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不发朋友圈……

有人问我,不发朋友圈的人是什么心态?

文/曹怀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作为一个一年大概只发个位数朋友圈的人来说,我想自己很有“资格”来回答这样一个问题。

当朋友圈的功能出来后,我也曾发过一阵子。但很快,我开始仔细思量朋友圈对于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我想,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朋友圈是一个展现自我的地方。我们通过发朋友圈,对外建立并经营了一种个人形象,我们希望他人以我们期待的方式来认识、看待自己,并由此展开社交、建立友谊。

简而言之,我们期待自己以理想化的方式被看见

我为什么不发朋友圈……

我绝不可能将自己孩子的信息透露给仅有一面之缘的泛泛之交,也不愿对着灵魂之友感叹米珠薪桂。于是乎,分组功能的启用看来势在必行。

可这时,我分明感到了内心的一股疲惫感。我发觉自己不愿再为这件事付出更多的时间与心力。

我为什么不发朋友圈……

如果要在朋友圈中经营形象,而且要经营得妥帖恰当,就意味着我得经常注意记录生活中各方面的点点滴滴,并将它以合适的形式集结发布。但是,这样苦心孤诣的结果是不是能让我真正为他人看见呢?我发现,很难。

因为在海量的信息中,哪怕一条九宫格的文字满配图,充其量也只能让人停驻半分钟到一分钟,而且,在这短短的一段时间中,这些文字与图片所唤起的,更多的是对方内心镜映一般的情感,而非对我们的客观认识。

也就是说,对方在文字与图片中看到的是他们自己,而不是我。

我为什么不发朋友圈……

当想明白这点后,我便放弃了这项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轻松地将注意力全放到生活本身,而不是对它的搜集上。

现在能让我发朋友圈的,是我愿意对所有人说出的、我觉得有必要说的、有意义的话。当以这个标准来衡量时,我发现,哈,一年下来也没有几句好说的。

所以我几乎不发朋友圈,不过,大家请自便^_^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