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在沛縣的老兄弟和功臣很多,為何單單盧綰封王?

王明碩



一切似乎順理成章,但問題來了:

一、群臣為何推舉盧綰?

因為盧綰和劉邦打小關係就鐵!兩人是同一天出生的,兩家父輩的關係又非常好,所以從小到大,兩人都是形影不離。劉邦一造反,盧綰也就跟他幹了,鞍前馬後的,沒功勞還能沒點苦勞?後來他被封為太尉、長安侯。

和蕭何、曹參這些人比起來,盧綰的能力、功勞無疑差一大截,但架不住人家關係硬啊!群臣都知道劉邦的新燕王人選是盧綰,所以樂得順水推舟。

其實,更重要的原因在於:異姓諸侯王表面風光,可實在是不好當!韓信、彭越、英布這幾位牛不牛?幾年功夫,全被劉邦收拾了。蕭何等人深知其中利害,沒人敢接這枚定時炸彈。只有盧綰不知深淺,沒怎麼推辭就接了。



二、劉邦為何要封盧綰?

因為照當時形勢,燕王是必須要封的,而且此人要絕對忠心,資歷不能太淺,同時本事還不能太大,否則不易控制。從這些條件看,盧綰還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將就著用吧!

盧綰這個燕王沒當幾年,後來因為下屬與叛將陣豨私相聯絡,被認為有謀反嫌疑,劉邦召盧綰進京問話。盧綰這才害怕起來,躲到邊塞避風頭,想再找機會跟劉邦解釋。不料沒多久劉邦死了,他就只好逃到了匈奴,最終死在那裡。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說的就是盧綰這號人吧!


三好國學堂

劉邦建立漢朝後分封的幾個異姓王中,有一個人功勞很小,能力很弱,但沒有人敢惹,他就是燕王盧綰。盧綰確實追隨劉邦多年,但他立過的功勞還真有點說不上——劉邦起兵時,他以賓客的身份追隨;劉邦稱漢王之後,盧綰被任命為將軍;楚漢戰爭中,他曾經隨軍出征,後來被封為長安侯;劉邦開國之後,他跟隨劉邦一起平定燕王臧荼叛亂,隨後被封為燕王。他的前半生一直在走運,不是因為他的能力,而是因為——

他與劉邦的特殊關係。

盧綰與劉邦有很多巧合,他們家在同一個衚衕,他們的父親關係非常鐵,他們同年同月同日生,他們倆長大後成為同學,關係也非常鐵。

所以,劉邦起事之後盧綰就受到高規格的待遇,比如他可以“出入臥內,衣被飲食常賜,群臣莫敢望,雖蕭、曹等,特以事見禮,至其親倖,莫及盧綰”


國史通論

盧綰封王在很多人看來不可思議,人們認為漢初三傑的張良、蕭何立下了不世之功,為什麼都沒有封王。盧綰作為一個劉邦的跟班和跑腿,沒有尺寸之功,有什麼資格被封王呢?

要想了解劉邦封盧綰為王的原因,我們來看看其他幾個異姓王是怎麼被封的。

趨利避害,迫不得已

首先說韓信和彭越,他們被封王是因為劉邦在和項羽的楚漢之爭到了白熱化的時候,他們想按兵不動坐觀成敗,劉邦不得已接受了張良和陳平的建議封他們為王,這是迫不得已。目的是讓他們能合擊項羽,幫助劉邦一統天下。

黥布本來是項羽手下大將,本身就實力雄厚,為了安撫其心讓其反叛項羽,劉邦才封其為王。

封王授爵,安撫其心

至於韓王信為戰國韓國王族之後,當初為了拉攏他,也封他為王。燕王臧荼也是類似的原因,才被劉邦封王的,他們本來就很有實力,封王可以安撫其心,因此封王是一種手段而已。

駙馬為王,恩師之子

至於趙王張敖,他是劉邦的師傅張耳之子,又是劉邦之女魯元公主的丈夫。屬於實在親戚,關係和自己的親兒子差不多,因此被封王。



那麼盧綰屬於哪一種呢?

我看那種都不是,盧綰作為劉邦的發小,能力極其有限,常需要劉邦救助。但正因為盧綰本事一般,更要封他為王。


這樣才能讓世人知道,跟著劉邦混沒有錯,只要忠心就算是無能之人也可以封王,我想這才是劉邦的真實想法吧。劉邦封盧綰為王不是高看盧綰,而是為了替自己揚名罷了。

人性遠不如我們看上去的光鮮,還有我們觸及不到的陰暗之處,王者無恩,利益使然。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


一個人的歷史


夏普洱

盧綰和劉邦的交情比較深,兩個人不但是鄰居,更重要的是他們出生在同年同月同日。

兩人從小玩到大,一起上學,一起泡妞,一起耍流氓,到了後來又一起參加了反秦的起義,這就是典型的一起同過窗,一起扛過槍的交情呀。試問這樣的交情,除了劉邦的親兄弟外,誰還能比得上。

劉邦這個人比較滑稽,盧綰一直是跟隨著劉邦玩到大的,兩人不說是形影不離吧,但是沒事時十之八九是在一起度過的。交往了這麼多時日,劉邦對盧綰的瞭解是別人不能比的,到了劉邦當漢王的時候,劉邦的命令是,只有他的弟弟劉交和盧綰可以自由出入他的臥室,可見劉邦對盧綰的信任。

盧綰和劉邦的其它兄弟比起來,為大漢立的功勞太微不足道了,史記上基本上就沒有記錄盧綰打過那些仗,攻過哪些城,殺過哪些大將。但是,最後劉邦拿下江山來後就是要讓他當王,其它的功臣當然也深知劉邦的心意了,索性,他們就悶著良心推舉了盧綰,盧綰才當上了燕王。

蕭何、曹參、周勃、樊噲、王陵等人,雖說是劉邦的老鄉,但是這些人都是劉邦成年之後認識的,他們的交情那能和盧綰這個劉邦的發小來比呢。盧綰這個名字一聽就像很有學問的樣子,劉邦原名叫劉季,劉季這實在不能叫人的名字,說白了就是劉家老三的意思。在看看盧綰有這麼高大上的名字,這說明盧綰家裡肯定很有錢,至少要比劉邦家有錢。估計小時候劉季沒少在盧綰家蹭吃蹭喝。

這就是為什麼劉邦沛縣的其他兄弟沒法和盧綰相比肩的原因。


漢史趣聞

更詳細一點的回答就是,兩人的家世也是世交,劉邦的父親和盧綰的父親也是好朋友,更巧的是兩人還是同一天出生,劉邦一向有信天命的說法,所以一貫把盧綰當做最親密的人。而盧綰也沒辜負劉邦的厚愛,一直唯劉邦馬首是從,後來劉邦造反,盧綰二話不說就跟著劉邦幹。他算是劉邦跟隨的人中最早的一個人了。

而其他諸如蕭何、曹參、樊噲這些老鄉親,是在事後劉邦當上亭長人事認識的,論親密遠不如盧綰了。

但是這些都不是盧綰被封王的真正原因。大家都知道劉邦上位後大殺功臣,為什麼?功高震主!而蕭何、曹參、樊噲不被封王也是這個原因,論功勞這些人遠勝於盧綰,論才華盧綰也遠遠不如這些人。但是正是盧綰的才能遠遠不如這些人,才使得劉邦真正放心給盧綰封王,即使事後盧綰造反,有蕭何、樊噲這些人在,也不足為慮。

事實證明,劉邦的確有遠見。後來盧綰果然造反了,結果劉邦只派樊噲一人帶兵前去平叛,輕而易舉的就把盧綰收拾了。


戰歌愚樂

人活在世上,哪能沒有幾個好哥們、鐵兄弟。劉邦雖然貴為漢高祖,但曾經也只是出身鄉里的普通人,自然也會有從小玩到大的好哥們。盧綰就是劉邦最好的哥們,他們的關係有多鐵呢?

劉邦和盧綰是同鄉,都是沛縣人。他們各自的父親也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更讓人感到驚奇的是,劉邦和盧綰竟然還是同年同月同日生,可見天意都註定他們的關係不一般。


兩人從兒時就是對方最要好的玩伴,一起上學,就連興趣愛好都一模一樣。或許這就是傳說中的基友吧!

及高祖、盧綰壯,俱學書,又相愛也。

他們不僅兒時關係好,劉邦起兵時,盧綰就一直跟隨他。無論劉邦地位怎樣,他都會給盧綰很高的位置,讓他地位僅次於自己。史書上記載“群臣莫敢望”,“雖曹參等,莫及盧綰”,可見劉邦一直都把盧綰當最要好的兄弟。

劉邦給盧綰這麼高的地位,並不是依仗他的才能,相反盧綰是個才能非常平庸的人,翻遍《史記》和《漢書》也沒見盧綰立有什麼大功。劉邦其實不喜歡封異姓王,英布、彭越、韓信等人都有兵權和地盤,本來就過著王的日子,劉邦只不過給他們一個名號罷了。


事實上,劉邦是想消滅這些異姓王的,所以後來他把他們一個個的除掉了。唯獨盧綰,劉邦封他做燕王是真心實意的,不為別的,就因為我劉邦把你當兄弟了,就想對你好!


歷史探索機

盧綰在劉邦的軍中戰功、地位都排不上前面,盧綰出身平常不是什麼六國貴族,他卻單單被劉邦封為燕王。

我想有這兩個原因,一是盧綰和劉邦都出身低微,有天命思想影響著劉邦,在短短几年時間裡一步登天,劉邦自己也難免不信,在一個小地方同一天出生,長時間都在一起的人,為什麼命運會差別很大呢?劉邦想自己本身就是皇帝命也好,還是上天所賜,都讓盧綰也沾一點。

二兩個人的情誼很深,劉邦的心裡有,有福同享的義氣,兩個人從出生到劉邦當上皇帝幾手形影不離。劉邦和盧綰在一起呆的時候比他們的親人和老婆都長,盧綰和劉邦的關係那比親兄弟還親。劉邦給盧綰封賞,不但非常捨得,而且還非常大方。所以從沛縣的眾兄弟功臣中只有盧綰封王了。


我在網上看見了你

這個問題要分兩方面說

一是個人情感方面

盧綰和劉邦的關係可以說是鄰居、同學、發小、鐵磁,至於拜把子沒有就不得而知了,在劉邦創業的過程中,無論是輝煌驕傲的時候,還是事業低谷,這傢伙一直陪在左右,直到劉邦當了漢王,盧綰當了將軍,還是陪伴在劉邦身邊。劉邦東擊項羽,盧綰當了太尉,按理說這樣可以享清福了,但這哥們仍然留在劉邦身邊幫忙,當保鏢頭頭。不僅如此,他最牛之處就是可以隨意進出劉邦的寢室,這待遇充分體現了劉邦對他的信任。

  試想,在一個戰亂的年代父親,哥哥,嫂子都嫌棄自己,妻子孩子長期不在身邊,天天擔驚受怕的,身邊有個從小長大的兄弟,風裡雨裡的跟著自己,這是什麼感覺,換位想想,是誰發達了,誰不先重賞這個兄弟?

  第二點就是所謂的天命所歸,既然他劉邦是真命天子,又各種神蹟的出現,為什麼一起長大的兄弟還是個小角色,這個放在劉邦自己那也說不通,因此,自己身價漲了,也得把和自己一起長大的人身價漲起來,不然這反差這麼大,他那些神蹟就是低略的謊言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假的。

  不過這個異姓王也沒落的什麼好下場。


探秘ET與AI

盧館豐邑人,和漢高祖劉邦是同鄉 ,兩人的父輩關係極好。並且兩人還是同年同月同日生。劉邦盧館出生的時候,村裡的父老鄉親還抬著酒肉到他們家表示慶賀。後來他們長大了,也是一起上學,一起玩耍, 從小就建立了深厚的友誼。當劉邦還是平民的時候,吃了官司被官府緝拿,劉邦總是四處躲藏而盧館也總是跟隨其左右。



後來,劉邦起事,盧館也是一路追隨,雖不見立有大功 ,但劉邦對他卻是十分愛護“衣被 飲食 賞賜 群臣莫敢仰望”盧館在群臣中跟劉邦的關係也是最近和最好的。漢高祖五年七月,燕王藏荼謀反 劉邦(此時已經稱帝)御駕親征 並於當年九月剿滅 藏荼。燕王之位無主 於是劉邦不顧群臣反對 封盧館為燕王。

如果按照功勞大小分封,盧館是不可能裂土封王,他之所以封王只是憑了和劉邦的私人關係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