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弘一法师李叔同与蝼蚁类生灵的六个“公案”

“在俗时,他是艺术大家;出家时,他是得道高僧。”这话,说的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弘一法师李叔同。


弘一法师李叔同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很多轶事至今被人津津乐道。

弘一法师李叔同在俗时,曾是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出家后,他潜心理佛、传扬佛法,为佛教文化的弘扬做出了巨大贡献。

爱即慈悲 | 记:弘一法师李叔同与蝼蚁类生灵的六个“公案”

但他一生谦虚谨慎,晚年甚至自号“二一老人”,自谦是“一事无成”“一钱不值”的老人。


弘一法师不仅虚怀若谷,还怜悯众生,他一生的很多轶事都践行了他所说的:爱就是慈悲。

丰子恺家,摇木藤椅赶小虫

李叔同去学生丰子恺家,每次坐木藤椅时总要摇摇才下座。丰子恺刚开始不好问,但见他多次如此,就开囗问他为何如此。

李叔同答道:“这木藤椅可能会有小虫,这样摇摇后这些小生命就跑开了,坐下去后不至于杀生。”

丰子恺每每忆起这桩小事,总感动不已。此外,弘一法师还曾在丰子恺家告诉学生:你家地上有很多蚂蚁,这让丰子恺很是震惊,因为他从未见过,可见法师观察入微。

爱即慈悲 | 记:弘一法师李叔同与蝼蚁类生灵的六个“公案”

后来,丰子恺子恺说,

弘一法师的关心小蚁小虫,是由于他的慈悲之心。他的心,正如《华严经》上所说:“于一切众生,当如慈母。”

弘一法师中途放弃字模

夏丐尊先生曾说过一件事:有一年,弘一法师偶然经过上海,向坊间购买仿宋活字,以作印刷佛经之用。

买来后,法师觉得字体参差,行列不匀,因发愿特写字模一副,制成大小活字。

爱即慈悲 | 记:弘一法师李叔同与蝼蚁类生灵的六个“公案”

返山后,就依字典部首,聚精会神逐一书写,日作数十字,偏正肥瘦大小稍不适意,就重写。一个月后,写到“刀”部,忽然中止。问其故,弘一法师说:
刀部的字,多有杀伤意,不忍下笔。夏先生赞叹道:“其慈悲恻隐,有如此者”。

徐悲鸿两问弘一法师

弘一法师出家后,徐悲鸿先生曾多次进山看望法师。一次徐悲鸿先生突然发现:山上已经枯死多年的树枝,发出新嫩的绿芽。

徐悲鸿先生感到非常不可思议,便问法师:“此树发芽,是因为您位高僧来到此山中,感动了这棵枯树,它便起死回生。”

弘一法师说:“不是的,是我每天为它浇水,它才慢慢活起来的。”

徐悲鸿先生顿觉肃然起敬,说:“我和你同样看到枯树,我只当它是枯树,你却把它当成和众生一样的生命来看待,我等惭愧啊。”

爱即慈悲 | 记:弘一法师李叔同与蝼蚁类生灵的六个“公案”

还有一次,徐悲鸿先生又去看望弘一法师。结果,他看到一猛兽在法师跟前走来走去,神态十分闲适。

徐悲鸿觉得很奇怪,便问弘一:“这猛兽看起来像山上野兽,为何在此却不伤人?”

法师说:“早先它被别人擒住,我把它救下放了,因此它不会伤害我。”


临终遗言:在龛脚垫四碗水

弘一法师圆寂时,曾对弟子说:“我去后,你记得遗体装龛时,要在龛脚垫上四碗水,以免蚂蚁爬上尸身被无辜烧死。”

爱即慈悲 | 记:弘一法师李叔同与蝼蚁类生灵的六个“公案”

(图为弘一法师圆寂)

生前爱惜蝼蚁等弱小不足为奇,但连死后也顾念这些微小生灵,弘一法师的慈悲不禁让人肃然起敬。

在弘一法师刚出家的1918年,当他抛弃日本妻子和幼子剃度为僧时,他曾对着质问他的妻子说:爱,就是慈悲。这一生,之于众生,弘一法师无疑已做到了他所说的:慈悲爱!

爱即慈悲 | 记:弘一法师李叔同与蝼蚁类生灵的六个“公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