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每月還貸是什麼感覺?

呦呦鹿鳴魚

買房每月還貸是什麼感覺?

現如今還房貸的人毫無疑問都是有苦更有甜,如果你月供收入比很低更是一點壓力都沒有,連苦都談不上,哪怕就是節衣縮食還房貸的人,在這些年房價及工資收入一路走高的大背景下,看著房子在漲價心裡也是美滋滋的,一方面享受到了有房給自己帶來的生活實惠,另一方面更享受到了房產增值帶來的紅利,到目前為止“房奴”其實還是個偽命題,他們過得並不慘!愜意得很!大多數早年上車的人當年的這點房貸也已經還得差不多了,隨著收入不斷上漲當初那點月供到現在早就談不上壓力了!

圖1:平均房價已經連漲N年了!

圖2:人均工資也已經連漲N年了!



但“房奴”真的是個偽命題嗎?

這些年之所以“房奴”們日子過得還算愜意,一個重要前提就是房價和收入這些年一直在漲,但未來一定漲嗎?那可未必!任何事都會遵循自然規律,世界上沒有永遠漲價的商品,同樣的蛋糕放到未來滋味可能並不一樣,我個人是不太看好未來房價還能這麼瘋漲的,購房者還是需要理性,要讓自己少受房貸之苦,一方面不要對房價上漲有不切實際的預期,希望越大往往失望越大,如果房價漲或跌你心裡都能接受,滋味差不到哪裡去,其次需要控制好自己的房貸月供比例,如果所有收入都拿去還房貸無疑是不理智的,超過50%就已經很危險了,最好低於家庭收入的30%,如果你的月供不超過家庭收入的30%,每個月還房貸真沒有什麼感覺。


心安理得君

買房壓力山大,除了首付款外,月供也是橫在大家眼前的一座大山,而且需要持續不斷地攀登。下面分享一個朋友的還貸經歷:

新一線城市,工作了5年,2016年看好一套房,接近100平米,戶型都選了,價格談好了,當時總價是105萬左右。然而,後來這位朋友打電話諮詢家人,家裡人給出了一些不同的意見,有的說房子小了,有的說樓層高了……總之,就是沒下單。

轉眼間,到了2017年上半年,房價大漲了一波,那個心痛。當時的房子,已經漲到160萬了。不能再等,於是去年4月份下叉買房了。首付3成,貸款110萬,貸了30年,每月還款5800多。工資8000,每月除了還貸款外,供自己支配的不到2000元。天知道怎麼熬過來的!

好在公司提供住宿,每月可以省下1000多的租房費用。自從買房後,特別是從去年7月開始還貸後,自己就變得特別摳門,不是萬不得已堅決不出外面飯店吃飯,一個月有25天都在家自己做飯。以前經常打車,之後出行完全靠公交和地鐵了。朋友邀約外出,能拒絕的就拒絕了。

記得有一個月看上一款筆記本電腦,特別心癢癢,都加入了購物車好幾次,然而,最終理智戰勝了一切:買了筆記本,這個月的房貸怎麼還?後來乾脆養成了一個習慣,那就是發了工資,就先取出錢存入房子貸款的賬戶上,其他剩下的才是自己能用的。去年年底,單位發了一筆獎金,有三萬多,當拿到獎金的那一刻,整個人頓時精神了,別問為什麼?因為6個月的房子按揭款差不多就搞定了!

確實,不得不說,買房是人生非常大的一個壓力。上面分享的這位朋友的情況代表了大多數情況,而在一線城市這種壓力更大。但是,在這位朋友的按揭貸款中,金額有些不夠合理,月收入8000,但還貸款需要5800多,這是他壓力非常大的一個原因,佔了總收入的70%多。實際上這個比例建議最多不超過50%。當然,算上年終獎金,這位朋友每月收入也在11000多,所以,頓時感覺壓力小多了。

在買房還房貸的過程中,有兩點特別重要,必須要有理財的觀念,並強制執行:

第一就是學會資金分配,學會強制儲蓄。題主每月5800多的按揭費用是必不可少的,一旦還不上就會影響個人徵信,因此,有錢了第一時間先存入貸款賬戶也是一種做法。當然,如果有剋制力,也可以將這筆錢先存入餘額寶這類理財工具,有一定的收益,等到該還款時間才轉出來。

第二,應該管理好自己的消費行為。對於一些衝動消費、不合理的消費,要及時砍掉。當然,這個過程肯定是痛苦的。但長遠來看,理財意識的形成,對將來很有好處,一生受用。


坤鵬論

我是一個房奴。

我覺得我的經歷應該挺典型的了。

我們買房是2013年,當時兩個人的收入加在一起也就是夠還房貸。一半還房貸,一般用於日常開銷。

剛開始的兩年壓力的確是最大的。因為有兩個大項支出,一個是收房。收房時要交一大筆錢,我們當時是花了6萬多,這對於剛交了首付買房的人來說,壓力還是蠻大的。另一個是裝修。裝修款當時是花了15萬,相比同事動輒20-30萬的裝修款,我覺得我們真是省到家了,省了不少東西,現在看來,當時有些東西還是不能省的,吃了虧才明白。

我們當時買的是期房,房子封頂後就開始還貸。但封頂距離搬進去差不多還有一年時間,這期間,我們既要付房租又要還房貸,壓力著實不小。這段時間持續了一年多吧,為了省點房租,我們房子裝完後只空置了3個月不到就搬進去了。

以下是時間表:

2013年買房,這一年最大的支出是首付款,幾十萬(兩家人各負擔了一半);

2014年初開始還貸,這一年最大的壓力是房貸和房租同時扛。

2015年收房裝修入住,這一年收房交契稅什麼的6萬,裝修15萬,壓力不小。其中裝修款是結婚收的份子錢,契稅是自己剩下的積蓄。

因為買房,壓力太大了,我只能不斷提升自己,換工作漲工資。到2016年其實就沒覺得有什麼壓力了。兩個人的公積金就定8成的月供了,我們每個月只用額外補1000塊錢就行了。

我覺得,中國房奴中,幸福的應該還是大多數吧。買了房至少沒被拉下,更重要的是壓力換動力,這種體驗其實挺好的。


樓市微觀察

我在鄭州,15年3月買的房,買房時已經結婚半年了,結婚前都沒想過要買房,結了個婚覺得自己成熟了,想的多了。之前一直住城中村,月租三百左右,後來因為工作地點變更以及城中村要拆遷的原因只能在小區租房,房租支出一下變得讓自己無法接受,租了個大標間,半年房租帶押金一下給了房東10000,就下定決心買房了。我跟老公都是下了決心做什麼事就立馬去做的人,決定買房後先在網上看,我們想在管城區定居,因為手裡資金有限只有5萬塊,就看哪個樓盤我們買的起,結果發現只有一個國鑫小時代60平左右的超小兩房買的起,就去了。這個樓盤體量非常小,就兩棟樓,賣的還可火,去的時候只剩頂層的一套了,我非要定,老公死活不讓定,就猶豫了一下沒定,下個周的週日就又騎著小電電出來轉悠,發現離國鑫不遠有一非常大的在建樓盤,就抱著看一看的態度進去了,瞭解後單價8000左右,最小的戶型81平米,那時候有首付無息分期的活動,1年內分三次交完就行,我跟老公的錢只夠第一期的,就算了又算,能借的就打電話借,借錢也認清了一些人,算了仨小時就定下來要買了,交了定金,籤合同房子就這麼定下來了。首付及維修基金還有契稅大概23萬,16年年初全部付完了,婆婆給了很大支持很感激,首付付完的時候欠外債3萬,我們當初手裡有5萬,一年時間公公婆婆,我跟老公四個人一共湊了15萬,不知道怎麼做到的,但就是做到了,公婆現在還在外打工,說是等我們有孩子了再回來,買房後我從以前的月光族變成了大部分工資都能存起來的女戰士。對了,從15年5月份我就開始還房貸了,第一個月3500,接下來到年底每月2800,16年政府政策好,商貸利率從5.3降到4.9,我的房貸也降到了2500,工資也漲了一點,我的工資要還房貸,還完房貸就只夠我自己的生活費了,還好15年公司效益比較好,獎金還可以,獎金加公積金首付我貢獻了30000左右,剩餘的都是公婆老公湊的,老公掙的錢還要付房租。剛開始還房貸的時候覺得日子難過,畢竟之前一個月的生活費是3600,現在突然1000都不到,真的不適應,後來慢慢就習慣了,不要把注意力都放到逛淘寶上,也就不覺得日子難過了。現在已經住到新房裡了,債也還完了,只剩每個月2500的房貸,即將面臨要孩子養老人的又一考驗,仍然感覺壓力很大,就得想辦法掙錢,於是跟老公又決定買個寶駿730,下班後做點小生意,如果遇到好的機遇,老公就不再上班,做生意掙錢養家,我繼續上班還房貸。我的小家現在每天被我收拾的乾淨溫馨,我想養什麼花種什麼草都可以,也有地方放,每次覺得自己很苦逼的時候就看看這個溫馨的小窩就覺得鬥志滿滿。小區的房價由最初的均價8000,漲到了14000,到目前為止做的最正確的決定就是1.不顧父母反對嫁了個沒錢但是對我好又上進的老公,2.買房把家安了下來。所以覺得買房不會讓你的生活越來越差,只會越來越好,有房就有了家,有家才有希望。買房後不敢生病,所以格外注意健康,不敢亂花錢,所以每一塊錢都會花在刀刃上,為了多掙錢會努力讓自己變的更好。當然我也不是說要完全不顧現實情況去買房,買房必須要考慮實際情況,稍超出你目前的能力範圍,欠一點帳沒關係,但不能因為買房就讓一家人過不下去。買房這三年來,雖然買的衣服少了,但是我覺得過的很充實,我的人生充滿希望。以上是我的個人真實經歷,僅以此文與正在奮鬥中的房奴們共勉。


為夫洗手做羹湯

座標:山東棗莊,在市區買了一套93平2室2廳房子,貸款280000元,2016年9月開始還房貸,每月23號扣款日,每月需要還款1832.44元,剩餘應還本金267156元,打算過兩年,一次性多還一些。以前沒買房可以想買什麼不猶豫,現在買房了想買什麼都要考慮……

如果要說每月還房貸什麼感覺?那麼只能說,“割肉的感覺”、“有壓力感的感覺”……確實,沒有買房之前,一點壓力也沒有,買了房之後,每月差不多多支出2000元錢,從此以後,不敢生病、不敢不上班、不敢去旅遊……只想著趕緊攢錢把房貸提前還了。房貸一直在那裡一月“動一動”,恨不得讓房貸金額趕緊清零。



不過,買完房子裝修好之後,再到入住進去,心裡上也有一定變化。租房子每月房租加水電費在三四線開外城市,基本每月600-800元消費水平,而且什麼都是公用,廁所、陽臺、客廳……再遇到脾氣古怪的房東,每月房租延遲2天不交,就會被說的很難聽,尤其對於合租房子,什麼人都有,各自都有自己的上班時間點,上白班的人討厭上夜班的人,上夜班的人討厭上白班的人,畢竟,誰都不想被人打擾休息。

買房子之後還房貸有一定壓力感,不過也給自己一定緊迫感,只能把壓力變成一定動力去對待。每天回到自己的房子,想自己做點什麼吃,想看個電視,放一冰箱自己喜歡的食物,在陽臺上放各種各樣植物盆景……起碼房子空間是“自由”屬於自己的啊。關鍵不必看任何人臉色,也不用為了一點小事而互生矛盾,鬧得租客之間有過節。

世界上,沒有兩全其美的事,有享受,就有承擔。買房子,還房貸,有一定壓力,有一定動力。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只有不斷努力去爭取,才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房小哥

公積金貸款,四線城市,15年,每月1860多,五年內已經還清。

說下感受,很多瞭解金融或者不瞭解跟風的朋友都勸我,能多貸款就多貸,能延長時間就延長,能貸款七十年才好,可惜沒有。但是我卻沒有這種感覺,他們認為貨幣在貶值,加上通脹,加上公積金,幾乎不受利息損失,甚至穩賺不賠,何況不影響生活質量,但我的感覺就是,每個月都得想著還錢,不用跟我說自動扣,那不也得卡里有錢算嗎?想去旅遊,有錢,但是一想,這一趟出去夠還兩個月了,不去。想去買衣服,一想,幾件衣服再省一點,就夠一個月了,穿什麼不是穿?

一到下一個月,就會首先想起這個月貸款還沒還,哪怕手裡的錢夠十個月的,就像一個夢魘,一直追著你不放,我承認我心胸狹窄,氣量不足,我總是想,哪怕我月收入上萬,每月只需還款一元錢,但是每個月我都得惦記著,這種感覺太鬧心。如果真是每個月還一元,存一百元就夠一輩子,我還會想,我還欠著錢呢,萬一銀行系統故障,這個月延遲了呢,影響信用吧?總之就是各種鬧心,各種不自由,再一次重申,我氣量小!!!

想著,哪怕我月收入只有一千,但是我不欠錢,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月初大吃花九百,剩下一百每頓煮麵條,泡醬油,沒有牽掛,那也自在。就是不想起欠,好在通過努力,五年就還清了,這還花了兩三個月調整心態,啊,真的不欠了。幹什麼事,可以激情,可以理智,隨心所欲,好痛快!朋友說我不是賺大錢的料,大老闆幾個億欠都沒事,我想說的是,我也想有幾個億,但是更想要一種能讓我安心的心態。我氣量小,隨便噴!!!


秦秦十七

有磚家說過,每個月的房貸在家庭收入中的佔比不超過30%最合理

。因為這樣的比例才不會影響到自己原有的生活水平。

不過,由於國內房價過高,不少人連首付都要家裡人鼎力相助,還貸金額更是滿打滿算,竭盡所能

據我所知,國人吃苦耐勞的精神在房貸方面表現得淋漓盡致。每個月拿出50%的家庭收入交房貸的人比比皆是,就連70%的收入用來還貸的人我也聽說過。

既然大很大一部分的收入都交了房貸,平時過日子就只好精打細算,量入為出了。

我來說說我自己每個月還房貸的感覺吧!

前幾年在買房之前,我租住一室一廳,每個月房租水電2千元左右,自己的各種賬戶裡總計有多年經營積攢的百多萬元,日子過得舒心愜意(老家龍巖市區有房,原本打算年紀大了落葉歸根)。

2007年我在島外買過一次房,不過覺得太遠不方便就賣了。2014年我在島內買二手房的時候,價格已經每平米2萬多元。

由於手頭有點積蓄,我就多付了些首付,貸款1百萬元,然後按揭10年,每個月還貸1萬元左右(等額本金,逐月降低還款金額,從剛開始的1萬3千多到最後的8千多)。


當時我的家庭年收入大約是不到30萬元(自己做點小生意),每年還貸金額大約佔收入的三分之一,沒感覺什麼壓力

不過計劃趕不上變化,這兩年因為生意不太景氣,年收入降至20餘萬元,房貸快佔到了收入的一半,壓力立即凸顯出來

雖然收入降低了,銀行可不管這個,每個月該還的房貸一分都不能少

現在的我,年底基本沒有結餘,卡上也沒有多少現金,都是用每個月的應收賬款來支撐,有時手頭緊還要刷卡消費,感覺有點吃力。

幸好我是知足長樂的人,既然選擇了買房,就要有做“房奴”的覺悟,自己的選擇,怨天尤人於事無補,何不錢多錢少,開心就好,拋開煩惱,快活到老?


廈門夜雨十年燈1

座標鄭州,去年四月份買的房子,因為三月份定親,兩家商定好在鄭州買套房作為婚房,定完親之後我就一直在看房子,當時心裡想,反正一定要買的,晚買不如早買,買了早點交房,心裡踏實,看房子大概看了十幾天就定下來了,房價9100一平方,在京廣路長江路,首付17萬,月供2800,車貸1400..房租1000.固定支出就五千多,從去年八月份開始還貸款,剛開始壓力並不大,因為手裡面還有一部分積蓄,後來錢被親戚借走一部分,老公又辭職了,只靠我一個人掙錢還房貸,車貸,房租,壓力陡增,那一段壓力特別大,從去年八月份,到今年四月份,基本都是我一個人在掙錢還房貸,房租,生活費,老公的工資只夠他還車貸和個人應酬的,自己跑業務風裡來雨裡去,加班加到10點多,中午飯都顧不上吃,下午下雪天都不停歇,出去跑業務,甚至被車撞到依然不休息在工作,那一段時間心裡特別委屈,感覺自己一個女生承擔的太多了,一有點小事心裡就爆發了,說我為什麼要承擔那麼多,而老公卻把這些歸結為,他不掙錢了,我嫌棄他了,後來他換了工作,跟我一塊跑業務,越來越掙錢,慢慢的也適應了還房貸的生活,車貸再有半年就還完了,房子還有一年就交房了,等交了房就不用掏房租了,以後壓力就越來越小了,其實我一個人的工資基本在6000-10000之間,能把這個家養起來,但是隻是自己不能懈怠,必須付出百分八十以上的努力,時間久了,就覺得自己有點辛苦,就會有點難過,現在老公能掙錢了,自己也放鬆很多了,不用那麼拼了,其實還房貸只苦前兩年,前兩年熬過去了,也就不辛苦了,一是因為不用租房子了,二是因為,為了適應還房貸的生活,你肯定會想辦法找掙錢的工作來適應這份壓力,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優秀,其實一個月掙2000的人不一定比一個月掙8000的人活得輕鬆,前者生活沒有壓力,心理有壓力,後者生活有壓力,心理沒有壓力,還房貸確實有壓力,但是心裡很踏實。加油!



稻草人潘達

座標廣州,85年男,09年廣州專科畢業,家裡借了三十萬做生意後陸續歸還還買了臺車,夫妻檔,一路租房2000到後來3000每月,11年結婚,沒錢,只擺了三桌,婚禮極簡,愧對老婆,11年生老大。

之後存錢老家蓋房,月租4000,給父母養老,

14年開始經濟下行,生意滑坡,30歲出來上班,從1700底薪到月薪1萬5,加上外快16年月入三萬左右.無限制的加班,週末有時間也讓給老婆休息。 從來沒有時間和多餘的金錢旅遊,16年懷了老二,生意撤了老婆專心帶娃,16年八月借了二十萬廣州白雲買了個兩居室,八年樓齡,一方兩萬,170萬首付五十,月供遞減的7500.半年漲了一萬,想都不敢想。之前還考慮過再苦一點換個三房或者買多一套小的出租,以後給老二,6月廣州新政一出也打消念頭了。等著五十歲退休回家養老,老家小鎮上商業街商住兩用宅基地兩百平四層,出租自主兩不誤還可以照顧老人。

支出:供樓加物業水電一萬,老大讀書跳舞老二奶粉尿布家裡買菜一萬,自己吃飯應酬養車一萬。等於打兩份工的白領,還要存錢給娃上戶口,上學,不過感覺等到四十歲以後就好了。

爭取五十歲退休


山寨奧噹噹

對於普通人來說,買房還貸可以用一句可能不太恰當的話來描述,就是,“痛並快樂著”!


為什麼這樣說呢?

所謂“痛”,就是每月還貸款的痛。按揭買房,從此淪為“房奴”,每個月辛苦的工資,少則一千,多則上萬都要上供給銀行。很多人每月房貸,車貸就是一大筆支出,這種痛,很多人都嘗過或者還在嘗。當然,這裡說的是咱們普通大眾,不差錢兒和其他情況不在此列。


而對於“快樂”,買了房有了安全感,心裡踏實了,房子還可能升值,心裡還是很快樂的。很多人都是剛需或者改善性住房和投資,無論哪種需求的,這些年房子都沒有讓大家失望。剛需的買了房心裡踏實了,改善性的買房有了新的歸屬感,而投資的也嚐到了很大的甜頭。大家基本上都很快樂,雖然還貸壓力猶存。

當然,大家都希望快點兒把貸款還完,畢竟作為老白姓來說,欠人家的總覺著不舒服。不過,我想說的是,這些大家不必有內疚,畢竟你的貸款是要付利息的,銀行是在賺你的錢的。所以,安心的住房,痛苦的還錢,快樂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