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呼和浩特玉泉区稍麦第一街,有一家开业10年以来从未歇业过的老店——沁园稍麦。这里店面虽然不大,但是用“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形容这里可一点都不为过,许多老顾客甚至会从十公里之外的飞机场附近赶来品尝这里的稍麦。老板王志强是个土生土长的呼和浩特80后,用一颗匠心来传承着稍麦文化,因此大家也都叫他王稍麦。


在呼和浩特玉泉区稍麦第一街,有一家开业10年以来从未歇业过的老店——沁园稍麦。这里店面虽然不大,但是用“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形容这里可一点都不为过,许多老顾客甚至会从十公里之外的飞机场附近赶来品尝这里的稍麦。老板王志强是个土生土长的呼和浩特80后,用一颗匠心来传承着稍麦文化,因此大家也都叫他王稍麦。

当代著名书法家康庄为沁园稍麦题写牌匾。

每天清晨五六点,沁园稍麦店就开门迎客了,一直到下午的两三点钟。十年以来,几乎天天如此。就连王志强结婚当天,沁园稍麦都没敢歇业。

这个面积不大的稍麦馆就是王志强的一切。在这里,他经历了事业的起步,买车买房,就连媳妇都是老食客们给介绍的。

都说沁园稍麦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水好喝。据说这里的水都是老板亲自从呼和浩特最著名的乌素图村打回来的山泉水。

沁园稍麦使用乌素图的山泉水已经有两年多了,这位大爷已经在这里打了八年水。平时他和老伴的饮用水全是来自于乌素图的山泉水,期间从未喝出任何问题,反而喝不惯其它的水了。

 由于经常一起打水,王志强和很多打水人都成了老相识。聊聊天唠唠家常,也成了打水当中的一种乐趣。

每次打这么多水,可不是谁都能坚持下来的。

打水回来,店里已经有不少的食客了。

光有好水可不够。沁园稍麦选用有着600多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宁化府”醋。王志强当初去联系进货的时候,代理商认为一个开稍麦馆的完全没必要采用比市面上贵好几倍的醋,还差点因为这个不想卖给他。辣椒选用由正隆谷物出品的正宗托县辣椒,辣椒香而不辣。

一年四季,不管严寒酷暑,王志强都会坚持来打水。生意好的时候一天就得来一次,一般情况也得两三天来打一次。有一次,他不小心一脚踩进了冰窟窿里,那种冰寒刺骨的感觉让他至今难忘。

沁园稍麦还是内蒙古稍麦文化协会副主任单位。

虽然沁园稍麦店面不大,但是这里的许多食客来头可不小。从区领导到著名文学家都曾是他的座上客。还有许多人从呼和浩特城区四面八方远道而来,就为了尝一尝这里的稍麦,喝一壶好茶。王志强还喜欢和老呼市们聊天,每当聊得尽兴,就请人家吃稍麦,唯一的要求就是让这些老人们多讲讲当年发生在呼和浩特的那些老故事。

如今,与时俱进的王志强还把沁园稍麦放上了外卖平台,而且还推出了礼盒包装,可以通过快递把呼和浩特的传统稍麦邮寄到外地,让身在异乡的朋友可以品尝到家乡的味道。


很多人建议王志强把稍麦馆做大,多开连锁,但是王志强却只想做一个“小老板”。其实,他更想把精力放在提高稍麦品质和传承稍麦文化上。

许多老顾客,十年来一直在沁园吃稍麦。

大家相信的就是这里的品质。

除了是沁园稍麦店创始人,王志强还是中国餐饮业职业经理人、国家级评委,担任过内蒙古卫视《蔚蓝的故乡》节目主持人、土默特左旗广播电视台《魅力土默川~青城味道》嘉宾主持人、呼市商贸职业学院特聘教师。还曾多次被央视的栏目组所采访报道。

十年来,王志强的事业经历过高潮也有过低谷,生意最惨淡的时候一天只卖出一两稍麦。

虽然也想过放弃,但是出于对餐饮文化的热爱,王志强还是坚持了下来,而且对小店进行了更多调整。他的这种坚持和求变,果然也收到了效果。沁园稍麦的生意状况也逐渐好转了。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期间,他的小店每天可以卖出去几十斤稍麦。

如果你想吃到这种别具匠心的稍麦,同时还想和这位有着渊博知识的店老板聊天,重温当年呼和浩特那种茶馆文化的话,不妨来沁园稍麦探访一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