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民勤:一窝一窝的窝窝面窝进了心窝窝

“天下美味都吃遍,首推耀州窝窝面。”这是耀州当流传着的一句话。当然,作为吃货,我的的视线是选择性的,我只看见了“窝窝面”。一说窝窝面我就来劲儿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说说窝窝面吧。

舌尖上的民勤:一窝一窝的窝窝面窝进了心窝窝

窝窝面其实是陕西省耀州区的汉族名菜。成品面形浑圆,漂浮碗内,汤清味鲜,红绿相映。始于清道光年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所以耀州当地也就流传着了这样一句话:“天下美味都吃遍,首推耀州窝窝面”。将窝窝面放在耀县“三面”里作为一种地方面食并不确切,然而这是当地人的习惯称渭。准确地说,“窝窝面”只是耀县独有的颇具特色的一道地方名菜。如今走遍三秦大地乃至整个中国,也绝无此菜踪影。

窝窝面问世纯属偶然。清代道光年间,耀县城内恒盛饭馆大师傅田丰科是位烹调高手。一日店内客少无事,他突发奇想:用鸡蛋和好面,擀切成小方丁,然后用筷头顶住面丁从拳心穿过,面丁便呈窝窝头状,再配上蘑菇、肉丝、木耳等佐料,烩煮成面。拿出让食客品尝,大家一致赞不绝口,这便是原始的“窝窝面”。后因年代久远,几近失传。

20年纪80年代城内五一食堂厨师宋伍存仔细琢磨,复将此道名菜推出,备受欢迎。

舌尖上的民勤:一窝一窝的窝窝面窝进了心窝窝

如今的窝窝面选料更为考究,主料还是精白面粉,做法依旧,只是佐料增加了不少品种。其中有蘑菇、核桃仁、木耳、蛋片、肉米,并配以多种调料,细数下来,已超过十多种。

烩煮成的窝窝面盛在极其精细的瓷碗中,置于宴席中央,蒸气袅袅,香味四溢,未曾下口,便叫人齿下生津,齿颊泛香。窝窝面味道悠长,吃后回味无穷:大有“此肴应为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尝”之感慨。来耀县旅游观光者,只要品尝过一次,便会终生难忘。

窝窝面以其独有的佳肴美味赢得人们的青睐,如今,它已是当地人的一种骄傲。

我们民勤人喜食面食,从我们的拉条子到手擀面,到汤面片子,民勤人达到了一种无面不欢的感觉。一碗面,缓解了辛勤耕耘的民勤人的身体的劳累,熨烫了疲惫的心灵,就好比那灵丹妙药,让你百分之百地满足!

说到窝窝面,应该算是我最喜欢的一种汤面了。每次进城,妈妈都会称上几斤窝窝面回家来,切上新鲜的羊肉蛋蛋儿,切得和那窝窝面的窝窝一般大小,妈妈讲要保证将一个窝窝里面包裹一个肉蛋儿,那样才是最美味的窝窝面。切好肉蛋儿,再切上自己家地里种的土豆块儿,萝卜片片,细细碎碎的葱花儿,还要发泡上些家里晾晒的干茄皮儿,准备就绪,将肉蛋儿炒的黄蛋蛋儿,加入各种食材,炒好后,挖进我们的瓷碗里备用。加水,煮好窝窝面,出锅前将我们的肉菜加入,屋子里一下子就香气缭绕了。因为窝窝面我们现在吃的是机器窝窝面,手工的较少,我们可以再在我们马上煮好的窝窝面里加少量的面粉。当然,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依据我们个人的喜好制作。有时候妈妈还会在窝窝面里加入虾米,虾皮,吃起来也是让我和弟弟吃得肚皮鼓鼓还不挪腿!

舌尖上的民勤:一窝一窝的窝窝面窝进了心窝窝

民勤人的吃食和我们民勤人性格一样,只要有食材我们就可以将其完美地搭配。只要青山在,我们民勤人出去就可以有柴烧。很多人家还会将窝窝面和饺子一起煮,或者加入大米,黄米等一起煮,也是一种享受。而且绝大多数人家的窝窝面是荤的,很少有素窝窝面。这是民勤人对辛勤的自己的犒劳吧!满满一碗的窝窝面,一个个窝窝,真正走进了你的心窝窝,成了我们心窝窝里的宝贝疙瘩!

舌尖上的民勤:一窝一窝的窝窝面窝进了心窝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