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謝謝你的關注
因為滑膛炮可以承受更高膛壓,而坦克炮不需要考慮遠距離精度,線膛炮最主要優勢難以顯現,相反與脫殼尾翼穩定穿甲彈不合。
膛線的主要作用是賦予彈頭出膛後進行高速旋轉,從而可以保持彈頭穩定性,不容易受細微風向等外力影響,從而可以保證方向穩定性。
在膛線應用之的滑膛槍時代,滑膛槍最大有效射程也不過300步長(228米),超過這個距離即使密密麻麻進行排隊槍斃,也無法保證打到哪裡去。而線膛槍與契合膛線的圓錐形彈頭“米涅彈”應用後,最大有效射程被急劇放大到900步長(684米)。
線膛槍提升精度和射程後,戰術未及時更新導致了異常血腥的美國南北內戰局面。當步兵依照幾百年的習慣排著整齊隊列進攻時,線膛槍簡直是可以進行處決式的屠殺。在弗雷德裡克斯堡戰役時,北軍在600碼(548米)距離以傳統隊列方式進攻,結果這段距離完成成為屠宰場,北軍付出12653人傷亡中有86%是被步槍殺傷。
所以膛線的最大優點就在這裡,提升精度,提高有效射程。對於火炮來說,飛行距離更長,再加上還是彈道曲線,受外力影響更大。但是,這個優點對於坦克來說,沒多少作用啊由於戰場地形的複雜性,一般坦克交戰距離也就在2000米左右,再加上坦克炮射擊是採用直線射擊的方式,超過2公里以上彈道就會出現下墜情況。
更重要的是出於穿甲能力的考慮,射程遠了之後,速度減弱,穿甲能力下降,所以坦克炮設計上就不考慮遠距離射擊。
而滑膛炮由於沒有蝕刻膛線,炮身強度更大,可以承受更高的膛壓,特別是炮管底部與藥室交接部位,膛壓太高,很容易導致膛線底部出現裂紋。
於此同時,次口徑脫殼彈藥的出現,讓膛線反而成為反面效果。現代坦克普遍採用的脫殼尾翼穩定穿甲彈(APFSDS),細長的彈體不僅減少風阻,而且減少撞擊面,提高壓強。但是這種穿甲彈體不於膛線摩擦,而且是採用尾部十字翼的方式保持穩定,劇烈的旋轉會極大的消耗自身動能,不利於穿甲效果。
二戰後,英國還研發了一系列性能出色的線膛坦克炮L7、L11、L30等。大名鼎鼎的L7線膛炮還引進到國內,裝備在80式以及59改進型上。主要是英國人當時對碎甲彈情有獨鍾,而且英國人在穿甲彈上採用滑動彈帶的方式,削弱穿甲彈出膛後的旋轉效果。
但是複合裝甲技術的發展,碎甲彈的碎甲機制面臨失效。而當穿甲彈的長徑比的進一步增加,穿甲彈體更加細長,彈體旋轉的負面效果進一步加劇,最後英國人也受不了,乖乖的把使用線膛炮的挑戰者2坦克,更換為德國萊茵金屬公司的Rh120 L55滑膛炮。
更換德國
Rh120的挑戰者2
不過現役坦克中還是有使用線膛炮的,那就是大三哥的阿囧……不對是阿瓊主戰坦克。由於立項的早,其最初是引進英國挑戰者1坦克的L11線膛炮的技術生產的。
五嶽掩赤城
滑膛炮和線膛炮的取捨,根本上還是要看哪一種更好用、更合適,最早的火炮都是滑膛炮,精度感人,後來才有了彈丸旋轉穩定的線膛炮,但是坦克用上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後,滑膛炮又再度成為主流。
現代坦克,除英國“挑戰者II”外,主戰武器都是滑膛炮,這是由炮彈決定的。
先說一下線膛炮的好處,因為炮膛內帶有螺旋的膛線,炮彈在出膛時會產生旋轉,高速旋轉的炮彈有很好的方向穩定性,彈道比較穩,所以線膛炮的射擊精度比早期的滑膛炮高得多。
不僅火炮,槍械也越來越多的採用膛線設計,到今天基本是線膛槍一統江湖,顯然膛線的作用是很大的。
但是線膛炮的彈丸旋轉,在發射大威力的長杆式穿甲彈時,反而變成了麻煩。
長杆式穿甲彈的原理,簡單,粗暴,一根又長又重的金屬桿高速砸中裝甲,硬生生砸出一個洞,所謂的“大力出奇跡”,然而高速旋轉的穿杆無法很好的洞穿裝甲,穿甲能力會大打折扣。
純粹為了發射長杆式穿甲彈,滑膛炮這一“落後”的設計才再度風靡。
滑膛炮發射出去的炮彈不會旋轉,那怎樣穩定呢,炮彈尾部會帶有一簇尾翼,靠氣動來穩定,所以現代坦克炮彈的名字前面都帶一個“尾翼穩定”,什麼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尾翼穩定破甲彈,尾翼穩定榴彈……等等。
說了這一些,那英國的“挑戰者II”又怎麼回事,難道就放棄長杆式穿甲彈了?
當然不行,現代坦克之間的對抗,長杆式穿甲彈是絕對主力,為此英國人為L30型線膛炮的炮彈設計了一圈“滑動彈帶”,開火時,彈帶與膛線摩擦、旋轉,中心的穿甲彈彈體卻不旋轉,保證打出去的穿杆是穩定的即可。
當然,這樣一番複雜的設計,滑動彈帶會帶走不少能量,影響穿杆的動能,L30的威力要低於同口徑、同指標的滑膛炮。
最後需要說明,直到今天,坦克用滑膛炮的射擊精度也不如線膛炮。
但一切為了威力,如果連敵人的裝甲都打不穿,打的再準,又有什麼意義呢,滑膛炮的大行其道也就可以理解了。
——
炎黃軍武
滑膛炮膛壓高初速快,缺點命中精度差射程短,線膛炮有膛線炮彈命中精度高射程遠但初速慢,現代坦克炮多采用滑膛炮,尾翼穩定穿甲彈基本解決命中精度問題(英國挑戰者例外),線膛炮多做為遠程火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