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自主品牌汽车和韩系车有多大差距?

谭敏

韩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可以说很中国很类似,绝对有借鉴作用。起步晚,被欧美日等列强包围,但也是从引进合资、技术消化之后,日益自强,直到今天现代、起亚具有了世界级的影响力。现代、起亚畅销欧美。

韩系车的崛起,除了主打性价比,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着充足的支撑基础:

首先是国家层面的政策引导,重视引导竞争,大力支持基础零部件工业,而中国主要扶持国有大企业;

其次,韩系车通过合资引进技术之后,重视建设自主研发、经营、销售等一系列环节。如今韩系车几乎年年都有世界十佳发动机,还有成熟可靠的变速箱研发能力。像现代的高端旗舰雅科仕,就装备上了自己的8AT。而中国汽车产业自主研发能力依然比较弱,除了比亚迪的电控之外,其它方面都仍然落后;

再三,韩系车如今已经通过借鉴欧美,培养出了属于自己的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这是自主品牌的最大缺陷所在!这也是为什么如今韩国车的质量已经得到国际广泛认可,而中国车还处于良莠不齐的阶段的重要原因。

最后,就是韩系车最为知名的世界顶级设计水平了。它们放权设计部门,而且设计定位明确;反观中国品牌,只有长安、广汽、江淮等能够做到将设计放在了战略层面的高度上,而诸如陆风、众泰、比亚迪这样的山寨车依然层出不穷。

其实,中国品牌里的佼佼者们,设计、技术、品质层面已经不比韩系车企差多少了。但是为什么韩系车的品牌力还是要比中国品牌强?因为它们已经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稳健严密的强大体系:一流的发动机研发能力、成熟可靠的变速箱生产能力、世界级的设计水平、丰富的细分车型、完善的营销采购体系等等。而中国品牌如今还是没有形成体系,处于游击战的状态,只能依靠空间,配置,价格换来某一两款车型的热销,很多自主品牌除了一两款SUV好卖,其它车型就不灵了。因为你没有形成体系,还是处于游击战的状态。

各个细分产品都能均衡发展,有节奏的更新换代,面向的是世界市场,这才是韩系车成熟强大的关键。


车域无疆

依稀记得,几年前我还在潘家园跟在大哥屁股后边儿倒腾玉器,一天我傍晚我在路边溜达,突然看到旁边停着一辆等人的车,大灯亮着蓝光,全车被一圈五彩灯带围绕,自带圣光,车里放着摇摆的歌,走进仔细看这个车,woc,帅炸了简直,比路边停着的小宝马(E92)都霸气都帅都年轻。不过几年过去了,再反看这辆车,真tm非主流。。。

这辆车就是被大家成为屌丝三宝之一的:起亚K5,这辆车也建立了我对韩国车的第一认知(当年我真的以为满大街跑的北京现代出租车是北京产的国产车。。。)

现在看来那时候北京大街上韩国车真的多,先不说满大街的现代出租车,就是普通家庭选择三厢的时候都不会不考虑伊兰特。那时候大家觉得韩国车么,合资的,价格比德国车低,也耐用,质量么,街上那么多出租车跑着呢,人家出租公司肯定不会选老坏的车吧。所以一时间韩国车成为了一个性价比之车。也是那个时候国产车余合资车的差距确实太大了。

但就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韩国车突然卖不出去了,销量下降百分之40,就拿现代汽车来说,17年在中国就比16年少买了40多万量。我用左脚想了想,一共俩原因:

·第一个:17年爆发的民族情绪

·第二个:国产车有了飞跃式的进步。

第一点大家都清楚就别逼我不多说了吼吼~第二点大家有目共睹,国产车的销量有了一个飞跃,大家用人民币投票国产车,说明大家还是在慢慢认可国产车。继前两年h6、博瑞、博越这样的车型推出后,GS8、rx5、新帝豪、i、荣威i6这样的相对精致价格合理的国产车都在涌现,尽管还有很多问题,大家还是在慢慢接受和支持。


反观韩国车,价格买的比国产车贵,车型方面没有大换代,动力系统万年不变。渐渐失去了竞争力。

不过要上升到品牌层面,现在自主品牌和韩国品牌的差距,那就不能但看几款车型了,要看看核心能力,简单的来说就要拿品牌最拿得出手的车来比一比,在这个层面一比就会发现国产车查的还很远。。。。就拿国产车销量巨头哈弗和韩国车巨头起亚来比比

大家不要以为,自主品牌和韩国品牌的差距就是发动机,其实发动机方面自主品牌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了,现在哈弗的vv7上搭载的就是一台自主研发的2.0T发动机,已经初具成熟,可以说是发展很快了。

现在国产车和韩系车的最大差距在变速箱上。现在国内厂商可以买到国外的老旧变速箱,很老那种,4at之类的,真正主流的8at,10at都不会卖给自主品牌的,现在自主品牌自己研发的变速箱基本都是仿国外的7速双离合的,就说vv7为什么234马力加速十秒多油耗那么大, 车重是一方面,变速箱是一个大的根源,调校都还与国外的有差距。

虽然现在自主品牌和韩国品牌和其他国家品牌还有差距,不过我还是愿意支持国产品牌,真的希望几年之后中国人能拿出自家的性能高端车站在世界的舞台上一教高下。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自己对于韩国车和国产车的用车感受,也让我多学习学习~


吱道二手车

从去年开始,韩系车销量的确不如从前。2015年北京现代在国内的全年销量为106万辆,2016年则为114万辆,尽管总体来看,韩系车销量没有下滑,但是韩系车在华的市场占有率已跌至7.4%,创下入华十年以来的最低值;另外在今年3月份,现代和起亚汽车在华销量仅有72032辆,同比减少44.3%,增幅相当明显。

但是,韩系车之所以萎靡,其实萨德事件最多只能算是客观因素,真正的主观原因是来自主品牌的崛起,抢走了不少韩系车的市场份额。在几年前,普通大众都有买自主品牌还不如买韩国车的思想,可是现在的情况已然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过去自主品牌确实一片荒凉,韩系车以高配置低价格的优势腐蚀着其他系的市场。可是就在这仅仅不到5年时间里,自主品牌的产量、质量、品牌美誉度得到了迅速提升。并且如今正在涌动上攻的能量,自主品牌也正在推出各种的旗舰车型,和高端子品牌,开始打起了合资品牌“饭碗”的主意。不过自主品牌究竟发展至今,真的有抢合资饭碗的能力了吗?而至少与我们如今不喜欢的韩国相比,究竟还有多远的距离?

造型设计虽不输韩国,但仍未完全摆脱山寨

首先得承认,造型设计是自主品牌这几年进步最明显的地方。特别是随着一些自主品牌的奋起直追,也诞生了诸如吉利博瑞,博越,荣威RX5,i6,还有观致5等等漂亮国产车。可整体方面对比,自主品牌与韩系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而这个差距主要体现两方面。

首先,韩系车已经告别山寨,而自主品牌显然还没有摆脱山寨的影子。今天的韩系车,已经基本找不到山寨的影子,无论轿车、SUV还是MPV,韩系都完成了对于山寨的摒弃,而反观自主品牌依旧没有摆脱山寨的影子。

韩系车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家族基因和设计语言,比如提到现代会想到“流体雕塑”,提到起亚就会想到“虎啸式”前脸。而这方面,大多数自主品牌在这方面还处于发展当中。当然,自主品牌在这方面也有做的比较好的,典型代表就是吉利,比如说到吉利就会想到它“回纹”设计。

另外,自主品牌还缺少了属于自己的设计标签,好比我们提到美国车,就会联想到肌肉感;提到法国车,就会联想到浪漫与激情;提到韩国车,就会联想到流线感。所以,我倒建议自主品牌不妨将“中国元素”融入到产品当中,因为“中国风”除了是很好的中国汽车品牌标签之外,同样能极佳的迎合中国消费者心中的民族主义,提高中国人购买国产车的理想消费主义意识。

核心技术刚登堂入室,前端技术已经走在前列

技术和研发向来是自主品牌与合资的最大短板。毕竟严格来算,自主品牌也只有十几年的造车历史,自然无法与国外那些百年巨头在技术上硬碰硬,即便和合资底层的韩系相比,自主在技术研发和技术沉淀上都仍有些差距。

比如在代表核心技术的重要零部件方面,现代旗下的摩比斯几乎可以生产除了轮胎、玻璃和车身外的一切零部件,它的综合实力排名在全球前十行列,在全球零部件百强排名中,韩系可以占据6个名额。

但是反观中国在零部件方面可谓是全面落后,拿发动机来说,这几年虽然很多自主品牌都有相继的推出自主发动机。但问题是,自主品牌却没有一款发动机或者核心技术是得到广泛认可,并获得什么世界级发动机大奖的。可相反的,韩系现代劳恩斯上所装配的4.6L V8发动机曾经荣列全球十佳,而自主发动机距离全球十佳恐怕还有不小距离。

另外在变速箱上,这更是自主品牌最为薄弱的地方。以自主品牌中成就最高的盛瑞8AT变速箱为例,在盛瑞8AT变速箱投产之后,一度号称是“全球第四个可以生产8AT变速箱的国家”。可在早在盛瑞投产很多年前,现代旗下的派沃泰就开始生产8AT变速箱。而且更有趣的是,盛瑞的8AT变速箱技术来源之一也是韩国,其组装线由韩国韩华公司制造,测试线则委托韩国ADT公司调试。

所以不管是发动机,变速箱这样的核心技术,还是在重要的零部件方面,自主品牌和韩系车企的真还有一段差距。

不过,虽然在传统核心技术上,自主品牌离韩系车有所距离,但是在新能源,互联网汽车,无人驾驶等前沿技术方面,自主品牌这两年的成绩是值得肯定的,甚至在某方面,已经走在了韩系等一众合资品牌的前面。毕竟这是自主品牌想要实现“弯道超车”的捷径,自然要多下功夫。

产品品质总体进步极大,但仍然参次不齐

毫不客气地讲,10年前自主品牌的产品质量岂是一个“痛”字了得,像一座绕不过去的山,横亘在心头。尤记得当时溜妇孺皆知的顺口溜:“奇瑞、奇瑞、修车排队”......以及比亚迪F3开着甚至会有车门掉下来的恶性案例。

但是,随着近些年不少自主品牌投入了先进的生产线,又请了海外工程公司来帮他们调校底盘。在车身扎实度、底盘行车品质,以及极限操控调校上,已有超越现代起亚车型的表现。

比如我们再看今天吉利博越,荣威RX5这些国产精品,不管是在像汽车钣金,缝合处这些我们看得着,摸得着的地方有明显提高。而且在安全方面,C-NCAP五星得分已经是常态,得分比同期上市的合资车型更高的例子频繁出现,这也是很值得为自主品牌称赞的地方。

不过,虽说长城、吉利和奇瑞等主流军团已经在品质方面取得巨大进步,但就整体自主品牌水品而言,依旧参次不齐,还有众多如宝骏、众泰、江淮、力帆这些乏善可陈之辈。而且除了品控方面,在整车动力匹配的完善度、NVH(噪音震动控制),以及人体工程方面,韩系车还是比自主品牌表现得成熟许多。

在汽车行业其实有这样一句话:只有当一个产品经历了一代生命周期之后,从研发、制造、销售、用户体验、售后服务整个产业链都得到了验证才基本可以判断一个企业的竞争实力。

但是在中国市场,有两组数据很能说明问题。从J.D.power 过去几年的IQS(新车质量研究,反应的是消费者在购车2-6个月遇到的问题数)、VDS(车辆可靠性研究,购车37-48个月内的用车问题的调研)得分排行可以看出,IQS,北京现代除了2014年排在第二位外,2013、2015、2015年均居合资品牌第一名;VDS,北京现代已经连续三年蝉联第一。可见在德、美、日、法系车中,韩系车在反映新车质量、车辆可靠性、稳定性方面的表现十分抢眼。

同样反观自主品牌,J.D.power 研究显示,在IQS上,自主品牌在新车质量的指标上进步的确不小,也让国人看到了自主品牌可以迎头赶上的希望。但是VDS指标,也就是反应长时间的车辆可靠性方面,自主品牌在这方面就要明显差了许多。

小结

不可否认,自主品牌这几年的进步真的很大,仅仅只是花费几年的时间就走完了很多国外厂商几十年的路程。但是自主品牌超越韩系车绝不是在一个时间段内销量上的超越,也不仅是在中国市场上的超越。要知道,2016年现代的全球销量为486万台,而中国的任何一家自主品牌都远不及现代的销量,所以自主品牌想要超越韩系车,仍尚需时日。


卡尔说车

您身边的汽车专家,请关注 小拉车

从目前来看,有些自主品牌的实力与韩系品牌可以说并不二致。

从1990年代末期,一些新的中国自主品牌开始出现,当时的自主品牌无论在产品力、品牌力都与韩国汽车品牌存在很大差距。当时的韩国现代就已经是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了。

而且随着韩国现代集团与中国的自主品牌先后建立合资公司,现代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就更加顺畅。

然而,韩系汽车品牌从世界汽车竞争格局来看,并无太深的历史与文化底蕴,在技术方面也没有特别的技术上领先的领域。

这种背景造成韩系汽车在中国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不可避免遭遇到上升的瓶颈。而且韩系品牌在中国消费者眼中并不是高不可攀的那种。

另外一个方面,中国自主品牌在二十来年的发展中,虽然也是有过很多的挫折,但是,在最近十来年,自主品牌明显开始走入一个价量质齐升的状况。

大型机器化、自动化的流水线,一流国际供应商的配套,世界知名的管理、技术、设计人才的加盟,特别是一线工人素质的提高,以及自主品牌整体管理能力与体系能力的形成,让自主品牌的产品在产品力上有了一个飞跃。

同时,中国自主品牌的产品相比韩系汽车来说,更凸显那种性价比,功能配置先进、丰富,空间更大,价格更低。

最主要的是,中国自主品牌与中国市场消费者有着天然的感情因素。如果两个品牌的汽车产品存在比较大的差距,那么消费者就会选择那种更好的品牌。这恰恰是早期中国自主品牌面临的尴尬。

但是,一旦中国自主品牌的产品力与韩系汽车相差无几,甚至在某些方面稍胜一筹,这个时候,更多的消费者就会偏向购买自主品牌。

应该说,有庞大的中国汽车市场做后盾,有一批真正有雄心、有远见、有能力的企业家,中国汽车自主品牌超越韩系品牌是早晚的事情。


小拉车

李老猫说车为你非专业解答各种选车用车问题

自主品牌和韩系有多大差距?

近年来自主品牌得到了蓬勃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井喷式状态。其中有几家自主车企不得不提,一个是奇瑞,奇瑞牛逼之处是对于发动机研发的执着,是国内第一家研制成功具有高度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高水平发动机,ACTECO系列,并出口到意大利等地,很给国人长脸。第二家就是吉利,收购了北欧豪华品牌沃尔沃,并将其技术和自身品牌进行融合,打造出多款颇具实力的新车型,也让消费者眼前一亮。另外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也有些自己的独到之处,多款插电混动和纯电动suv都赢得了市场广泛赞誉,非常具有前瞻性。国产自主品牌已经和当年粗制滥造的低劣影响不可同日而语,逐步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



那么实力大增的自主品牌是否有了和产品实力并没有特别牛逼之处的韩系车一较高下的实力呢。从情感上,我还是更希望国产车远远吊打韩系,但还是要实事求是的去看待这个问题。实际情况是我们和棒子还有一定差距。

韩系车在国内市场中的印象也就是中低端为主,最高端车型也就是途胜,kx5,索纳塔,k5之流,剩下的主要是朗动,k3,途胜等等。我们熟知的屌丝三宝中,韩系独揽两元。呵呵,它们的主要特点和国产非常相似,就是颜值高,漂亮的一逼,配置丰富,价格低廉,这才有了屌丝装逼有三宝,索8,k5,迈锐宝。虽然有“屌丝”之嫌,但这几款车的产品力还都非常不错,也是受制于品牌而无法进入主流。

目前我们的差距主要还在于发动机和变速箱两个大件上。奇瑞,长安等研制的发动机确实不错,但还没达到顶尖水平。比我们在发动机领域起步还晚的棒子却已经拥有了两款沃德十佳发动机,17年和18年分别是现代和起亚入围。有时候还不得不服,棒子不仅仅整容厉害,在高精尖技术上也很有一套。像雅科仕上已经搭载了一台5.0v8发动机,能造出性能不错8缸发动机,说明棒子的技术水准一定达到了一定高度,可以肯定的说是一个较高的高度。韩国人一开始也只要是靠逆向研发,copy日本和美国发动机起家,但目前已经不容小觑。



变速箱方面,我们在变速箱上的研制一直是比较滞后,长时间以来难出成果,虽然也造出了几款有模有样的at和cvt,但在匹配上就难以启齿了。很多国产自主品牌在发动机参数较强的情况下,跑不出一个好的加速表现,那变速箱技术滞后必须要为此背锅。但棒子在变速箱上的成绩就比我们出色的多,基本上掌握了at,cvt,dct自己混动变速箱的核心技术,并将其分布在旗下的各类车型上。在这方面我们依然还只是一个小学生。



韩系比我们自主品牌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整体差距也并没有想象的大,可以望其项背。在各大自主品牌都积极精品造车的大背景下,实现弯道超车也不是不可能,当有一天国人都不在追求合资品牌而去购买自主品牌的时候,说明自主品牌就完全成功了。


李老猫说车

正好我们家有一辆现代车和一台比亚迪,就近年的实际情况纯干货谈一下使用感受。先说外观和空间,国产车完胜。因为国产车设计十分符合讨好国人的审美,外观大又气派,乘坐空间出众,相应地一坐进韩国车内就显局促了。但一开始跑路就差距明显了。国产车噪音比韩国车明显大,入挡平顺性也不如韩国现代,且感觉整体驾乘紧凑感也差点。但到非铺装路面国产车表现就很突出了,使用中颇有点欧系车扎实稳重的意味,而韩捧子厂的车颠得象坐轿表现得差强人意。但现代车使用五年了确实驾乘平顺没有异响,国产车这点却完败。长途驾车的舒适性以及音响的音质上现代车强于国产车。配置上一键启动、真皮坐掎、大屏导航、全景天窗等现代车简直是遥不可及。但国产车会出现的车窗玻璃升不上去啦、门锁不好开启啦、车灯进水汽起雾了这些小毛病韩车全没有。总之这些年国产车的进步真的很快,按此速度第一个干翻的就是韩系车。


静品菊香

这个,应该说差距不大,问题大。韩系车的技术水平公认的一向是不高,在技术实力上差距应该是不大的。但是在实际使用上自主的弊端就能看出很多,首先是在产品稳定性上,自主车多多少少都出现过汽车质量上的问题,不管是炒作还是确有其事吧,事实上韩系车就基本没有这些情况。在说这个人机工程学和驾驶感受上,确实还是有一点差距,但是这个就是真没办法,这些是需要时间积淀的。另外是车辆调教,这个可以体现在油耗上,尤其是自动挡车型,自主车实际上是很省油但是很难开出理想油耗,而韩系车虽然不省油但是油耗相对稳定,这就是动力系统调教能力很成熟的体现,韩系车一般能很好的适应车主,而自主车经常让人造成动力的浪费,当然这种软件上的问题只能去慢慢积累进步。再有,现在自主车整的人好像都有误区了,总是说新动力系统,实际上一套成熟的动力系统换代的周期不可能这么快,自主车这么弄,什么意思,是产品落后还是不成熟有缺陷?另外,对现在自主车市场感觉很混乱,现在的多品牌战术,真的挺反感的,最直观的说,如果买单一台宣传的很好的车,结果后期崩盘了,现在的自主车企会放弃这个品牌,换个牌子卖车,这结果就是买到的就砸手里了,想卖不值钱,自己开后期还非常麻烦,修车就只能去4s店,不想那些保有量大的,找个修车厂就能修。自主车现在对待市场的态度我比较怀疑,诚然应该是支持国产,但是企业也应该拿出自己的诚意吧,到现在为止,我还是感觉自主企业的诚意差点。


qzuser245356238

如果单从中国市场来看,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韩系车的销量确实下滑了不少,就拿最有代表性的现代来说,2016年的销量大约有110万辆,但是2017年只有80万辆左右,下滑了大约有30%,而国产车的销量正在不断攀升,特别是像吉利这样的国产汽车品牌,年销量已经超过了120万辆。

所以很多人可能觉得国产车销量已经超越韩系车了,是不是代表着国产车已经全面超越韩系车了呢?

虽然有些涨他人士气灭自己威风的意思,但是答案依旧是否定的。

有不足还是要正视才能不断进步。

先说说国产车超越韩系车的地方。

1、外观

在几年以前,韩系车一直都以出色的外观设计著称,当时的韩系车诸如索纳塔8还有起亚K5等车型在那个时候的汽车市场中确实独树一帜,外观十分惊艳,但是在最近几年来看,国产车的外观设计水平已经全面超越了韩系车,韩系车再也没有让人惊艳的感觉,反而是国产车的外观设计变得更加成熟,越来越多的车企脱离模仿的道路,有了自己的家族式设计风格。

配置和性价比

在国产车还没有崛起的时候,韩系车对比德系车和美系车最大的优势就是性价比高,韩系车的配置确实普遍要比德系车更高一些,但是自从国产车开始热销之后,国产车的性价比显然比韩系车更高一些,并且国产车在配置上也是毫不含糊,花同样的价格,也许只能买到一辆低配的韩系车,但是却能买到一辆高配的国产车,并且国产车比韩系车更加懂得国人在配置上需要哪些东西,比如中控彩色大屏和全景天窗几乎都是标配。


那么国产车不如韩系车的地方又有哪些?

市场局限性大

单从国内市场来说,国产车销量确实超越了韩系车,但是如果从全球市场来看,国产车并不够成熟,能够做到真正走出国门并且热销的国产车基本没有,要知道韩系车在欧美市场也有着非常高的销量,并且韩国本土几乎全都是韩系车的天下,国产车要在这个层面追赶韩系车,可能还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

核心技术不成熟

诚然,如今很多国产车在核心技术方面已经有着独立的研发团队,并且不少国产汽车品牌已经能够自己生产发动机和变速箱,虽然能够生产,但是技术并不成熟,在应用中的表现也比较一般,比如长城的发动机和变速箱从数据上来看非常出色,但是在实际匹配后的动力表现却远远达不到参数上应有的水准。

总得来说,这几年国产车的进步确实非常大,但是在取得了一些成就之后,最令人担心的就是夜郎自大,在国产车还没有达到能够在全球市场立足之前,显然跟那些全球知名的汽车品牌还有着很大的差距。

如有不足,欢迎补充。


汽车兄弟

有差距吗?我觉得没有,反而是比他们强太多!我在很早之前卖过车,现代是我卖过的一个牌子,也是我卖过时间最短的一个品牌!为什么,因为他根本就不值那个钱,我在讲车的时候,总有一种骗人的感觉,但是当时的国人看不起国产车,贵点的买不起,但又好面子,就特别喜欢买韩国车,就那做工和那质量,真不知道当时的人们脑子是不是有泡!当时有一辆红色瑞纳,手动低配,店里为了能多卖精品,给这台车装上了导航和雷达!但店里只有银灰色的雷达头,就这么给装上了,可想而知,红车,银雷达,难看的要死!价格上调了6000元!店里让我们给顾客说是原装的,还起了个名字叫舒适尽享版!我勒个去!居然我把这台车给卖出去了!而且那个傻逼就问这个车能优惠多少!价格谈好,当天提车!而我们店总也成精了,有一天下雪,他的雅绅特停车时轻轻一滑,撞到了4s店的墙上,当时前杠就下来了,还好在公司,直接开车间去修了!和他一起溜冰的车还有一辆高尔夫,是我们这市场部的一个女孩的,也撞墙上了,什么事没有,我们店总撇着个大嘴说,这车太不靠谱了,一点也不吸能!我的天,我当时就对他的水平有了质疑!没多久,我就果断换了牌子,实在卖不下去了,感觉心里有愧!


咔咔27984443

我不是喷子,买国产车需要拼人品,真的,异响在国产里都算不上毛病了拼装工艺不敢恭维。也别拿数据说话,就谈谈身边人买车用车和养护的感受,韩系车说实话高配置低售价他的销量非常的可观,别说谁懂不懂车至少在中国韩系车二十万内占有比例非常的大,2017年开始销量下滑也只是萨德问题产生的。现在说国产车,新车没问题,但是nvh就一般般了噪音啊共振啊都是需要解决的,其次油耗问题,车都买了谁也不差那点油钱,但是自己的车比别人开销大心里也不会舒服。我身边发现的问题不是针对品牌,就是发生在身边的案例。



1哈佛H6发动机爆震漏油,厂家来解决方案,更换新的发动机,免费六次保养,外加一万元现金封嘴。



2比亚迪元,原装变速箱体底壳胶粘固定的,一万公里后提速无力急加速变速箱异响非常大,伴随漏油。厂家不予理会,4s店质保给免费维修更换了。



3吉利自由舰,3.5万公里,液压转向助力泵喷油已经无法用漏油形容。



4吉利博越,新车落户上道遛舵,限速40码的街道松手一百米能跑对向车道去,合格标准是80米允许偏差1米。



5吉利博瑞,这个车的车主到时没说别的,只说问题不大能接受,但是他给我透露,买博瑞就有人联系他让他在汽车之家发帖子不停的发,一篇精华500加油卡一篇置顶800加油卡,这个博瑞车主买完车开了八个月一共获得了约2万元的中石油加油卡。没事就换ID刷,各种吹嘘各种夸。严重影响那些正在准备买车的人。



其实大家买车都是为了方便和提升家庭生活质量用的,没有什么车是好什么车不好,看自己需求和手里的钱去购买,我就见过全家都是大个子,就认准大众了,可是迈腾买不起只能来速腾,你很难想象全家都是180-200斤的人挤在一辆速腾里的情景。选车嘛不外乎 外观 内饰 动力 空间 驾驶感受 油耗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是小学生都懂得道理。买车需谨慎不要盲目听从他人推荐,自己多看看多试驾不要被别人的思想去左右你,人出生自己姓名自己没有权利去更改,为什么买台车一定要听从别人的建议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