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北上广深,中国哪些城市具有发展成国际大都市的潜力?

用户5547789917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构建国际化大城市并非难事。除掉北上广深之后,还有一些城市具有这个潜力,分别是哈尔滨、大连、青岛、南京、杭州、珠海、三亚、南宁等地;内陆有潜力成为国际大都市的有西安、武汉、重庆、成都、昆明、呼和浩特、乌鲁木齐、喀什等市。
哈尔滨,这座城市拥有浓郁的俄罗斯风情,又是

远东及黑龙江地区第一大城市,东北亚中心城市之一。

大连,东北亚特色风情城市,曾留下重重的国际范儿。

青岛,位于渤海湾。据说是韩国人最喜欢的中国城市之一。

南京,华东地区最著名的古都。已逐渐凸显出国际化城市味道。

杭州,沿海地带少有的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省会城市。还是世界旅游目的地之一呢!

珠海,你懂得!

三亚,全国最著名的海岛城市,世界旅游目的地。


南宁,中国-东盟合作区。是我国面向东南亚的窗口,自然成为中外合作的典范城市。

西安,官方明确提出建设第三个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

武汉,世界上大学生数量最多的城市。海内外留学生及境外五百强作为纽带,将形成有效推力。

重庆,全球最美丽的山城!这个冠名词不是一般的城市都能获取的。

成都,涉外文化交流经验丰富,领事馆数量居高不下则充分说明国际影响力较大。

昆明,中国-南亚交流合作的桥头堡。东南亚客商、游客所钟爱的大城市。

呼和浩特,内蒙的含义可懂?

乌鲁木齐,中国-中亚战略合作中枢城市。拥有极好的国际区域性优势,懂者自不必多言。

喀什,内涵、质感为一体的涉外文化交流、国际交通要道。
此外,雄安新区也具备国际化潜在功能。国内还有许多历史文化名城也提出国际化发展目标,在此就不在统计了。


民间查访专员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搞清楚什么是国际化大都市?它有哪些重要的量化指标?按照联合国的相关指标,国际化大都市具有如下定义和特征。从广义上说国际大都市与国际化大都市是一个概念。但从狭义上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1.国际化大都市是城市国际化的初级阶段,2.国际大都市是城市国际化的中级阶段,3.而世界城市是城市国际化的高级阶段。国际大都市特征如下:一是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位列世界经济、贸易、金融、航运中心之一、制造也产业链完整、科技创新能力强大,对世界经济有相当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城市。其次,经济运行完全按国际惯例,并有很高的办事效率;三是第三产业高度发达,综合服务功能强大,文化影响力强大、信息化程度高,朝智能化方向发展。大都市,指的是城市规模、容量和结构、形象等指标。

其它方面的指标如:人均GDP最低高于一万美元以上。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最低限度50以上。人文发展指数,它由3项指标组成:长寿、教育成就、生活标准。其中长寿根据预期寿命测定;一般为预期寿命70至80岁为平均值,医疗保障体系完善发达。教育成就根据成人识字率(三分之二权数)和大、中、小学的综合入学率(三分之一权数),在校大学生占18―22岁人口的比重不低于50%是城市实现国际化的最低标准。生活标准有很多指标构成,其中第一要素为人均住宅面积高收入国家为35平方米,中高收入国家22平方米,中等收入国家15.1平方米,中低收入国家8.8平方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城市的交通网络现代化程度,尤其是地铁的四通八达便捷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衡量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标志,是城市发挥服务功能的基础条件。还有自然生态环境建设是国际城市不断创新和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国际城市区别于一般城市的特征之一。空气综合污染指数(P)。健康的城市环境包括洁净的空气、水、大面积绿地以及无噪音污染。其中空气、水尤其重要。还有反映国际开放交流程度的指标,国际化大都市应是国际化程度高,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很强影响力、控制力和辐射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全球经济活动、经济发展态势和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的国际中心城市。当代著名的国际化城市都是众多大型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可以说是全球的生产经营决策和企业战略决策中心。只要有一半以上的全球最大500家企业设立分支机构落户该城市,就能很好地说明城市的国际化趋势及未来的成长性。

外国金融机构数量能够突出地反映了城市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程度,体现城市的金融资本影响力。国际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也直接关系着城市国际化水平的高低,年海外游客人境人数至少在600万人次以上才可成为具有“全球性旅游中心”特征的国际化城市。年举办国际会议次数。国际经济中心城市不但是经济中心,同样是世界政治、文化、信息、会展、交流中心。大量国际组织的存在使其在国际社会中拥有广泛的影响力,也成为大型国际会议、会展的重要举办地。例如,目前纽约、东京等城市年均举办80至90个左右的国际会议。当然还有许多量化指标就不再说明了。

中国的北、上、广、深已经是世界城市,进入国际化的高级发展阶段,也是最高的发展层次。尤其是到2040年以长三角洲为龙头的上海要成为卓越城市,各项指标将达到或超过日本东京。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城市群的领头羊。另外,还有很多热点二线城市如杭州、重庆、武汉等已经进入国际大都市是城市国际化的中级阶段,更有不少二线和三线城市早就进入国际化的初级阶段。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城市进入国际化城市行列。


上海BlairChe\n

除了北上广深,中国具有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潜力的城市排行榜。

No 5武汉
武汉市是湖北省会,中部地区唯一副省级城市,人口突破过千万,是中部地区唯一的一个超大城市。武汉地理位置优越,历来有九省通衢之说,又处于中国中部,是南来北往,西进东出的国家级交通综合枢纽。扼长江汉江之咽喉,据江汉平原之沃土,又是全国的科教中心城市之一,人才多,未来势必会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

No 4重庆
虽然重庆位于西部地区,但也算是西部地区数一数二的城市。面积不用说了,四个直辖市最大的。人口也不用说,3000多万,经济体量接近2万亿,位居全国前十。最重要的它是中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一个直辖市,在国家政策等方面有侧重,有优惠,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目前,重庆已经具有国际化大都市的气象了,未来前途无量。

No 3杭州
前面两座城市都非常有潜力,但个人认为杭州潜力更大。首先在地理位置上来说,东部沿海比中西部更具有优势,这个观点基本得到证实。另外杭州又处于中国三个增长极中心位置长三角经济圈范围内,与苏州,上海形成铁三角,必定会互相促进,共同带动进步。目前根据近两年来的数据显示,杭州对人才的吸引力位居中国各城市榜首。人才是城市发展的基石。另外杭州也是中国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的高地,目前有高科技企业2800多家。最为经济强省的省会,国家副省级城市,杭州国际大都市气象初显。

No 2三亚
排在第二位大家很可能有质疑,我想说,三亚曾经名不见经传,最近十年却成了享誉全球的国际旅游城市,发展之迅速有目共睹。也有人质疑,三亚没啥工厂,经济体量不大,经济金融各方面都不行,但是不要忘了,未来城市发展趋势绝对不是第二产业,而正是以旅游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作为国际旅游岛,今年有定义为国际自由贸易岛,政策已经开始加码,目前海南岛已经对全球50多个国家地区实行免签了。看看迪拜,我们似乎看到了未来三亚的影子。

No 1雄安新区

作为名不见经传的三个区县级别的地方,何以排第一,何以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真的不要问我为什么。当年深圳还只是徽州的一个县,如今的罗湖等地还只是一个小渔村,改革开放40年,深圳成绩有目共睹,已然成为了一座国际化大都市。然而,当年的深圳只是百年计划,如今的可是千年大计。一切不多说,交给时间。

最后,远方君个人再说几个城市,沿海直辖市天津,西南大都市成都,西北中心城市西安,制造业大佬苏州等等,都有可能成为国际化大都市。

作为中国人,远方君希望更多的城市将来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只有均富,国家才算富裕。国富民强,才是中华儿女最值得骄傲的事。


那诗那远方

国际大都市,是指具有超群的政治经济科技等实力,人口达到一定规模,和世界多数国家发生政治经济科技等交流关系,并具有全球性影响力的超一流大城市。

个人认为,中国除了北上广深之外,有发展成国际大都市潜力的城市有四个:

1.重庆,

重庆,简称巴和渝,别称山城,是中国四个直辖市之一,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世界温泉之都,长江上游地区政治、经济、金融、文化、科技、教育、艺术、创新中心,中西部地区水、陆、空型交通枢纽。

2.成都,

成都,简称蓉,四川省省会,副省级城市,国家(西南地区)区域中心城市,是国务院确定的西南地区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讯枢纽,也是四川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中心,


3.南京

南京,江苏省省会,中国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政治、军事、科教、文化、工业和金融商业中心,国家综合交通枢纽,通讯枢纽和科技创新中心,华东第二大城市,中国科技第三城。


4.西安


西安,古称长安,陕西省省会,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世界历史文化名城,陕西省省会,国家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国家七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最大的中心城市之一,国际旅游城市,是中国中西部地区最大最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中国重要航天工业中心,机械制造中心和纺织工业中心,中国重要的武器制造基地,中国唯一的大飞机制造基地,拥有较强的工业基础,是中国西部地区科技实力最强,工业门类最齐全的特大中心城市之一。

这仅仅发表自己的观点,希望我的回答能给题主作为参考。


曾经6029059217

国际大都市这个称号,不少城市都自封过。但除了北上广深这四个一线,很多城市其实都不够格。

国家中心城市目前有九个,一线城市中的深圳还没有入选,但这并不影响深圳的地位。国家中心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成都、西安、武汉和郑州。


天津和重庆是直辖市,处于城市体系的顶端,但天津近几年经济下滑严重,GDP恐怕要被苏州超过,而且重庆人均GDP太低,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人均收入也不匹配。

成都、郑州、西安、武汉,这几个城市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集全省之力发展。而真正的国际大都市,都是发达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不仅自己发达,环线的城市也都不会落后。


而且,国家需要的也不是十个或二十个所谓国际大都市,不能为了发展所谓的大都市,造成了区域发展更不平衡。所以,哪个城市自己高兴,都可以给自己封个国际大都市,自己开心就好。但至于国际上别人承不承认,就不好说了。


坚果旅行

国际化大都市的选择我的理解应该是按区域和人口密度以及城市的综合排名来看,而绝非是经济占主体,更何况中国城市的经济其实实际差距并没那么大,更多的是房地产造成的虚假经济差距。

当前国家战略是城市群和一带一路的构建,珠三角,京津冀,长三角,三个地区必然会诞生两个国际化大都市,珠三角已经有了广深,京津冀必然是天津,长三角则会在杭州和南京之间。

东北地区虽然经济落后,但落后就代表着先改革,而且东北基础好,只是需要产业升级,应该会诞生一到两个,在哈尔滨,沈阳和大连之间。

西北地域辽阔但人口密度不高,也没有哪一个城市可以和西安争辉,所以必然会是西安。

中部武汉的地位也没有可以抗衡,所以武汉可以预定一个位置。

东部沿海南连长三角北接京津冀,且山东地区本来就发展不错,所以青岛也很有希望。

东南沿海是否会诞生国际化大都市这与台湾局势有着必然联系,可以参考深圳崛起的模式。

西南地区重庆,成都都不错,很可能是双双成为国际大都市。

随着东盟和一带一路的发展,北部湾业很可能诞生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但目前的北部湾地区城市都不够格,有潜力的应该是北海或者南宁。


狼悻卟改

南宁,钦州,北海,海南三亚,防城港这些北部湾国家级城市群中的城市都有发展替力,一湾十一国,即一湾指的是北部湾地区,十一国表示东盟国家,北部湾二十多市和东盟十一国的有机组合成一个国际化蓝色海湾大湾区,未来这个大湾区,是世界最好的,最繁华,房产是全球最高的,未来大湾区便利出国旅游业,美食业,房产业,制造业,高校,医疗,等都吸引全球的目光,可以讲一湾连十一国的国际化大湾区是全球少有,十一国山水相连的国际化大湾区,应该把它利用好,开发好,在全球的大湾区中不断提升国际知名度,。


赋哥2

不用比,当然是武汉!无论是地理位置、山水环境、淡水资源、旅游风景、人文景观、历史底蕴,还是大学数量和大学生人数以及完备的科技研发、智能智造,消费能力、商业氛围等等,武汉都是首屈一指,名列前茅!


江上行舟5

乌鲁木齐市对中亚西亚各国有吸引力,大批中亚各国民众去乌鲁木齐采购商品,昆明对东南亚印度近有地缘优势,南宁对中南半岛各国有吸引力很多东南亚国家在南宁设有大使馆和商务代表处。内陆城市有西安重庆成都武汉最有优势,这四个主要是本身工业基础雄厚都是特大城市并且与国际交往密切有频繁的国际航空线。其他的城市就不重要了


环球评论员\n

个人觉得广州和深圳还算不上国际大都市。国内一般说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但其实真正的一线就北京和上海。广州和深圳严格来说只能算准一线。比北京和上海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还差一大截。光就影响力而言,在国外知道广州和深圳的并不多。但基本都知道北京和上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