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3年的5月19日,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拜别老母亲,开始踏上了追逐中国名山大川的旅行人生。


1613年的5月19日,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拜别老母亲,开始踏上了追逐中国名山大川的旅行人生。

徐霞客原来叫徐弘祖,他和父亲徐有勉一样,无意功名,而酷爱阅读历史、地理和游记。他经常出去游历名山,有人劝徐有勉对儿子进行管教,让其参加科举以求前程。徐有勉却说:“不屑于功名之教,不拘于圣人之言。”

有一次徐霞客外出游历遇险,三天未回。回来后,家人和朋友劝他不要再出去冒险了。徐有勉却大笑说:“儿啊,你太像老子了。你眉宇间有烟霞之气,我看啊,你是烟霞之客,以后应当壮游四方。”从此,徐弘祖便改名为徐霞客。

1613年5月19日,已经为去世的父亲徐有勉守孝三年的徐霞客在母亲的支持下,开始了游历祖国名山大川的艰辛历程。

徐霞客在无人资助的情况下,先后四次进行了长距离的跋涉,足迹遍及现在的江苏、浙江、山东、山西等21个省、市、自治区。更可贵的是,在三十多年的旅行考察中,他主要是靠徒步跋涉,连骑马乘船都很少,还经常自己背着行李赶路。他寻访的地方,多是荒凉的穷乡僻壤,或是人迹的边疆地区,几次遇到生命危险,出生入死,尝尽了旅途的艰辛。

徐霞客的游历,并不是单纯为了寻奇访胜,更重要的是为了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寻找大自然的规律。他在山脉、水道、地质和地貌等方面的调查和研究都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就。


大明崇祯九年,徐霞客远游至云南丽江后,因足疾无法行走,仍坚持编写《游记》和《山志》,基本完成了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崇帧十三年,病况愈甚,云南地方官用车船送徐霞客回到江阴。 崇帧十四年正月,56岁的徐霞客病逝于家中。遗作经季会明等整理成书,广泛流传。

凝聚着旅行家徐霞客毕生心血的《徐霞客游记》,不仅仅是一部游记那么简单,更超越了一部简单的旅行手册。它不仅仅是代表着古代中国地理学巅峰,有着强大国际意义的学术著作,更以生动真实的篇章,精细刻画了中华大地的风土地貌,堪称人文历史研究的宝典。甚至近代以来多次关乎中国发展的建次关乎中国发展的建设开发,都是以其为参考蓝本。它的文明财富,三百多年里,一直造福着华夏后人。

2011年03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决议,自2011年起,每年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


所谓百年功名、千秋霸业、万古流芳,与一件事情相比,其实算不了什么。这件事情就是——用你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人仅此一生,人生仅此一次,所以“活出自我”最为紧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