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摸金校尉”狂盗5亿国宝,考古专家监守自盗狼狈为奸

实录:“摸金校尉”狂盗5亿国宝,考古专家监守自盗狼狈为奸

说起“摸金校尉”这个词,也许很多人会想起《九层妖塔》、《寻龙诀》这几部刚刚热播过的电影。现实版“摸金校尉”却触犯了法律。日前,法院对11·26号特大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系列案作出一审判决,判处许古波等5名被告无期徒刑。此案系“公安部督办第一号”盗掘具有历史、科学价值的红山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系列犯罪案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高达5亿、追缴被盗文物最多的案件。

原来,在近年来网络上风靡一时盗墓小说的影响下,一个在全国颇具影响力的盗墓团伙,盯上了辽宁省这个古墓葬群,并盗掘出1168件惊世国宝。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如此重要的古墓群,难道没有人保护让盗墓贼趁虚而入?随着案情的揭秘,一个在国内颇有建树的考古工作人员参与盗墓的内幕,被层层揭开了——

考古专家,监守自盗

2010年12月,辽宁的许古波博士,每个周末,都会来到沈阳最大的古玩交易市场转悠几圈。

今年38岁的许古波考古系博士毕业后,分配到研究所工作。虽然学历高,但因为研究工作没有多少油水,许古波结婚后,还是和父母租房住在一起,没少受妻子的白眼。那些年来,许古波在工作上刻苦专研,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了多篇有影响力的论文,特别是他对红山文化遗址的研究,在业内颇有影响。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位于辽宁省朝阳市,早在1921年,这里便发现了距今5500年前的大型祭坛、女神庙、积石冢和“金字塔”式建筑。遗址内出土的文物精美绝伦世界罕见。这一重大发现把中华文明史提前了1000多年,被称为“东方文明的新曙光”。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是可与埃及金字塔、印度亨觉达罗古文化相比的世界性发现,该遗址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因为在红山文化遗址研究中有突出成果,许古波被研究所委派对红山文化遗址进行系统研究,负责对遗址进行系统研究和发掘。在负责遗址编撰资料整理的过程中,许古波发现,在遗址上,还有从汉代到明清时代诸多的古墓葬,而且都尚未被开发过。就在许古波准备将这一重大发现公之于众时,突发的一起事件,让他的心里有了小九九。

那是2010年9月,在遗址附近,一个工地在施工时,发现了一个古墓葬,挖出一些汉代的文物。研究所接到报告后,立即派许古波等人对现场保护,并进行抢救性挖掘。那天是9月19日,许古波带领6个民工干活,突然挖到三件玉器。对玉器颇有研究的许古波一眼看出,其中一件玉猪龙,应该是红山文化时期的稀有之物。那一刻,许古波头脑一热,想到家庭困难,如果能把这件玉猪龙据为己有,就能解决他很多问题。于是,许古波支开民工,让他们去运土,许古波将玉猪龙藏了起来。

此后,为了让玉猪龙卖个好价钱,许古波经常到沈阳的古玩市场溜达,希望能碰到合适的买家,卖个好价钱。

终于,许古波遇到了一个识货的人,在古玩市场,此人一看许古波手中的玉猪龙照片,立即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在几番来回后,对方确认许古波手中的玉猪龙是一块距今数千年的宝玉,愿意找买家高价收购。

最终,经过一个月的牵线搭桥,玉猪龙以320万元脱手,许古波拿到了220万元,中介拿了100万元。从此,许古波和那个识货的中介一见如故,并向对方敞开了心扉,说出了他对遗址周边大型古墓葬群的研究心得。而对方听了许古波的描述后,眼前一亮。

这个识货的中介,身份颇为特殊。此人名叫姚三,浸淫于盗墓30多年,时年53岁,是内蒙古赤峰市人,在家排行老三,在圈内有“祖师爷”“老古董”“关外第一高手”之称。姚三会通过看风水星象来“锁定”盗墓地点,在中国北方,是数一数二的盗墓高手。他还有一个二十多人的盗墓团伙,成员固定,组织严密,并且有成熟的销赃网络,能短期内变现获利。姚三在闲暇无事时,经常会到各地的古玩市场溜达,寻找宝贝,同时寻找宝贝来源,进行盗墓。当他从许古波手里发现了玉猪龙,以及许古波向他吐露的有关遗址古墓葬群的秘密后,内心一阵狂喜,他预感到发大财的机会来了。

接着,许古波向姚三讲述自己的考古研究成果。通过和许古波的沟通,姚三乐坏了。原来,在古代,人们都把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当作风水宝地,在遗址上,仅古墓葬就有两百多冢。究竟该如何下手呢?因为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已经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想轻而易举盗掘,困难重重。于是,姚三决定拉许古波下水。

为了获取丰厚的回报,许古波和姚三一拍即合,他决定利用自己考古研究所研究人员的身份,带领姚三这些“雇佣工人”去遗址上踩点,然后有目的性地盗掘。

连续几周,许古波和姚三形影不离,他们在红山文化遗址上四处勘察。多日后,查阅大量资料后的许古波向姚三分析道:“辽金时代、金元时代的陶器和瓷器非常有名,特别是元青花,在国际上更是价值连城。我们不妨选择一两个金元时代的古墓葬挖掘,说不定会有收获。”

姚三立即在网上搜索史料,并利用风水星象“看山”。半个月过去,姚三煞费苦心,终于有了重大发现。他们在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上,发现了一个历史传奇人物的古墓葬,但是目前的史书上却没有关于这位传奇人物葬于何处的任何记载。

许古波和姚三越研究越兴奋,最后他们一致决定,对这个古墓葬进行盗掘。

稀世珍宝,疯狂被掘

2011年6月10日,姚三带着许古波,还有他的几个协助探路的徒弟,来到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附近的“半拉山积石墓地”。这是朝阳市东北方向的一个小山包,距离红山文化遗址不远,山下有条小河流经,山上长着些荒草,周围人烟稀少。经过探测,姚三认为这里是盗墓的绝佳位置,让许古波以考研研究人员的身份,在半拉山积石墓地附近500米的地方租下一间打渔人修建的房屋当作“考古”的栖身之地。

7月8日,经过一系列安排,姚三带着许古波、方明建等8人去开始盗墓,他们带着洛阳铲、金属探测器、氧气罐、膨胀炸药和千斤顶等先进专业工具,还有发电机、多功能充电器、鼓风机、防毒面具等专业设备,扮成考古工作人员,前往半拉山积石墓地所在地。

在这个盗墓团伙里,姚三就是整个团队的灵魂,其他人都是干活的胳膊腿,姚三让这些人挖哪里,往哪个方向挖,任何人不能提反对意见,也提不出反对意见,在他们眼里,姚三已经是盗墓界的传奇人物,他们对他都死心塌地。虽然有许古波考古人员身份做掩护,但他们还是非常警戒,每次作业,都会把现场恢复原样,隐藏得很好,以至于在他们盗墓的半个月时间里,竟然没有引起旁人的注意。

在姚三的亲自带领下,盗墓团伙进展非常顺利,终于在第18天打开了古墓。为了不让这些宝贝遭到哄抢,姚三独自对宝贝进行了清点,并发现了不少稀世国宝。

盗完墓后,姚三又指挥人将盗洞回填恢复原状,在看不出盗墓痕迹后,他和许古波等人迅速撤离。

回到沈阳后,姚三将这些稀世珍宝藏到秘密的地方,然后和许明才等人敲定了分赃协议。

接下来,姚三启动他的成熟的销赃网络,在两个月时间内,将宝物全部脱手,获利四千余万元。而姚三分得两千余万,许古波分得一千余万元。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上盗墓获得的巨大成功,让姚三和许古波走火入魔,他们将目光投向更多的没有记载的、也没有被盗掘的古墓葬。并且,发现了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这块风水宝地后,姚三将他分散在全国的28个徒弟全部调到朝阳,姚三作为总指挥,许古波作为技术顾问,分工明确。作为团伙总指挥的姚三,白天和许古波两人单独外出踩点,晚间带领团伙成员实施盗掘。只要是姚三认准的地儿,他一定要挖到东西才肯罢手。一次没挖到,下一次再来挖,所以他常常会对同一个地儿多次挖掘,“绝不走空”。盗墓过程中,被姚三信得过的成员可跟随一起挖掘,不受信任的人只能望风、驾车。

令盗墓团伙不得不佩服的是,姚三似乎有“火眼金睛”。只要是他踩过点、看了山相、山形的地方,都会挖出货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也成为姚三等盗墓团伙的“至理名言”。为了更加便捷地寻找到古墓葬里有没有宝贝,姚三还从境外花高价购买了高科技探测工具,他们的盗墓工具也从洛阳铲到金属探测器、氧气罐,再到膨胀炸药,“智能化盗掘”也让他们盗墓的成功率大大提升。

5亿文物,大案惊天

因为有许古波考古人员的身份打掩护,虽然在盗墓的过程中遇到过盘查,但都化险为夷。在姚三等盗墓团伙的疯狂盗掘下,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的诸多国宝,都被盗挖出来,其中以玉猪龙、马蹄形玉箍等红山时代的玉器、陶瓷,辽代的陶瓷器以及金元时代的陶瓷、铁器、金银器最为珍贵。据案发后,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辽宁管理处处长张桂莲表示,很多文物是首次发现,填补了考古发现的空白。

2014年6月,姚三和许古波等人,又在古墓群中挖掘了一个古墓,其中有一件勾云形玉佩让姚三爱不释手,但又估摸不清其价值。因为在前期宝贝销赃的过程中,出现过宝贝价值被低估,引起团伙成员不满的情况,这次,姚三决定仔细确定一下这件宝贝的价值后再出手。

一些姚三过去熟悉的买家在看到勾云形玉佩后,都表示是宝贝,但根本没有经济实力来买这样的宝贝。姚三遂通过他的网络联系上国外的买家,但出价也不过三五百万,没有达到姚三的预期。凭着天生对文物的敏感,姚三感觉这个勾云形玉佩属于稀世珍宝,但又不能确定它的真实来历。

10月的一天,姚三把许古波约到酒店,让许古波请他的博士生导师黄教授来帮忙鉴定一下宝物。黄教授是国内知名的鉴宝专家,他的鉴定,能给这件宝物披上更绚丽的光环。

11月26日,许古波和姚三带着他们的宝贝勾云形玉佩到北京拜访黄教授。黄教授经过仔细研究后发现,这件勾云形玉佩算得上是稀世国宝,它不仅是红山遗址文化的精品,而且展现了五千多年前人类高超打孔技术,不由连连称赞。

然而,黄教授凭借多年的经验判断,如果这是考古所的考古成果,应该会通过公函的形式请他鉴定,而不是由许古波个人带着宝贝来见他,他心里很快就明白了,他的学生已经沦落为盗墓贼了。

就在许古波和姚三带着黄教授稀世国宝的鉴定结果,准备返回沈阳销赃时,却被警方逮捕了,而举报他们的,就是“大义灭亲”的黄教授。

由于案情重大,专案组对11·26特大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案展开侦查,出动785名民警、78个抓捕组,会同其他省市配合抓捕的警力,在辽宁、内蒙古、黑龙江等7省市同步行动,将78名盗掘、销赃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归案,并对被销赃的文物进行追缴,一举破获“公安部督办第一号”盗掘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红山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系列犯罪案件。被追缴回1168件文物,其中国宝级文物5件:至今唯一完好无损出土的红山时期彩陶双系罐、红山时期代表图腾玉猪龙、展现五千多年前人类高超打孔技术的勾云形玉佩、流光溢彩的辽代三彩釉子母狮形砚滴、雕工精密的元代牡丹龙纹金钗,还有国家一级文物125件,二级文物86件,三级文物200件,另外还有数百件一般文物,价值逾5亿元,堪称“共和国文物第一大案”。

日前,法院对11·26号特大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案第一批案件作出一审判决,以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分别判处姚三、许古波等5名被告人无期徒刑,判处其他25名被告有期徒刑3-15年不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