,让我们把他身上粘着的心脏监护用的纽扣拔掉,不给他拔,他就发脾气,自己拔了,连心脏监护仪都差点掉地上,大闹病房,还要跳楼不活了,在住院的科室是出了名的。不管在那对谁,天天讲那几件“故事”,不停又重复讲,别人听的都能背过了。住院期间吃喝拉撒全在床上,天天要翻身,怕长褥疮,要擦洗身子,换拉、尿的垫子、床单。晚上我和妻子轮流陪床,找了个男护工,两天他就把人家打走了,发起脾气好大,又说南方普通话别人听不懂,我有时也听不懂,妻子基本不能离开,只有她能翻译他说的是什么意思。我们和岳父岳母在一起生活了近30年,关系很好,所在单位的同事和邻居都夸我俩是孝敬老人的榜样。去年10月岳父重病,最后几天已经不吃不喝了。我们夫妻从新西兰急急赶回来的当天,下飞机后,就乘车直接去看他,见了最后一面。那时,他连他大女儿都不认识了。我们给他说:我们不是给你说过,去新西兰看你外孙去了,老人听见我们熟悉的声音,想努力睁开眼看看我们,眼已经睁不开了,嘴动动,已经说不出话了,只是点点头。喂他点水、米汤,他还使劲下咽。三个小时后,老人去世。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公民法定义务,让老人安度晚年,是做儿女应尽的本分。但照顾老人的酸甜苦辣,也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有深切体会。难吗?难!但也不难!你说那?

创建于2017.9.28

南湖水边青青草

我娘91岁,照顾她不怎么难,因为她身体基本健康,生活能自理。照顾我娘,不用费多大的力,但要很用心,既要照顾娘的身体需要,又要顾及心灵需要,两者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相互依存。

身体的需要首先是食物可囗,尽量做得营养软烂,使老人爱吃。我娘九旬以前在农村二哥二嫂家生活,后来四个儿子每个儿子轮流照顾一年。先到武昌我家,后到汉口老幺家,再到荆州老大家,最后回农村老二家。周而复始。

我娘九旬,虽然身体健康,但我很担心她某一天毫无征兆地与世长辞,因此把她在我家生活的每一天都当最后一天小心侍候,孝敬。父母在,不远游。九旬娘在,我不敢出差离开她一天。

每天早餐,煎一个鸡蛋,热一杯牛奶,主食经常变化,或面条,或稀饭,或包子,或饺子。工作日,从单位食堂打菜回家与娘共进午餐,晚餐下班回家做饭。

一开始饮食清淡,老娘勉强吃了几天后表示抗议,要吃肥肉,不吃瘦肉,菜要咸,淡无味。尽管肥肉和咸菜对身体不好,会有损于心脑血管健康,总比绝食活不下去强。此后食物尽量满足老娘要求,但也会适当控制。既要合娘胃口,又要不伤肠胃,必须非常用心。

另外,还不能让娘热着冷着。也不能让娘久坐着,有空就陪娘到户外走走。

老娘记忆力下降,每次陪她聊天,她总是重复讲述往事,我都耐心倾听,每天至少花一小时聊天,满足娘的心灵需求。

另外,娘吃我做的菜感到麻木无味了,我就隔三差五地上馆子炒一个菜打包回家与娘分享,让娘尝试不同食物的味道。

总之,娘身体健康,用心比用力多。


黄衣谷茂坚韧不拔

看到这个问题,我想到今年去世的姥姥。

我这里说的姥姥是我奶奶的妈妈,可能与南方的叫法不同。

我姥姥活了90岁,身体一直挺好的,也不需要人伺候,但是就是最近几年,身边就离不开人了。就需要他儿女的陪伴,然后姥姥的儿女们就商量着一个人照顾一个月,轮流这来。一开始都挺顺利的,但是,慢慢的他的儿女们就开始不乐意了,因为姥姥的儿女们都离姥姥家挺远的,而且,他们都开始嫌姥姥了,因为姥姥一天身边都离不开人,有时候照顾姥姥的人离开一小会,姥姥就咿咿呀呀的说“又不管我了”,就开始叫他们的名字,又哭又是叫的。所以都有些烦躁了,就开始推脱。


因为奶奶家离姥姥家最近,所以他们就想让奶奶把姥姥接到自己家,一直让奶奶照顾,就没人照顾。一开始奶奶说“毕竟是个娘了,没人照顾那就我照顾吧”,奶奶早年就加入佛教,很善良,很老实,奶奶一直本着“退一步,让一步”的心思,不与人为恶。

期间很多次,我爸爸,叔叔,姑姑都不乐意,因为这又不是我奶奶一个人的娘,而且,我爷爷年纪也大了。但奶奶还是坚持,奶奶说,那是个娘,谁也不想照顾,还能不管了?为此,我姑姑就经常当恶人,和我姥姥的儿女们吵架,毕竟我爷爷这几年的身体也不好。

奶奶不能为了姥姥不管我爷爷,也不能为了爷爷不管姥姥。所以,奶奶只能选择接受,我爸爸,叔叔,姑姑也是一有时间就回家。直到今年,姥姥去世。

奶奶也感觉没有遗憾了,姑姑说“姥姥会看见的。”


枫先生的社会学

我老娘今年九十岁,脑出血二次,脑梗塞一次,二个胳膊摔断,脑萎缩后遗症,大小便失禁,现在说已经十年了,开始是请保姆,三年前,我感觉老人家时日不多,开始自己照顾,就怕以后自己遗憾,她养我小,我的养她老,免得那天老太太不在了,可大哭我咋没有好好照顾我妈,开始还能自己吃饭,现在不行了,要把吃的饭打成糊状喂,一般我吃什么她吃什么,体重现在只有六七十斤,皮包骨头,站不起来了,因为我的腰痛抱不到她了,所以从去年开始慢慢的,缺乏给她的锻炼,现在开始瘫痪在床,不过每天坚持都带她推出去,不管是买菜,晒太阳,几乎都要出去走走,实在不行也要在门口坐坐,哪怕是躺倒轮椅上也要出去晒太阳,现在幸亏有尿不湿,以前都是我每天按几个小时一次小便,放到专门的尿盆上等她尿,现在因为我的自己身体健康问题,晚上不能熬夜,只能给她用尿不湿,就是隔天给她檫洗一下,不过勤换尿不湿也没有什么味道,身上没有褥疮这是我目前为止最欣慰的一点,无非就是四个小时给她翻一次身,现在还好,没有问题。现在她大便干燥一般都是一周一次,只能拿手去扣,这也就是我的老人,换成其他人我真做不到。我家在西安,一年当中最难过的就是供暖气前,和供暖气结束时,洗的衣服干不了,家里又冷,老人实在受罪。我自己对待我自己做到内心无愧,就很高兴了!


心中的净土49433974

孩子,你真不容易。生活实在艰难,父母都是大病,重病。在你这样的孝子的照顾下,又活了三十多年。真是奇迹,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你是个另类。你是人们的榜样。好人一生平安,我祝福你,孩子。一个一个八十岁的老人。真不容易。

我娘91岁,身体基本健康,生活能自理。照顾她很轻松。一日做三次饭,稍用心做得软烂一些即可。我很懒,臭袜子累积一周洗一次,我娘有时看不过去,还帮我把袜子洗了。天啦,真是看看你想想自己家,只是欠了点钱,只是一个人在外面,只是离家远了点,只是想孩子了点,忍忍,一年就过去了,我确实没什么好抱怨的,每个人都是在很艰难的过好每一天。



不容易我也一样唉’,我妈脑埂整整两年了我也辞职在家照顾’娃在外地上大学女婿要上班,一个白天黑夜照顾八十多岁的母亲辛苦只有自己知道。致敬为父母及家庭的好男儿!我照顾9o高龄多病的半自理老母亲7个月,心比身累。看到你的故事,由衷敬佩你!向你学习!祝好人一生平安!我也是很幸福很幸运了。我们兄妹八个照顾一个九十一岁老母亲。和你比我们都真是轻松很多了。祝福你。在巨大的困难面前,你依然坚持照顾多病失能的父母,你是好样的,你妻子也是好样的。愿你坚强,勇敢,乐观。生活对你虽然很苦,但你的孝心会感动天地的。


春日盛宴

刚好说下我姥爷,92岁了。小脑萎缩,耳朵有点聋,身体还行。在我家住了一段时间,天天都有新花样。比如我们都知道他以前不吃米饭只吃面条,就给他专门做了面条,我们吃米饭。结果人家一看不乐意,各种骂我们,说怎么给他吃面条。然后每天晚上睡觉,都不停的要被子,说冷,36度的伏天啊,不开窗户电扇空调,还要盖好几床被子。我妈都不敢给他。带他出去逛一圈,回来非得说他的床从没人睡过,都积灰了,然后把被子床单一个个抖抖,抖两个小时才回去睡觉。还有经常开了门去对门家敲门,问他干嘛,他说我上厕所。在我姨家住的那些天,回来非得跟大家说我姨让他睡大马路,我姨哭笑不得,说,可能是床有点硬。我妈她们也是经常被他骂,还经常说他的钱丢了,被人偷了,搞得家里不愉快。九十多岁了,大多数时间都得哄着时刻不停的看着,免得他走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