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为什么会一步步滑向破产的边缘?

ws299

特斯拉是现在的结局有两方面原因,第一,能力无法撑起梦想。第二,没有富贵命,却得了宝贵病。第一,马斯克确实很牛,很有想法,做火箭,做电动汽车,全是高科技,全是新东西。但汽车是一个需要量产才能营利的行业,如果不走量产,那就要走高档,高价位。但特斯拉是走的量产的线路,却没有量产的能力。一直没法满足市场需求,而竞争者越来越来多,特别是传统汽车厂商的加入,特斯拉已经错过了他快速发展的机会。融资,股市都很难获得大量资金,而没有了钱,做汽车,基本没可能。

第二,特斯拉一直是一家创业公司,但从老板到员工,全部是大公司的状态,工作,薪酬,福利,根本没法适应和大汽车厂商的竞争。

最后给特斯拉一个办法,把厂子搬到中国,和中国富豪合作,或者和BAT一家合作,为中国人造高档电动车,可能还有机会。

事了了:matt

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互联网服务,帮助您利用互联网高效获得客户。


事了了

曾经的特斯拉完全是全球电动汽车的引领者、风向标,代表着这一领域的发展趋势。无论是高端的Model S、Model X,还是面向更广泛消费群体的Model 3等,都证明着特斯拉在研发层面的成功。而遍布美国、中国等地的超级充电桩等,也让特斯拉领先于其他电动汽车企业,让大众看到电动汽车真正落地的可能。

特斯拉最辉煌的时刻,是市值超越了通用等有着百年历史的传统汽车巨无霸企业。之所以在特斯拉电动汽车销量较低的情况下发生这样的事,在于投资者对特斯拉的未来十分看好。

再加上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独具的魅力和在多个领域上的成功,让投资者愿意追随他。为了特斯拉,马斯克将自己的大量财富绑在了这辆“战车”上,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而这样的魄力,也是投资者相信特斯拉不会倒闭的原因之一。

可惜的是,现在的特斯拉处境真的非常艰难。在特斯拉去年财报即将公布之际,彭博给特斯拉做了一份全方位的关键数据报告。彭博认为,认为特斯拉的现金流已经连续5个季度为负,而每分钟又在烧6500美元,马斯克带领的特斯拉正处在“史诗般”的崩溃边缘。此外,对冲基金Vilas Capital Management的CEO约翰·汤普森此前表示,如果马斯克没有“魔法般的手段”融到新钱,特斯拉可能在6个月左右的时间破产。

事实上,特斯拉融资的方式和规模让人叹为观止。2004年,特斯拉在A轮融资中筹得了750万美元,马斯克个人投资了630 万美元,并担任特斯拉董事会的董事长。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马斯克在圣诞节前夕敲定了一份4000万美元的债务协议,当时离特斯拉破产只剩下几个小时。

而自从2010年6月通过首次公开招股融资2.25亿美元后,特斯拉利用发行股票和可转换债券、融资租赁、垃圾债券等方法进行融资。此外,2010年美国能源部向特斯拉发放了4.65亿美元的贷款,且特斯拉在2013年提前全额偿还这笔贷款。

在种种策略之下,特斯拉似乎是一直不缺钱花。但从去年至今,特斯拉遭遇了诸多危机。原因有很多,比如Model 3的产能严重不足、质量问题、在自动驾驶领域上的激进等。具体来看,特斯拉依靠债券融资投入生产线建设和Model 3生产,但Model 3又遭遇产能瓶颈,特斯拉迟迟看不到回本、形成营收的希望。

此外,就在今年3月30日特斯拉宣布在全球范围内召回ModelS,以解决动力转向问题。特斯拉表示,2016年4月之前生产的123000辆Model S车辆受到影响。特斯拉一共就卖了20多万辆Model S,但一下子召回一半,让人不由得对其产品质量产生怀疑。

最终,一切都反应在了资本市场上。今年3月27日,信用评级公司穆迪将特斯拉股票的信用评级从B2垃圾级进一步下调至B3,而且不排除继续降低评级的可能。同时,将特斯拉发行的债券从B3下调至更低的Caa1。一时之间,特斯拉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诚然,截至去年年底,特斯拉手头还持有现金34亿美元。但要注意的是,特斯拉的未偿还债务高达94亿美元!在资金、产能、质量、技术等多方面都出现问题的特斯拉,真的是在滑向破产边缘了!


科技新发现

价值兄认为,特斯拉走向破产边缘这个一直都存在,但令人更惊讶和钦佩的是,特斯拉和马斯克从来没有被击倒和破产过。很多人都认为特斯拉会破产,但马斯克一次次地让他的反对者被打脸,这是有很深刻原因的。具体理由如下:

1.马斯克第一次人生“至暗时刻”:妻子离婚、两家公司亏损个人也接近破产。据价值兄了解,马斯克早在10年前就遭遇了人生中最大的一次危机,那一次他差点没有挺过来。2008年,马斯克曾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与第一任妻子离婚后,遭到前妻和媒体的狠狠羞辱;猎鹰1号连续三次发射失败;他掌管的SpaceX和特斯拉两家公司都面临严重财务危机,马斯克个人也已破产,不得不靠向朋友借钱来的方式来勉强维持公司运转。他在2008年所经受的一切可能早就让其他人崩溃了,他不仅生存了下来,并且持续专注于他的工作。在危机中依旧专注工作的能力和永不放弃的精神成就了今天的马斯克。很

2.特斯拉目前遭遇的仅仅是Model 3量产问题,但是不会破产。最近,媒体又在揣测特斯拉及马斯克即将面临大问题,甚至遭遇破产。但价值兄认为,特斯拉目前不会破产,而且困难仅仅是暂时的。此前,马斯克曾经表示,特斯拉Model 3的产量将在今年提升至6000辆左右,这比今年年初的2500辆提升至少一倍以上。目前特斯拉积压的订单过大,且电池工厂刚刚开始运转,因此,很多现在看到的困境都是暂时的而已。

3.特斯拉股价目前已经回暖,升至300美元以上。

过去一个月时间,特斯拉确实遭遇很多问题,自动驾驶汽车撞人致死,Model 3产量未达预期等等,但随着马斯克发布给特斯拉员工信,要求大家要有7x24小时工作状态,打破常规缩短会议等内部行为,以及获得很多资本支持后,特斯拉股价已经开始回升至300美元以上。因此,特斯拉目前情况已经有了很大好转。另外,与10年前特斯拉和马斯克遭遇的重大危机相比,如今的情况不足为惧。


科技公司价值

  特斯拉为何会一步一步滑向破产的边缘,根源在于汽车行业的特殊性。虽说特斯拉是电动汽车,而且有很浓重的互联网基因,但特斯拉本质是一家汽车企业。

  很多人并不了解汽车行业的生存法则,在此简单讲一下这个行业。与其他行业不同的是,汽车行业是一个高投入的行业,一款汽车正式上市前,就已经消耗了几十亿甚至上百亿元的研发成本和路测成本。正因于此,一款汽车如果销量太差,无法摊薄高昂的研发成本。加之造车需要生产线,这又是一笔昂贵的投资。

  那么,一家汽车企业,每年销量多少台才能有盈利呢?

  援引媒体报道,2017年奥迪在国内交付了59.52万辆新车。在国内汽车领域,奥迪、宝马和奔驰,都是盈利非常可观的汽车企业。再看特斯拉,2017年全年仅销售了10万辆新车。如此大的差距,意味着特斯拉很难盈利,更难以摊薄前期高昂的研发成本。

  尤其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就是,特斯拉的产能受限。去年3季度,特斯拉Model3的交付数量仅为220辆,占预计生产量的17%左右。迟迟无法量产,很多用户退掉了特斯拉。目前,特斯拉一年的最高产能不过10万台,难以实现规模化生产;没有规模,盈利就是空谈。

  在此之前,特斯拉已经付出了高昂的研发成本。在现有的产能下,特斯拉根本无法盈利,发展更是无从谈起,因为一个汽车厂商要想健康发展,规模化生产是前提。特斯拉显然不具备这一条件。更遗憾的是,特斯拉目前已经很难融资。

  据悉,特斯拉2010年通过首次公开招股(IPO)融资2.25亿美元后,基本没有大额融资。按照彭博社的报道,特斯拉公司每分钟烧掉逾6500美元,在特斯拉没有形成规模化前,特斯拉随时会倒闭。


贾敬华

如果我说其实答案很简单,只是特斯拉或者说马斯特高估了自身的能力,会不会被认为敷衍?其实事实就是这样的。因为特斯拉逐步奔溃的原因很简单,归根结底只有一个——Model3产量持续上不去。

特斯拉在筹备期为Model3投入了太多太多的钱,但是一直无法量产真是一个尴尬的事儿。就是眼看着能赚钱了,但是就差一步,却天天在赔钱。最初特斯拉预计的是到2017年底,能够每周生产5000辆Model3,这样能将毛利逐渐提升到25%,但实际上,从分析师的角度就没把马斯特的话当回事,预估2017整整一个第四季度也就能做出4000多辆,但最终特斯拉才做出来了1500多辆车。这相对超高的投入,只会极具负盈利的增长。

另外,虽然特斯拉也将产能5000辆压后到了2018年第一季度,不过结果也远没有达到,这导致了公司的投资评级一落再落,已经比“投资级”低了6个级别,而特斯拉2017年8月发行的18亿美元高级无担保债券评级更是下调至Caa1,成为“垃圾级”。这对于急需资金救济的特斯拉无疑是雪上加霜。


家族企业杂志

彭博社日前的一篇报道,让受众关注到特斯拉的惨淡营收和财务危机,也让特斯拉这一新能源新宠和马斯克再度成为媒体关注焦点,彭博社甚至预计特斯拉年底将破产。当地时间5月2日,特斯拉公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在截至3月31日的2018年第一季度,特斯拉营收为34.09亿美元,去年同期为26.96亿美元,同比增长26.4%,也高于上一季度的32.88亿美元;但其净亏损7.1亿美元。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 截至目前,特斯拉已连续5个季度现金流为负,这让外界不得不担忧,现金流断裂将使特斯拉走向破产。长期跟踪中美经贸关系和美国经济的【小哥哥】认为,作为新能源汽车里的“新贵”、全球最酷炫最畅销的纯电动豪华汽车,从Modle S 和Model X 的销售来看,特斯拉品牌汽车受欢迎度还是蛮高的,至少在中国,尤其是燃油车限购的城市,如北京等。实际上,现金短缺也不一定与破产划等号,更何况新能源汽车是未来发展趋势,而特斯拉就是新能源车中的新贵。

特斯拉之所以营收不平衡,主要原因在于,作为一家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也有一种说法,特斯拉不仅仅是一家汽车制造商,而是一家科技公司),其在制造领域的积淀还不深厚,尤其是要实现特斯拉Model3 的量产,需要投入大量资本进行流水线建设,这就注定了资金捉襟见肘。特斯拉毕竟只是一家具有10几年历史的公司,尽管潜力巨大,但在汽车制造行业上的积淀还不能与美国传统三大汽车公司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相媲美。这也就是为什么特斯拉“花钱如流水”的原因。

实际上,在马斯克创建特斯拉的生涯中,特斯拉一直游走在破产的边缘,但每次都能化险为夷,这里面当然有些许运气的成分,但【小哥哥】认为,这也与硅谷钢铁侠马斯克的天才和怪咖气质是分不开的。除了已经去世的乔布斯,谁能与马斯克的创新潜能相媲美呢?保不准马斯克将他的天分用在融资上,不就化险为夷了吗?至少现在,我们知道的是,用户购买Model3的定金就是特斯拉的融资方式之一。


小哥哥打算盘

近几日,特斯拉逐步滑向破产的新闻消息充斥着人们的眼球。根据有关报道,特斯拉每分钟都要烧掉6500美元,消耗资金之巨,令人乍舌。

1.曾经风光无限

特斯拉曾经是无限风光的,作为全球电动汽车的执牛耳者,

他曾一度市值超过了传统造车企业通用。这些传统汽车巨头,无一都有着上百年历史的底蕴和技术积累,特斯拉能够超越他们,足以证明自身的价值,让投资人对其充满信心。

2.如今艰难求生

可好景不长,特斯拉汽车频频出现问题,前不久宣布召回全球

12万特斯拉轿车,触动着投资者们敏感的神经。

这种触动直接表现为市场的不信任,特斯拉股价经历了一场噩梦般的下跌。而相关数据表明,特斯拉的现金流已经连续五个季度为负,如果没有其他办法进行融资,特斯拉很有可能就此倒下。

特斯拉的困境,其实也是电动汽车这一新领域的困境。

汽车行业的技术壁垒之高,远超常人想象。一款新汽车的推出,背后是成千上百亿元的前期投入。而如此高昂的研发成本,使得盈利十分的困难。

资本市场是逐利的,如果你无法证明自己的盈利能力,那资本市场就会很快的抛弃你。


懂财帝

最近马斯克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水逆”,先是被华尔街分析师抨击特斯拉的价值一文不值,而后是公布的2018财年第一季度财报亏损进一步扩大,超过去年的一倍有余。

一系列负面消息让马斯克和特斯拉有点喘不过气,以至于让他在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上拒绝回答一名分析师提出的关于特斯拉毛利润率的问题,从而导致特斯拉投资者们的信心遭受冲击。这也让特斯拉在当天开盘后短短20分钟大跌5%

今年无疑是特斯拉的多事之秋,车辆因问题被召回;现金储备难以支撑到年底;产量不足尚未改进等等负面消息一直萦绕在科技媒体的头条。

在现实中,马斯克有着和乔布斯类似的“个人魅力”,这让喜欢马斯克和特斯拉的人有着无比忠诚的信仰。

但资本市场往往是残酷的,特别是现在看不到任何“曙光”的情况下,资本是否会对特斯拉敲下死亡印章一直是悬在马斯克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但如果马斯克能够度过这次“至暗时刻”,也许特斯拉就会成为下一个苹果。

都是全自动惹的祸

很多人将特斯拉陷入负面消息的源头归结到一个名为吉姆•查诺斯的分析师,他是华尔街著名的大空头,曾因做安然公司而闻名资本市场。

吉姆•查诺斯做空特斯拉的理由非常简单:特斯拉除了一些关于竞争对手夹击和政策补贴到达上线等客观因素外,最重要的是特斯拉烧钱非常严重,这让它难以支持到年底。

据彭博社的自测数据显示,特斯拉的现金消耗率在6500美元/分钟,而消耗过多的原因在于Model 3的产量过低,Model 3是特斯拉在2016年发布的“性价比”中型车,其3.5万美元起的售价一经上市就遭到哄抢,曾创下过24小时达到18万预定量的记录。

但在大量的订单面前,特斯拉却一直存在产能不足的问题,因为这一问题有些车型甚至被延期至2019年。

Model 3产量低的确是其最大的问题,从特斯拉发布的财报上可以发现,Model 3每周的产量只有2000台,这速度远远低于目标每周5000台的预期。

延期不仅仅让用户遭受苦苦等待的煎熬,更重要的是,Model 3作为特斯拉“性价比”车型,其利润本来就不高,而随着货币贬值和物价上涨的影响,Model 3的生产成本也在不断上涨,以目前的成本来算,现在每生产一辆Model 3特斯拉都会亏一部分钱。

但这些上涨的成本总不能让用户买单,毕竟人家早在2年前就按照定价付款了,所以如今的特斯拉卖得越多,亏得也越多。

为了让产能提升,马斯克亲自睡到特斯拉生产工厂里,用来研究和解决产能问题。而他也找到了问题结症——过于自动化。马斯克作为电动车领衔人物,对自动化生产汽车有着极为强烈的追求,但对于自动化尚未成熟的时候,其实有些安装工作用人工更为有效。

在研究生产线的时候,马斯克发现机器在将玻璃纤维铺垫在电池组顶部的时候,会有一些绒毛垃圾,为此特斯拉工厂安置了“绒毛机器人”用来清理绒毛,但这个过程对于机器人太过繁琐而且经常出错,从而导致整个生产线停滞,而这个工作如果换成人工,效率将大大提升。

富有意味的是,马斯克发现,在电池组铺上玻璃纤维似乎并没有什么用处,所以马斯克不得不自嘲“这是我做的最愚蠢的事情之一”。

类似的情况在组装生产Model 3的生产线上还有很多,而马斯克也正在为这些问题一一解决,同时也终于明白在组装汽车这件事情上,有些工作适合自动化,有些工作还不如人手来的方便。

虽然目前还不知道通过这次睡工厂马斯克能否解决Model 3的产能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目前在某些事情上,人的力量还是比较强大的。

多事之秋

产能问题是特斯拉长久存在的隐患,那么这段时间的负面新闻则让特斯拉陷入危机。除了产能不足的影响,在今年的3月23日,一辆特斯拉在使用自动驾驶功能的时候遭遇车祸,让其原本就饱受质疑的自动驾驶功能又增加一个“黑历史”。

另外在3月底,又因为特斯拉汽车在寒冷环境下方向盘处理系统会出现失灵的现象,导致特斯拉宣布紧急召回12.3万辆电动车。之后又传出特斯拉因为抄袭设计问题被氢电卡车初创公司尼古拉汽车公司指控,并要求赔偿20亿美元。

以上种种就像一个又一个重磅炸弹投向内忧外患的特斯拉,同时也让马斯克倍感压力,在最近的一次财报电话会议中,投行Berstein知名科技分析师Toni Sacconaghi提问:“特斯拉计划今年将资本支出降到30亿美元以下,低于去年的34亿美元,将对公司产能带来什么影响?”

而马斯克在对方还没说完的时候突然切断信号并表示:“不好意思,这个问题太没劲了。”

马斯克的这种行为在旁人看来有些“鲁莽”,甚至被一些分析师认为是精神失常,而其糟糕的表现在隔天股市开盘后短短20分钟不到大跌5%。

最终马斯克还是为自己在电话会议上的行为道歉,在上周五马斯克承认自己在一季度财报电话会上的行为是愚蠢的,在其道歉后特斯拉在当天股票上涨3.39%,为这段时间的阴霾增添了一丝光亮。

自特斯拉创立十几年来,马斯克一直都是其灵魂人物,基于他乐观的态度以及独特的个人魅力,马斯克有着和乔布斯类似的“号召力”,所以在他决定睡工厂时,甚至有粉丝众筹给他买枕头。

不过在当下这种情况,马斯克似乎有些疲惫,“我确实感到了压力,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们经历了难以置信的困难和痛苦。”在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今日早晨》节目采访时,马斯克表示。

特斯拉能否绝地求生?

在特斯拉刚推出Model s的时候,市面上能够选择的电动车屈指可数,这也让特斯拉在电动车这一领域有着无可取代的地位,但是今时不同往日,时间到了2018年,各大车企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电动车型号,其中不乏宝马、奔驰、奥迪、捷豹这样老牌的车企,此外还有基于互联网崛起的例如蔚来、威马这样的互联网汽车品牌。

所以无论是内部的忧患还是外面竞争对手的虎视眈眈,当下特斯拉的形式相当不乐观。如此之下特斯拉能否绝地求生?

事实上,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在电池续航方面,特斯拉几乎没有特别领先的优势,不过相较于如今这些刚成立的互联网车企,特斯拉15年的历史还是有一定的底蕴,但和动辄百年的老牌车企而言,特斯拉的成长还稍显稚嫩,如果那些老牌车企也决定深耕电动车,这对于特斯拉而言,将是无法回避的难题。

不过正如钢铁侠一般,马斯克一直有着不错的号召力,吸引着大量的“信徒”为之买单——截至2017年底,特斯拉拥有8.5亿美元的用户定金。这对于一家车企来说,是一笔相当可观的用户群体。所以要说特斯拉和他们相比有哪些优势,那么马斯克算得上是特斯拉最大的王牌。

尽管目前特斯拉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困顿,但是笔者相信,每次都能力挽狂澜的马斯克,这次估计也能顺利度过危机,因为无论从哪方面看,特斯拉的故事还没有讲完,你觉得呢?


智黑inHeater

最近特斯拉濒临破产的消息层出不穷,更是有消息称特拉斯已经亏损了几十亿了,在未来的几个月内就会面临破产,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来看一下特斯拉的现状吧。

特斯拉现在最为人所诟病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首先它的产能有限,一年只能生产十万台左右的车,这就导致了特斯拉新推出的Model3产量不足,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其次因为新车型的推出,特斯拉旗下的另外两款车型Model X和Model S的销量也受到了影响,这前后无法承接上的销售局面让特斯拉的资金链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其次Uber无人驾驶车撞死人的事件,也让特斯拉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毕竟它俩拥有共同的供应商,并且这一事件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美国信用评级公司基于特斯拉的产能和此次事件造成的恶劣影响,对特斯拉做出了降级处理,这样一来投资者因为风险太大不敢注资特斯拉,也会让特斯拉的资金链断裂问题得不到解决。

另外特斯拉还面临着一个问题,那就是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很多汽车品牌都开始慢慢走向转型,逐渐从传统汽车行业涉足新能源汽车,比如国产品牌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就发展得不错,而且比亚迪还和戴姆勒公司合作推出了新的汽车品牌腾势汽车在续航公里数上也有了新的突破,除此之外奔驰也开始推出新能源汽车,这些都给特斯拉造成了冲击。

不过对于特斯拉会不会在今年破产还没有定论,如果特斯拉能够尽快提高产能,或者得到一轮融资的话,它还是有走出困境的可能的。


经纬

特斯拉走到今天这个样子,其实是必然:

其一,汽车是高科技产品,生产汽车不是生产玩具。一台汽车,大大小小几万个零部件,不光这些零部件本身要好,而且要把他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后装配成一辆合格的汽车,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要说发动机(电动汽车也许可以不要传统发动机)、变速箱、底盘、各种电子设备这些大件,就是哪怕一个镙丝钉没做好,都可能带来重大隐患。能生产岀汽车是一回事,能生产小毛病少,安全性、可靠性、耐用性髙的汽车是另一回事。这些,不是光靠钱就能砸岀来的,没有长时间的积累是不行的。现在国际上那些大汽车公司,哪一个不是搞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其中有些经典车型,多少年来不断改进、不断提高,搞了一代又一代,时时不敢怠慢,还经常发生招回事件。特斯拉不过是个刚入场的新手,凭什么能做到一天等于二十年(这个词还是我们国家在1958年大跃进时发明的),短时间内就能跨过传统车企几十年、上百年走过的路?特斯拉的毛病在我们国内车企中普遍存在,对生产汽车缺乏敬畏之心,以生产玩具的心态生产汽车,动辙就搞出个新车型,甚至一年就搞岀几个甚至十几个新车型,这样生产岀来的汽车能有什么质量保证?而对于敢买这些汽车的人们我只能由衷的感叹:无知者无畏呀!我尤其不看好当下那几个蠢蠢欲动的新势力造车企业,你以为融到资就能造好车?如果不能依靠传统的车企,和他们实现较好结合,你们会比特斯拉死的更早、更惨!

其二,电动汽车生产,尽管十分热闹,但迄今为止,电动汽车在技术上仍远不够成熟。存在两个重大缺陷,一是续航里程短,在城市上下班代步可以,岀城就不行。二是充电时间长。这不是多建几个充电桩就行的。现在大城市中已建好的充电桩多数空置,髙速公路服务区内建的充电桩,从没见有车在充电。电动汽车这两个缺陷不解决,就永远不能取代传统汽车!况且,汽车新能源路线,也不是只有电动一条,氢能甚至核能都是选项,并说不定会最后胜岀。

其三,在技术远不成熟、未来发展前途远不明朗的情况下,上哪去找到傻大头来甘心投入几乎是无底洞般巨大资金?而没有天文数字般的巨大投入,前期开发、生产,后续的不知何时是尽头漫漫研发之路,如何得以进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