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人吃餃子有什麼講究?

Lime2018

因為餃子好吃,熱氣騰騰地出鍋,所以一有家庭或朋友聚會了,經常會吃餃子,“餃子就酒,越吃越有”天津人吃餃子當然要拌個涼菜、醬肉、炒個拿手菜什麼的熱鬧起來了。





天津芳香

北方有句俗話:舒服不如倒著,好吃不如餃子。在天津一年不吃十多次餃子那是不可能的。聽說天津人的日常是這樣的;今天過節咱們吃餃子,今天家裡來了親戚咱們吃餃子,今天立冬咱們吃餃子,今天冬至咱們吃餃子,今天陰天咱們吃餃子,今天天氣好咱們吃餃子,今天沒有別的咱們吃餃子吧!

年三十晚上十二點,辭舊迎新,更歲交子,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所以要吃餃子,子夜一過,餃子煮熟,無論大人小孩都要吃,圖個例兒一年順順當當,雖說北方此時都在吃,但是天津的素餃子可是獨一份。


講究一:素餡

過年的餃子要的就是一個“素”字,普通老百姓希望來年沒什麼大起大落,能夠“素素靜靜”。所以這餡用的都是白菜、豆腐乾、木耳、豆芽菜、麵筋、香菜和過年專用的紅粉皮這些素食。有些家庭還放麻醬,最不可或缺的調料就是醬豆腐,這獨特的餡料配方是天津人一輩輩的傳承。

講究二:臘八醋

餃子開吃後,濃郁的醬豆腐侵佔了嗅覺和味覺,白菜的爽脆和粉皮的軟糯使口感相當豐富,麵筋又吸收了湯汁。這時候一定要蘸上臘八醋,酸酸辣辣味道美不可言。



講究三:硬幣

過年吃餃子還得小心翼翼,特別注意別崩了牙齒,因為天津人會把硬幣包在餃子裡面作為幸運標誌,據說吃到的人這一年都會交好運!不過有的家庭除了吃素餃子,還有三鮮的、皮皮蝦的甚至螃蟹肉餡的都有。


錢塘美食

北方人多愛吃水餃,說起天津人對餃子更是情有獨鍾,在天津一直就有“好吃不過餃子,舒服不過倒著”的順口溜流傳至今,我覺得餃子之所以受歡迎,就是因為它可以涵蓋咱天津全年節氣,入伏、冬至、除夕、初一、初五……似乎每個節日吃餃子都合情合理,到底是什麼魔力讓天津人對餃子如此著迷,天津人又有哪些吃餃子的講究,下面我就為您簡單概括下。


天津人吃餃子的講究

  逢年過節包餃子象徵著全家美滿團圓,包餃子也是項技術活兒,技術含量最高的是做餡,其次是擀餃子皮和包餃子。天津人吃餃子前,還要剝蒜,倒醋,溫酒,擺飯桌,放板凳。一家人分工合作,好不熱鬧。冬天,爐子上燒一鍋煮餃子的水,“嘩嘩”地翻滾著,弄得滿屋子都是水蒸氣。煮熟的餃子端上桌後,愛喝酒的還要就著熱氣騰騰的餃子喝二兩,

天津管這叫做“餃子就酒,越吃越有”。從包餃子到吃餃子,一家人其樂融融,既溫暖又溫馨。

有多少吃餃子的理由

除夕夜

在天津,春節餃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農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天津人初五剁餡時,會有意識地發力,在砧板上剁得叮噹震響,把身邊 小人“剁爛”;包餃子揑縫時也格外用勁,俗稱“捏小人嘴”。

入伏

“頭伏餃子二伏面”是老人們傳下來的傳統,伏天是一年中氣溫最高、潮溼、悶熱的日子,人們容易胃口不好,而餃子正是傳統習俗中開胃解饞的。所以,人們在“頭伏”吃餃子,希望能平安度夏。

立秋

天津有“立秋貼秋膘”的說法。伏天人們胃口差,所以人容易消瘦。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餃子、燉肉、燉雞、燉鴨、紅燒魚等來犒勞自己。

冬至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相傳東漢時期河南南陽醫聖張仲景冬至那天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剁碎,用麵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下鍋煮熟做成“祛寒矯耳湯”治耳朵,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就形成了冬至吃餃子的習俗。


今晚報

作為一個地道的天津人,讓我來回答你的這個問題。

天津人很重視餃子,其實應該不僅僅是天津,北方都很重視餃子,基本上逢年過節,都會吃餃子的,老一輩好像也有接風餃子送行面的說法,是一個有些禮數味道的食物象徵。

茴香是天津人吃餃子比較常見的一種食材,在南方的很多地方見不到,但味道因人而異,有的天津非常喜歡,比如我,也有的天津人根本不吃。

過年期間是吃餃子最頻繁的時候,過年吃餃子的時候,一定會蘸著臘月初八時泡的臘八醋吃,這是天津人的味蕾中,春節期間餃子最獨特的味道。(把蒜剝皮泡在醋裡面,等到蒜泡到過年,醋裡面就有了濃重的蒜的香味,又酸又辣,十分夠味!)

不吃臘八醋的時候,天津人吃餃子也非常喜歡大蒜,老一輩人都說吃蒜殺菌,因此在冬季吃餃子,一定要就著一瓣大蒜,沒錯!就這麼生吃下去,一口大蒜一個餃子,蘸著獨流的陳醋,很有味道了呢。

對了,隔夜的餃子,很多人家也習慣把它上鍋過油,變成簡易的鍋貼。

不知道其他的地方吃不吃“合子

”這個東西,兩個餃子皮中間夾上餃子餡,用嫻熟的手法捏在一起,最後的“圓餅”周邊會有這精細的花紋,上鍋煮了以後很精緻很好看,味道和餃子相同。

以上,是我對於天津餃子特有習俗的一些小想法,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你的旅行Todolist

天津人包餃子,講究全家老少齊上陣。擀皮的、捏餃子的、燒火的,同步進行;包好了,水開了,煮熟了,開吃了,是不是很緊湊。誰說包餃子很麻煩的,明明分分鐘的事😂

吃餃子的蘸料嘛,老三樣!米醋、醬油、蒜泥。悄悄地告訴你一個蘸料配方:米醋中加少許醬油、白糖,味道鮮的不要不要的,一般人我不告訴他。


方明囡

北方種小麥以麵食為主食,南方種水稻以大米為食,一個地方一個習慣,過去窮吃頓餃子挺希罕,現在富裕了,餃子成了家常飯,想吃就包唄!跟點根菸那麼方便

說起餃子北方人最愛,拌著各種餡料,吃起來沾著薑末的香醋,那叫一個得勁!給個皇帝都不換,笑談!說到講究我想天津人生活在北方,風俗也都大同小異,一,除夕三十的餃子必吃,餃子交子諧音,幾千年留下的習俗不能改,,北方有頭伏吃餃子一說,為啥無從考證,有的說大熱天吃,以毒攻毒,以熱制熱,我的個天要是這樣,吃個餃子還有這功能,還不把賣空調的餓死,也有種說法,餃子形似元寶,元寶葳福,福伏同音,也就是圖個吉利,有點牽強


三,冬至吃餃子,也和三十吃餃子一樣,在北方是個普遍習俗,冬天來了不吃怕把耳朵凍掉,為啥有這種說法,我想和過去窮吃不上幾頓餃子有關,找個藉口多吃一回

天津人好吃出了名,要不狗不理包子能名揚海內外,天津大麻花也是全國皆知,不是有句天津話嗎,吃麻麻香,身體倍棒,哏的很,天津人幽默,有個段子說一個小夥闖紅燈違章,警察掏本要罰款,小夥急了說警察叔叔,你全當沒看見,把我當個屁給放了,把周圍圍觀的人都逗笑了

這就是天津人,這就是天津人的講究,這就是一個相聲的發源地


許仙豫到白娘子

餃子,是人們普遍喜歡吃的美食。特別是北方地區對餃子更是情有獨鍾。餃子餡料可謂是五花八門,葷的、素的、海鮮的等等。只要是自已喜歡的口味,隨時就可以買或做。餃子雖然平時想吃就吃、想做就做沒什麼說法兒也沒什麼講究,但老祖宗流傳下來的一些節日吃餃子人們仍在繼承著。如:初伏、立冬、冬至、大年初夕夜、正月初五等。像這些季節或節日吃餃子,按當地的習俗就有些說法兒或是講究了。至於說天津人吃餃子有什麼講究,友我非天津人不瞭解有什麼講究。抱謙!

祝您生活愉快!


責滲入心

這個問題是天津人吃餃子有什麼講究?這個問題只有通過學習才能夠知道我們北方大城市天津有個著名小吃餃子,花色品種齊全實實在在是我們天津人民通過幾代人的努力換來了今天的著名小吃餃子。通過學習知道了天津人喜歡吃餃子,餃子餡料種類繁多有香菇素的,三鮮素的,韭菜雞蛋餡兒的,大蔥肉的,芹菜肉的,鮁魚的只要你想吃品種齊全,天津的餃子叫‘’百餃園‘’有幸知道了這個著名

小吃餃子有機會去旅遊到天津享受一下這個小吃。


戲迷阿德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