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为文章点击率不高发愁吗?爆文是怎么炼成的?

1.蹭热点

(点评:这篇文章用较短的篇幅做到事半功倍,首先抓住了热点的时效性,时效性越强价值越大,其次运用了信息冲突式的标题,让用户对文中内容产生强烈好奇心,最后在文中输出自己的价值观,引起共鸣。)

打开热搜我们能看到非常多的热点,但不是每个热点都能转化成100W+的爆文,我们先要判断这个热点是否能成为爆文。只有大热点才有成为爆文的可能。

大热点是全民讨论的热点,比如娱乐圈、奥运会、影视剧等素材,例如最近的《深夜食堂》但它们的出现频率不高,几星期甚至一个月才会出现于一次。

小热点是指在特定圈层与领域里互相刷屏的素材,跳出该领域则无法引起有效传播,虽然小热点也有优质文章,但引发爆文的可能偏低。

追热点的动机取决于你的目的,追大热点目的可能是为了传播,让更多人看到发现自己。追小热点的是为了吸引垂直用户,让该圈层的人觉得你很有吸引力进而成为你的用户。

追热点时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个人理念要清晰,我们必须要拎的清追热点产出爆文的结果,不要寄希望于通过一次热点就能成为百万加的帐号,涨数万粉,又能吸引垂直用户,又能得到夸赞,一步到位是不可能的。追热点可以追得很好,但是目的要单纯,或者纯传播,或者纯吸粉。

想要纯传播,那么选题就要尽可能写所有人都能看懂的东西,而不是往某个小的领域上去引导。对追热点背后不同的考虑,目的不同采取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最终达到的结果也不同。

2、低门槛

(点评:首先文字圈定女生这个特定属性人群,身份认同感立马体现,认识这些品牌又能满足人群的虚荣感,短短9个字的文案就包含了金钱和美丽2种欲望追求。如今用户都是碎片化时间跳跃式浏览,这样简单的文案+配图能立马吸引读者的眼球,做到卓绝群伦的效果。)

所以在产出爆文前,可以先权衡一下我们的选题是大众还是小众,是否有太多文化限制与知识门槛,

一篇老少皆宜或者广场舞大妈都能看懂的文章,就很有可能成为爆文,因为他的传播成本非常低,不是只有特定人群才能欣赏。

3、高共鸣

做爆文共鸣一定要高,共鸣分为正向共鸣和反向共鸣。

正向共鸣是别人对你的认同,反向共鸣是别人对你的不认同。认同会带来身份价值的体现,不认同会带来争论,两者都容易产生爆文。

正向共鸣很简单,前阵子有篇比较火的文章叫《和广东省的人谈恋爱是怎样的一种以体验》,有个情感账号当时就写了很多这样称之为地域贴的文章,它会让整个省的人都对此感受到强烈的共鸣,我身边几乎认识的每一个广东男生都在转发。

(点评:标题传达出和用户间的某种特定联系,让这些特指人群有感同身受的感觉,用户自然随波追流。)

这是深夜发媸去年发布过的一篇100W+文章《排队等iPhone7已经过时了,现在流行排队抢海澜之家》,

首先它强共鸣在中国人对自己身份的一种认同,文章提到的海澜之家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品牌,这些品牌的崛起是我们中国人的荣耀,我们很需要“中国人站起来”的那种感觉,所以它戳中共鸣点后转发也是非常好。

(点评:共鸣可以理解为大家感受相同的感受,人类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视、声、闻、味、触。文章借助辨识度高的iphone、海澜之家这样的名物名企制造画面感调起人们的情绪引起共鸣。)

另外一个就是所谓的反向共鸣,反向共鸣就是有争议的东西,比如微博上就会有某些博主,哪个明星红他就去骂谁,这样就会产生争论,于是这条微博就会特别火,所以会有人写故意招黑的内容,这也是很容易产生爆文的。

(点评:没毛病就代表没争议,没争议就难以引起共鸣)

4、新形式

方才所述热点、门槛、共鸣可能都需要一些文字功底,其实如果你的形式足够创新,即使内容稍微薄弱也是没有关系的。

形式新这里主要指在手机屏幕上的展现形式,比如你的内容比较另类需要将手机横过来左右滑动才能看,用户就会觉得新颖,当用户有新鲜感时就特别容易转发,因为他需要让朋友知道自己在看一个“特别”的东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