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之文的歌能跟蔣大為比嗎?

懷哲

一個是歌壇的常青樹,一個是一炮走紅的草根明星。朱之文的歌能與蔣大為比嗎?我覺得可以,但倆人不再一個檔次上。


蔣大為是一個專業歌者,音域寬廣,唱法嫻熟。像“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牡丹


之歌”、“路在何方”,都是他的代表作,膾炙人口,經久不衰。蔣大為不僅能唱,還能作詞作曲,對音樂有著很深的研究與獨道的見解。


反觀朱之文,能拿出手的,被大眾所記住只有“滾滾長江東逝水”一首而已,還是翻唱楊洪基老師的歌區。朱之文出名後,更多是在參加各種商演,更多是在原地踏步,絲毫難見成長的跡象。如果一個歌手,沒有自己首唱的歌曲,沒有自己的獨特的演唱之路,是很難長久的。就像流星劃過天際,一時耀眼罷了。

朱之文的歌與將大為能有一比,但真的比不出啥結果來。喜歡朱之文的人不會因為他的歌難敵蔣大為而放棄自己的喜歡。推崇蔣大為的人不會因為倆人對比而改變蔣大為在自己心中的地位。


洛水清風cuixiaosheng

蔣大為1947年生於天津和平區因自幼酷愛唱歌早年中學生響應號召上山下鄉政策,因比較活躍歌唱的好被招為地方文工團巡迴演出工作。1978年《駿馬奔馳保邊疆》讓他初露鋒芒,後來央視春晚《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更讓廣大觀眾知道了蔣大為這個名字,不知道他外號蔣八首的由來,但他那高亢,清亮,開闊的歌聲確實讓人聽起來有一種耳目一新的衝動。

蔣大為應該說是在我國音樂行業是出道比較早的前輩,再後來成名後不斷經過專業進修在創作中不斷學習與實踐,至今也算是歌手們的鼻祖,很多歌手選拔賽蔣大為都有作為評委參加。

朱之文雖然歌聲音色和蔣大為有一拼,但是無論從文化底蘊還是實踐經驗,音樂知識等各方面客觀的說還是不在一個層面上,這個水平不是同一首歌你模仿的像極了,就是你歌唱的好的問題,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麼有比的必要。


雪域戰狼


微微一笑160234145

首先,我覺得無論是蔣大為或者朱之文都在舞臺上獲得了大多數觀眾的認可。說明他們有著帶給聽眾美好歌聲的共同點。不同的是蔣大為所處的年代是人才相對缺乏的階段,那個時候稍有出色便可以有機會獲得出彩的機會。而朱之文所處的年代可謂百花齊放遍地歌者,想在這種環境下獲得一席難度可想而知。當然不能隨便評判究竟是蔣大為歌唱的好還是朱之文唱的好,因為江大偉出道要早於朱之文多年,早年有經過科班訓練,經過日積月累終摘歌唱家這一稱謂。朱之文雖然出道較晚但他有地氣、有謙卑、有虛心學習精神,誰能告訴我他不會在日積月累的鍛鍊中一樣會進步呢!再者說了,有誰能說出李雙江、蔣大為誰的歌唱的更好呢?只能說他們各有特色,互不替代。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有先入為主的陋習,從客觀認識來看,先入的是老朋友晚來的是新朋友,總之都是朋友。我們不應袒熟欺生更不能喜新厭舊,抱著欣賞的心態去看人感覺都是優秀的,自己心情愉快。抱著挑剔的眼光看人總愛分出高低,心情就會糾結。何至於呢?所以蔣大為、朱之文誰唱的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心態!


阜陽張保

朱之文是人,蔣大為也是人。同樣是人,為什麼不能比?怎麼一上來就要先看“社會地位"嗎?就要先看“資歷"?“輩份"嗎?先看“三、六、九等"嗎?中國人怎麼了?早年都罵“勢力眼兒”,現在怎麼愛上“勢力眼兒"啦?蔣大為是從小就愛唱歌,人們喜歡,朱之文也是從小就愛唱歌,人們就不該喜歡嗎?是因為蔣大為的嗓子長在“城市人”的身上?朱之文的嗓子長在了“農村人”的身上?蔣大為機遇好些,進修過。朱之文農村人,無條件進修。就是這麼個差別:一個走向了專業,一個是農民業餘愛好。專業的必須把歌唱好、必須進修深造,否則對不起專業和職稱。業餘愛好是自由自在的,沒有職務上的“必需",因而也得不到進修深造的機會,要種地,賣糧得以活命。專業的,唱得好,是必需的,否則混不去去。業餘的,唱得差些,是要鼓勵的,讚歎的!何況,單從音域、音質上講,朱之文遠遠超過蔣大為,是真正的天才!為什麼音準、韻味差些?正是因為朱之文沒有進修深造,沒接受過高級教授指導和訓練。但是,儘管如此,朱之文的歌更具足鄉間田野的原聲味兒。其實,自古以來,人類的歌唱家大多是從民間走來的,“天籟之音”沒聽說都是“院校派"出身的,相反,是從大自然中走出來的。另外,歌唱家不都是科班的專利,應當是源於生活中。歌唱祖國,歌唱人民,歌唱新生活。所以,愛生活、愛人民、愛祖國,是唱歌人最重要的品質。這一點,朱之文更勝一籌。


傻瓜尋真

謝謝相邀!

朱之文的歌雖然成名了,但他的唱法跟蔣大為是有出入的,如果唱出來的音調都是一樣的,那麼觀眾聽多了也會乏味的。

因此,朱之文的歌與蔣大為的歌比起來小巫見大巫,不足為奇了。


鐵男春秋

朱之文,1969年11月27日出生於菏澤,中國大陸農民歌手。在山東電視綜藝頻道《我是大明星》選秀欄目中,演唱《滾滾長江東逝水》,獲得冠軍從而一舉成名。

蔣大為,1947年1月22日生於天津市和平區,中國男高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蔣大為憑藉一曲《牡丹紅》成名,他的名字代表著中國民歌藝術如花似錦的繁榮景象,《牡丹之歌》《駿馬奔馳保邊疆》《敢問路在何方》等這些經典之作,已經寫入了中國民歌的史冊。

再看看二者的榮譽

朱之文獲獎情況

蔣大為獲獎情況

從獲獎情況和級別看,結果就不用多說了吧。並且,兩個人出生環境不同,蔣大為從小接觸藝術,而朱之文是農民出身,憑藉滿腔熱情成名,靠的是一副好嗓子。

綜上,我認為朱之文地位不會比蔣大為高。但是從農民到紅遍大江南北的人物,他的堅持值得我們學習!


姚言菌

蔣大為可以說是科班出身的歌唱家,他唱的歌曾感染著二代人,他的學生和徒弟遍及全世界,他是國內唯一不為錢,也很少接廣告的歌唱家,他的造詣和地位少有人能撼得動他的,他是我最敬重的歌唱家,他不但歌唱得好,而且人品修行都是極品。

朱之文的歌我也喜歡,但他不竟是草根歌唱家,和蔣大為不同於一個檔次,這是不能用作相比較的,各有各的長處,朱之文也有很多粉絲,他的歌十分接近生活,樸素而華麗,鄉草情味濃,深感人心。

蔣大為和朱之文都是我敬重和愛聽他們歌的忠實粉絲,讓他們在新的一年裡他們的歌聲能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快樂!


四方有貴人

朱之文和蔣大為唱歌歸為同類。您說蔣大為是陽春白雪,朱之文就下里巴人?沒有很多依據吧。

論出身還是論學歷?

蔣大為爹媽也是普通工農兵,說到底蔣大為和朱之文開局一樣,只不過老朱趕上市場化,喜歡被包裝成大衣哥,一副邋遢窮酸相,其實他身著西服,扎進風紀扣,一身山東大漢孔武身材,齊刷刷壓垮蔣大為的氣勢。

再看蔣大為出道,只因《西遊記》插曲一錘定音,開始就是峰巔。蔣大為延續王昆李光郗等老一輩歌唱家風格,在唱法上沒有突破,與同時代的那些歌唱家不分伯仲。

如果講科班,專門的樂理,很多音樂學養,朱之文是欠缺的,但他很快跟著於文華歌唱家,也是很快學會了五線譜,進步非常犀利。

音樂這玩意,不是霍金搞宇宙那麼厲害了,瞎子阿炳沒讀過書,《二泉映月》絕世無輪,趙本山狗蛋文憑沒有,創造了中國小品一段舉國神奇。

誰說朱之文不能?

但蔣大為老師註定不能了。


勞動創造美

把人品,素質等方面除外,單就唱歌而言,可以說朱之文和蔣大為連可比性都沒有。蔣是專業的,在嗓音,技巧方面受過專門訓練。朱屬嗓子較好,業餘愛好,通過星光大道成名。無論是資歷,演唱都有好大距離。另外,媒體天天炒作朱之文,對朱之文也未必是好事。應給朱一點安靜,唱歌就好好唱,不要天天亂七八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