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苏27系列战斗机炮口附近有“补丁”?

黄权冲

苏-27右侧翼根部位的机炮口(可以看到已经被炮口产生的火焰熏黑)

原因很简单,因为这里需要承受机炮在开火时产生的的热量(发射药产生的燃气),所以这里的蒙皮采用的是耐高温的特殊合金材料制造,然后表面并没有进行涂装。

工厂内的苏-30战斗机,可以看到,在制造的时候,机炮炮口部位的材料就与其他部位的材料有所区别

苏-27系列战斗机,在机身右侧翼根处,安装有一门GSh-30-1型30毫米机炮,这是一种重量为46千克的单管、采用短行程后座式自动原理的机炮。虽然重量与加特林式机炮相比,非常轻而且体积紧凑,但是整体射速较低,虽然能够达到1800发/分钟,但是一般情况下会限制在1500发/分钟的状态。尽管如此,炮管寿命还是低,只能射击2000发。

苏-35战斗机机炮炮口部位特写

GSh-30-1型30毫米机炮在对付空中目标时,最大有效射程为200至800米。打击地面目标时为1200至1800米。有报道指出,虽然GSh-30-1机炮炮管寿命低,但是它在与激光测距/瞄准系统配合使用后非常精确,且火力强大,一般只须三至五发,就能摧毁一个目标。

伊朗空军的一架米格-29战斗机,正在使用GSh-30-1型30毫米机炮进行射击,可以看到,炮口火焰明显

GSh-30-1型30毫米机炮,目前装备了许多俄制战斗机/战斗轰炸机或者是其他衍生机型。例如苏-34战斗轰炸机(布置在机身右侧翼根部位)、苏-57隐身战斗机(布置在机身右侧主翼前缘涡流控制器根部)、米格-29战斗机(布置在机身左侧翼根部位)等。而这些战机,都会在炮口部位,铺设这种耐高温的特殊合金。

米格-29战斗机机头特写,可以看到其左侧的机炮口


鼎盛军事

这个不是什么补丁,这个叫“蒙皮挡焰板”,采用了一块没有涂漆,耐高温、耐腐蚀、不沾油烟的合金板作为该部位的加强,以提高战机机炮发射时该部位的强度。避免造成火焰伤害。

SU27系列使用GSh-30-1型30毫米机炮,单管炮身、口径大、射速高,蹿出的火舌比美帝管用的六管加特林火神炮要远的多,再加上炮位的设计正好在边条翼上,那么与其让火舌烧掉油漆,还不如做个合金蒙皮强化结构,增加维护性。

正是GSh-30-1型30毫米机炮造成了SU27系列大面积的挡焰板存在,毕竟只有一根管子,火冒三丈也没办法。

我国仿制SU27系列,连带着GSh-30-1机炮也给仿了。故而在歼11、歼15上,我们都能看到这种金属挡焰板蒙皮。其实歼7肚子上也有很大一块。

不光是SU27系列,炮口火焰属于各国战机都很注意的问题,所以美国的的战机一样有相类似的挡焰结构。M61A1那20毫米的小口口火焰喷的没有GSh-30-1强大,但造成污染也是很常见的事,只要做饭,就有油烟嘛。

只不过美国人似乎财大气粗一些,或者他们的蒙皮比较耐烧且好擦洗,所以一般看不出是啥问题。不过我宁愿相信是美帝很少在家做饭……咳咳……开炮,他们都是一群超视距导弹党。

这架超级大黄蜂的机炮是安装在鼻子上的,所以鼻头熏的贼黑,黑鼻涕都挂脸了。不过如果你细看的话,会发现美帝装备其实也有挡焰板,只是做的很小,他们只在乎炮口烧灼,不在乎熏黑。

这张虫子的照片应该能看的更清晰一些,那鼻头上浅色雷达罩与机头结合部位,俩黑眼就是机炮炮口,灰崭崭的一块就是补丁。

再来看我国飞豹的特写,双加斯特式23mm机关炮,空军的传家宝。如图所示,飞豹上面也加装了合金挡焰板,从光泽上看,似乎是不锈钢。

同样是这门双23,但歼10却做的圆润的多,安装在腹部的机炮没有弄出太大的补丁,倒有点类似美帝那种小补丁设计。枭龙机炮的位置和歼10差不多。毕竟双23不如30那么大的火焰,相比很看重机炮的飞豹,不常用机炮的歼10和枭龙就无所谓了。

所以这个“补丁”真不是SU27的专利,它只是飞机上为机炮发射而做出的一种设计。同时也因为各家设计思想不同,造成了不同的外表展现。但殊途同归,概念都是一样的。SU27只是在这方面做得尤为突出。也或者这正是过去苏联人那“皮实可靠耐操”的思想使然,只要便于勤务,利于飞机的维护,打个巨大的补丁不在话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