軸距直奔兩米九,加大空間後才30萬起,這奔馳要主打親民牌

作為一個車評人,豆哥對市面上的車不說是如數家珍,也算是有些瞭解,因此平時也經常會為身邊的朋友提供關於這方面的意見。總結一下,豆哥發現有意購車的朋友基本可以分成兩部分,一類是講求面子,最好是知名豪車,BBA之類的更好,即使錢包太瘦,配置不高的乞丐版也可以將就,不過這一類車無論是空間還是什麼都比不上同價位的二線品牌,比如說大眾;再一類就是講求實用性,不拘於品牌光環,但是對內飾用料,配置,動力等各個方面要求較高,缺點麼自然就是牌子不夠硬。

軸距直奔兩米九,加大空間後才30萬起,這奔馳要主打親民牌

綜上所述,豆哥在想,難道就沒有二者兼得的辦法了嗎?如果是十年之前,確實是沒什麼太號的辦法,但在今天,不少豪華汽車為了迎合我國廣大車友,都放低入門級車型的門檻,而且,此類品牌對國人以大為美的愛好頗為了解,旗下車型國產之後軸距狂加長,雖說只是中型車,但實際的空間表現和一些中等水平的大型車也不遑多讓,再加上常有的優惠政策,花個30萬左右,買一輛豪華中大型車不是夢。大流如此,奔馳自然不可能獨處其外,奔馳C級就是其中產物。

軸距直奔兩米九,加大空間後才30萬起,這奔馳要主打親民牌

軸距直奔兩米九,加大空間後才30萬起,這奔馳要主打親民牌

軸距直奔兩米九,加大空間後才30萬起,這奔馳要主打親民牌

在豆哥看來,BBA三個品牌中,奔馳的外觀相對要簡單一些,風格偏向圓潤,搭配轉角處的隆起反而會顯得有些敦厚老實,而且得益於形似S級的設計,C級還得了一個“小S級”的稱號。前臉部分,尺寸不大的進氣格柵線條流暢,和兩邊同樣圓潤的大燈造型相得益彰,再搭配中網上的車標以及細長的鍍鉻裝飾條,使整個前臉看起來穩重而不失精緻。至於側面部分,豆哥發現這款車側面的重頭戲主要集中在車身前方,主要原因就是那條由重至輕的腰線,這樣的設計顯得有些頭重腳輕,至於好看與否,就要看個人愛好了。尾部的設計還是挺運動的,雙邊雙出的排氣加上小型擾流的存在更是體現了這一點。

軸距直奔兩米九,加大空間後才30萬起,這奔馳要主打親民牌

軸距直奔兩米九,加大空間後才30萬起,這奔馳要主打親民牌

軸距直奔兩米九,加大空間後才30萬起,這奔馳要主打親民牌

縱觀整個市場,每一個品牌在內飾部分都會有自己獨有的一套方案,就以奔馳為例,基本上只需要豆哥看一眼,就知道這車是奔馳旗下的,C級自然也不例外,炮筒狀的出風口、琴鍵式中控按鍵、碳素裝飾板都是很眼熟的設計。7英寸的觸控屏面積偏小,不過好在功能齊全,旋鈕和觸控板的雙重操作也為整個內飾增加了幾分科技感,不過在豆哥看來,屏幕周邊的黑色邊框太寬,看著顯得有些笨重。空間部分,老款的奔馳後排座椅的承託性一直是被吐槽的重點,通過縮短座椅來換取更大的空間並不是好辦法,意識到這一點的廠家在新款奔馳C級上做出了改進,座椅增長30MM雖然意義不大,但也聊勝於無了。

軸距直奔兩米九,加大空間後才30萬起,這奔馳要主打親民牌

至於動力部分,這車提供1.6T和2.0兩種版本,其中1.6T存在的意義更多的是為了拉低入門價格以及小排量購置稅的優惠,現在優惠取消也讓有意購車朋友的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2.0T車型上。與2.0T搭配的是9AT變速箱,最大功率184Ps,最大扭矩300N.m,從數據上看,和老對手A4L相比稍有遜色,但實際的駕駛方面表現還是不錯的。首先低慣量渦輪的採用使這車最大化的減輕了渦輪遲滯的現象,再一個就是9AT變速箱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之後,在這車上低速時期的卡頓已經被降低了不少,不過這個魔咒可不是那麼好擺脫的!

軸距直奔兩米九,加大空間後才30萬起,這奔馳要主打親民牌

據統計,奔馳在2017年的表現可以說是領跑各大豪華品牌,那麼作為品牌的臺柱子,C級本身的實力自然是毋庸置疑,再加上1.6T的存在降低了入門價格以及各項優惠活動,最終得下來的價格真可謂是“步入尋常百姓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