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輪滾滾四十年 見證撫順公交事業變革

车轮滚滚四十年 见证抚顺公交事业变革

车轮滚滚四十年 见证抚顺公交事业变革

公交是民生的一個縮影,改革開放40年,我市公交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革。改革開放之初,全市僅有公共汽車總公司一家公交企業,經營15條線路,共有368輛公交車;如今,全市有4家公交企業,公交線路81條,營運車輛共1121輛,嶄新的公交站亭、科學的線路佈局、節能環保的公交車、智能的調度系統標誌著我市公交事業進入信息化時代。特別是2013年以來,公交場站建設、線網逐年延伸、更換新能源公交車……公交事業年年新氣象。 這一組組數據的改變,一個個工程的竣工,一段段歷史被刷新,都裝進了這座城市的記憶。覆盤這40年的變革,從中尋找那些閃亮標點,去記錄、去講述、去見證撫順公交事業發展,也見證改革開放40年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深刻變革。

基礎建設 投入巨大

如果要尋找公交事業40年發展中的節點,那麼2013年應被銘記。

這一年,我市一次性更換800臺新能源公交車,總投入5.5億元,一次性更換公交車數量和新能源車占城市公交車數量比例,都居全國之首,也標誌著我市公交事業大踏步向現代信息化邁進。

隨後,為了讓新能源公交車安家撫順,公交停車場工程陸續開工,投資800萬元,新建葛布北溝公交停車場;投資680萬元,新建海新公交停車場;投資1380萬元,新建高灣綜合樞紐站,大大促進了高灣生態旅遊區的發展……

公交站站亭站牌也是衡量公交事業發展的客觀因素,2013年以來,我市累計更換站亭站牌500餘個,為市民出行候車提供了更好的環境。

5月24日,在2路公交公交車榆林站點,市民張文輝站在站亭的陰涼處躲避著烈日。他在榆林地區上班,每天都要乘坐2路公交車往返單位和位於葛布地區的家。“過去最怕冬天和夏天,乘車不是熱得難受,就是凍得難受。現在不怕啦,車次多,等車時間短,乘客也少,冬天車裡能達到零上20度,趕上我家裡的溫度了,現在感覺坐公交車就像回家一樣!”他說。 同樣感受變化的,還有公交事業從業者。走進撫順公共汽車總公司塔灣停車場,第一個感覺就是敞亮,西側矗立著幾個新能源公交車的充電樁,北側是新建的辦公用房,裡面有調度室、休息室、食堂、會議室、淋浴間……另一側是室內修車廠,過去殘破的磚牆也變成了鐵藝的圍欄。50歲的維修工人馬巖他已經30多年了,馬巖說,過去,這個停車場地面是爐灰的,每次進出車輛都塵土飛揚,現在這地面都是柏油的,還設計了不少公交車的停車位。他最關心的變化,就是可以室內修車了。過去,車壞了開不動,鑽車下面修車,冬天地面是厚厚的冰雪。“現在再也不怕了,室內還有暖氣呢!”馬巖笑著說。

下樓上車 下車上樓

為適應城市的建設和發展,滿足百姓出行需求,2013年以來,我市累計新開公交線路20餘條,調整、延伸公交線路100餘條次,極大地方便了撫順市民的出行。

2012年,隨著海新棚改新區建成入住,居民出行難問題突出,居民區距離最近的公交站點有近2公里的路程。因為這裡沒有停車場,也沒有回車路線,開通新線路或者調整現有線路對公交車運行都存在很大的困難。可當地2萬多居民出行難卻是擺在面前實實在在的問題。

市民伍建軍2010年入住東洲區海新地區,過去每次乘車都需要步行兩公里才能到達最近的公交車站。

如今,隨著海新停車場即將投入使用,將徹底解決當地居民乘車難的問題。伍建軍說:“這真是下樓就上車,下車就上樓啊!”據瞭解,海新停車場目前有18路、32路、35路等多條公交線路40餘臺車進場停放。 在海新公交車站,等車的間隙,市民周偉觀看著公交站亭上的“圖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畫。說起這新建的站亭和站牌,他讚不絕口。

他說,站亭不僅外觀好看,還很實用,遮光、防雨,還加裝了座椅。站牌鑲嵌在站亭裡面的設計更好,節省了空間,方便了瀏覽,非常人性化。“新站亭顯得很大氣,和我們城市多麼配套。”新建的公交站亭由國內頂級的設計公司設計製作,無論是樣式,還是實用性都屬業內一流。

“我去過北上廣等大城市坐公交車,如今撫順無論是公交車、站亭站牌等硬件設施,完全不比一線城市差。”他說。

科學管理 提升服務

利用GPS建立公交車智能管理系統,實現公交全程監控和智能調度,市民可以通過掌上公交APP查詢公交車實時位置,合理安排出行和候車時間……

別說40年前,就是10年前,也是不敢想象的。

近期,細心的市民會發現,在撫順市公汽總公司每一輛公交車車廂裡,都被貼上了二維碼,只需掃描一下,就可以對公交司機的服務進行評價,評分高的司機和車輛將獲評“文明示範公交車”稱號。開展“雙爭”活動,提升服務能力。我市城市公交行業全面掀起弘揚雷鋒精神的熱潮,在全市公交行業開展爭創“雷鋒號公交線路”、爭做“雷鋒式公交駕駛員”活動。活動激勵公交職工立足本職工作,爭創一流服務,發揮行業優勢,踐行雷鋒精神,全面提升公交線路的整體服務質量和水平,使每一名公交駕駛員個人素質得到提升,自覺成為雷鋒精神種子的傳播者,微笑服務,傳遞溫暖。

為提高公共交通的管理和服務水平,我市啟動了公交IC卡全國互聯互通工作。根據我市現有公交信息化建設的情況,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設備,改造我市現有的城市一卡通系統,實現撫順城市一卡通系統與交通運輸部公交IC卡系統的兼容。目前,我市已實現公交IC卡全國互聯互通。

駕駛員陶成利感慨地說:“我們趕上了撫順公交發展的好時期,歷史上最好的硬件,還有對管理的重視,讓我們沒有後顧之憂地為市民服務,我們憧憬美好的未來。” 40年公交事業的發展,是民生事業發展的縮影,所以我們享受著、憧憬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