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国内现在演员密集转行做导演的现象?

孙涛

记得二十多年前春晚小品有句台词:“名人出书,一塌糊涂!”。

那年头是个名人就附庸风雅,出书成了热潮。

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演员当导演成了新一轮热潮。


毕竟,明星当导演有优势:

1、赞助好拉。明星一露脸,老板会赏脸。所以拉赞助找投资比较方便。

2、演员的明星效应,片子拍出来,粉丝能给你疯狂买单!

3、片场流程熟悉。毕竟演员能成为明星,肯定是在剧组里摸爬滚打多年的。所以这里面的流程套路都熟。

看似很顺其自然的事情,其实隐藏着很大的风险。那就是明星转行的职业——导演。


导演这行是一个鱼龙混杂的圈子。因为这行跟演员不一样,他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优劣标准。除了早年那些“中国几代导演”之外,随着全民进入网络时代,各种影视作品层出不穷。甚至随便一个拍段视频的人,现在都敢自称“导演”。

有的人还认为:我有很牛的编剧,我有很厉害的摄像,我有顶尖的后期。我找个最牛的视频制作团队。反正我有钱,干脆我自己当导演呗。

很多人是这么想的,很多演员也是这么想的。


导演是什么?在这里如果我们扯的多了就会引出太多的话题。简短的说,导演就是讲故事的。你不会讲故事,就当不了导演。

可惜很多演员没弄明白这一点。可是他们依然义无反顾的投身做了导演。

当然并不是说演员们当不了导演,只不过这些人平时演戏看不出来高低,当了导演以后,个人水平高下立见。

于有了三种结局:

1、票房口碑都很好的。

周星驰的系列。吴京《战狼2》(仅限2)。陈思诚《唐人街探案》(剧本涉嫌抄袭)

2、片子水平一般,但是明星效应带来了好票房和好评的。

赵薇《致青春》,徐峥《港囧》(对不起,这俩片子在业内人看起来,真的很一般)

3、靠演员名气带来了票房,但片子恶评如潮的。

王宝强《大闹天竺》,苏有朋《左耳》。

3、靠明星效应也没用的,票房和口碑都很扑街的。

何炅的《栀子花开》,邓超《分手大师》、《恶棍天使》。李晨《空天猎》黄磊《麻烦家族》

顺便说一句,印象中比较早的演员做导演的是俞飞鸿。2009年,俞飞鸿操刀导演电影《爱有来生》。投资两千万,票房收益两百万。

明星做导演,全凭这张脸。


神思者本尊

你好,我是庆字辈儿。

现在很多演员都转型做导演了,成功的有,比如徐峥、姜文,都获得很高的评价。

当然,口碑差的也有,比如李晨...

在我个人看来,隔行如隔山,导演和演员的技能点的都不是一样的。

导演,要协调所有的创作人员技术人员演出人员,对摄影、演员、美术设计、录音、作曲等创作部门提出要求,导演的素质与修养很大程度决定了影视作品的质量,导演的艺术风格和价值观也表现在自己的影视作品中。

而一位演员,注重的是台词、剧本的主要思想、形体、演技。

可以说导演要懂得如何演戏,而演员不需要懂如何导演。

冯小刚演过老炮儿,陈凯歌演过吕不韦,演技都是很好的。

当演员变身导演的时候,可以说是一种宣传噱头,但多数都是烂片满天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