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母愛3㎡:今天我們都是職場背奶媽媽

5月20日,因為一個諧音“我愛你”而成為“表白日”,其實這一天,還是國家確定的“全國母乳餵養宣傳日”,是每個哺乳期女性和寶寶的節日。

隨著母乳餵養重要性的深入人心,很多媽媽都已經逐步認識到母乳餵養對於嬰幼兒身體發展的好處,也更願意將母乳餵養的時間延長。懷揣這樣初心的媽媽重回職場後,一場艱難的“修行”正式開始……

所謂背奶媽媽就是處於哺乳期的女性因為上班,只能每天在公司給寶寶準備口糧,下班後將母乳揹回家的一群人。

大多職場“背奶媽媽”都經歷過視頻中的窘境:

“(單位)沒有母嬰室,只能尋隱蔽角落,被同事撞見了很尷尬。”

“跟打游擊戰似的,到處碰壁。”

“只好去衛生間,一進就是半小時,外面砰砰敲門聲緊張不得了。”

“基本上是在車裡完成,就怕有人經過。”

“有一次只有老闆辦公室是空閒的,戰戰兢兢進去使用了10分鐘,出來後發現老闆在門口靜靜等待著,特別不好意思……”

為了不影響事業,同時還要保障寶寶有綠色安全的食物來源,很多年輕媽媽選擇背奶。背奶之路非常辛苦,每天要安排固定的吸奶時間,若遇開會等臨時狀況走不開,就得咬牙忍著脹奶的痛,每個背奶媽媽都有一把辛酸淚。

因為沒有合適的備乳空間,媽媽們不得不選擇在洗手間、會議室、儲物間等地方吸奶,因此時常面臨有男同事闖入、被催促等尷尬情況,壓力、委屈、尷尬伴隨著堅持初心的每一天。

金色母愛3㎡:今天我們都是職場背奶媽媽

金色母愛3㎡:今天我們都是職場背奶媽媽

其實,背奶媽媽的這一問題,不僅困擾著每個家庭,同時也令全社會關注。

我國1993年發佈《女職工保健工作規定》首次將建立母嬰室納入國家條例。2012年國務院通過的《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草案)》第10條規定,女職工比較多的用人單位應建立女職工衛生室、孕婦休息室、母乳餵養室。

2013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共同支持母乳餵養的活動,在公共場所和辦公場所建立母乳餵養室等。政協北京市第十二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北京市婦聯在提案中建議,在公共場所建立母嬰室,並將促進推出母嬰室建設標準。

2016年年底,國家衛計委出臺《關於加快推進母嬰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建議》),明確了公共場所母嬰設施推薦標準。到2017年,我國已經在越來越多的政府建議中呼籲在公共場所與企業建立母嬰室,為背奶媽媽提供更便利的條件和更舒適的安全空間。

我們能為職場背奶媽媽做點什麼?

曾有媒體對100位在北京工作的“背奶媽媽”進行過調研,發現其中所在單位有專用“母嬰室”的不足十人。

其實,職場背奶媽媽們所需真的不多。一臺冰箱、一臺消毒櫃,一個基礎的操作檯,外加一把椅子,小小的3平米足以為“背奶媽媽”提供一個私密的備乳空間,讓背奶不再是一個只能與尷尬、不便聯繫在一起的事情,讓媽媽們感受到來自社會的愛與關懷。

給母愛多一點空間,為“喂”愛堅持的職場“背奶媽媽”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