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血洗大連:慈禧說只要日本人3天打不進北京,60大壽照樣過

在晚清的舞臺上,如果要搞個禍排行榜,力拔頭籌的,當數當國理政幾十年的慈禧太后。出生於道光十五年十月十日(1835年11月29日)的慈禧,二十多歲時就開始為體弱多病的咸豐帝站臺,從而嚐到權力的滋味。攬權,就成了這個女人後半生的唯一追求。只是,這樣一個控制慾極強的女人,雖然大權獨攬,但是,卻將大清這艘世輪一步步搖向絕境。

日軍血洗大連:慈禧說只要日本人3天打不進北京,60大壽照樣過

慈禧的時代,是中華史上最為不堪的時期之一。作為大清之主,慈禧在攬權、斂財的同時,還喜事鋪張,光吃這一項,每歲就糜費極巨。另外,她對自己的壽誕之慶還賊講究,只是,世界卻不會給“老佛爺”子,每當慈禧壽誕之際,世界列強都會向大清伸出魔爪——

日軍血洗大連:慈禧說只要日本人3天打不進北京,60大壽照樣過

慈禧50歲時,爆發了中法戰爭,日本乘機鯨吞了我國的琉球群島;慈禧60歲時,甲午戰爭爆發,戰爭的結果以清政府割讓遼東半島、臺灣及澎湖列島給日本而告終;在她70歲那年,沙俄與日本為爭奪我東北三省而大動干戈,而慈禧卻無恥宣佈中國嚴守“中立”,大好國土任由他人蹂躪。

日軍血洗大連:慈禧說只要日本人3天打不進北京,60大壽照樣過

尤其是慈禧大辦60壽慶時,她得報日本人卻藉機侵佔大連灣的消息後,竟然無動於衷,不思如何禦敵,而是要按部就班地發動朝廷上下為他籌辦壽誕。其實,慈禧並不是傻蛋,她也感覺到滿清的墮落:“誤國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私”為宮廷內鬥,“例”指“祖宗之法不可變”。所以,儘管認識到落後的原因,她也要依“例”行事,1894年,慈禧的60壽慶成為清政府壓倒一切的國家任務。

日軍血洗大連:慈禧說只要日本人3天打不進北京,60大壽照樣過

這樣的榮光,是慈禧樂於享受的。日本人也明白這一點,所以才會在關鍵時期,對大清發動偷襲。李鴻章也看到了日本選擇甲午年發動侵略戰爭,其原因之一就是:“日知今年慈聖慶典,華必忍讓。”正是因為這一原因,每逢慈禧瘋狂辦壽誕,列強們都會趁機將罪惡的黑手伸向中華大地。

日軍血洗大連:慈禧說只要日本人3天打不進北京,60大壽照樣過

當時唯一能與日本海軍抗衡的,就是北洋水師了,但是,這樣一支現代化的武裝,卻處處受制。“制”從何來?來自於清廷的內耗,確切地說,就是來自慈禧派與光緒派的窩裡鬥。

日軍血洗大連:慈禧說只要日本人3天打不進北京,60大壽照樣過

光緒帝表面上俯首聽從慈禧,但仍尋機登基掌控實權,所以,他一直提防著李鴻章,將北洋海軍事務“能收就收”。同治、光緒兩代帝師翁同龢,官位戶部尚書,他同李鴻章爭奪權勢,對北洋海軍實力“能削即削”。光緒父親奕譞,主持海軍衙門,一切以光緒平穩掌權為先。

日軍血洗大連:慈禧說只要日本人3天打不進北京,60大壽照樣過

李鴻章官至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掌控北洋海軍,但受制於朝廷權鬥,北洋海軍孤軍奮戰,形成“以北洋一隅之力,搏倭人全國之師”的困局。李鴻章曾自嘆:“我辦了一輩子的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何嘗能實在放手辦理?不過勉強塗飾,虛有其表,不揭破猶可敷衍一時。”

日軍血洗大連:慈禧說只要日本人3天打不進北京,60大壽照樣過

慈禧60壽誕來臨之日,正是日本人精準出手之時。李鴻章雖然心知肚明,但是,他沒有精力去備戰,只能把精力花費在外國的調停上,以期能穩定政局。

果然,就在慈禧壽慶的歌舞昇平中,日本兵不血刃輕取大連灣。慈禧得到恭親王報告大連灣失守時,只是淡淡說,只要3天打不到北京就行,不要拿雞毛蒜皮的事來煩她,讓她好好過個60大壽。

日軍血洗大連:慈禧說只要日本人3天打不進北京,60大壽照樣過

慈禧的倒行逆施,早已激起有識之士的不滿與抗議。慈禧太后七十歲生日,章太炎作對聯一幅來諷刺她:

今日到南宛,明日到北海,何日再到古長安?嘆黎明膏血全枯,只為一人歌慶有。

五十割琉球,六十割臺灣,而今又割東三省,痛赤縣邦圻益蹙,每逢萬壽祝疆無。

日軍血洗大連:慈禧說只要日本人3天打不進北京,60大壽照樣過

上聯揭露了慈禧為滿足自己奢侈享受,不惜用搜刮來的人民膏脂,在京城內大興土木,甚至不惜挪用海軍軍費,耗銀千萬兩重修頤和園,供她一人享樂之用。而與此同時,九州大地連年災荒,餓殍遍地,民不聊生,這形成何等鮮明、強烈的對比啊!下聯則辛辣地嘲諷了慈禧每過一次“大壽”,都使中國的疆城被外國列強宰割瓜分一次,都使中華民族蒙受一次奇恥大辱。

當一個王朝把統治者的壽誕看得比興亡還重要的時候,這個王朝必定走向窮途末路。

(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