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央行通知,4 月 1 日起,微信、支付宝等应用扫码付款将限额,静态扫码每天最高 500 元。


根据央行通知,4 月 1 日起,微信、支付宝等应用扫码付款将限额,静态扫码每天最高 500 元。

新规为条码支付立了 " 规矩 ":若使用静态扫码支付,同一客户银行或支付机构单日累计交易金额应不超过 500 元,使用动态扫码支付的最高不限额,该新规从今年 4 月 1 日开始正式施行。

什么是静态条码支付? 我们常见的路边摊、菜市、杂货店等贴在墙上或者打印好的二维码就属于静态条码,我们买完东西付款时,出示付款码供收银员来扫的属于动态条码。

央行规定,使用静态条码进行支付的,风险防范能力为 D 级,无论使用何种交易验证方式,同一客户银行或支付机构单日累计交易金额应不超过 500 元。 例如,消费者在使用微信钱包扫描静态条码支付时,单日使用零钱包支付的上限不超过 500 元,同时微信关联的所有银行卡还可以再独立获得 500 元的支付上限。

对于使用动态条码进行支付的,风险防范能力根据交易验证方式不同分为 A、B、C 三级,同一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限额分别为自主约定、5000 元、1000 元。

同时,规定要求, 静态条码应由后台服务器加密生成,宜采用防伪纸张展示条码; 展示静态条码的介质应放置在商户收银员视线范围内,商户应定期对介质进行检查; 静态条码应采用防护罩等物理防护手段避免被覆盖或替换; 在静态条码介质显著位置明显展示收款方信息,便于用户核对。

为什么要限额?怎么限额? 近年来条码支付业务快速发展,成为移动支付发展的重要体现形式,然而条码支付虽然便民,仍存在着不少隐患。 静态条码极易被篡改或变造,易携带木马或病毒,其风险防范能力被认定为 D 级。同时,条码支付的技术实现方式和业务风险相对传统银行卡支付具有其特殊性,部分市场机构在业务开展中也存在扰乱公平竞争秩序、支付风险防范不到位等问题。


限额支付有何影响?消费超过 500 元怎么办?很多人会问是不是新规实施后,用微信或支付宝扫一扫,每天只能花 500 元了?其实并不是这样,新规实施后,消费者在街头商贩扫静态条码小额支付不受影响。 举例来说,如果在饭店里吃了顿 600 元的大餐,扫静态条码付款就有困难了,这时可以让收银员扫消费者手机上生成的动态条码,而且这样更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