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陽市“最美勤勞致富家庭”齊小紅二三事

奔走在致富帶富的路上

“一個人富了不算富,帶動大家致富才算富。”這是齊小紅時常掛在嘴邊的話,這是她的奮鬥目標,也是她的夢想。

齊小紅,何許人也?

“她是溝畎村遠近聞名的致富能手,她用勤勞的雙手創造了財富和幸福,並帶動周圍的群眾共同致富,為溝畎村帶來的不僅是經濟收入的節節攀升,更有發展特色產業、生態農業的‘錦囊妙計’。”提起齊小紅,慶陽市西峰區後官寨鎮溝畎村的村民讚不絕口。

在致富帶富的路上,齊小紅從未停止探索的腳步,佔地2000餘畝的紫花苜蓿種植基地,300多畝連片種植的馬鈴薯,年創利潤600餘萬元,致富產業在溝畎村遍地開花。今年3月,齊小紅家庭榮獲慶陽市“最美勤勞致富家庭”榮譽稱號。

美觀整潔的多層公寓,設施齊全的休閒文化廣場,寬敞明亮的便民服務大廳……這是全省新農村建設示範村——西峰區後官寨鎮溝畎村的美麗景象,幾年間,這個昔日貧窮落後的村子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早些年,看到村裡的婦女一年到頭辛苦勞作也賺不到幾個錢,不甘心面朝黃土背朝天、整天圍著鍋臺轉的齊小紅,一心想闖出一條發家致富的路子。

2009年,齊小紅和丈夫商議,創辦了一個集種植、養殖、銷售於一體的綜合性農民專業合作社,並鼓勵村民積極入社。丈夫平時忙於村內的事務,照料合作社的擔子就落在了齊小紅的肩上,而作為“賢內助”的齊小紅,從不喊苦叫累,不僅把整個家打理得井井有條,合作社的產業更是經營得紅紅火火。

從幾十畝到上百畝,矮化密植果園規模越做越大,這種新型技術不僅大大節約了土地,投產量相比較傳統種植也高了很多,在整個生產過程中收益極高。合作社種植的核桃皮薄可口,引來許多外地客商前來競相採購。

期間,齊小紅不斷鑽研,又引進了“果菜型”套種模式,與北地紅公司簽訂合同,在核桃園行間套種辣椒130畝,年可額外增收十幾萬元。專業化的發展道路不僅帶動了本村群眾增收,也為村鎮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平臺。每年核桃豐收季,合作社都會招用很多周邊的村民去幫忙,由於齊小紅待人和善,誠信可靠,鄉親們都很樂意去她那兒打零工掙錢。

轉眼間,到了2013年,齊小紅又看到了養雞市場的巨大潛力,夫妻倆想方設法,同心協力,克服了重重困難辦起了養雞場,佔地36畝,總投資290餘萬元,建成雞舍6棟,現存欄蛋雞5萬餘隻,每年實現淨利潤四五十萬元。不僅自己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站穩了腳跟,也帶動了周邊群眾發展養雞產業。

“要不是齊大姐拉我一把,讓我在她家的養雞場工作,我們一家人的日子還不知道怎麼過呢。”貧困戶張麥霞感激地說。

原來,張麥霞的婆婆和丈夫都是殘疾人,女兒腰椎變形,每年僅看病的費用就壓得這個家喘不過氣來。齊小紅得知情況,主動把張麥霞招進自己的養雞場務工,像張麥霞這樣的困難戶,在齊小紅的養雞場還有很多。齊小紅始終心繫村裡的困難群眾,不僅自己致富,也解決了許多村民的就業問題,養雞場規模由小變大,她不斷努力學習養殖新技術,拓寬了視野,積累了知識和經驗,走上了產業化的經營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