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尽小吃,玩最小资,上海味道保留最好的,应该是这条小马路

点击上方申江服务导报,跟着小申吃喝玩乐逛上海

多伦路,原名窦乐安路,

是上海虹口区的一条小马路。

食尽小吃,玩最小资,上海味道保留最好的,应该是这条小马路

与豫园老街、静安寺、南京路相比,

多伦路没有他们的奢华辉煌,

但很多人说,

多伦路这条马路代表了上海的近代文化。

食尽小吃,玩最小资,上海味道保留最好的,应该是这条小马路

鲁迅、瞿秋白、郭沫若、茅盾、叶圣陶等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赫赫有名的作家都在这儿居住过。

路不过550米长,却蜿蜒蛇行,曲径道幽,

充分展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沪上风情。

食尽小吃,玩最小资,上海味道保留最好的,应该是这条小马路

小申沿着多伦路,一路走到了山阴路

替大家实打实领略一番:魔都文化名人街!

食尽小吃,玩最小资,上海味道保留最好的,应该是这条小马路食尽小吃,玩最小资,上海味道保留最好的,应该是这条小马路

孔公馆,“民国四大家族”掌门人之一孔祥熙的府邸也算是多伦路文化街的门面担当了。

食尽小吃,玩最小资,上海味道保留最好的,应该是这条小马路

这个当年掌握着大半个中国财政大权的人,住的房子绝对不一般,外墙面缀满了细纹抽纱的阿拉伯纹案浮雕。

食尽小吃,玩最小资,上海味道保留最好的,应该是这条小马路

据说现在改成了民居,不能参观着实可惜,小申只能站在外围仰望一下他的府邸,透过门窗窥见一丝真容。

食尽小吃,玩最小资,上海味道保留最好的,应该是这条小马路

跟“孔财神”的府邸离得很近的白公馆,这里曾经也住着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桂系军阀白崇禧。

食尽小吃,玩最小资,上海味道保留最好的,应该是这条小马路

人称“小诸葛”的他,住的宅子自然也不同凡响,尽管多年来风雨洗练,依旧掩盖不了它的独特风采。

食尽小吃,玩最小资,上海味道保留最好的,应该是这条小马路

透过纱窗望见屋内穿着白大褂的忙碌的医务人员,配上斑驳的窗户,恍惚间有种穿越的感觉。

食尽小吃,玩最小资,上海味道保留最好的,应该是这条小马路

位于多伦路59号的鸿德堂,是上海唯一一座中国宫殿式外形的教堂,也是多伦路名人街上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屋顶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斗拱飞檐结构

食尽小吃,玩最小资,上海味道保留最好的,应该是这条小马路

只因教堂的原身是长老会布道印刷所,近代上海规模较大的出版和印刷机构。

食尽小吃,玩最小资,上海味道保留最好的,应该是这条小马路

重檐式大屋顶,青瓦青砖红柱,配上彩绘玻璃,也算是中西混合的杰作。

食尽小吃,玩最小资,上海味道保留最好的,应该是这条小马路

下午的阳光透过斑驳的窗户,五彩的光芒打在墙壁上,意蕴十足!

食尽小吃,玩最小资,上海味道保留最好的,应该是这条小马路食尽小吃,玩最小资,上海味道保留最好的,应该是这条小马路

小申来多伦路之前做了好些功课,藏钟馆、奇石馆、金泉古钱币博物馆好几个,但是这些现在早已改造成了沿街的小商铺,只有几家还坚守着老本行。

食尽小吃,玩最小资,上海味道保留最好的,应该是这条小马路食尽小吃,玩最小资,上海味道保留最好的,应该是这条小马路

爷叔正静静坐在书店门口修一本封面已经残破的旧书

多伦路上有故事的老建筑还有很多,

比如鸿德堂的旁边是鸿德书房,门口立着个日本人,是鲁迅的日本好友内山完造

食尽小吃,玩最小资,上海味道保留最好的,应该是这条小马路

夕拾钟楼,钟楼的名称取自鲁迅的文集:《朝花夕拾》

食尽小吃,玩最小资,上海味道保留最好的,应该是这条小马路

多伦路93号,曾为七君子之一王造时的寓所

食尽小吃,玩最小资,上海味道保留最好的,应该是这条小马路食尽小吃,玩最小资,上海味道保留最好的,应该是这条小马路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会址纪念馆,一部关于文化的史书

食尽小吃,玩最小资,上海味道保留最好的,应该是这条小马路

如果说多伦路上聚集了众多历史文化古建,那它周围的四川北路、山阴路上就是众多老底子上海美食的聚集区了。

食尽小吃,玩最小资,上海味道保留最好的,应该是这条小马路
食尽小吃,玩最小资,上海味道保留最好的,应该是这条小马路

同行的同事从小在这儿长大,她记忆中的四新最出名的就是汤团,熟悉的老食客络绎不绝,上来就是5个开口笑带了跑。

四川北路上的西湖饭店,面临着拆迁,旧区改造,菜、肉包子咸菜面条是附近上学孩子的首选。

食尽小吃,玩最小资,上海味道保留最好的,应该是这条小马路

再往前走到的山阴路当年是英、法租界当局为了扩大租界面积越界修筑到华界的公路。两旁梧桐茂密,即使盛夏走在山阴路上也不会觉得炎热。

食尽小吃,玩最小资,上海味道保留最好的,应该是这条小马路

“小辰光额味道,老底子额么事。”小店招牌上两排大字在这幽静的环境中显得甚是打眼,沪语读来格外亲切。

食尽小吃,玩最小资,上海味道保留最好的,应该是这条小马路

一侧有两行红色小字:“专营,光明(益明一厂),沙利文(益民四厂),泰康,康元。”一家专营老上海品牌食品的小店。

食尽小吃,玩最小资,上海味道保留最好的,应该是这条小马路

店面很小,隔着黄马路就能看到一作堆的人头,这还只是工作日的阵仗。

食尽小吃,玩最小资,上海味道保留最好的,应该是这条小马路

货架上满满当当地盛放着袋装和散装的食品,箱子从最上层货架堆到靠近天花板。桔红糕、老苏打、动物饼干…每一款零食都能说出一个童年故事。

食尽小吃,玩最小资,上海味道保留最好的,应该是这条小马路食尽小吃,玩最小资,上海味道保留最好的,应该是这条小马路

尤其是这个红西西的包装肯定眼熟!咸香味十足,咬起来脆脆的!小时候会藏在书包里当小零食,小申买了不少回去!

食尽小吃,玩最小资,上海味道保留最好的,应该是这条小马路

来到山阴路,最不能错过的绝对就是“万寿斋”

食尽小吃,玩最小资,上海味道保留最好的,应该是这条小马路

同事又开始说起自己每次回到虹口,必吃“万寿斋”的故事,吞吞口水,塞好相机,迫不及待拥入小店。

这家开了70多年的老字号一不开分店、二不扩大店面、三不装修环境。保留着传统的老味道,生意每天都是出了奇的好。大堂里几乎座无虚席,来吃的食客个个都是拼桌而坐。

食尽小吃,玩最小资,上海味道保留最好的,应该是这条小马路

能吸引大家从小吃到大的美味,既不是山珍也不是海味,就是这样一笼其貌不扬的

鲜肉小笼。

食尽小吃,玩最小资,上海味道保留最好的,应该是这条小马路

咬上一口,里面的汤汁就流淌而出,但是小申当天去吃,不知是否是天太热的原因,觉得小笼的皮略干。

食尽小吃,玩最小资,上海味道保留最好的,应该是这条小马路

倒是觉得万寿斋的“三鲜大馄饨”很不错,个个饱满,肉馅里有笋酊和虾皮,鲜味十足。

食尽小吃,玩最小资,上海味道保留最好的,应该是这条小马路

冷面也是根根筋道,加上辣肉浇头,喝上两口鲜香馄饨汤,感觉夏天是真的来了。

食尽小吃,玩最小资,上海味道保留最好的,应该是这条小马路

多伦路、山阴路虽然不长,但踩在这古老沉着的石板街上,看着这或砖红或沥青的老墙头,品一品过去的文化也着实惬意。

食尽小吃,玩最小资,上海味道保留最好的,应该是这条小马路

本文部分图片内容来自网络

撰文:张旭

摄影:钱超

食尽小吃,玩最小资,上海味道保留最好的,应该是这条小马路

《申》报经典案例回顾

1000000+

(戳图可阅读全文)

食尽小吃,玩最小资,上海味道保留最好的,应该是这条小马路食尽小吃,玩最小资,上海味道保留最好的,应该是这条小马路
食尽小吃,玩最小资,上海味道保留最好的,应该是这条小马路食尽小吃,玩最小资,上海味道保留最好的,应该是这条小马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