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站樁形式呢?

用戶65091442432

樁功,是相對於臥功,坐功來說的,現在市面上流行的主要是無極樁,渾圓樁,三體式,馬步樁功。其實樁很多,八卦掌的定式八掌,太極拳裡很多都可以單獨分離出來當個樁站。

1.無極樁。太極者,無極而生。無極,大之無外,小至無內。心中空空洞洞,虛靈頂勁,含胸拔背,含胸不是凹胸,光明正大即可,不挺胸,沉肩墜肘。自然腹式呼吸。

無極樁,還有一種孫氏無極樁,雙腳跟併攏,類似於體育中的立正,來訓練意軸,形軸,為橫圓化做準備。都要放鬆,放鬆,才好出筋骨力,從腳底節節貫穿至頭頂,玉樹掛衣,骨升肉降。


2.渾圓樁,道家說的抱元守一,和無極樁類似,但是兩手相抱,猶如抱一大樹,手臂內側貼著樹,兩手之氣遙遙感應。練完神清氣爽,內強五臟,外強筋骨。

3.三體式。形意說九轉三回是一式,就是三體式,五行拳是在三體式的基礎上的五種不同發力方式。三體式,訓練整勁,有擰裹,有順逆,外六合把身體的主要關節點保持一定的距離和角度,形成一種橫豎兼顧的鋼勁,松中帶鋼。手足相通,足下生根。三體式是為了形意拳的發力做準備的,就像二字鉗羊馬為詠春做準備,馬步為少林拳做準備一樣。

4.馬步。少林馬步樁功,聽氣下行,強弱不倒翁。你也可以把它理解為姿勢放低了的渾圓樁,也是框架力,足下生根。腰要直,膝蓋不要超過腳尖,腳趾微抓地。

樁功都不是死樁,要呼吸勻深細長,體內有東西,心腎相交,水火既濟,自然得氣,可疏通經絡,平衡陰陽,內強五臟,外壯筋骨! 站前熱身,拉伸下筋骨。心要靜,松靜自然。


精武圈


形式:指事物內在要素的結構或表現方式
。形式是物體性質的內在基礎和根據,是物質內部所固有的、活生生的、本質的力量。物質之所以具有自己的個性,形成各種特殊的差異,都是由於物質內部所固有的本質力量,即形式所決定的。(引用喔)

若是“形式”按這種定義的話,那麼,問題中“有哪些站樁形式?”便可這樣回答就ok了:站樁形式,若說到根底上,吾認為只有一種形式就是站樁之所以稱為站樁的最根本最本質的形式便是。

站樁形式有哪些?這就如問,人有哪些形式?太極拳有哪些形式?人只有一個之所以稱為人的形式,太極拳只有一個形式就是太極拳之所以是太極拳的形式,若問,太極拳有哪些流派形式,那就可以說有陳楊吳孫武等各流派形式。


同樣,當然,題主這個問題的意思或許是要問,有哪些站樁練習形式吧?

則可答曰:形式各異,百花齊放了。各流派有各流派的樁功特點,僅武術而言,外家拳有外家拳的樁功,內家拳有內家拳的樁法,少林、峨眉、武當、太極形意八卦各有不同的樁功練習形式。常見的馬步狀、虛步樁、三體式、混元樁、無極樁、開合樁等。不同用途有不同的樁功需要。比如,就技擊與養生而言,所謂武諺曰,少練三體式,老站混元樁。

其實瞭解,有哪些站樁練習法,不若問,你為什麼練站樁呢?

畢竟所謂三步走法:曰,是什麼,為什麼,如何做?

所以呀,首先,得問呀,什麼是站樁?為什麼站樁?這才是重點,認知了這,那麼如何做,怎麼去做,用哪種形式的練法,便因人因材因需要而練了,茲於要問的問題而言“畫蛇添足”似的簡單幾句吧:

有人下的定義,引借過來(不完全代表吾之立場):“站樁,身體如木樁站立不動。站樁起源於古老的宗教儀式,是由古代攝生術蟬眠法中演變而來。站樁是一個非常行之有效的鍛鍊方法,從古至今,被各門各派所廣泛採用。武術的,健身的,養生的,修道的,都無一例外的把站樁納入自己的鍛鍊體系。”

往回追蹤追蹤,早期《道德經》裡,抱元守一,獨立不改,周行不殆。包括《黃帝內經》裡“提挈天地,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都可以說算是早期站樁。在近些年出土的漢墓馬王堆裡更是有站樁的練功圖形。足見,站樁由來已久。

通過站樁能恢復機體性能,平衡身心,形體結構對稱、堅固臟腑強壯骨骼筋脈,能固攝精氣神三寶等等。一般健身養生技擊皆適宜的,混元樁足矣。多則惑,畢竟終還是萬法歸一,歸於自然狀態而已。

當然,太拳論有,無形無象,周身透空之言,站樁能達到周身透空的感覺了還拘形式嗎?整套太極拳練習就是活步樁,是以,達到一定境界,功在日常生活中,行走坐臥皆可為功,皆是樁功。豈不妙。合規矩脫規矩不逾矩。至於如何站樁,找個老師細細把架子放正這是首先的。此就不多論了


東聲西音

站勢

站勢也分好多種,我在回答“站樁有哪些不同手式”裡有回答,可以查看,常見的就是撐抱式,見下圖。

坐勢

坐勢適合不宜站或者不能的站的人,上肢與站勢相同,小腿直立,兩腳分開平著於地,兩腳間距略寬於肩。

臥勢

有神經衰弱、失眠者可靈活採用,身體可向一側躺臥,可左也可右,以右側臥為例:面向右側,枕頭高低適中,右腿微屈,左腿彎曲輕放在右腿膝蓋內側略上一點處,左腳放在右腳後邊,右肩關節可向前伸出,手心向上,手指微曲。見下圖。

行走勢

邁左腳的同時,臀部略有後坐之意,頭與身體轉向左方,目朝前方遠望,左右交替進行。此勢可以結合散步進行,比較自由,主要是與生活結合一起。

不管是站坐臥行哪一種形式,貴在堅持,可以結合自身情況靈活採取,站到一定境界,採取任何一式都無所謂,因為它已經融入到你的生活當中,只需進入站樁狀態,無式即為式。

如果有不同意見,可以在下方留言,隨喜關注轉發,我的健康我做主,就從站樁做起。


山村野孩子

站樁的形式有很多種,馬步樁、弓步樁、虛步樁等等。樁功應該是定功,是靜功,那些說活步樁的,我感覺是扯蛋,是不能增長功力的。

樁功就是要通過定住不動,磨鍊意志力和肌肉彈力和張力,動作狀態要精準到位,差之毫釐都繆之萬里,那些說練活步樁的,我感覺是自欺欺人。

2014年,我由於受外傷,得了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麻痛得走不了路,可又不願做手術,於是乎,我就跟據小時候隔壁老大爺指導我練的站馬步動作要領,在家堅持站樁,每天堅持站半小時,累得汗如雨下,經過幾個月,麻逐漸沒了,痛逐漸沒了,我痊癒了,說這些,說白了,站樁是有功效的,但要科學地站,有人指導著站,切忌盲目。


看上眼

有哪些站樁形式呢?對於我們現代年輕人是不值得關注的。對於以養身保健,強身健體的中老年人,用站樁來防病健身,那就必須知道站樁形式對防病健身的至關重要。防病健身對於中老年人來說,不用花錢,對場地也沒有要求,只要堅持站下去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就是站養身樁帶來的妙不言的奇特所在。





站養生樁的姿勢很多,即繁又簡,繁是樁法的種類較多,簡是種類再多,都有一個共性。站養身樁就是讓自己的形體在擺好的姿勢下,站立不動。站樁最通俗的理解,就是讓身體像一根木樁插入地下,即撞不倒,又撥不起來。通常練養身樁的最基本方法是,找一空闊之處,室內,室外皆可,環境安靜,自然站立,雙手抬起與肩平齊,雙腿邁開與肩寬,自然呼吸,全身放鬆,不可用力,初站不用講究姿勢形態上的規整,以舒造為度,以每5分鐘內—次,每天逐漸增加時間的長度,來増加樁力的進度,長期堅持下去,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用現代醫學的觀點來論證站樁,它是醫學與意念的結會,靜止不動,讓心臟得到休息,神經糸統得到鍛練,呼吸糸統,消化糸統,循環糸統…總之與身體內在聯糸的所有器官的潛能都被調動起來,達到強身健體,防病除疾的功效。這個中,老年朋友的強身健體法寶,何不用起來呢?這就是站樁的基本形式,你看明白了吧。



cifbb

因為像木頭一樣呆站著,所以叫站樁。站樁的形式太多了,無極樁,渾圓樁,雖說是站著不動,可內在氣血順氣脈在流動,各個式子不同,所鍛鍊的部位也不同。個人最喜歡無極樁,外在無形,內裡乾坤。寧靜內斂,似守非守,靈機一動,無中生有,妙在其中。


拈花一笑888

我知道的有無極樁、渾元樁也叫抱球樁、三體式、八卦樁、馬步樁等等,我常練的是無級樁和渾元樁。

站樁的形式多種多樣,就太極拳來說,盤架子就是活得樁,亦可練成一步一樁,這是要一定功夫才能達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