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制作过程中一秒内30fps甚至60fps都是一张一张画的吗?

漩涡寒米

并不是,就连24帧都不完全是画出来的,只有avi格式的视频才是一张张放给你看的

这里你需要了解一下动画的制作过程

直接从分镜开始,分镜就像是漫画中的一个个小格子,代表了不同的镜头,这里面的画面就是这个镜头中最重要的画面


然后一个镜头中的画面会被分成开始和结束至少两个画面,交由原画师傅绘制,

绘制完成后再交由动画师傅绘制中间的过度画面,这时你想要的答案就有了,帧率越高,中间画就越多,但这也不是绝对的一帧一张,也是有选择性的绘制,然后通过电脑补帧


高达模型制作技巧

不请自来

作为一个专业动画毕业生,我可以很负责任告诉你,我对这个问题一无所知!

开玩笑的,我就简短回答。

有的是有的不是。像猫和老鼠那个时期的动画基本都是一张一张画出来的。but随着计算机发展,动画制作工具多样化,现在很少有动画去一帧一帧画。比如喜羊羊,就是先画好好手啊,脚啊,眼睛鼻子啊,需要什么动作表情去电脑软件调就是了。

以前是,现在不全是!


麻猫喵喵

首先,动画也就24帧,30或60你怕不是在说真人电影或游戏哦。其次,动画有2D、3D,这两种制作方式有区别。还有,你要弄清楚帧数和张数的区别,动画制作把一秒分割成24份,也就是24帧,一般的商业2D动画大多是以每3帧1张动画(1拍3,1秒8张画)或每2帧1张动画(1拍2,1秒12张画)来制作,而这些动画确实是需要一张张画的。不过由于现在大部分都是有限(动作)动画,人物运动被限制,因此一般情况下没那么费功夫

所以确实是一张一张画的,只不过和你想的那种不太一样


心之貌人之形

不请自来系列~

最近正好在研究动画的一个小方向,略有了解,就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动漫的常见模式应该还是和电影一样以24帧为一秒。24张全画,精致度最高,动作最流畅,叫做“逐格拍摄法”,吉卜力工作室的大部分作品采用的是这种制作法。

除此之外还有一秒画12张“两格拍摄法”和一秒画8张的“三格拍摄法”。三格是三者之中最粗糙的,以能使画面“动起来”为基础。电视动画多采用这种方法。两格的要求比三格高比逐格低,日本的东映动画《铁臂阿童木》上映前是采用这种模式。



一般情况下一秒画24张已经工程浩大了,也能达到很不错的画面流畅度。30帧和60帧,未免也太细致了吧?不过现在数字动画技术那么发达,可能是我没有了解~

个人观点 不喜勿喷


捣蛋鬼别捣蛋81915891

动画一般24帧一秒 超过这个帧数人眼基本就看不出来了 当然很多动画为了节省成本会减少帧数的 常见的日本动画大多是8帧 并不固定会根据场景动作来调整的

当然是一张张画出来的但一般都是有明确分工的 原画 关键帧 还有专门负责动画补间的 总之是个很麻烦的过程


深夜造访

只有很早以前的动画才一张张画,现在市场上看到的动画99.99%的不可能每一张都画出来。首先现在有各种软件可以替代很大一部分手绘的工作,比如说flash(非专业人事,知道的动画软件不多),就是画两个关键帧,分别代表一个动作的开始和结束,然后由软件完成这个动作的中间帧,这样会大大节省效率。即使是一些号称纯手绘的动画,其实原理也是这样。如果是3维动画,那就只需要画出一些概念稿,具体的内容完全由软件制作出来,根本不需要画


北辰奕

有的是手画的。

但不是每题主意思的每一帧都手绘的。

像宫崎骏的动漫都是分镜手绘的,每一部动漫都需要几千张手绘,并挑选最适合的来进行表现。



动画片在播放的过程中,我们人眼感觉最自然的是1秒24张图也就是24帧,1秒播放不同的24张图就是“一拍一”。题主的意思也就是这个。

还有“一拍二”就是一张图占用2帧,1秒只需要12张图。 以此类推一张图占用3帧就是“一拍三”,只需要8张图。

而且用一拍三具有有独特的优势,画面会以一种残像效果留在眼睛里,这可以更好的表现动作姿势。还有就是比较前面的两种,一拍三更加节省人力物力。

还有一个省工作量的大法,有些动漫人物说话时,就嘴巴在动,其他的都静止,这样也可以减少画图工作量了~


白色的G

一秒30帧不会。要说传统二维动画的话,分电视tv版和影院版动画。tv版一般是按每秒12张(1拍2)进行制作,这样既保证画面的流畅性也节约制作成本。海贼、火影tv版基本都是这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