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內部空間到底有多大?

聖人求心

一個字,窄。無論是過去的一戰二戰坦克,還是當今的現代坦克,儘管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坦克製造在進步,坦克的人機效能不斷地提升,但坦克的內部空間擴大緩慢

(蘇聯二戰後裝備的IS3坦克的駕駛艙內部圖,可見十分狹窄,視野不暢)

坦克內部空間的大小受以下幾個要素的限制,一,橫向上的大小——車體寬度及炮塔座圈的直徑;二,縱向上的大小,炮塔頂高度,車底高及懸掛系統佔用高度:三,內部裝備武器及人員數量。

首先,橫向上和縱向上的大小很好講。將現代蘇系和西方系坦克進行比較,我們會發現蘇系坦克內部空間都普遍十分狹窄,即使使用了自動裝彈機,將副炮手從戰鬥序列中踢出,留給其餘乘員的活動空間仍然十分有限。

(蘇系坦克普遍存在外形低矮,內部空間狹窄的問題)

而西方系多數坦克,儘管採用了自動裝彈機,並添加了多具火控觀察設備後,內部空間依然能讓炮塔內人員作戰時,至少不會出現情況。而這一差異的產生顯而易見,西方系坦克由於乘員體型普遍高大,橫長,縱長都較大,如美M1A1坦克車高2.885米,而與之相對,蘇聯老式的T55坦克只有2.4米車高。

(豹2A6的駕駛艙內部,可見較寬敞,更為人性化)

其次,便是內部裝備武器及人員數量。二戰中,內部空間最大的坦克,不是德國的大個頭“動物園”系列坦克,而是美國的平庸的謝爾曼“打火機”。德國“虎”式,“豹”式,乃至“虎王”,雖然尺寸大,但由於德軍坦克數量稀少,並進行高強度作戰的原因,其內部空間被大量放置彈藥佔據,使得作戰人員的活動空間很有限。再看我國,我國96式坦克採取自動裝彈機,去除了副炮手的位置,並進行了武器集中模塊化整理,較老式的59坦克,節省除了大量內部空間。

(我國96式坦克炮塔內,炮長可舒適觀瞄,可以說是很大的進步了)

軍情君是悟空問答的簽約作者,希望親們點波關注,以方便給大家普及更多軍武知識!謝謝!


軍情解析

圖為臺軍M60A3主戰坦克的炮塔內部空間圖,可以看到車長與炮長的位置可以說是相當的擁擠。裝填手則有相對大一些的空間來操作。但也要注意M60A3的車高高達3.2米。我軍現役的96式坦克則只有2.3米高。蘇制的T-55/54與我軍的59式坦克也只有2.4的車高。這樣看來誰的目標更明顯也是一目瞭然。

對於數十噸重的坦克來說,其內部空間並不算大。尤其是蘇系坦克,它車體要比西方主戰坦克小,其炮塔的座圈直徑也小。炮塔內不光要有人員的空間,中間還要加個主炮的裝填裝置,炮塔周圍的炮壁上還要裝各種設備,其實還是很擠的。但由於坦克成員在操作過程中,除了裝填手之外,其他們的活動範圍幅度並不是太大,因此,每一個成員的相對的獨立空間還是夠用的,乘員可以360度活動;但也不要過於樂觀,基本上人在座位上距離其四周的炮塔內壁加裝的各種設備只有約幾十釐米的空間。一旦在野外遇到路況不好,顛簸時還要注意固定自己的身體,防止被顛起來身體部位撞到四周設備,同時開火的時候也要注意固定身體。當然,這也限於成員的體形。身高體寬的會覺得很擁擠,甚至進炮塔都會覺得困難。

這張據說是T-72坦克內部的空間圖,可以讓我們更直觀看到的坦克乘員的內部空間到底有多大。基本上不比上中學時一個課桌空間大多少。

個人曾體驗過我軍96A坦克的炮塔內部及坦克博物館的59式坦克內部。首先兩型坦克分別是我軍戰後一代產品和二代半產品,59式成員為4個,96A則為3個,減少一名成員的主要原因是96A配備自動裝填裝置,這樣裝填手就可以不用單獨配備了。但59式坦克需要裝填手,因此其內部空間比96A坦克要擁擠多了。不過96A內部也不是太寬敞,無論炮長還是車長的位置,其每個人的空間不會比上學時你的座位空間能大出太多。

前蘇聯時,其裝甲部隊會優先選擇一些中亞地區的士兵,因為他們身形較小,比較適合車身低矮的T系列坦克。而西方的主戰坦克例如豹II、M1A2、挑戰者等等,這些坦克其噸位都超過60噸或接近60噸,還是採用焊接工藝的製造的炮塔,其內部空間要明顯大一些。這主要是因為歐洲人的體形高大,另外配自動裝彈機坦克也少。4個高大的乘員需要的空間肯定比蘇式坦克鑄造的蛋塔半圓型炮塔要大一圈。舉例美軍M1系列主戰坦克中,只有裝填手的位置是最寬的,因為他需要站立操作,空間不夠裝不了彈。這裡需要說明一下,西方坦克雖然重量大,體積大,但其防護水平並不比蘇系坦克要強出多少。

美製的M1A2主戰坦克內部空間圖,相對於歐美人高大的體形來說,即使是重達62噸的M1坦克,內部空間也是相當的擁擠的。


陶德中士

坦克內部空間狹小。在戰時,駕駛員專用口出入,車長從頂部出入。炮手從底部出入。坦克被擊中後,各自從各自出入口逃生。駕駛員和車長,進入艙內,只能坐在自己的專用坐椅上。而炮手則可站立坐躺自由活動,比較舒適,但就是不能觀察車外情況。平時艙內空氣還可以,雖有機油味,但各自有各自的通風口。在戰時艙內空氣較難受。在炮擊後,雖有抽菸裝置抽走硝煙,但彈殼退出後,仍帶有大量的火藥味。炮手快速準備好下一發炮彈,不能及時將彈殼及時扔出車外,熾熱的彈殼會使整個艙內溫度驟升,幾炮一打,全車人汗流全身,一場戰鬥下來,束緊的坦克手服裝都溼了,又會冷的發抖。所以,在坦克戰中,各坦克輪流開炮,以便炮手及時將發燙的彈殼及時從拋殼窗口拋出。北約及美國俄羅斯的坦克兵是可以喝酒的。現在各國先進的主戰坦克,雖然有空調,但戰時仍無法使艙內降溫。德國的主戰坦克使用無殼炮彈,雖然能使艙內空氣清新,溫度適宜,但無殼彈的威力卻大大降低。


民間觀察家

內部空間很小,稍不留神就會撞到頭,所以坦克兵都戴坦克帽,因為夏天坦克裡面氣溫很高,坦克帽又都是透氣的。坦克兵都是小個子,高個子,塊頭大的是不適合開坦克的!


清風說雨

現實坦克內空間是很狹小,遠遠不如小汽車裡的感覺,坐過老式推土機嗎?駕駛室和它差不多,無方向盤,靠操縱桿操作。炮身將坦克內部分為左右兩部分。呆在裡面又悶又熱,還有一股機械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