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以后在职场还做销售,你有没有危机感?

小桃子情感

去年2月,华为副董事长兼轮值CEO徐直军对媒体说:

超过34岁的员工,还不是公司骨干,可能被清除出去。这番话引起了轩然大波。

徐直军后来解释说,华为只是让贡献低于成本的员工离开,但这跟年龄没有关系。他认为超过34岁的员工,可以专业领域真正独立工作,或是成为带团队的中坚骨干。

如果你到34岁这个年龄,还不具备独挡一面的能力,还不可以带领团队做项目,那么离开公司以后,你都很难满足自己想要的生活。

1

俗话说“三十而立”,但现实生活中,人到中年,事业未“立”,生活尤“惑”的情况大有人在。很多公司明文规定不要35岁以上的员工,考公务员,35岁也是个截止点。

“人到中年,不如狗。”这句话听起来很刺耳吧,却是残酷现实中常见的心态。其实何止中年,本该全力冲刺的30岁们和本该野蛮生长的20岁们,在这个焦虑满满的时代都纷纷跪倒在压力面前。

想拼一拼,却怀疑是不是为时已晚;想闯一闯,却有一个忌惮命运高昂成本的老灵魂。老实说,相比“如何实现财务自由”,我们更需要了解的其实是“怎样赋予自己突破的勇气和决心”。

随着年龄的增长,选择的机会成本也在上升。很多人一面向往通过转行、换环境来实现成长跨越,一面又在选择失误的高昂成本面前止步不前。

大多数时候,我们对未来的焦虑源自面对不确定性时的不自信。逃避、推脱是最本能最容易的选择,同时也是最能磨掉一个人自信的方法。

2

“你所谓的焦虑,不过是对未来的恐惧”

“我们身体中蕴含着一种真正的实力,就是任何时候都能从头再来的能力。”讲这句话的,是一位30岁之前颠沛流离、30岁之后逆袭成神的男人,他就是日本知名媒体网站

TABILABO的青年董事长——久志尚太郎。他口中的“从头再来”四个字,源自他自己的的血泪史。

他的人生经过很多次的重启:20岁进入戴尔公司成为销售员,做到了顶级水平,却因为一场大病,花了两年的时间调整、旅行;旅行时接到了表弟患脑肿瘤的通知,便毅然决然地回去照顾;一次意外的骨折,让他被迫离开繁华都市去到穷乡僻壤。

29岁时,他创办了TABILABO网站,每月近亿的活跃用户迅速占领日本舆论中心。而他,却随时做好再次“重启”的准备:“即使某一天倒闭也不足为奇”。

久志先生认为,所谓的为时已晚是不存在的,只要我们拥有从头再来的能力,哪怕迷失过,失去过,也能够从头开始。任何时候,都能够获得崭新的力量。

这种从头再来的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来自他过去的积累。

成为顶级销售员的经历,让久志拥有了敏锐的市场嗅觉和高超的商业能力;旅行途中遇到的每一个人,翻过的每一座山,都是对生命的体验;家人和自己遭遇疾病,磨练了他的心智和毅力。

他过去所走的每一步都成为了他重启人生的资本。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3

“30岁前要建立希望,并用力去追赶”

希望是成功的开端,它可以通过付诸行动,转变成信心,再变成决心。如果你有梦想,即便不能实现,也是有价值的。因为梦想可使你看到许多可能的机会,而这正是别人难以见到的。

30岁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年龄,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点。如果你30岁之前几乎没有任何积累,那么,30岁以后的职业生涯要想获得突破是十分困难的,有很多现实的问题无法解决。

这是硬伤。所以,要想让你30岁以后的职业生涯不后悔,顺利渡过30岁这道坎,你就需要在30岁之前对自己负责,未雨绸缪。

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准一个可以为之奋斗5年、 10年甚至更久的目标。

这是一种最理想的状态。因为一个清晰的目标,可以让你的职业成长围绕着一个点去积累经验,而这种日积月累的经验积累,也是你日后升职加薪的筹码。

虽然经验并不一定与能力相关,但如果没有经验的积累,你的能力也基本没有提升的可能。

再好的产品,无论有形或无形的,没有销售,只有死路一条。所以,销售的价值甚至在决定一个公司的生死。本质上,销售就是一个苦逼,又很牛逼的职业。

30岁之前接触销售,要找渠道,要找资源,把人脉关系稳定住。30岁之后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开始一步一步的策划了。把以前的渠道,资源,整和起来就是一个新老板的诞生了。

30岁之前是靠能力,不断的争取,拼搏,努力,30岁之后是在人脉的基础上不断的升华而慢慢的扩大。所以做老板的很多是做销售出身,了解市场的需求,掌握市场的状态,适应社会的发展。

如果一名销售人员只想顺其自然的话,那么他永远也无法攀登上职业的高峰。因为,他无法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只有不满足于尚可的工作表现,努力做最好的销售员,才能成为不可或缺的人物。

4

身为职场人,职业生涯不成功是常态,职业生涯成功才是小概率事件。

从30岁到35岁,大家有足够犯错的时间,为了不让35岁以后的职业生涯变得一塌糊涂,至少应该在30岁就确立明确的目标,并利用5年的时间去追赶。

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机,社会也不会再以包容的心态去原谅你的年少轻狂。你多走一步错路,就必定要在以后以十倍的代价补回来。

30岁收入低不可怕,就怕你还不知道自己的目标以及为之进行必要的能力、资源、人脉的积累。

立下大志和从小事做起,就是一个销售精英的标准要求,也是一个成功人生的标配!


密思特H

“销售销售,日渐消瘦,过了三十,不如猪狗!”

十余年的培训生涯中,我的学员里有大量的销售人员,而且很多都是三十以上的“老销售”,上面这几句话就是我对这些学员的写照!

老销售“无言的结局”

这些“老销售”,其实业务能力都是很强的,人情世故也是很懂的,做事一般都是滴水不漏的,对公司都是忠心耿耿的。但一旦过了三十岁没升管理岗位的话,上面这些就都没用了!为啥呢?

1、因为公司都要“提升效率”:

说白了就是越来越多的公司喜欢作PPT呀,写报告呀,做秀呀等等,老销售一般都是实干家,在这些方面通常都比较欠缺,而年轻销售玩什么PPT呀,报告呀,作秀呀,会议年会出节目呀,搞活动呀一套套的。

2、领导都喜欢“能力强”的人:

啥叫能力强,老销售一般都老实的以为完成任务就是能力强了(这也是老销售一直得不到升职的原因之一),其实人家领导喜欢的是“自己人”,换句话说就是“自己招的人”或者“自己带的人”,你老销售都干这么久了,领导一般都认为是老油条,能力再强,也不想重用你!

3、领导不喜欢“同届”的下属:

销售一旦过了三十岁,成了老销售,一个尴尬的局面就出现了,那就是原来自己的同事,甚至比自己来的晚的同事,突然成了自己的领导。其实人家领导也很尴尬。在这种情况下,老销售自然得不到重要,不但得不到重要,估计还会处处不如意。

4、“可替代”与“养家”的两难:

其实一线销售工作,除了极其复杂的管理大经销商的,或者和大的工程项目对接的,基本年轻人来,了干个一两年,都能快速上手。老销售其实很容易被替代,但因为年过三十,上有老下有小,又不敢辞职,这就尴尬了!

老销售“最佳的结局”

因为做了十多年的培训,而且和很多学员关系还不错,我看到的老销售破局之法大概有这么几种:

1、跟“前领导”去别的公司:

这几乎是最常见的了,就是老销售基本都跟过好几个领导,肯定有一两个领导能力强的,后来辞职去了别的公司,然后等他们发达了想招“自己人”的时候,老销售的机会就来了,这是最常见的。

2、自己跳槽去了同行业公司:

这样的老销售也不少,在自己这家公司耗了这么多年,再耗下去也没机会了,就果断跳槽去同行业公司,老销售因为行业经验极其丰富,客户资源相当深厚,很多小一些的同行业公司还是很喜欢的,跳过去就可以升职加薪,这样直接就进入管理岗位了!

3、自己折腾点东西

老销售因为工作驾轻就熟,又懂如何应付领导;这样老销售的业余时间就会相当多,因此可以抓住这个机会,自己折腾点东西,我见过的有开饭店的、有合伙做批发的、有搞中介的、有在同行业吃回扣的、有自己暗地里做经销商的,等等。也不错!

4、积极学习,等待时来运转

有一个老销售,在基层干了将近十年了,能力不错但非常老实!他们省有一年出问题,省经理和很多精英销售都被干掉了,实在没人用,他就顺理成章的代理了省经理,结果一上任才发现,能力实在太强悍了,基本上啥都懂,管理能力呱呱叫!原来人家暗地里把这个省早弄透了! 老销售想在本公司升职,非常困难,确实非常依靠运气!

5、转行!

人挪死树挪活,也有不少老销售,跳出本行业,开始了新的行业,我们公司有个销售都45了,被公司干掉后,自己去了保险公司(我们公司和保险没有一点关系,他这算很大的跨行了),两年竟然成了带几百人团队的大销售经理,车子房子全换了。

我的建议是:

老销售是时候看一些鸡汤文了,增加增加自己的活力,做好随时被公司裁掉的准备,同时做好随时开启更美好更成功的的新生活的准备!毕竟三十岁四十岁还是青年嘛!

文/穿墙学院:资深企业培训和职场教育专家,穿墙而过的企业洞察者,竭尽全力助你升职加薪,喜欢我就点我吧!

穿墙学院

并没有多少危机感。

因为不做销售做什么呢?自己老老实实做了五六年的岗位都没有太多上升的空间,这说明自己要不是工作方式方法有问题,要不就是储备还是不够,或者干脆一点就是没什么当管理的天赋和能力。

这种时候,不是有没有危机感的问题。而是认清楚现实,更小心谨慎先把岗位工作做好。把房贷先每个月还了。多规划点时间给家人,一起哪怕只是每天做个饭也是件好事情。

所谓危机感,是自己能力与欲望不匹配。不如面对自己的平凡,认真做个平庸的人,和家人朋友一起,平安平淡度过自己的人生。而不是抱怨和其他,最后会失去更多的。


小黑豆

先说制造业,因为互联网或金融服务、房地产了解甚少。成熟的传统制造业公司,产品和市场做的不错的公司至少存在十年、二十年了,大部分也更愿意进此类有知名度公司,中国国情是 销售总监甚至大区经理,都是公司老人,甚至是老板的嫡系部队,下面的省区经理,这个位置是大部分普通业务员爬到的最高位置,掌控几千万甚至上亿的销售,下面十至二十多个业务员不等。目前省区这个位置主要集中在80后,这个位置相当稀缺,更需要运气。

“地位上不去,收入就上不去”重要的事说三遍。30岁 想要爬上来,掌握几千万或上亿销量,需要较成熟的经验,内部晋升,至少4至5年来积累连续经验和能力,与公司一起发展。外跳升职,至少前期也要同样的积累和时间。

30岁 甚至升不了基层管理,那就自己干吧。打工形势越来越严峻,80后再升不上 迟了点。对90后 80后就是一堵堵墙,三十几岁的人 老婆孩子热炕头,几十万的收入,90后在类似公司出不了头。思絮太多 打字累


王李陈张

第一,想说为什么没有危机感,为什么要有危机感。因为在一个工作岗位,不管是什么工作都应该是有危机感和压力感的吧,其次为什么要有危机感,你工作的经历和经验难道就因为别人年轻,你就感到害怕和有压力,我觉得,如果你有能力,有经验,有压力有危机感德应该是新人吧!

第二,我想题目的设定就是想我们把注意力放在30岁和销售这两个字眼上。是想我们把30岁和20岁25岁比,但是,不要忘记了,30岁所累计的经验和20,25岁所累积的经验是不一样的,你有你的年轻,但别人有别人的资历。

第三,是销售的问题。我们都知道,销售是人与人的交流,我相信,30岁的你和20岁的你,在与人交流方面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吧!

以上。


定西君

危机感是会有的,因为三十岁以后家庭的压力会直线上升,有危机我们才会想到改变。


三十岁虽然到了而立之年,但现实中三十岁真正有一番事业,实现财务自由的却是少之又少。


三十岁的人,大部分已经成家了,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到处都需要钱,销售这个职业的风险很大,对个人的能力要求也非常高,所以危机感是肯定存在的。


如何处理这个危机感就显得比较重要了,“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有危机感证明你是个有担当有责任的人,所以首先是对自己有一个规划,如果只是底层的销售人员,没什么提升空间的话就可以考虑换工作或者兼职了,三十岁自己怎么都会有一点生活积累和积蓄了,所以该换就换不能畏首畏尾。


不管什么年纪都会有危机感,我们都是在危机感中一步步才能成长到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