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作文淨說大實話,要不要吊起來打一頓?

孩子作文淨說大實話,要不要吊起來打一頓?

1

碰到走親訪友,凡是家裡有小孩的,都會說,哎呀,輔導輔導我們孩子作文。

承蒙信任。不過就連我自己孩子,我都輔導不好。我一直覺得,教大人寫作比教孩子寫作容易多了。教大人,無非是一些技巧;教孩子,還涉及到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培育。這我哪裡擔當得起。

比如說:藝術虛構和撒謊的關係。來看一個典型案例:

孩子作文淨說大實話,要不要吊起來打一頓?

從文筆來看,案例翔實,描寫細緻,畫面感強,栩栩如生。但要孩子一直這麼寫,當媽的肯定扛不住。

你要對孩子直說“這樣寫不對”,孩子說不定還很委屈:這就是鐵一般的事實嘛,哪裡不對了?你要引導他寫“勤勞的媽媽”,他還會鄙視你:大人就知道撒謊!

我兒子曾經有一篇作文寫自己坐姿的一些壞習慣,最後結尾是“可我就是改不了”,相當負能量。我猶豫了一小會兒,看他那幅理直氣壯的樣子,覺得倒也算真情流露。

結果批改下來了,最後一句被圈了出來,改成了“我一定努力要改掉”。兒子問我為什麼要改,我說這叫境界的昇華,是藝術的提煉。

可兒子反駁:這不就是撒謊嗎?

我只能捧出《西遊記》:如果虛構就是撒謊,那這本書從頭到底都在撒謊!

兒子一愣,哦,有道理,懂了懂了。

然後我看他寫:我的爸爸身長九尺,一根九齒釘耙揮舞得虎虎生風……

孩子作文淨說大實話,要不要吊起來打一頓?

2

要麼大扯淡,要麼大實話,跟孩子解釋“合理尺度”這個問題簡直要人命。小孩子的世界往往非對即錯,你跟他們費勁解釋,只會遭到更大的懷疑,最終你自己都開始懷疑自己。

經過一番拉鋸,我定下來幾個操作性原則,供各位家長參考:

第一,虛構要建立在事實的基礎上。

比如張三李四王二麻子都很懶,但如果逐一介紹,可能出場人物太多,線索也太複雜,為了說明問題,可以把事例都安在一個人身上。

又比如說,主線很清晰,但情緒不配合。比方說老師介紹了一個英雄人物,可能現場你的心情毫無波瀾,但在寫的時候,還是要表達一下激動。這種事例、這種情緒實際上都是存在的,只不過需要換個人,換個場景。

第二,目前你的文體不涉及到小說,所以請嚴控自己的想象力。

別動不動就說“要放飛孩子的想象力”,你讓他們放飛,他們就敢在方格子上畫畫你信不信?

孩子作文淨說大實話,要不要吊起來打一頓?

孩子思考的第一要義是切題,第二要義是詳略得當,第三要義是語句通順;第四要義是邏輯清晰。先落實這四點,再來考慮放飛的問題。作文是為了拿分的,不是為了參加雨果獎的。

第三,如果要寫自己人,留……留點面子。

你爸媽雖然不是什麼社會名流,但好歹也要去參加家長會的對不對。人生自古誰無死,誰能拉屎不用紙。寫負面新聞的時候,讓被投訴方有所準備好不好?

最重要的是第三點。比較好操作的也是第三點。嚇唬一下就好了。

孩子作文淨說大實話,要不要吊起來打一頓?

但就算把握上述原則,執行起來也不會太樂觀。首先,在虛構的過程中,有些老實孩子依然會有“不誠實”的歉疚感,落筆晦澀生硬;其次,所虛構的案例大多陳詞濫調,毫無真情實感,和我們小時候動不動就在地上撿到錢交給警察叔叔、動不動就扶老太太過馬路差不多。

這時候我們需要堅持另外兩個原則:

第一,虛構這件事情,只有在作文領域可以合理使用。

你寫投訴信時使用,就是誹謗。就像藝術學院的課堂上畫裸體女生,是為了提高自己的美術技巧;你在人民廣場上安排一個裸體寫生,褲子脫到一半,警察就把你帶走了。所以,虛構是一個講場合的事情。在作文寫作時進行虛構,不是一件不誠實的事。

第二,虛構不是胡扯,但好的虛構需要充分的見識。

見識一定會限制虛構的能力。如果你沒有用過抽水馬桶,你絕對想不到拉完屎後該怎麼辦;如果你沒有開過車,你也無法體會到司機對嘮叨的副駕駛的仇恨之情。

孩子作文淨說大實話,要不要吊起來打一頓?

對孩子來說,多參加社會活動,多出去增長見識,自己去買油條,參加一場足球賽,和各種各樣的人聊天……只有這樣,他才可能避免乾巴巴地胡編,複製我們小時候“胸前的紅領巾更鮮豔了”的糟糕故事。

為什麼孩子的作文淨說大實話?因為他腦子裡能想到的虛構情節,很可能比大實話更沒意思。

3

最後回到那篇《我的媽媽》。

其實這篇作文哪怕不虛構,也能改成讓大家心悅誠服的版本。

一開始,別鋪墊,就說媽媽懶,叫也叫不動,啥活都不幹。寫得讀者義憤填膺。

第二段,雖然“媽媽啥都不幹”,但全家依然每天都寵著媽媽,爸爸也毫無怨言。

為什麼呢?讀者此刻一定很好奇。

這時候小作者揭曉謎底:“媽媽高高的、瘦瘦的、瓜子臉、大眼睛。媽媽雖然懶,但是媽媽真美啊!”

內容還是這些內容,但我保證你媽絕對不會打你。

誇你都來不及。

孩子作文淨說大實話,要不要吊起來打一頓?

一個背景聲

“好看比較要緊。”

孩子作文淨說大實話,要不要吊起來打一頓?

成長君說

想讓孩子作文不胡言亂語,暴露家庭隱私,可以詞句優美引經據典,讓老師們賞識得高分,古詩詞的靈活運用是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