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举人治军破案记(民间传奇)

武举人治军破案记(民间传奇)


大明时期,凉州武举人陈大光因在凉州卫捕头任上功绩卓著,被提拔为凉州卫指挥副使。

凉州卫乃是凉州军政合一的治所,凉州卫副使相当于副太守兼守军副官,论官位也算不小。

终于成为朝廷命官、军中将领,陈大光雄心勃勃,满怀杀敌报国之志。然而到任后才知,由于长期无战事,凉州卫指挥使疏于管理,军备废弛,军纪涣散,军中贪腐横生,上下一片乌烟瘴气。若是突生战事,后果不堪设想,陈大光因此忧心忡忡。

无奈军政大事全有指挥使一人说了算,身为副使的陈大光多次提醒,全被指挥使大人当做耳旁风。

陈大光心中郁闷,心想与其做个在其位不谋其政、吃闲饭不干正事的废物,还不如辞职赋闲在家,每日陪着老婆娃娃,养花遛鸟去。

他经过多次巡查与暗访之后,再次向指挥使大人书面提交了治军方案,并隐晦表示,若指挥使仍不采取治军措施,他将奏本凉州卫上司陕西都督府。身为指挥副使、朝廷命官,他有这个权力。

指挥使心中自然不爽,然而顾忌陈大光是个性情犟直之人,若真是脑子发热,向上司参奏一本,虽说不能动摇自己官位,然而面子上也不好说,于是满口答应,由陈大光负责整饬军纪。

虽说指挥使口头答应了,却既不下达全军动员通令,也不设置整饬军纪的专门机构,明摆着就是要陈大光知难而退。陈大光心明肚知,却也无奈,只好孤军奋战了。

自此,他日日值守军所,就连家中娇妻幼子也是难得照顾。他每日在城防四大营及城内守军大营中明察暗访,宣布军令,掌握线索。指挥使大人也是不闻不问,估计是谅他也搞不成什么大的动静。

事实上,五大营大大小小的将官,也是“西番的牦牛只认得一顶帐篷”,眼中只认指挥使。陈大光虽说是副将,却并非行伍出身,军中毫无根基,尿他作甚。于是他们对陈大光只是表面应付,阳奉阴违,甚至公然轻蔑。

武举人治军破案记(民间传奇)


这一日,陈大光照常值夜,将近夜半时分,突然命令几个贴身侍卫全副武装,带着他们直奔内防营大营房。

远远看见,营房内灯火通明,里面不时传出嘈杂和喊叫,听起来热闹非凡。门口晃悠的哨兵看见是副使大人,自然不敢阻拦。

陈大光径直向前,一脚踹开营房大门,只见里面乌烟瘴气,一群官兵围在一起吃酒耍钱。坐在中间的正是内防营千夫长徐同,前面的条几上摆着酒肉,旁边还有两个小兵伺候着。

徐同听见有人闯进来,正要抬头骂人,却见是副使大人,于是起身作揖,笑嘻嘻道:“副使大人如此辛苦,这么晚了何不回家侍候嫂夫人去?”

周围传出一片哄笑,夹杂着乱七八糟的戏谑。在他们看来,副使大人也就是个副使,还不如千夫长威风,甚至连百夫长的实权都没有。

陈大光怒道:“大胆徐同!你身为千夫长,非但不以身作则维护军纪,反而聚众赌博酗酒滋事,该当何罪?”

徐同眉毛一挑道:“哦?副使大人言重了吧!弟兄们苦守军营,身边又没个女人陪着,闲来无事取个乐子而已,何罪之有?况且,就算卑职有罪,上面还有指挥使大人,怕也轮不到你副使问罪,弟兄们说是吧?”

徐同说着,面带讥笑扫视周围,人群中又是一阵哄笑,还有人谄媚地随声附和。

陈大光脸色铁青道:“放肆!你非但聚众赌博,而且公然蔑视长官,违抗军令,本职定然要拿你军法处置!来人呐,将千夫长徐同拿下!其他人等,一律不得轻举妄动,否则一律军法处置!”

陈大光的贴身侍卫得令,立即上前捉拿徐同,却见徐同面色赤红,纵身跳出人群,倏然抽出腰刀喊道:“谁敢妄动!本官千夫长之职,乃是指挥使大人亲自任命,要杀要剐可由指挥使大人处置,你等谁敢碰我半个毫毛,且先问问我手中这把钢刀答不答应!”

武举人治军破案记(民间传奇)


见此情景,几个侍卫立刻挥刀相向,准备与徐同血战一场,却见陈大光一挥手道:“你等暂且退下,这厮由我来亲手处置。”

陈大光言罢,冷冷直视徐同片刻,伸手从腰间抽出一条鞭子,倏然出手抡出去,只听得空中呼呼作响,却看不清鞭子到底抡在哪儿。

正在众人眼花缭乱之际,突然传来“啪”的一声脆响,随即便是徐同一声杀猪般的惨叫,手中的大刀同时咣当落地。只见他龇牙咧嘴甩着手腕,手腕上鲜血淋淋。

陈大光再次用力挥鞭,那足足两丈长的鞭子像长了眼睛一般,直向徐同窜去,紧紧裹在他身上。随即用力一拉,徐同像个陀螺一般,滴溜溜转到陈大光面前。陈大光抬脚向徐同腿弯横扫过去,徐同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陈大光用鞭杆指着徐同道:“狂徒!竟敢在本官面前张牙舞爪,莫非本官的武举是浪得虚名不成?当年本官就是靠这条鞭子过五关暂六将,可惜多年未曾用过,今日终于有了用场,难得痛快!”

徐同赶忙磕头道:“大人饶命!卑职有眼无珠,竟敢冒犯大人,还请大人恕罪!”

陈大光怒斥道:“无耻宵小之辈!你非但有眼无珠,简直目无王法,目中无人!来呐,将罪犯徐同绑了,将参与赌博的副官也一并绑了!”

徐同和另外两个副官赶忙磕头求饶,陈大光不予理睬,指着众兵士道:“你等立刻各归其位,由各自百夫长带领,严守军纪,不得滋事,小心军法伺候!”

众兵士纷纷肃立,不敢做声。

陈大光看着几个侍卫将徐同三人绑个结实后,扬长而出。来到军所,命令侍卫将那三人绑在军所大殿门口的立柱上,严加看守,不得松懈。

次日一早,指挥使大人来到军所,看到绑在立柱上的几个人,大为惊诧,忙问何事?

旁边看守的侍卫道:“是副使陈大人绑的。”

指挥使大人怒道:“还不快快松绑!”

正在此时,陈大光从军所出来,对指挥使大人道:“大人且慢!”

指挥使面色阴沉道:“陈副使擅自捆绑军中将官,到底所为何事?”

陈大光道:“徐同身为千夫长,聚众赌博酗酒,已然违反军纪,且公然违抗军令,持械威胁长官,其罪难恕。卑职只好将他拿下,等候大人处置。”

指挥使仔细问清缘由后,怒斥徐同道:“无知鼠辈,竟敢公然冒犯副使大人!如今可好,被副使大人绑在此处,如何是好?”

他又转头对陈大光道:“陈大人,不如将他三人暂且松绑,本官再做教训如何?”

陈大光淡定道:“大人,卑职倒是无所谓,被羞辱也就罢了。关键是军法在此,不可枉顾!”

指挥使一看,陈大光手里拿的是一本《大明军律》!

于是面色难看道:“哦?原来陈大人早有准备?那么军律是如何规定的?”

陈大光朗声念道:“聚众赌博、酗酒、喧嚣者,鞭二十,……,公然蔑视长官,违抗军令者,鞭五十,……,持械挑衅长官者,鞭五十,革去军籍,刺配边疆。”

指挥使面色尴尬道:“这个……似可变通。”

陈大光正色道:“大人此言,卑职不敢苟同!《大明军律》乃是皇上钦定,军法便是王法,岂可随意变通?”

徐同等人听闻此言,早已吓得两股瑟瑟,纷纷哀求道:“大人饶命!小的知道错了,小的一定会痛改前非!”

指挥使道:“陈大人,看在这几个孽障已知悔改,给他们个活命的机会如何?就算本官为他们求情了!”

陈大光道:“既然大人如此宽宏,卑职岂敢不从。只是,徐同行为恶劣,定当予以惩罚,否则往后如何治军?”

指挥使道:“陈大人之意,如何惩处?”

陈大光道:“卑职之意,尊重大人宽宏之念,免去他刺配之罪也可,算是给他活路。然而鞭刑不可免,且需当众行刑,以儆效尤!徐同带头违法乱纪,不宜担任千夫长之职,理当免职。”

指挥使沉吟片刻道:“只好如此了!然而……看在他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让他做个百夫长如何?”

陈大光不好再做坚持,只好应诺。

次日,指挥使召集内防营数千官兵,由其本人亲自主持,宣读了徐同等人违抗军令罪状,当众执行鞭刑。

陈大光提着鞭子走过来,徐同等人吓得屁滚尿流。他们见识过陈大光的鞭子,若是他的鞭子下来,莫说五十了,就是三两下怕也是小命难保!

陈大光笑一笑,命令旁边的差兵行刑,自己监刑。

由于两位指挥使大人现场监刑,几个差兵格外卖力,啪啪的鞭子下去,打得徐同等人连连惨叫,哭爹喊娘。

现场的官兵有的幸灾乐祸,有的暗自庆幸,大多噤若寒蝉,心想往后千万不可冒犯陈大人,要是落入他的手中可就惨了!

指挥使心中如同堵了块石头。心想我堂堂指挥使,竟然被副职挟持,如今亲自主持,殴打自己的心腹。然而不来也不行,若是让陈大光主持,自己岂不更丢脸面?

武举人治军破案记(民间传奇)


此事过后,陈大光在军中的威信陡然提升,指挥使大人却如鲠在喉。他想是该采取措施压制陈大光了,否则凉州卫以后是他陈大光的天下了。

然而陈大光得寸进尺,未过多日,又做出一件让指挥使大人下不了台的大事。

事出城外北大营,一个往日骄纵的通渭籍十夫长,命令一个陇右籍老兵去打洗脚水。陇右籍老兵心中不满,咕哝了几句,惹得通渭籍十夫长大怒,跳起来暴打老兵。

同舍的几个陇右兵心中义愤,合力将十夫长暴打一顿。十夫长岂肯罢休,出去招呼数十个通渭兵,与陇右兵一场混战,打伤陇右兵数人,有一个差点丧命。

陈大光得知此事,带了贴身侍卫前去处理,通渭兵气焰嚣张,竟然聚众与陈大光对峙,扬言要脱去陈大光官服。陈大光大怒,又是一通鞭子,将三十多个通渭兵悉数捉拿。

指挥使得知此事,心中大惊,亲自前往找陈大光要人。你道这指挥使为何对通渭兵如此器重?原来指挥使也是通渭人,这些通渭兵就是依仗他投奔军营的,有些还是他亲戚,若是被查办了,自己颜面何存?

然而陈大光义正辞严,坚持要以律惩处,否则就奏本都督府。指挥使思前想后,只好顾全大局,一咬牙答应陈大光,将那带头的十夫长革去军籍,打发回家,其他人撤职的撤职,鞭刑的鞭刑。

武举人治军破案记(民间传奇)

指挥使痛定思痛,下决心除掉陈大光,否则往后自己没有舒心日子过了。然而挖空心思,也想不出陈大光有何大的过错,只好再想办法吧。

过了多日,陈大光照例完成巡夜,凌晨时分才回到军所寝室歇息。正睡得香甜,突然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于是匆匆穿好衣服出来。

几个差兵慌张报告:“大人不好了!军所外面的两个哨兵被杀,军所大门上插着一把短刀!”

陈大光心中大惊,立刻前往查看,果然如此!两个哨兵倒在血泊中,现场并无打斗痕迹,军所大门上,插着一把血迹未干的短刀。

陈大光仔细查看现场后,命令贴身侍卫立刻去请指挥使大人前来处置决断。

指挥使很快来到军所,查看过现场,询问过细节之后,面色阴沉道:“陈大人!你素日里不是治军严明,巡防严密吗?如今出了这等大事,如何是好?”

陈大光道:“大人,我昨夜带人巡查至凌晨,各个门口、岗哨、巡逻皆已安排到位,谁知会有如此蹊跷之事!”

指挥使正要说话,却见一个兵丁慌忙来报:“大人,我等刚刚在军所高墙上面,发现一处新近踩踏的痕迹!”

陈大光道:“带我去看!”

陈大光登上墙头自此查看,然后下来,在高墙里外四周仔细查看,思索片刻后,紧缩的眉头略有舒展。

回来后,指挥使道:“既然如此,那便是有悍匪夜入军所高墙。还请陈副使立刻安排下去,全城搜查,若是抓到悍匪,尚可向上司交代,否则……,副使大人难辞其咎了!”

陈大光冷冷道:“我看不必了!若是真有如此手段的悍匪,怕是早已远走高飞了!”

指挥使诧异道:“陈大人何出此言?如此也罢,找不到凶手,只好由陈大人向上司交代了!眼下之事,请陈大人一手处理,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老夫我是无能为力,告辞!”

指挥使言罢,拂袖而去。陈大光思虑片刻,命令兵丁将两具尸体抬到阴凉处看管起来,命令卫兵保护好墙头痕迹,用油布遮盖起来。

军所乃军事指挥所,重兵把守之地,居然出现悍匪闯入、杀死哨兵之事,事关重大,而且荒唐。陕西都督府巡案司得到凉州卫指挥使奏报之后,立刻由巡案司大人亲自带人前来查办。

当日,凉州卫衙门大堂,巡案司大人主持,指挥使与陈大光在场,一同审理此案。先是询问当夜值守的卫兵、巡逻兵头领,均无可靠线索。

指挥使道:“既然如此,案情已经大体明了,就是因为当夜值守与巡逻不力,导致悍匪翻墙而入,作案后逃遁。如今哨兵已死,悍匪未能缉拿,只好追究当夜值守人员玩忽职守之罪了。”

陈大光道:“指挥使大人所言有理,若是事因值守人员玩忽职守,那必然难辞其咎,卑职甘愿担责。然而,以卑职所见,此事并非悍匪所为,而是另有蹊跷!”

巡案司大人忙问:“有何蹊跷?”

陈大光道:“那军所围墙三丈之高,悍匪如何来去自如?墙面也无攀爬痕迹,莫非插翅飞进?况且,卑职已经看过,那两个哨兵的刀伤,一个乃是短刀所为,下手稳准狠,一个是乱刀砍死,并非一人所为,而墙头的踏痕却只有一处。因此,卑职以为,此事并非什么悍匪所为,而是内鬼作怪!”

指挥使大人面色青白道:“陈大人所言差矣!世上有飞檐走壁之高人,非你我所能见过。你说是内鬼所为,莫非有何证据不成?若是没有证据,便是妄加揣测,推脱责任!”

陈大光道:“当然有证据!卑职自然会向巡案司大人一一提供。”

巡案司大人思虑片刻道:“既然你有如此推测与证据,为何不及早着手调查?”

指挥使赶忙附和道:“正是!当初你故意拖延不去缉拿盗匪,如今又故意拖延不去查案,莫非与凶手有何瓜葛?”

陈大光看一眼指挥使,对巡案司道:“禀告大人,卑职之所以不敢调查,只因此案牵扯一个重要人物,卑职不敢惊动,只能等巡案大人亲自过问。”

巡案司大人捻须沉吟片刻道:“那好!请陈大人提供证据吧。”

陈大光道:“请大人传讯内防营千夫长胡大开,立刻控制百夫长徐同及其两个侍卫,控制守门卫兵王六,并查看哨兵尸体与围墙踩踏痕迹,案情便可大白!若是卑职所言有假,甘愿以头谢罪!”

指挥使突然咆哮道:“陈大光信口开河,妄图污蔑他人,为自己脱罪!大人千万莫信他一派胡言!”

巡案司笑着摆摆手道:“大人莫急,且等我调查再说。来人啊,我看指挥使大人有些劳累,且服侍他去稍稍歇息。其他人等,立刻会同陈大人一起,传讯千夫长,缉拿徐同、王六等人。”

指挥使被巡案司衙役“搀扶”着来到后堂“歇息”,面如死灰。

巡案司查看了尸体、墙头痕迹,询问了千夫长,立刻下令升堂。徐同、王六等人被绑到大堂,稍加威逼便悉数交代。

原来是徐同受到指挥使大人指使,并以升官与赏金为诱饵,杀了哨兵。并威逼利诱,安排卫兵王六,在墙头做了痕迹。

指挥使之所以放纵下属,阻挠治军,只因他与五大营军官上下勾结,贪腐军饷,且自己所贪大多在账面上由下级顶包。因此他对下属放任自流,怕的是治军过严得罪了人,牵出他贪腐之事。

至于军中赌博盛行,并非千夫长之类仅仅耽于玩乐,而是敛财手段,每日以赌博为名,从下级官兵手中聚敛些银钱。下级官兵为了玩乐,也是乐此不疲。

至于哨兵被杀案,当日,陈大光看过现场,心中有了底数,暗中着令内防营千夫长调查当夜外出人员,果然是百夫长徐同等人。他又暗中测量了当日报告墙头痕迹的卫兵王六的鞋子,果然与墙头痕迹大小相符,于是基本明白案情,只等都督府来人。

案情大白,所有人犯一律签字画押,押入大牢,等候处决。

指挥使主谋杀人,涉嫌贪腐,罪证确凿,然而他是从六品朝廷命官,巡案司无权治罪,只好暂时软禁,上报朝廷吏部、刑部。

十多日之后,朝廷吏部、刑部派人前来,审理过后,指挥使悉数认罪,被当堂摘掉官帽,脱去官服,押入囚笼,之后押送京城,投入死牢。

陈大光因治军与破案有功,经吏部考核,擢升为凉州卫指挥使。

自此他励精图治,凉州军政为之一振,深得百姓爱戴与称颂。

武举人治军破案记(民间传奇)


(本故事并无历史记载)

【作者 河西醉客, 请予关注支持 , 谢谢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