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金融扶贫“贷”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浚县:金融扶贫“贷”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5月24日,浚县产业扶贫基地、鹤壁市明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蔬菜大棚内,工人们正在为蔬菜铲草。据了解,到该扶贫基地就业的贫困户共有20余名。徐朝广 摄

5月24日刚吃完早饭,浚县白寺乡东许庄村90岁的贫困户王素珍便来到村党支部书记值洪礼家,拿出光伏发电直补存折,请他帮忙取钱。

王素珍是浚县众多金融扶贫受益者中的一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该县把金融扶贫作为推进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成立了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李雷任组长的金融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开辟扶贫小额贷款绿色通道,扩大小额贷款覆盖面,充分发挥金融扶贫的杠杆撬动作用,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变“输血”为“造血”,推进金融扶贫工作,助力脱贫攻坚。截至今年4月底,累计投放贷款7123万余元,带动2640余户贫困户增收致富。

在全市率先设立风险金,帮助贫困户、带贫企业贷款融资

金融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支撑,无抵押、贷款难、贷款贵一度困扰贫困户和带贫企业。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浚县研究制定了《浚县金融扶贫实施办法》《浚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浚县扶贫小额信贷助推脱贫攻坚实施方案(暂行)等4个方案的通知》。2017年5月,浚县在全市率先设立风险金720万元,依托浚县农商银行建立了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对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金额最高不超过5万元,期限为3年以内,免抵押、免担保的信用贷款,并全额贴息;对符合条件的带贫企业提供扶贫小额贷款,按照年利率2%进行贴息。

据了解,该县先后选定21家具有带贫能力的企业,为其发放产业扶贫贷款带动贫困户安置就业,同时把扶贫贷款增值收益给贫困户固定分红,帮助带动其脱贫致富。截至目前,“企贷企用”模式贷款6562万余元,带动2527户贫困户增收。

变“输血”为“造血”,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

王存石是浚县善堂镇郭小寨村的村民,2003年的一场车祸让他失去了双腿,失去行动能力的他从此成了村里的贫困户。

据了解,浚县对有劳动能力、有贷款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采取贫困户直贷模式,即由贫困户直接贷款发展生产,切实提高贫困户贷款利用率,有效破解其生产生活的融资瓶颈,激发其内生动力,变“输血扶贫”为“造血扶贫”。截至今年4月底,该县已有113户贫困户申请到了扶贫贴息贷款,总金额561万元。

对于一些没有创业能力的贫困户,浚县结合实际,制定了光伏贷款相关办法,并将该办法运用到扶贫贷款项目中。上文提到的王素珍就是光伏贷款的受益者。2017年8月8日,王素珍与该村另外几户贫困户入选我市首批光伏扶贫项目受益者,每户获得5万元3年贴息贷款,建成5千瓦光伏并网发电站一座,年发电量7500度,每度电0.85元,除归还银行贷款,贫困户年收益3000元,可持续盈利25年。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