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現在很多國企員工待遇下降,紛紛離職的現象?

用戶56785610420

近些年來,國企員工辭職現象屢見不鮮,而且辭職員工人數呈上升趨勢。為什麼會這樣,我想大體上共性問題也就幾點:



一,工資低,國企員工一般有正式工,合同工兩種。勞務派遣工和臨時工不算。其中合同工屬於企業招聘來的短期工,工資待遇和社會保險都比較低。有編制的正式工雖說福利待遇不錯,工資也比合同工高,但是面對現今的高物價,拿到手的工資一樣顯得很低。這主要是高管與員工拉開收入差距造成的。

二,沒有晉升空間,國企內部管理領導層和員工層之間劃分涇渭分明,普通員工想通過努力工作,業績上升到領導層很困難。國企內部關係和背景才是決定因素。

三,精神壓力,在國企內員工經常需要做一些無用工的事情,這些事情大多是為了作秀,耗費大量精力。

四,國企留不住年輕人,年輕人不會被國企所謂編制身份綁住,他們需要創造自己的人生。


國企的性質暫時是無法改變的,有理想的人應該離開。


不一樣的思考

我的回答是:這在過去二三十年前是了不得的大事,現象是正常現象。人往高處走,水向低處流,誰都想有好的發展、精彩人生。可以理解。

為什麼這麼講?雖然從國企離職的原因很多,但總體上說,主要還是收入待遇問題、發展空間問題、人生不同追求問題等等,說法肯定很多,但每一點都可以成為離職的理由。撿重點的多。

生活所迫型。由於體制的原因,相比外企、私企,甚至公務員、教師,國有企業員工的薪酬待遇總體上是偏低的,現在工作幾十年還有一個月二三千的,這是事實。平均主義、吃“大鍋飯”,幹好幹壞差別不大,這些問題短時間內也不好完全改變。我身邊有從國企跳到私企的,也有考上公務員的,最低的收入提高了兩三倍,多的十倍以上。沒辦法,經濟是基礎,花錢的地方多、房價老是漲,上有老下有小,沒錢腰桿挺不直啊。

發展受限型。這是體制問題,也有歷史原因。拋開任人唯親、拉關係走後門不講,國企確實有論資排輩的問題。你想,人家在這個崗位上十幾年、幾十年了,有提拔的機會,肯定優先啊,除非老人能力太差、新人出類拔萃。在外企私企,這種情況也是存在的,只不過國企更突出罷了。如果前面排隊的只有一二個、忍個三五年還好說,太多了就不好承受了。但有一點要記住,現在選拔任用幹部要求越來越嚴,相對來說選用幹部越來越規範了,如果你能力確實高人一頭,各方面非常突出,機會還是有的,因為哪裡都需要人才啊。

追求夢想型。這樣的也佔了一大部分,包括專業不對口或不喜歡,想幹自己熱愛的事業的;有放眼周圍四五十歲的老同志,不想平平淡淡多年後成為他們樣子的;有嫌工作沒有挑戰性,天天重複性勞動想換個活法的;有認為自己小才大用,出去更有用武之地的,等等,各種情況都有。不過在走之前,一定要考慮周全,包括家人的看法、自己的能力等,不可衝動、盲目。出去容易,再回就難了。

人生短暫,世界那麼大,趁年輕多看看、多走走,挺好。


W老王同志W

國企員工待遇下降有以下幾個因素,一是強調收入拉開差距,大幅度增加科級幹部以上的收入,年收入差距從幾倍到數十倍,真正在創造價值的工人苦不堪言,統計的工資數都是被平均數。二是忽略了工人的勞動價值,認為工人只是簡單勞動,只有官員在企業中最重要,就是企業中侃侃而談的關鍵的少數。三是一般情況下企業效益不好了就是工人太多,造成了人工成本高,與官員多少沒關係,君不見多少國有企業科級女幹部48,男52就號稱退居二線,獎金工資一分不少的拿到正式退休。三是隻要國企改革,一般情況下就是找工人開刀,降工人工資是主要目標之一,漲管理層工資是必然結果。四是工人待遇高低與管理層沒有關係,管理者年薪依舊居高不下,企業效益依舊下滑。工人待遇的下滑才能維持管理者的收入節節高升,或者至少不變化。現在工人已經變成了貶義詞,蔑視的稱為簡單勞動和一般性勞動。這些現象的存在,工人待遇下滑就成為十分正常的事情了。


飯後一支菸

國企員工離職,說一千道一萬,講什麼體制、壓力原因都是空話,關鍵在收入。特別是BX規定後,由於限薪、降福利等影響,國企員工的工資福利待遇普遍不如以前,既便不降,相對於通貨膨脹,在明面上其實也在減收。

這對基層普通員工的衝擊尤其大。相對LD,他們從50萬降到30萬,降幅達40%確實很大,但還是在金字塔的上層,生活不成問題,然而普通員工不一樣,從10萬降40%就只有6萬,本來小康的生活立馬變溫飽,但凡有點門路或能力的就會產生離心力。原本進國企圖的就是穩定,當這種穩定受到衝擊,加上又不存在編制束縛,走人很正常。

去年,我這裡有一個國企就是很好的例證。以前,他們的收入都很高,普通員工人均10萬+,老總普遍三四十萬,每年年終獎少的二三萬,多的四五萬,七八萬,當時是人人羨慕。後來不知怎麼的,領導層出現了矛盾,告到了上面。上面來一查,好,原來你們之前發錢這麼多,都給我退出來,結果LD都退了幾十萬,臨了給了一個限薪令,以後人均不能超過十萬。這下炸鍋了,人均十萬,這就意味著以後普通員工估計只能拿六七萬,一下子從十幾萬降到六七萬,降薪50%,換誰也受不了。很多人因此辭職了……


80後小公

25年國企職工,早就悟了。

不說什麼體制不體制問題,終歸還是要看你自己有沒有那點本事,我們單位我知道的2個普通中專生有本事混到公司高層,這讓一堆大學生下巴都掉地上了。國企晉升黑,有關係的人混得走這是常識,不需要還來重點說明。但黑暗裡總會有那麼一絲光明,極致的死就代表著生,你抓不住那絲晉升的機會怪得了誰?

還有安逸日子過久了覺得自己有那本事可以換個其他生活方式也是不錯的選擇,所以辭職走人,可惜我知道的出去混的不好的是大部分。

好歹五險一金,衣食無憂,不太操心,不太勞累,代價只是永遠富不起來,還有揹負上沒用,無能,廢物活著等死一堆罵名。

這世界是公平的有收穫必然有付出,別人能不勞而獲那是別人的本事,你嫉妒就只能證明你的無能。


頭條甩鍋

我在的企業是國企控股的,這麼說吧國企員工待遇是跟企業盈利有關係的。國企的模式大家都明白,大領導無論幹什麼都是安全當頭。有魄力的國企大領導很少的,自然公司業績不會很突出,因此員工待遇也就下降了。還有就是國企裡沒有私企乾的有活力,你多幹活不一定多得,而且國企裡沒人也不行,在這樣的大環境裡員工當然不願意幹下去了。人都往高處走,人挪活樹挪死!不過這也看人有的人有才能出去自己闖確實可以。但有的人沒幾下子就別出去浪了!安穩是國企的優點想平凡的度過的話,那就好好待著吧😄


叫早的蟲兒

很多國企員工待遇下降,紛紛離職,我覺得很正常的。

人為財,鳥為食。

完全闡述了在待遇下降之後,員工離職的主要原因。

待遇關係到員工生活質量的問題,待遇低,養家餬口的壓力增加,習慣的生活方式就得改變,不得不開源節流。同時,外界的待遇是節節攀升的,而在國企內部收入在改革的潮流當中,物價不斷上漲的時候,工資反而是在下降。誰又能忍耐這樣的反差?曾經榮光的日子,在漫長日子不在回來。

有能力有本事的人,在國企改革待遇下降初現端倪,都已經做好辭職的準備。越早跳槽對自己發展越有好處。

海闊天空任鳥飛。

能夠出去闖也是一件好事,畢竟在溫床的時間會長使自己變得麻木,思維僵化。個人認為有能力者離開是很好的選擇,不必屈就。應該在外拋頭顱灑熱血早就自己的未來。


職場能量石

我所在企業是央企,我工作近30年了,始終在生產一線。看了前幾位回答者的回答,感覺說的都很好。我就補充一點吧。我們公司員工的收入是受公司工資總額限制的,也就是說是被限定了的。你付出再多你的收入不會增加很多,並且一線工人晉升通道是關閉的。我之前在另外一家國有上市企業工作,也取得了技師資質,但是我10年調動工作到現在的單位後,至今技師待遇依然沒有落實,其中原因就與這個工資總額有莫大關係。由於是新建企業,招收的年輕人很多,當然由於看不到晉升的希望很多年輕人都離開了。再以我們廠為例,總共80人,一線員工大概50人,其餘全部為管理和輔助人員,據說今年會減員10人,看情況管理和輔助人員不會動,那就意味著一線只有40人了,真正幹活的人越來越少,生產指標卻翻翻了。


大偉143949394

國企員工唯一可取就是淺水區游泳:穩當。但實際在待遇和收入上都非常不公而且黑暗。管理層和普通員工,低管和高管之間的待遇和收入,用廣東話說,就是'蚊同牛比',兩者相差極大,黑暗面之大外人是難以明白的。一些國企員工確實無法忍受所以才無奈地放棄這工作的。


夢而空空

拿少點,工作就幹少點,現在大家都在高喊奉獻的口號,其實都在辦公室混啊混,混到下班就ok,能做的領導不安排就堅決不主動做,不能做的不切合實際的開會的時候一定要提出來表示這種項目一定要做。開好會,常開會,什麼大事小事都開會讓大家都同意在執行,就沒有風險了,再和下級簽好層層責任制做好免責單就像行了,至於什麼效益什麼人性化,喊喊口號就可以了。實在完不成最多被考核幾百幾千就完事了,工作的事千萬別當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