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能不能认识自己?

本期导读:每一个人能不能认识自己,自己怎么来认识自己?本期推出“心的世界”系列之《大乘百法明门论》第一讲,探讨如何引导我们、培养我们,来认识自己的心,把握自己的起心动念,让我们对内心的状态非常清楚地去认识,了了分明。

一个人,能不能认识自己?

佛言祖语:是处菩萨清净界性,在处边际发起言说,无心色相了知最上,成就胜因信仰能离。——《菩萨本生鬘论》卷十二

学诚法师法语:每一个人能不能认识自己呢?就是自己能不能认识自己,自己怎么来认识自己呢?只有学了佛法以后,才能够真正认识自己。佛法告诉我们认识的一种方法,认识自己的一种方法,认识自己心的一种方法,一个过程,一个训练的体系。


文章:一个人,能不能认识自己?

各位法师、各位同修:

今年是我们寺院的第六个安居,04年开始,04、05、06、07、08,今年是09年。前面五年已经过去了,现在是又一个安居的开始。刚好前两天我们参加了法门寺的佛指舍利安奉,这样的法会,顺着这样的因缘,我们学法,佛法僧三宝。我们要学的佛法的内容就是《大乘百法明门论》。这部论几乎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真正要学得懂、学得清楚,能够了解、认识到位,也不是很简单的事情。

我们常常讲,“我要认识我自己”。每一个人能不能认识自己呢?就是自己能不能认识自己,自己怎么来认识自己呢?自己认识自己,就变成有两个自己,有两个我,我要认识我,我要认识自己,我想认识自己,实际上面这就有问题。怎么样认识,认识的过程,认识的状态,认识的结果,认识的整个的结构,认识的系统性、完整性等等,这些都是唯识的内容。

我们常常是眼光短浅。眼光短浅,只能看到眼前的东西,只能看到局部的东西,只能看到片面的东西、表层的东西。我们看得不周全,我们看得不系统,所以我们的认识、我们的所思所想,都是处在自我矛盾当中,常常都是自我矛盾当中。因为自我矛盾,所以就会得了很多的病。尤其是心理方面的毛病,焦虑呀、彷徨啊、烦躁啊、对人的怀疑、猜忌、对别人的嗔恨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一个人,能不能认识自己?

正是因为人的认识的偏差和局限性,最后导致自己的分崩离析。就是自己不能把握自己,把握不了自己。所以我们只有学了佛法以后,学了唯识以后,才能够真正认识自己。它是告诉我们认识的一种方法,认识自己的一种方法,认识自己心的一种方法,一个过程,一个训练的体系。

就比如我们看到一棵树一样,一棵树,我们可能靠得太近的时候,看到的只是树干,或者看到的树叶,或者看到的树枝,就不能看到整棵树的完整性。但是如果处得很远,也可能看到一棵树,但是我们认识不清这棵是什么树:是松树啊,是柏树啊,是菩提树啊,就认识不清楚。我们看到一棵树,还能够知道说,这棵是什么树,我们还有一定的植物的常识。

就如庙里面长了很多花草树木,但实际上我们都不认识,看到很多的花,我们就说也就是鲜花;看到很多的草,我们就说这是杂草;我们看到很多树,我们就说看到树。实际上是不同的,一棵树、一棵树是不一样的;一棵草、一棵草也是不一样的。有些草,吃下去人都会死的;有些草吃下去,对症的话,就当药。但是我们很容易就把它认为这些都是草,就是认识不清楚。认识不清楚,就会造成种种的冲突。(1)(未完待续)

——摘自学诚法师2009年5月北京龙泉寺开示《心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