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互聯網轉向傳統行業,AI落地難度變大,「智慧計算」如何玩轉?

AI正在改變著經濟社會的運行模式和人們的生活方式。比如,網上叫車、點外賣、在線搜索和翻譯、人臉識別打卡等等,都體現了AI的應用,讓我們普通消費者感覺到AI觸手可及。而隨著AI從消費互聯網向產業互聯網的滲透,那些具備大數據、人工智能能力的領先互聯網企業正把觸角伸向傳統行業,試圖用AI變革傳統行業:

從互聯網轉向傳統行業,AI落地難度變大,「智慧計算」如何玩轉?

網易、阿里進入養豬行業,通過互聯網所具備的智能化進行自動化養豬;阿里、京東等電商大舉進軍新零售,從線上向線下實體零售擴張;滴滴出行利用AI和大數據涉足智慧交通;阿里、騰訊、京東等大力發展互聯網金融;特斯拉、谷歌、蘋果等進入智能汽車、無人駕駛……。

這些領先互聯網企業在利用AI升級改造傳統行業的同時,也給傳統行業企業帶來轉型的壓力,一些傳統行業企業開始藉助互聯網、AI進行轉型,加速智能化。這些出身傳統行業的企業清楚,如果不積極向互聯網、向AI轉型變革,就可能被這些跨界而來的“新物種”顛覆。

所以,你會看到,傳統零售企業蘇寧國美等一直在積極佈局線上,通過變革來尋找逆襲的機會;傳統的銀行、證券公司開始發展互聯網金融;寶馬、通用汽車等傳統車企積極研發智能汽車、研發無人駕駛技術……。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各行業企業向AI轉型,我們將快速進入智慧時代。而不論互聯網企業用AI向行業市場滲透,還是傳統行業企業向AI轉型,都離不開龐大計算力的支撐。

“智慧時代一切皆計算”,中國工程院院士、浪潮集團執行總裁王恩東在日前召開的IPF18浪潮雲數據中心合作伙伴大會上指出,隨著全球從傳統信息社會向智能社會的升級,智慧計算將成為未來主流計算形態。

從互聯網轉向傳統行業,AI落地難度變大,「智慧計算」如何玩轉?

中國工程院院士、浪潮集團執行總裁王恩東在IPF2018大會上演講

作為領先的計算平臺廠商,浪潮在互聯網行業獲得領先優勢後,希望用互聯網的經驗賦能傳統行業,把傳統企業的智慧化轉型對計算的巨大需求,視為未來五年發展的重大機會。

首推AI品牌,繼續領跑AI計算

在被稱為是“AI發展元年”的2017年,BAT等很多企業都提出了各種AI口號、理念,積極向AI轉型。浪潮及時抓住互聯網企業轉型AI的機會,在2017年初就成立人工智能部門,全力推動AI產品的開發、打造多樣化的系統級AI計算平臺,並確立了符合自身定位的“智慧計算”戰略。

“智慧計算”是在2015年提出的“計算+”戰略基礎上,以雲計算為基礎平臺、大數據為認知方法、深度學習為優化工具,簡稱CBD(Cloud computing,Bigdata,Deep learning)構築智慧計算生態。

“智慧計算”保證了浪潮在AI領域的領先。浪潮已成為業界擁有AI服務器產品線最豐富的廠商,同時也成為AI領域份額最高的廠商。

在被看做是“人工智能落地元年”的2018年,“深耕人工智能”成為浪潮四大核心業務策略之首。在2018年IPF大會上,浪潮發佈了AI全新品牌——TensorServer,這是浪潮對AI 戰略的全新升級,在計算平臺廠商中是首創,足以顯示浪潮對人工智能的重視。

從互聯網轉向傳統行業,AI落地難度變大,「智慧計算」如何玩轉?

發全新AI品牌TensorServer

浪潮AI&HPC總經理劉軍介紹,TensorServer定位是成為AI的承載者和賦能者,TensorServer構建了平臺、管理、框架、應用四層結構的產品創新,為AI客戶構建一個AI基礎架構系統。具體到不同的AI客戶,會根據需求提供不同的產品和應用。

對於像BAT這樣的全能型AI科技公司,主要提供一個AI基礎設施的計算平臺;對於像科大訊飛、曠視、商湯等AI垂直領域的領導者,在垂直專業領域很強,浪潮除了底層硬件之外,還包括框架、管理平臺以及一些性能調優服務;而對於成千上萬的渴望向AI轉型的行業用戶,多數需要端到端的能力,浪潮會提供包括四層產品的端到端解決方案。

在劉軍看來,廣大的行業市場更具有想象空間,是浪潮今後重點關注的方向。隨時AI向各行各業的推廣應用,劉軍判斷,未來服務器都將是AI服務器,TensorServer具有極大的擴展空間。

在2015年的IPF大會上,浪潮提出到2020年服務器進入到全球前三的目標。根據Gartner和IDC的報告顯示,從2017年第3季度開始,浪潮服務器出貨量已位居全球第三。浪潮提前三年實現了進入全球前三的目標,離不開“互聯網”和“AI”的助推。浪潮AI解決方案在中國佔有率達60%,而在BAT等互聯網巨頭企業的佔有率高達90%。

劉軍表示,浪潮在AI市場已經擁有了領先優勢和產品,現在推出一個AI品牌,表明了浪潮對未來市場快速增長的看好,浪潮有信心在AI市場跑的更快,拿到更多的份額。

浪潮已探索出了一條適應滿足互聯網客戶的JDM業務發展模式,搶先抓住了互聯網企業AI轉型的機會,在AI上成功搶位。浪潮希望通過推出TensorServer全新AI品牌,升級AI戰略,重點抓住傳統行業轉型AI的機會,繼續領跑智慧計算,實現到2022年全球服務器第一的目標。

啟動“T”計劃,構建AI新生態

相比BAT、滴滴等互聯網企業或一些創新服務型企業率先轉型AI,很多傳統行業企業還沒有大規模落地AI,這意味著傳統行業發展AI的空間很大。但是,相比互聯網企業,傳統行業企業的落地AI難度更大。

一方面,互聯網的應用場景相對單一,無外乎是雲計算、大數據、AI、物聯網等幾個場景,而行業的AI轉型,面對的場景要複雜得多,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應用場景和行業特點;另一方面,互聯網企業在算法,數據、人才、計算力等方面都有比較好的積累,而傳統行業企業並不擁有像BAT等互聯網企業那麼強的AI技術專業力量。

所以,要想在行業落地AI,單靠任何一家企業單打獨鬥是無法實現的,必須根據行業的特點部署AI方案,完善各行業的生態圈,因為生態圈的完善度直接決定了客戶對其的接受度。

這正是阿里、浪潮、華為等巨頭爭相構建生態、拉攏合作伙伴的原因,也是浪潮IPF合作伙伴大會召開的目的。

作為浪潮一年一度的最重頭會議,IPF合作伙伴大會已連續召開多屆,一屆比一屆規模大分量重。尤其是把行業企業市場作為主戰場之一的2018年,浪潮更把合作伙伴放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提出了“夥伴第一”理念,希望藉助合作伙伴的力量一起把蛋糕做大。

具體到AI市場,浪潮在IPF上啟動了面向AI計算的全新生態建設計劃-- “T”計劃。T計劃從創新、夥伴和人才三個維度入手,釋放AI計算的核心價值與能力。

第一,用創新去創造新市場。一方面,浪潮自身不斷強化產品創新能力。在IPF2018上,浪潮發佈了為AI雲場景設計的NF5468M5,可提供專為AI雲優化的彈性配置能力、可支持AI模型訓練性能最大化。據透露,浪潮今年會陸續發佈11款專門為AI去計算優化的軟件和硬件產品。

第二,與合作伙伴一起推進AI商業化。浪潮的很多合作伙伴如BAT、滴滴、科大訊飛等在AI領域有著非常豐富的經驗,浪潮要把這些領先AI合作伙伴在算法、應用等方面的經驗借鑑給其他合作伙伴,使得更多合作伙伴參與到AI的商業化進程中。

浪潮還會為合作伙伴提供個一體化的開發工具——AI服務器AIStation和Teye套裝軟件,可為合作伙伴構建一個基於AI的開發環境,使得合作伙伴可以快速開發AI產品。

最後一點,也是浪潮最為重視的是培養AI人才。從全球範圍看,AI人才都極為緊缺,在“存量”人才有限的情況下,只能加大人才的培養力度。浪潮過去幾年已做了大量人才培養工作,比如,近幾年每年堅持做基於GPU計算的培訓,還牽頭舉辦面向全球大學生的全球最大規模超算大賽,在近幾屆超算大賽的題目中,加入了AI相關的題目。

從互聯網轉向傳統行業,AI落地難度變大,「智慧計算」如何玩轉?

ASC18世界超算大賽剛剛在南昌大學落下帷幕

浪潮計劃結合超算競賽,年培訓5000名大學生和工程師;同時,還計劃建立浪潮AI計算青年人才獎,設立千萬元獎勵基金,對於在算法、數據、應用上面突出貢獻的AI人才給予表彰,鼓勵更多青年人才投身到AI領域。

總而言之,浪潮希望通過T計劃,與合作伙伴共建AI新生態,形成端到端的智慧計算方案能力,賦能客戶的AI轉型。而通過與合作伙伴相互借力,一起把AI市場做大,實現服務器衝擊全球第一的目標。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