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丨揭祕湖北五大綠松石礦口

科普丨揭秘湖北五大绿松石矿口

綠松石雖說是中國的四大名玉之一,但它的產地並不只有中國,像美國、墨西哥、阿富汗等國都有出產,而且品質都各具特色。只不過中國承包了全世界70%的出產量,而湖北又佔了全國的70%……

咱們先來看看下面這張地圖 ▼

科普丨揭秘湖北五大绿松石矿口

圖中標出的,便是湖北著名的三縣五礦,它們分別是:鄖縣的鮑峽鎮雲蓋寺、竹山縣的秦古鎮秦古、溢水鎮洞子溝、潘口鄉丫角山,以及鄖西縣的馬家溝。

距離看著雖然不算遠,不過不同的地理環境還是造就了不同的綠松品質及特點,下面科普君就給大家科普一下這五大礦洞及其出產的極品原礦吧。

秦古鎮秦古料

秦古料可以說是目前市場佔有率最多的一個,它資源豐富,理論儲量達3.5萬噸,屬亞洲綠松石主礦區。

秦古料屬於中上等,它也出產高瓷高藍的綠松石,不過比起溢水鎮洞子溝的“溢水藍”,秦古礦顯得偏綠得多,主要為藍綠和綠色。

科普丨揭秘湖北五大绿松石矿口

另一方面,俏色也是秦古料的一大特點,很多俏色料經過能工巧匠的細細雕琢,成為了許多有收藏價值的佳品。

溢水鎮洞子溝料

洞子溝與秦古綠松石礦層分佈相連,其礦口含銅較高,所以洞子溝的綠松石,最大的特點便是高瓷高藍。

“溢水藍”這一詞便是業內專門用來形容洞子溝料的藍料的,它的藍帶著一種很水嫩很清亮的感覺,就像要流出來一樣,給人一種一見傾心的感覺。

科普丨揭秘湖北五大绿松石矿口

做為綠松的兩個主要產區又彼此相鄰,秦古和洞子溝的高瓷高藍料子有很多相似之處。

科普丨揭秘湖北五大绿松石矿口

秦古料

科普丨揭秘湖北五大绿松石矿口

洞子溝料

像上面這兩件,不說破幾乎很難分得出來差別,但相比之下,溢水礦的色彩純度更高,而秦古礦明度更高。所以視覺上溢水礦更藍而秦古礦還是會偏綠一點。

另一個相似之處,便是兩者的鐵線都比較多,且由於是硬引圍巖形成的鐵線硬度相對比較高,但硬度有韌性卻差,所以加工過程中往往較容易崩裂。

科普丨揭秘湖北五大绿松石矿口

總的來說溢水礦的質量要比秦古好一些,不過目前的溢水礦由於開採時間比較久,之前開採力度又大,出的料子早已不如之前的品級那麼高了,很多現在出的溢水料子料芯裡發白。

科普丨揭秘湖北五大绿松石矿口

潘口鄉丫角山料

丫角山的綠松石主要以藍綠色為主,藍則為淺藍,又被稱為“嬰兒藍”。

科普丨揭秘湖北五大绿松石矿口

其瓷度和硬度都不錯,不過最大的特點和優點便是鐵線少,料子乾淨色澤均勻,質感非常的細膩瓷潤,粉粉嫩嫩就跟果凍似的,所以對於丫角山料行內都叫“丫角山果凍料”。

當然鐵線少並不是完全沒有, 它只是比較淺,加上大夥兒都追求完美,所以在加工過程多數被打磨掉而已。可想而知一件丫角山料的料子價格必定不菲啊!

丫角山料還有一個特點,上手盤玩變色極快,且很漂亮!它的變色過程一般為:淺藍色——淺藍綠色——藍綠色——油綠色——深油綠色。

科普丨揭秘湖北五大绿松石矿口

有消息稱,丫角山那條僅有礦脈在前年已經徹底挖通了,也就是絕礦了!!!

鄖西縣馬家溝料

像“菜籽黃”這樣的綠松品種,見過的人都不會忘,而它便是出自於馬家溝的礦料。

科普丨揭秘湖北五大绿松石矿口

相對於其他幾個著名的礦口,馬家溝算是比較小眾了,一是因為產量本來也比較稀少,另外一個就是因為其顏色的特別了。畢竟能真正綠成這樣的綠松石真的極為少見,在綠油油中泛著一抹嫩黃,猶如油菜花般鮮豔、明亮。

科普丨揭秘湖北五大绿松石矿口

菜籽黃屬於綠松石的一個稀有品種,學術檢測是含鋅,並由此產生形形色色的綠色。

全世界也只有中國湖北馬家溝料和美國內華達州有出,由於它們顏色翠綠,引入入勝,盤玩變化萬千,品質好的菜籽黃綠松石密度大、硬度高,被譽為是綠中之精華,翠中之極品!

科普丨揭秘湖北五大绿松石矿口

鮑峽鎮雲蓋寺料

最後一個是大名鼎鼎的鮑霞雲蓋寺。其實雲蓋寺本是一座寺廟的名字,寺廟的背後就是綠松礦,所以雲蓋寺料也因此而得名。

科普丨揭秘湖北五大绿松石矿口

雲蓋寺出產的綠松石是國內外都公認的“珠寶級”、“波斯級”、“收藏級”,它以高瓷高藍而著名於世界。

其顏色以最優的天藍色居多,高瓷高密,質地細膩,它的迷人之處在於經過佩戴盤玩以後,顏色會變得越發鮮亮,給人一種靈動的感覺。

科普丨揭秘湖北五大绿松石矿口

隨著雲蓋寺的封礦,如今雲蓋寺出產的綠松石幾乎成為傳說,在市面上極少能見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