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如果不換將趙括,廉頗將軍能守得住嗎?

百態千知

這個,我們得看一下長平之戰的過程,就能明白趙國長平之戰失敗的主因是不是趙括,還是其他原因。

公元前262年,秦國攻下了韓國的野王,上黨郡與韓國失去了聯繫。(此時韓國的土地像一個槓鈴,上黨是左邊的小槓鈴,野王就是那個咽喉)

韓桓惠王讓上黨郡太守馮亭將上黨郡獻給秦國,以求秦國退兵。但是馮亭,不願意投降秦國,他決定把上黨的十七座城池獻給趙國,並派使者通知了趙國。

趙孝成王與平陽君趙豹商量此事,平陽君認為不應該接受上黨,馮亭這個是禍水東引,想嫁禍給趙國,給趙國帶來的災鍋要勝過得到的好處。

趙孝成王又與平原君趙勝,趙禹商量這個事情,兩個人認為可以接受,平時動用那麼多兵力數月也打不下一個城池,而如今平白拿到十七座城池,不拿白不拿。趙孝成王最終後決接受上黨郡,派廉頗駐守長平,以防秦軍來攻。

公元前260年四月,秦軍主帥王齕率軍攻打趙軍,秦軍斬殺趙軍裨將茄。六月,廉頗兵敗,秦軍攻破了陣地,攻佔了都尉城,故谷城兩個據點,俘虜了四名趙國尉官。七月,趙國築起圍牆,堅守不戰,秦國強攻,又攻下西邊的營壘,俘虜兩名尉官。

廉頗連連戰敗,趙孝成王對廉頗堅守不戰,很不滿意,多次派人去責備廉頗。

廉頗就這樣拖著,想用這種方法耗著秦軍,可是秦軍召集百萬青壯年,疏通渠道,從水路運糧,比趙國運糧還要更快。趙國漸漸陷入無糧的局面,趙國向齊國借糧,齊國恨趙國參與五國伐齊,拒不借糧。

趙國向魏韓楚求救,魏韓楚害怕秦國,不敢出兵相救。也就是說趙軍面臨了,無糧無援軍的局面,在這樣拖下去,趙軍也是必敗不可的。趙王派人與秦國求和,秦國大加款待,其他國家誤以為秦趙已和解,趙國的處境就更加的孤立了。

趙王沒辦法,再這樣下去,趙國也支撐不住,另外範睢也用了反間計,說秦國最怕的是馬服君趙奢的兒子趙括,畢竟趙奢曾經打敗過秦軍,於是趙王就派趙括,替換了廉頗,秦軍也用白起換了王齕。

趙括一改廉頗防禦的戰術,率軍攻向秦軍,秦軍偽退,趙軍追擊,最後被白起率軍包圍,斷了趙軍的後路,並且斷了趙軍的糧道,秦昭王特意到河內郡,徵全國十五歲以上的全部到長平戰場。

趙軍斷糧四十六天,最後趙括強行突圍,最後戰死,趙軍於是向秦軍投降,最後全部被坑殺,只留下240名年紀小的回去趙國。

其實,趙國長平之戰失敗的原因並不是趙括,而是秦趙兩國的國力對拼,趙國當然不是秦軍的對手,而最後秦軍也是損失了一半,國內空虛。所以長平之戰,趙括不是主要原因,即使廉頗在繼續堅守,也會無糧崩潰的。


歷史簡單說

本人對長平之戰有點小研究,也想發表一下,說的不對的地方大家可以評論一下,不過語言要文明。

第一,秦趙長平之戰發生起因,當時秦韓剛打完一仗,韓國失敗,割讓韓國上黨給秦國,而韓國上黨郡守馮亭不願降秦,於是轉而投降趙國,將韓國壓力轉於趙國,於是秦趙之間發生長平之戰。

第二,長平之戰開始,廉頗率領趙軍和秦軍剛開始交鋒,初戰不利,廉頗考慮到秦軍勞師襲遠,決定堅守不出,準備和秦軍打持久戰,意圖拖死秦軍。雙方相持三年,秦趙兩國消耗巨大,雖然秦國經過商鞅變法,經濟軍事農業都得到加強,趙國經過變法,軍事實力得到提高,但是秦國是傾全國之兵進攻,趙國是舉全國之力扛秦,然而秦國有良好的地理基礎,相對於趙國情況好一些。對此,秦王想速戰速決,而廉頗一直堅守不出,為此,秦王利用離間計讓趙王換下廉頗。

第三,趙國和秦國對峙三年,無論經濟農業都是一個不小的打擊,特別是趙國男丁基本都上前線,趙國三年土地沒有任何收成,在向鄰國齊國借糧時,因為趙國在合縱連橫政策下,和齊國翻過臉,所以糧食沒借到。趙王也想速戰速決這場戰爭,最終決定換下廉頗。趙括上任之後,奉趙王之命和秦軍決戰,秦軍也悄悄換上白起,白起誘敵深入,切斷趙軍後路、糧道,趙軍被困,如果當時趙括知道白起指揮秦軍,有可能不會如此大意。被困後,趙括組織發起十三次突圍,一次比一次猛烈,在突圍到最後一道秦軍屏障時,趙括被亂箭射殺,群龍無首,趙軍無鬥志,最終趙軍被困四十六天,四十萬趙軍投降。白起認為四十萬趙軍每天消耗糧食巨甚,如果放回,又是縱虎歸山,況且廉頗還活著,於是決定坑殺四十萬趙軍。

第四,從以上可以看出,當時趙國基本上到了最後關頭,全國糧食快耗光了,趙王根據全國形勢來看,想速戰速決,秦國也是。即使不換下廉頗,也就是能把秦國拖走,但要打敗秦軍的可能性並不大,最後結果或許是秦國撤軍,趙國被拖垮。但是秦國有巴蜀之地,關中富饒,而且,秦國是四處征戰,戰場都是在秦國外圍,本國經濟農業基本不受影響,一旦撤軍,經濟農業很快就會提升上來。後期,秦國會捲土重來。長平之戰雖然秦軍勝利,但也是慘勝,折損兵力近乎一半。

第五,趙括也不只是只會紙上談兵,其母曾說過,趙奢打仗勝利歸來,都將大王賞賜的東西分給將士,但趙括打勝仗歸來卻從來不這麼做。從這可以看出趙括也打過仗,也是有一定經驗,只是碰上了白起。(趙括純屬個人見解)

以上只是個人見解,大家有如有意見可以提出來共同討論討論。


若繁星

廉頗(公元前327年-公元前243年),戰國末期趙國名將,驍勇善戰,功勳卓著,封信平君,與白起、王翦、李牧並稱“戰國四大名將”。

廉頗在攻打燕、齊、魏等弱小國家時,可謂是戰功赫赫。《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廉頗者,趙之良將也。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取陽晉,拜為上卿,以勇氣聞於諸侯。”廉頗自己也說:“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之大功”。廉頗的功勞可謂不小,如公元前283年,廉頗帶趙軍伐齊,長驅深入齊境,攻取陽晉(今山東鄲城縣西),威鎮諸侯,而趙國也隨之越居六國之首。廉頗班師回朝,被封為上卿(上卿為當時最高的官階)。公元前278年,廉頗又率軍攻打齊國,破其一軍。公元前276年,再次伐齊,攻陷九城。次年攻魏,陷防陵(今河南安陽南二十里)、安陽城(今河南安陽縣西南四十三里)。

公元前251年,廉頗率軍攻燕,大破燕兵,拜官相國,受封為信平君。可以說面對這幾個弱小的國家,廉頗率軍征戰,攻必取,幾乎百戰百勝,威震列國。而那時最強大的國家秦國正在著力南下,秦軍主力正在巴蜀進攻楚國,無暇他及,在《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藺相如恰恰利用了當時的有利形勢“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最終迫使秦王交還和氏璧,試想,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尚且能夠如此,更何況是一員大將呢?而且,當時的趙國與秦國以外的周圍國家相比尚屬強大,所以廉頗打了一些勝仗,可以說不足為奇。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亦記載,秦伐韓,軍於閼與。王召廉頗而問曰:“可救不?”對曰:“道遠險狹,難救。”又召樂乘而問焉,樂乘對如廉頗言。又召問趙奢,奢對曰:“其道遠險狹,譬之猶兩鼠於穴中,將勇者勝。”趙王於是令趙奢率軍,救韓國。後“趙奢縱兵擊秦師,秦師大敗,解閼與而還。”同樣是“道遠險狹”,在趙奢看來是勝利的條件,而在廉頗看來卻是不能出兵的理由。在強大的秦軍面前,畏懼不前的廉頗和有勇有謀的趙奢對比是多麼鮮明呀!

秦將白起使反間計,使趙孝成王撤換了戰爭經驗豐富的趙國名將廉頗,而啟用了善於“紙上談兵”沒有實戰經驗的趙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在長平一帶雙方擺開了決戰的架勢。趙括一到長平,就改變了廉頗原定的戰略,反守為攻,主動攻擊。白起裝著敗退,誘趙軍深入,爾後斷趙軍退路,將趙軍分割包圍,然後吃掉。趙軍被圍46天,糧絕無援,奮力突圍,傷亡很大,沒有成功,趙括本人也中箭身亡。趙軍40多萬人被俘,被秦軍全部坑殺在長平一帶。屍骨遍野,頭顱成山,血流成河,成為古今中外戰爭史上最為殘酷的殺害戰俘的一次戰役。

趙軍損失40萬將士看似敗了,但當時都城邯鄲可能被圍、國家可能滅亡的危險卻消除了。長平之戰後,秦國不僅沒能乘勝滅掉趙國,反而數次被其餘五國痛擊,甚至一度被攻入咸陽郊區,20多年之後才恢復元氣。   

戰爭畢竟不只是戰場上武器的較量,而是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綜合實力的較量。如果不換將趙括,廉頗將軍也守不住秦軍的進攻!

但是,如果六國如果能利用長平之戰的戰果齊心協力,乘勝追擊,秦國全面潰敗並非不可能。這樣的機會在長平之戰以前有很多次,但長平之戰卻是最後一次,六國喪失了最後一次自救的機會。長平之戰的結果讓趙國和其餘東方五國又苟延殘喘了幾十年。由此不難看出,長平之戰,秦國非但沒有達到戰略目的反而元氣大傷,秦國並非完勝,趙國並非完敗。


書房記

大家都知道,在公元前262年的時候,秦國和趙國為了爭奪韓國上黨這個地方,發動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長平之戰!

最終這場戰爭以秦國戰損二十萬大軍慘勝,並坑殺了四十萬趙國降卒而結束,這一仗也給秦國未來的秦始皇統一天下帶來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在很多人看來,趙國之所以會在長平之戰中敗給秦國,其主要原因是趙國國君中了秦國的反間計,用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換下了年老穩重的廉頗!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首先我們知道,在的古代戰爭中,糧草無疑是至關重要的一樣東西,而在長平之戰中趙國自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以來,趙國軍隊兵種就多騎兵,在上黨這一個丘陵地帶守城作戰本就不利,在正面戰場上也一直處於劣勢,再加上齊國等諸侯國已經拒絕借糧。所以在和秦國死磕到底的時候,趙國根本不可能繼續使用廉頗的堅守方案!

更何況跟據史料記載,在長平之戰後期,秦軍因為擁有關中和漢中兩大糧倉,雖然戰事吃緊但卻比趙國糧食供應已經開始告急的情況好很多。

所以在成唐看來,其實秦國的這個反間計與其說是陰謀倒不如說是陽謀,因為趙國相比於秦國,趙國更加渴望速戰速決,因為趙國的國內局勢相比於秦國更加嚴峻,趙國也更加拖不起!

再加這一切還有其他諸侯國的虎視眈眈,而秦、趙兩國自然也不想為他人做嫁衣,所以速戰速決早已成了雙方的共同意願,趙國臨陣換將也就成了必然的事了!

當然有人會問了,為什麼最終趙國會選擇一個,在我們來看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去頂替一個用兵老道的廉頗呢,這其中又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呢?

要知道當時趙國可是有著李牧、樂毅、田單這些名將,為什麼秦趙兩國卻都偏偏都選中了年輕的小將趙括呢?

首先在長平之戰的時候,李牧雖然能征善戰,但卻剛被趙括推薦上任不久,名聲不顯;樂毅雖然戰果輝煌卻已經年老無法出征,況且也早已歸隱;而田單身為一個齊國人,又剛剛到趙國不就,雖然得到了趙國國君的禮遇和重視,但是忠心不明也難以服眾。

所以自幼隨父出征,又立過不少戰功,對兵法有著獨到見解,在軍中又頗具威望的趙括無疑成了最佳人選!

在秦國方面,秦軍也深知作為名將之後的趙括的巨大的軍事潛力和恐怖的軍事才華,而為了儘早除掉趙括,扼殺這個可能會阻擋秦國未來霸業的種子,所以對於趙國任命趙括為帥這件事,也是一邊大力支持一邊暗中佈局應對趙括的計謀!

畢竟如果趙括真的只是個紙上談兵的書呆子的話,那麼秦國就完全沒必要密調武安君白起,就光憑那個至少能和廉頗五五開的王紇就完全足夠了!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在真正的歷史上,廉頗其實是一個貪圖富貴,飛揚跋扈卻又富有心計的人,想當初趙武靈王親手提拔了廉頗,趙奢,樂毅三人!但是在趙武靈王被餓死後,趙奢、樂毅因此被迫離開了趙國,只有廉頗轉身就投靠公子成和李兌。

在李兌死後,趙奢回到了趙國,而自詡趙國第一武將的廉頗因為忌憚趙奢的能力所以只是讓趙奢做個收稅的小吏,後來在樂毅伐齊的時候,廉頗帶兵攻打齊國,卻被擋在了麥丘城外。在這時候趙奢被推薦接替廉頗攻打麥丘,然而廉頗卻對趙奢百般刁難,最後逼得趙奢立軍令狀一個月拿下麥丘,最後還是趙括獻奇謀這才拿下了麥丘城。


歷史的刀鋒

第一個問題,廉頗很厲害?

廉頗不厲害,戰國四大名將裡廉頗最差。

長平之戰前期,廉頗指揮的趙軍面對秦軍幾乎是全線潰敗。廉頗的對手是誰?白起?不對,是白起手下的三大將軍之一,王齕。廉頗面對王齕指揮的秦軍,連丟兩座堡壘,損將數人,兵數萬。廉頗防守是最優解?沒錯,但廉頗並非主動防守,而是被迫退守,他正面戰根本打不過,只能守。

第二個問題,廉頗的戰略有用嗎?

然後看一看雙方陷入僵持之後的局面,廉頗以為可以靠拖把秦軍拖垮,可結果呢?昭王下了血本,不惜讓全郡的人爵升一級,也要把糧草供上,最後的結果就是,秦國的糧草供應完全沒有問題,廉頗拖死秦軍的計劃徹底落空。

從另一個角度說,趙軍根本不刪守,歷史上的趙國從來都是進攻進攻進攻,有數次滅國危機,趙國最後也是外交加反攻撐過去,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強化的也是趙國的騎兵機動力量,換句話說,趙國的兵從來都只擅長進攻,廉頗讓他們守,這是廉頗的本事,但趙軍不擅長。

而秦軍呢?秦軍的攻城是非常強的,白起破魏拔幾十城,破楚克楚國國都,秦軍是野戰,攻城,守城全能的優秀兵種。事實上,秦軍擅長攻城的優勢在長平之戰前期也表現的淋漓盡致,廉頗野戰打不過秦軍,就利用堡壘守衛,結果幾座堡壘全被秦軍打下來,廉頗被迫退入太行一帶,集中兵力防守。

第三個問題,趙軍還有能力防守嗎?

沒有了,趙國糧草已經吃緊了。

趙軍45萬,秦軍50萬,需要消耗的糧草是一個極大的數目。趙國作為一個北方國家,農耕並不發達,支持約40萬大軍(前期攻防戰中傷亡數萬人)堅守三年已經接近一國的極限,糧草供應十分困難。從後來白起以五千兵就能斷趙軍糧道可以看出,趙軍的糧道已經極其脆弱。而秦國呢?關中一帶大平原,土地肥沃糧食豐富,巴蜀天府之國,物產豐富,還有秦國從韓魏手裡奪來的礦產和糧產都十分豐富的土地,加上秦昭王發動一郡百姓運糧,秦國的糧草供應幾乎不成問題。

整個局勢從廉頗希望的拖死秦國,變成了秦國幾乎拖死趙國。以上帝視角來看,趙國必須求戰,打了,還有一線生機,不打,輸定了。

三個問題結束,其實以上帝視角,或是趙國視角來看,趙國換下廉頗,主動出擊,已成定局。秦軍這一招反間,與其說是陰謀,不如說是陽謀。這一招所起到的作用,就是讓趙王還在思考換誰時,堅定了換趙括的念頭。

事實上,趙括在開戰初期,確實嚐到了一點甜頭,丹河沿線的秦軍幾乎被他全數吞下,一路追擊時秦軍也丟下了幾萬具屍體。然而,趙括沒想到的是白起的胃口太大太大,他想的是一次性把趙國所剩的軍隊全都吃幹抹淨,然後一舉滅掉趙國。其實如果是常規攻防,秦軍一樣能打贏趙國,只是不可能像長平之戰這樣,取得這麼大的戰果。

其實我一直抱有的結論就是,長平之戰,趙國必輸,不論哪種情況發生,我看不到趙國的一絲贏面。


Passer-by103040443

史記 上來看,秦國攻擊上黨地區是長平以前,持續了1年多,上黨軍民失敗後逃入趙國,秦軍攻佔上黨之後繼續進攻趙國,趙國派廉頗和秦國交戰,是前260年四月的事情;七月以前,被秦兵兩次打敗,損失兩座營壘,6尉;七月建立壁壘,避戰,但還是損失一座壁壘;八月中發生換將、出戰、被圍絕糧,至九月(底),絕糧道46日,被迫突圍,主將戰死,全軍覆沒。

說長平三年戰爭的 是把之前趙國接受上黨開始算,一年後秦國才進軍上黨,再一年佔領後發生我們印象中的長平大戰。

從時間來看,長平發生得戰鬥節奏相當的緊湊,而不是前面所說持續數年的大戰,是總體在半年之內,決戰最多兩個月的戰爭。

從上面的戰績來看,廉頗就算沒有被換下來能堅持的時間也並不好說,畢竟是一敗再敗,當時誰能說他之後的成績能有多少?而戰爭擴大以來,只有不到半年時間,根據秦國的國力,再持續幾年也不是撐不住。

戰爭在記載中是有條不紊的進行,勇武的趙括被一步步帶進死地,葬送了45萬軍隊。但之後幾年的表現來看,長平並不是那麼簡單就進行結束了。戰後的記載是秦國國內空,很難想像坑殺40萬人的戰爭後會是國內空的狀況(鉅鹿之戰 章邯等人投降 項羽背信坑卒才有20萬,而趙國卻是主將突圍戰死,很難相信之後投降數量)。可能的猜測是被圍時間內,發生了劇烈的戰鬥,兩軍都是傷亡慘重,46日 趙括帶兵突圍的戰死之後,殘餘趙兵投降,被坑殺的也就是這部分,而現在發現的坑中,大部分是戰死的趙軍(秦軍損失慘重,對應的死亡趙軍只會更多)。發生的戰鬥太過慘烈,以至於從來不留活口的白起居然留了二三百稚子回邯鄲報信(之前從沒發生過,但也很可能是為了之後攻擊邯鄲震懾趙國人心)。

長平的慘烈不在於歷時長久,而是戰鬥的血腥,史學家們,陰謀家們總喜歡用計謀和推理來說明已經發生的事情,但現在想來,百萬大軍,兩個月的廝殺,60萬以上的傷亡最終歷史上卻僅僅成為嘲諷昏君佞臣的笑料和指責冷血屠夫的條款,對於信以為真,被一葉障目的後人,才是真的諷刺。

最後,說秦國補給不濟的,真正的大戰就那倆月,秦王最後沒料到能完全包圍趙軍, 緊急動員下才顯得補給不足,而不是他們支撐不下去。


我們從來都在路上

談到長平之戰,我們就會認為趙括幼稚,趙王昏庸,深深為廉頗感到惋惜,歷史上對這次失敗基本歸罪於趙王的臨陣換將,啟用了只會紙上談兵趙括。趙王換將,也是無奈之舉。否則區區離間計,就能迷惑趙國高層?

首先,來分析一下長平之戰的原因和意義

長平之戰的起因實際上是秦軍在完成強國路線之後,開始吞併六國的第一步。當時的山東六國要麼國力過於衰弱,要麼因為國內政治事件自我消耗。根據秦國遠交近攻的戰略思想,國力強盛的趙國成為了秦國的第一塊絆腳石。基本上可以說,只要幹掉趙國,秦國逐步蠶食六國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交戰雙方的實力對比:

兵力:秦軍60W;趙軍45萬

將領:白起、王齕;廉頗、趙括

戰爭初期趙軍據險不出,避其鋒芒。廉頗和大家的想法是大量的消耗秦軍的國力,要知道60W大軍的開銷是相當巨大的,秦國的補給又長,困難可想而知。待到秦軍後勤出現了短缺,國內已經支付無力,秦軍銳氣自然受挫,說不定也來點兵變就更好了。到時候自己盡出其精銳部隊,可以一舉操翻秦軍。廉頗等待這個機會竟然等了三年。

這個想法固然不錯。但是仔細分析,其實漏洞不少:

  • 趙國國力不濟

秦趙長平之戰,猶如現代的美蘇軍備競賽;趙國的國力根本支撐不起曠日持久的長平軍備競賽。當然,秦國也被拖的疲敝至極。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記載“王自之河內,賜民爵各一級,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為了應急,秦王連全郡封爵的辦法都用上了這也說明到了戰爭後期,秦國的後勤已經透支到了極限。趙國之綜合國力要劣於秦國,秦國都這麼狼狽,那趙國更是可想而知,這可以從側方面說明了趙王為什麼要速戰速決,趙國當時基本上可以說是人間煉獄了。

  • 趙國高層決策失誤

趙國高層對戰爭發展已經做出了進行決戰的指示。反間計僅僅是一個藉口,一個換將的藉口,趙王應該是明白國家的處境,必須要和秦國速戰速決。再加上廉頗數戰數敗會給趙國高層造成錯覺,趙孝成王甚至認為廉頗堅壁不出是膽怯的表現,這時候換將已是必然選擇。趙括不笨,必需要和秦軍決戰,這是他出徵的任務。決戰是一賭自己的命運和秦國的命運。

  • 戰和不定,外交失敗

按理說,此次趙軍對秦軍的長平之戰,乃是其他六國的前哨戰,應該積極在外交上加以斡旋,爭取其他諸國的支持,讓他們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在物資上支援長平前線的趙軍,然後可派一支聯軍有生力量只取咸陽,讓秦軍自顧不暇。到最後不僅沒有援軍,周邊的燕國,魏國,也都虎視眈眈望著趙國。防備他們的趁虛而入,可以說趙國敗在與秦國單打獨鬥上。

由以上幾點可得出長平之戰換不換將的結果都是一樣的,不純在守不守得住的問題,只有秦國肯不肯打,付出多大代價來打。趙王不換將,最可能的結局是秦國哄騙趙王以割讓上黨為代價再撤兵。因為秦國最開始並沒打算把長平之戰打成國運決戰,也沒打算用白起,只是想威脅趙國拿回上黨。


萌大奶愛歐派

許多自以為是的二把刀都振振有詞地說,趙括打了敗仗,一怪廉頗防禦太久,三年都幹不倒秦軍,大量消耗國力。二怪趙國貧弱,沒有上億兵員,滿山黃金和遍地的糧草。三怪白起太狠,沒有給一頭豬仔成長為巨象的機會。他們唯一不責怪趙括,原因很簡單:大家是同類項。嘴炮萬語加千言,胸中草包無一策。四十萬人啊,都死了,這個責任可扛不起!有個大學文憑就想當區域經理,待遇要好,但企業搞不好可不能怨我,我不敢擔當,更不願負責。



分析秦趙的長平對峙雙方將領之功過,其實從不起眼的幾個記載中就能判斷出來。雙方開戰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到後來戰爭的天平會逐漸向哪一方傾斜呢?古代打仗,沒有大炮飛機,武器也沒有很明顯的優劣,靠的就是人力和勇氣。而對峙中的進攻一方的人力消耗是遠遠大於防守一方的。王齕與廉頗之間不是野戰,是陣地戰,無法迂迴,不能偷襲,當時的地理情況也使秦軍的騎兵優勢完全無法體現出來,只好一條命一條命往裡填,一斤米一斤米往下耗。



誰先著急了,誰希望儘快擺脫這種境況,不是一些人認為的嚴重缺糧的趙國,而是秦國。這就矛盾了,按道理,這樣僵持下去,秦國應該高興啊,把趙國耗得山窮水盡,窮途末路,多好的事!但秦王不同意,范雎不同意,白起不同意,難道這三個傢伙是秦奸,想叛國?



於是,三個秦奸勾連一氣,決定使用反間計,讓廉頗這個笨蛋出局,換個英明神武的趙括。讓這個未來的戰神,白起的終結者在戰火中粹練成鋼,將來好滅了秦國。

實在編不下去了。最後問大家些問題,如果你認真分析,立刻會判斷出,如果趙國不換將,戰爭的走向。

問,秦王使白起為主將後,為什麼嚴令,“敢洩武安君白起為將者,斬”?


饞嘴肥貓1

前幾天我寫了白起坑殺40萬大軍的文章,也有讀者留言問,如果趙軍不將廉頗換掉,能不能守得住的問題。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守不住!

從兩個維度來思考問題:第一、秦國為什麼要發動長平之戰?第二、趙國為什麼要換掉廉頗?

在秦國上層一直流傳的一句話:平了趙國,天下如探囊取物。而秦王是誰?天下梟雄,以取得天下為抱負,如果秦王想要取得天下,就必須先拿下趙國。所以趙國無論做什麼樣的反應,都阻擋不住秦與趙國開戰的勢頭。

如果“長平之戰”秦國輸了,秦國還會發動“短平之戰”“寬平之戰”。所以“長平之戰”的失敗除了趙國更換將領外,主要的原因還是秦國勢在必得的情勢。而秦國,通過商鞅變法,實行的兵制改革,在軍事實力上遠超趙國。

趙括,歷史上有名的紙上談兵,而廉頗確是歷史誇讚的名將,可歷史真是如此麼?

如果趙括真的只是個紙上談兵的書呆子的話,那麼秦國就完全沒必要密調武安君白起,就光憑那個至少能和廉頗五五開的王紇就完全足夠了!

廉頗其實是一個貪圖富貴,飛揚跋扈卻又富有心計的人,想當初趙武靈王親手提拔了廉頗,趙奢,樂毅三人!但是在趙武靈王被餓死後,趙奢、樂毅因此被迫離開了趙國,只有廉頗轉身就投靠公子成和李兌。

在李兌死後,趙奢回到了趙國,而自詡趙國第一武將的廉頗因為忌憚趙奢的能力所以只是讓趙奢做個收稅的小吏,後來在樂毅伐齊的時候,廉頗帶兵攻打齊國,卻被擋在了麥丘城外。在這時候趙奢被推薦接替廉頗攻打麥丘,然而廉頗卻對趙奢百般刁難,最後逼得趙奢立軍令狀一個月拿下麥丘,最後還是趙括獻奇謀這才拿下了麥丘城。

所以換下廉頗是正確的事情,趙括確實強於廉頗,最後趙括失利,要是換廉頗上估計也好不到哪裡去


笑嘗歷史百態

長平之戰,大家心目中都以為是因為換將趙括,才導致全軍覆沒。其實就算一直是廉頗將軍,長平之戰,最終也是守不住的。這本來就是一次必敗無疑的戰爭。

秦朝自商鞅變法,又歷經幾朝名主名相。實力已非其他六國可比。六國或遭秦國軍事打擊,或被秦國兼併土地。六國雖幾經合縱,絲毫撼動不了大秦。

秦國白起攻克韓國野王,切斷了上黨和韓都新鄭的道路,坐等上黨投降。上黨郡守馮亭,不願歸順秦國。遂想出把上黨獻給趙國。一來可以轉移秦國的軍事打擊目標,二來可以讓趙韓結成同盟。

趙孝成王召集平陽君趙豹和平原君趙勝商議。趙豹認為接收上黨郡,以弱小國家去奪取強國的東西,將得不償失,會給國家帶來災難。

無奈上黨實在是個大餡餅,趙孝成王最終抵擋不住誘惑,採用了趙勝的意見,接受上黨郡。

秦國花費了大力氣,眼看到手的肥肉,又怎麼可能拱手讓給趙國。想必被稱為“虎狼之師”的秦軍早已是義憤填膺,摩拳擦掌,只等著狠揍趙軍一頓,奪回本屬於自家的勝利果實。

秦國在士兵士氣上已經先勝趙國一籌。

趙國初定戰略,派廉頗駐守上黨。理由是廉頗打野戰打不過白起,防守卻未必會輸給白起。

趙孝成王意識到接受上黨郡,會帶來戰爭。但卻沒有認真的分析此次戰爭,可能會發生的種種走向,並制定應對的策略。

秦軍派王齕為將。兩軍在長平交戰幾次,趙軍接連幾次失敗。廉頗遂改變戰略,堅守不出。

此時的秦軍雖然在戰役上節節勝利,但並未消滅趙軍的有生力量。雙方都缺乏奮起一博將對方置之死地的實力。雙方多死死地盯著對方。

這時候除了考驗雙方將領的意志力,更多考驗的就是坐鎮後方的最高統帥秦昭王和趙孝成王的意志力和決策。

年輕氣盛的趙孝成王率先沉不住氣了。不但不聽從虞卿之言,去拉攏楚魏,合縱諸候。反而出了一個大昏招,派鄭朱去找秦國媾和。

這就好比把底牌亮給秦昭王看了。“我怕你,我不敢和你打,我打不過你。”估計本來也處於焦慮狀態的秦昭王此時真的笑掉了大牙,“這廝這麼快就扛不住了。”

就算秦昭王本來沒有必勝的信心。相信,趙孝成王的這個做法,堅定了秦昭王此戰必勝的信念。

戰爭剛有不順,趙孝成王既沒有審時度勢,採用最可能贏得這場戰爭的方案,合縱諸候。反而輕易改變既定策略,採取的還是一個下下策,媾和。

秦國趁機大肆宣揚趙國請求媾和的事,以絕其他諸候國增援趙國的想法。同時他又不答應趙國的求和。

趙孝成王無論是從心理承受力,還是決策力,和秦昭王相比,差距都不是一點點。

秦國派出間諜離間趙孝成王和廉頗的關係。

秦國這次離間的目的,大概就是逼趙孝成王換下堅守的廉頗,改派進攻的將領,爭取速戰速決。

趙孝成王果然中計,一再下令廉頗出擊。在廉頗不聽從命令時,改換了趙括。這時,秦國秘密派出武安君白起。最終,趙軍戰敗。白起用詐將趙國四十萬士兵全部坑殺。

話說回來,就算廉頗沒有被趙括替代。按照趙孝成王最初的設想,廉頗只堅守不戰。那麼這場戰爭就會打成持久戰。持久戰比拼的就是國力,拼糧草、拼後勤。那麼,趙國能拼得過秦國嗎?事實上,趙國是根本無法與秦國對耗的。

首先,從人口角度而言,秦國有五百萬,趙國只有三百萬。

其次,從地理角度而言,秦國地處關中,易守難攻,只要集中精力對付趙國即可;趙國處於四戰之地,各個方向都得派兵把守,難以做到完全集中兵力。

再次,從經濟角度而言,秦國自商鞅變法後,一直獎勵農耕、軍功,奠定了農業在產業結構上的絕對核心地位,故而糧食的生產和儲備非常雄厚。趙國工商業和服務業比較發達,這在和平年代是利潤豐厚,可到戰時就會面臨糧草供應不上的問題。

因此,一旦戰爭演變成持久戰,趙國還是必敗無疑。但至少,趙國的精銳部隊,不至於受到這麼沉重的打擊。如果採取正確的策略,合縱諸侯,迫使秦軍撤兵,也有可能。不過這都只是猜測,歷史畢竟真實的擺在那裡。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