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當年美國沒用加息擠爆次貸,而是調控拯救地產,今天的美國會是什麼樣子?

人海中的小水滴-

如果當年美國沒用加息擠爆次貸,而是調控拯救地產,那美國經濟肯定沒有今天的好,越晚擠破次貸,對美國的影響越大。瞭解美國的次貸是什麼後,這個問題也就明白了。

什麼叫次貸?

次貸的概念是相對於優貸來說的,在美國靠信用就可以貸款的,那一部分有著固定收入的高富帥,想買房子了,就可以去銀行貸款購買,不用抵押,只要信用高就行,這樣高富帥有了房子住,每月按時還貸款,這就叫優貸。

而次貸就是沒有固定收入的一部分屌絲了,到了一定年齡也想買房了,但是信用不夠銀行不給貸款啊。於是美國為了刺激房市,推出了一個機構叫“二房”,就是房地美和房利美,以後就叫FF吧。FF就和銀行說,看他們多可憐,貸給他們吧,然後購房合同打包賣給我。這下好了,銀行把風險轉嫁了出去,還提前回籠了現金,又可以對外貸款,賺更多的利息,美美噠啊。

二房也不傻,手裡這麼多的債券也不是個事啊,於是又玩了一個新花樣,把優貸和次貸的合同混合打包一下,然後賣給投資機構,還取了很好聽的名字叫MBS(美白霜),這就叫資產證券化,名字很耳熟是吧,是的在我們國家剛開始,但在美國很早就玩過了。這樣又把風險轉嫁給了投資機構,而投資機構再包裝成理財產品,賣給百姓。好吧,轉了一圈,最後風險還是回到了平民百姓的身上。

而這個循環的節點就在次貸身上,如果次貸能按時還款,那銀行、二房、投資機構、百姓都有的賺;還不上也沒事,只要房子別降價就行,銀行把房子一賣,同樣這個循環也不會打破。但是,當銀行手裡的房子越來越多的時候,不降價就不可能了,因為沒人買的起。房子降價,銀行、二房、投資機構、百姓都賠錢,次貸危機就爆發了。

從上面分析能看出,如果當時要調控地產,就要在保證房價不降的前提下,還要讓人們能買的起才行。怎麼才能讓人們能買的起那?量化寬鬆啊,企業有資金擴大生產才能招收更多的工人,給工人發更多的工資。但問題又來了,量化寬鬆就會引起通貨膨脹,物價上漲,房價也上漲,這就要保證房價上漲的速度,不能快過工資上漲的速度,才能保證上面循環的正常。

另外,美元貶值還引發了一個更嚴重的問題,美元持續貶值,世界其它國家還會把美元當做儲備貨幣嗎?存手裡天天貶值,結果就是美元就失去世界霸主的地位,相比起加息引爆次貸危機來說,當然是美元的地位的更重要了。


淡淡禪風

我個人理解你指的是08金融危機,美國拯救了大而不倒的幾家房地產貸款公司,從而使得美國槓桿沒有出現巨幅波動,並提早進入復甦。如果沒有救,其實經濟也可以自然復甦,但是這個復甦會十分的緩慢。

各國名義上信奉各自的學派,比如美國可能說他們是芝加哥經濟學派,撒切爾夫人,埃爾多安或者滕森會說他們是奧地利學派,亦或是其他各種各樣的經濟體運用不同的經濟學派,然而在危機到來的時候,他們只可能是一種人,凱恩斯主義者。

“從長期來看,我們都將要死。”對於經濟學中的自由主義經濟學家,他們的理論並不完全是錯誤,他們認為經濟是可以自我修復的,諸如08金融危機,通過漫長的市場機制,需求和供給會再次平衡,人們會再次找到工作,經濟繁榮。但是這個過程很漫長,所以各國政府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信奉市場機制,但當危機來臨,經濟帶來痛苦的時候,大家都會想到這一句名言。人類活著才短短數十載,一個危機的修復就花了幾十年,一代人的創造力就這樣埋沒在貧困當中,想想都是可怕。

除了自我復原的難度之外,還有一種基於人類動物精神的描述。即人是理性的,更是非理性的,所以自由經濟學關於理想實驗室的理論同樣不適合很多種情況,當恐慌來襲,人們並不會像經濟學家預期的那樣,理性的承接低廉的資產,事實上很多時候,恐慌會推著預期繼續向預期的方向行進,這個除了凱恩斯,索羅斯的反身性理論也描述著同一個事實。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要注意到凱恩斯基於需求理論的做法是針對非理性恐慌,在上世紀70年代美國使用凱恩斯主義過度,繼而石油危機尾隨而至,一度使得人們開始質疑需求理論,從而出現了相反的供應學派。其實並不是因為凱恩斯主義有什麼問題,而是因為干預並不應該過於頻繁,這會讓市場匹配資源的功能降低。而到底是先有供給再有需求還是先有需求再有供給,雞生蛋蛋生雞,這個並沒有定論。


凱恩斯

首先說一下,美國當年的炒房比現在中國厲害多了。十年前美國為什麼會爆發次貸危機,說白了就是炒房加槓桿過度。

首付貸就是買房的錢100%都是來自貸款。這明擺著是風險。在中國首付貸剛冒頭就被政府嚴打,很簡單,假設你還不起貸款跑路了,銀行拍賣你的房產,只要價格沒下跌30%以上,銀行就不會賠本(類似事情中國歷史上還沒發生過),但首付貸若跑路,只要房價沒漲銀行就要倒黴。對金融機構而言風險要大得多。

但相比後面的貸款而言首付貸還是小兒科。B從A這裡拿到貸款,轉手加息貸給C,這叫轉手貸。

100萬的房子找房屋中介機構評估150萬拿到貸款,這叫高評貸。。。

想想都知道,這裡頭風險多大。貸款還不上,放貸的人底褲都賠不起。事實上,美國加息刺破泡沫,倒黴的也正是這些貸款亂象的相關人。

故美國刺破泡沫是正確的。如果不刺破泡沫,金融風險會逐步放大,到最後就不是一點貸款的問題了。

這裡需要說的一點是,美國當年的問題主要出在亂放貸款上,而並不是簡單的房貸。很多人想當然指向房子,這是不對的。房貸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

這裡想說說中國。

中國的問題出在哪?絕不是不是房價太高。站在一些屌絲的角度說,感性上期盼房價下跌可以儘快買得起房,但是從經濟學任何一個角度的數據來理性分析,中國房子都太便宜了,而不是太貴了。

一個簡單、不嚴謹但可以說明事實的模型:假設中國人口是日本10倍,那麼,中國最黃金地塊上海陸家嘴的房子的稀缺程度,應該是日本最黃金地塊東京銀座的10倍。考慮到中國人均GDP是日本1/4,那麼陸家嘴房價應該是銀座的2.5倍上下。然而實際情況是陸家嘴房價是銀座的1/5到1/7左右。

看看人口密度遠遜於中國的俄羅斯,莫斯科房價比北京還貴。

看看人口跟中國差不多,人均GDP只有我們1/5的印度,孟買房價跟上海有一拼,班加羅爾也超過深圳的1/2。

中國房價真的很貴?答案明顯是否定的。不僅不貴,而且站在外國人角度看簡直便宜得像白菜一樣。。。那麼中國房地產的問題出在哪裡?

問題也很簡單:別人50年,100年,甚至好幾百年才漲出來的房價,中國從90年代放開商品住房開始十幾年就辦妥了——漲得太快了,過快幅度的上漲,導致房地產從其它行業吸血,實體經濟不能健康發展。這個後果也很嚴重。

最近有很多關於中國和日本誰科技更強的辯論,從大數據來看,明顯中國更牛逼,核彈、洲際導彈、載人航天,超級計算機、重型機械,造船、探礦、新能源。。。。這些關乎國之重器的東西中國都明顯領先於日本,中國大飛機上天了,日本連支線飛機都研究不出來。中國在爭議海域採油,日本沒有技術開採只能抗議。。。類似事情很多。明顯的,中國科技全面領先日本。

但為什麼老百姓的感受和體驗是相反的呢?豐田本田滿街跑,索尼松下大法好。。。。

答案也很簡單。中國領先於日本的,大部分都是些不惜代價,不看利潤的國企搞出來的,提升綜合國力槓槓的,卻跟老百姓日常生活不怎麼相關。而日本領先於中國的,大部分是民企。生產的東西和百姓生活息息相關。所以給人的感受是,日本做出來的東西似乎比美國都牛逼。。。當然這是假象而已。

這時候大家想問,中國的民企幹什麼去了,被國企壓死了嗎?沒有!那他們怎麼死的?房地產!

對中國的民營企業家而言,如果不是為了夢想,如果僅僅是為了賺錢,我TM為什麼要辦企業?為什麼不炒房?

大家可能還記得雷軍的一句話,小米的利潤絕不超過5%,超過了,我全額退給大家。事實上,這不是雷軍在吹牛,手機行業,除了蘋果,誰敢拍胸脯說自己利潤超過5%?沒人敢。

記得奧巴馬在某船塢演講時候,美國國旗遮蓋的中國振華重工龍門吊,被很多人視為中國驕傲,振華利潤是多少?1.8%。

中國高鐵,實際上現在很多建設都是賠本,指望國家補貼。

作為對比,房地產就有點過分了。本人2016年初購買青島西海岸新區某小區住房,此時該小區均價7300元,現在的均價是24500元。

如果我是炒房的話,兩年多一點,利潤300%。

想想之前的5%,1.8%,房地產對實體經濟的危害可見一斑。資本是逐利的。如果房價如此上漲,哪個資本家願意辛辛苦苦辦工廠?炒房炒地皮不就結了?

不光資本家。工人階級的想法也一樣。房地產圈高薪不是什麼秘密。在青島一個普通的地產項目,做成本結算,或者做前期規劃的小夥子,工作三四年輕鬆月薪上萬乃至好幾萬——別說什麼潛規則。這都是明面上的。

反觀一下實體經濟呢?同樣工作三四年,一個外貿進出口公司操作員月薪也就是四五千。更過分的是,鋼鐵廠、化工廠、輪胎廠車間主任、項目主管,或者高級技工,手裡有技術有毛用???三四十歲,十幾年工作經驗,能月薪八千、年薪十萬就算不錯。還不算上班大老遠往郊區跑。

其實房價高低真不是什麼事,房價就是個數字而已,最多拉高一點基尼係數,貧富差距,危害不大。倒黴的是幾個屌絲而已。

但房價過快上漲,炒房收益太多,禍害的可是整個國家,整個工業體系,危害國計民生。

故國家所有政策裡,緘口不言房價會跌。只是一邊要堅持“房住不炒”,限購限貸、控制交易年限,一邊土地掛牌拍賣價格年年走高甚至翻倍,大家也應該明白是為什麼了。

其實政府根本就不想房價上漲,反而是要繼續推動房價上漲。他們要做的只是在推動房價地價繼續上漲的同時,要阻止其它行業資源過度向地產業集中而已。


Magicocean60981045

那就假定十年前美國的房價不降,然後持續增長了十年。

1.現在全美都在討論房價,上到八十歲老人,下到八歲小孩,應該房價上漲徹底改變了財富格局。

2.美國年輕人買不起房子,由此產生鄙視鏈,有房鄙視沒房,核心地段鄙視郊區地段,整個美國人都是房產為階級劃分的節點。美國丈母孃也不接受沒有房子的女婿,美國結婚率屢創新低,離婚率卻屢創新高(以房子為基礎的婚姻並不牢固)

3.美國各行各業都不再注重長遠投資,更注重短期獲利。因為需要賺到一大筆馬上買房子,不然就在也買不起了。假貨,次品,無技術更新,商業欺詐增多,經商環境大幅惡化。

4.全民買房,每個人都盡全力買房,買不起的借錢買,買的起的往大戶型換,全民負債。

5.房價帶動租金,租金帶動人均收入,收入倒逼企業賺錢,企業承擔著高租金,高工資,盈利難度大幅加大,漸漸的突然一些老闆意識到,把公司賣了買房子,賺的更多,而且更輕鬆。越來越多的企業不賺錢,越來越多賣企業買房子,失業率大幅上升。

6.因為租金價格大幅上漲,所有的店面都承受高額租金,商品必須大幅漲價才能生存,否則店面就會倒閉。店鋪越來越貴,店面生意越來越難做,物價越來越高,推動通貨膨脹高速增長。

7.蘋果不會研究手機,谷歌不會研究人工智能,微軟的軟件還停留在xp一直沒有更新,他們的市值卻增長几十倍,因為他們都投身房地產了,商人都是逐利的,沒人去投資搞科技研發,美國的核心技術大幅落後於世界,美國的芯片技術要從中國進口。

8.美國人把錢都用在買房子,沒有更多的錢去消費了,進一步提高了地產對GDP的佔比,為了保護經濟就要保護地產,美國人民堅定的相信房價是隻漲不跌的,即使吃不飽也要買房子。

9.房價太高,手裡有一些錢買不起美國的房子,這時美國人民衝出美國,買向世界。全世界都能看見美國人的身影,到處再買房子。

10.也許今天美國的房價也不會跌,畢竟世界最優秀的金融人士都在美國,美國會創新出最尖端的管控策略。美國的GDP還是世界第一,還會拉開和中國的距離。美國不再是世界強國,也不再有美國夢,沒有人喜歡一個什麼東西都比工資貴的國家。

11.美國人大量移民去其他國家,有人的國家就有美國人。為了避免房地產泡沫對財富的衝擊,美國大量富翁攜巨資移民海外,也許美國也會外匯管制,不過也只是減速,不能阻止富人的離開。

美國終將成為沒有技術,沒有研發,沒有遠見,沒有富人,沒有公司的國家。這個國家只有貴的嚇死人的房子和沒錢移民的窮人。政府找不到任何可以推動經濟的行業,最後,堅持扶植房地產。。。。


白博弈

當年如果美國沒有加息擠爆次級貸,而是調控拯救地產,今天的美國將會更糟糕,失去創新活力與全世界的範圍內的領先地位。

很簡單的道理,實業誤國,地產興邦肯定是假話,沒有一個大國崛起是靠賣房崛起的。

對於當時的美國來說,風險就來自於次級貸,來自於通過房地產市場累加的金融風險,來自相關各種,不靠譜金融創新,而加息,刺破這些泡沫,是對不良資產的一次出清,代表整個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只不過之前積累的泡沫太大,所以一下子造成了金融危機,但是,如果出了問題是一定要面對的,不管代價具體有多大。泡沫大了,我們不去指責泡沫,反而去指責刺破泡沫的人,就沒有道理。

後來奧巴馬政府採取的各種救市措施,讓美國的經濟重新恢復,而更多的錢也投入到了創業創新中,美國的科技也在之後有更大的進步,如果不是刺破了泡沫,美國經濟不會恢復活力。


海匯觀潮

經濟危機不僅僅是樓市的原因。樓市是發生危機的原因之一,危機還包括很多,而加息是針對的所有產業,也並非樓市一類。也需要看待發生危機的側重點在哪裡,不能一概而論。

這個問題很複雜,不是簡短文字能夠回答詳細,我挑重要因素說一下:
美國當年的次貸危機,就算美國沒有加息,美國本土市場、國際市場也會發生重大的“震動”。

為什麼會在美國本土發生如此大規模的次貸危機?

世界的格局變了,美國、美元、經濟都需要調整,美國不加息,任由市場自身發展,可能帶來的“波及”遠遠大於所出現的經濟危機。因為“美國與世界連接”。

“加息”就是“回收貨幣”,如果不遏制市場的貨幣,貨幣如“洪水”般衝入市場,那會帶來巨大的通貨膨脹,因為“錢不值錢了”。

“錢不值錢了”,所有的資產、商品等都會漲價,因為“錢不值錢了”。

“錢不值錢了”,從歷史社會的發展來講,當這種情況發生的時候,貧富差距會加大,錢越不值錢,貧富差距越大。

真當“牛奶與麵包”都吃不起的時候,可想而知,經濟危機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遠遠大於正面。

美國的流通貨幣“美元”,不侷限於在美國本土流通的作用,還計價黃金、石油等重要資源,並且許許多多的國家均存有美元外匯儲備。

而如果說美國任由“通貨膨脹”肆孽,那會發生更加難處理的事情:“失去信任”。

一旦“失去信任”,外匯儲備的錢大部分都會去兌現。而美國的債務問題至今都沒有解決,怎麼可能又有錢來兌現呢?

所以,樓市原因僅僅是一部分,還有貨幣、企業、國際、債務等等因素在裡面。

如果說沒有加息,美國就不是美國了。

不做模凌兩可的分析,給你最直接的觀點!


炒股哥說

看了幾個回答都沒有答到點上,這個題目很大,幾乎沒有人能回答,但我簡單嘗試一下。如果美國使用調控,那我們先看看中國有什麼調控方式,中國調控方式看起來多,其實總結一下,無非是限購,限賣和限價。

美國是市場經濟,非常純粹的,政府根本沒有這個權力去限,但我們假設政府強行限了,會怎麼樣。

先講限價,這個好分析。

限價,如果只限制一級市場,那麼很快房產商就要大面積破產或者消失了。二級市場上漲意味著土地成本是上漲的,中國房產商是靠借款撐過調控,美國不行,資金對市場敏感,有這種非市場因素干擾,借貸成本會大大升高,或者根本借不到錢,因為市場變得不可測,破產傳到股市,會引起金融海嘯,資金轉移出美國,而且不再回來,因為可以限價就可以限制其他的,投資風險不可測了。美國和中國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市場化程度,資金人才物資都是自由流通,一旦限制,就沒有人相信美國了。資本和人都會想法逃離。美國整個經濟架構就崩潰了。

中國之所以暫時行得通,不過是因為根本不是市場經濟罷了。更做不到中國資金人才全球流動。你想跑也跑不掉,只能在這死撐。所以限制幾年會要放鬆一次,讓房產商緩緩,不然都玩死了,就真出事了,而且中國的資金成本和流動也不是市場化的,充滿了暗箱操作,這個不多說了。

限購,限賣傳導過程和影響更復雜,不是我能去闡述的,但結果肯定和上面說的一樣,甚至更嚴重。


孫班

這就是美帝高明的地方,不救房地產泡沫,而是救實體經濟。然後啟動長達九年的大牛市(為什麼牛市能拉動經濟呢?因為美帝鼓勵全民持股,股市漲,民眾富,拉動消費),不但把美帝經濟中從危機的泥潭中拔出,還讓製造業重新迴歸,經濟更上一層樓,令世界佩服之至。

如果美帝救地產呢?…不存在,你覺得精明的美帝會讓這麼腦殘的情況發生嗎?一如當年的小日本,泡沫從爆發到刺破,也就兩年左右的時間,非常果斷。有人說,日本刺破泡沫,所以有“失去的二十年”,簡直放屁,試想,如果不果斷刺破,情況是不是更糟糕?


譁山論劍

如果當年美國樓市失控,就沒有今天蘋果、高通和特斯拉。美國的次貸危機早晚要發生,只是時間提前還是延後的問題;這是由美式市場經濟的特性所決定的,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除非美國白宮大幅度動用行政手段干預市場。

2008年華爾街風暴危機至今的歷史表明,當年奧巴馬總統採用了市場與行政相結合的方法,經過八年努力終實現了美國經濟復甦。記得十年前在財經媒體上,看到一則“羅斯福八天拯救美利堅”的一文。當時很驚詫認為誇大其詞。其實這就是所謂的“羅斯福新政”,就是白宮出手救市干預美國經濟。


而奧巴馬採用的方式,卻是有限度地保護華爾街金融大亨的利益,基本上遵循市場經濟準則,被動地刺破了次貸危機。筆者當年曾經為中信出版社撰寫了奧巴馬《我們相信變革》一文的書評,奧巴馬在書中提及大規模進行城市基礎建設的設想;可是到他的八年任期結束,美國都沒有啟動此項工程。據說現在美國很多城市道路破舊不堪,與中國形成鮮明對照。

美國是一個漸進式的國家。無論是擠爆次貸危機,還是拯救房地產都有所顧慮。就美國樓市而言,亦是漲漲跌跌無需限購限售,主要由市場來進行調控。然而,吸取次貸危機的教訓,美國抬高了購房者的貸款門檻,並加強對投資銀行的監管。

美國在“百年金融海嘯”中,沒有打基礎設施建設這一張王牌,只是微調一下金融貨幣槓桿。美國不會出現開發商搖號售樓,購房者半夜排隊搶房子這樣奇葩的事情。然而,美國白宮的經濟決策失誤也是家常便飯,迷信美國市場經濟萬能之說,乃誤人子弟!


歡迎光臨寒舍,順祝本週工作愉快!


陸燕青

06年開始,美國逐步暴發的次貸危機,是帝國主義發展到強盛階段,輕體力和艱苦體力勞動,轉移環境汙染,去實業,重科技、金融和繁榮服貿,私慾橫流的必然結果。採取極端自私的持續分階段加息的辦法遏制本國金融投機,同時剪世界各國的羊毛,比增發國債更高明。一箭雙鵰,無本萬利,反正世界流通美元,石油等大綜商品由美元計價,股市和匯市都由美元說話,無非多印美元而已。通貨膨脹的結果,讓全世界為美國金融危機買單。且各國不得不服,還主動配合。最積極的實際上是中國,既做出了極大犧牲,也為經濟一體化作出了重大貢獻。可以說,正是經濟一體化救了美國。世界各國不幻想美國感謝。但是,這也只是權宜之計,大家渴望公平。當世界各國認清了其實質,從根本上捍衛自身利益,採取相互簽定貨幣互換協議,實行人民幣計價大綜商品交易就是明智之舉。也是終結一霸橫行開始。當然,就事論事,美國沒有必要採取調控房地產的必要。每年徵收可觀的房產稅和裝修附加稅,限制了炒房,保證居有定所,防止浪費是我們應該重視和借鑑的。單純救房地產,避免雷諾弟們破產那是徒勞的,只能使政府背上無底洞式的沉重包袱。次貸危機的根源之一,在於超前消費,它是推動經濟發展的動力之一,遏制它就等於滅了美國全民享受霸權紅利的熱情。根源之二是缺乏監控和調整。而美國的市場經濟理念是強調所謂自由和市場自動修復功能。現在,又採取寧願我負天下人的老策略,大搞單邊本位主義,摒棄曾經玄耀的市場經濟核心、破壞國際社會共同談判制定的世界貿易或經濟一體化準則。犬搞貿易戰爭。對中國,也是對世界各國的公開宣戰。特朗普政府看似美國第一,暫時使美國賺取了某些眼前利益,但是,卻動搖了其盟友和世界和平及其經濟一體化的體系和根基。極端自私是資本主義的重要特徵,如投機註冊,偷稅漏稅,轉嫁危機,投機倒把,爾虞我詐,既能繁榮經濟,也能導致矛盾極化和衰敗。特朗普先生正是這方面的高手,挾國家走向通貨膨脹和孤立的深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