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李自成“大順軍”擊敗清軍入關,中國將會是什麼樣子?

縱觀明末的整體大勢及各主要勢力的基本情況,明朝的滅亡幾乎是必然的,明朝的政治體制無法滿足東南新興地主階層和西北憤怒的農民階層間任意一個的政治訴求,自身的宗室群體又如肥豬一般虛弱待宰,續命或許可以,中興絕無可能。退一萬步講,李自成真的做到了阻止清軍入關,由於有強大之清拊其背,令它寢食難安,他也無力去征討南方的明朝殘部,中國必將陷入分裂。

如果李自成“大順軍”擊敗清軍入關,中國將會是什麼樣子?

假設入關主力被李自成“大順軍”擊敗,以清軍的實力,只會作暫時的退卻,而不至於被擊潰,遭受重大傷亡。大順軍是當年年初從陝西一路“流寇”過來的,經過長途奔襲,多有挾裹之眾,很難與精於騎射、作戰勇猛,且擁有火器的清軍對敵——歷史事實是,大順軍在山海關遭到慘敗,且一敗之後,便無力再戰,被迫放棄北京西竄。假設李自成又很僥倖地擊退了清軍,只消幾個月,待秋高馬肥,經過更為充分的戰爭準備,清軍將以更猛烈地方式來襲。而且清軍進攻的方向不一定就是山海關,從山海關經居庸關、昌平、宣府、大同,原大明的千里邊疆,都有可能成為清軍破關而入的孔道——我們前面說了,清軍在征服東部蒙古後,已有條件利用其強大的機動作戰能力,隨時出現在任何地方,令順軍防不勝防。

如果李自成“大順軍”擊敗清軍入關,中國將會是什麼樣子?

還有,糾正很多大漢族主義一個錯誤,歷史上漢人王朝在少數民族地區,比如新疆,蒙古,東北,西藏設立什麼都護府等等機構,不代表這些領土就屬於中原王朝,本質上漢人跟少數民族屬於附屬國之類的關係。清朝最大的功勞,就是給中國增加了廣闊的領土,明朝時期長城一直是邊關,起碼蒙古不屬於明朝,關寧防線以北,也就是今天的吉林,黑龍江都不屬於明朝,明朝也從來沒統治過臺灣,臺灣第一次歸中國大陸管轄是康熙時期。還有新疆,西藏大片領土,清朝都直接歸中央管轄。

如果李自成“大順軍”擊敗清軍入關,中國將會是什麼樣子?

清朝也有效的整合了本土與邊疆,為中國留下了極大的戰略轉圜空間。同時,爭奪黑龍江流域以及吞併蒙古、新疆又有效的阻擋了沙俄的南下,使其南下得以推遲。也正是因為中國的體量足夠大,可以有效的引入外部勢力進行平衡,使得洋人只能玩以點帶面,即控制一部分港口或者地區成為貿易的橋頭堡,也正因如此中國才能在1840年以後確保自身的獨立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