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在沛县的老兄弟和功臣很多,为何单单卢绾封王?

王明硕



一切似乎顺理成章,但问题来了:

一、群臣为何推举卢绾?

因为卢绾和刘邦打小关系就铁!两人是同一天出生的,两家父辈的关系又非常好,所以从小到大,两人都是形影不离。刘邦一造反,卢绾也就跟他干了,鞍前马后的,没功劳还能没点苦劳?后来他被封为太尉、长安侯。

和萧何、曹参这些人比起来,卢绾的能力、功劳无疑差一大截,但架不住人家关系硬啊!群臣都知道刘邦的新燕王人选是卢绾,所以乐得顺水推舟。

其实,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异姓诸侯王表面风光,可实在是不好当!韩信、彭越、英布这几位牛不牛?几年功夫,全被刘邦收拾了。萧何等人深知其中利害,没人敢接这枚定时炸弹。只有卢绾不知深浅,没怎么推辞就接了。



二、刘邦为何要封卢绾?

因为照当时形势,燕王是必须要封的,而且此人要绝对忠心,资历不能太浅,同时本事还不能太大,否则不易控制。从这些条件看,卢绾还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将就着用吧!

卢绾这个燕王没当几年,后来因为下属与叛将阵豨私相联络,被认为有谋反嫌疑,刘邦召卢绾进京问话。卢绾这才害怕起来,躲到边塞避风头,想再找机会跟刘邦解释。不料没多久刘邦死了,他就只好逃到了匈奴,最终死在那里。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说的就是卢绾这号人吧!


三好国学堂

刘邦建立汉朝后分封的几个异姓王中,有一个人功劳很小,能力很弱,但没有人敢惹,他就是燕王卢绾。卢绾确实追随刘邦多年,但他立过的功劳还真有点说不上——刘邦起兵时,他以宾客的身份追随;刘邦称汉王之后,卢绾被任命为将军;楚汉战争中,他曾经随军出征,后来被封为长安侯;刘邦开国之后,他跟随刘邦一起平定燕王臧荼叛乱,随后被封为燕王。他的前半生一直在走运,不是因为他的能力,而是因为——

他与刘邦的特殊关系。

卢绾与刘邦有很多巧合,他们家在同一个胡同,他们的父亲关系非常铁,他们同年同月同日生,他们俩长大后成为同学,关系也非常铁。

所以,刘邦起事之后卢绾就受到高规格的待遇,比如他可以“出入卧内,衣被饮食常赐,群臣莫敢望,虽萧、曹等,特以事见礼,至其亲幸,莫及卢绾”


国史通论

卢绾封王在很多人看来不可思议,人们认为汉初三杰的张良、萧何立下了不世之功,为什么都没有封王。卢绾作为一个刘邦的跟班和跑腿,没有尺寸之功,有什么资格被封王呢?

要想了解刘邦封卢绾为王的原因,我们来看看其他几个异姓王是怎么被封的。

趋利避害,迫不得已

首先说韩信和彭越,他们被封王是因为刘邦在和项羽的楚汉之争到了白热化的时候,他们想按兵不动坐观成败,刘邦不得已接受了张良和陈平的建议封他们为王,这是迫不得已。目的是让他们能合击项羽,帮助刘邦一统天下。

黥布本来是项羽手下大将,本身就实力雄厚,为了安抚其心让其反叛项羽,刘邦才封其为王。

封王授爵,安抚其心

至于韩王信为战国韩国王族之后,当初为了拉拢他,也封他为王。燕王臧荼也是类似的原因,才被刘邦封王的,他们本来就很有实力,封王可以安抚其心,因此封王是一种手段而已。

驸马为王,恩师之子

至于赵王张敖,他是刘邦的师傅张耳之子,又是刘邦之女鲁元公主的丈夫。属于实在亲戚,关系和自己的亲儿子差不多,因此被封王。



那么卢绾属于哪一种呢?

我看那种都不是,卢绾作为刘邦的发小,能力极其有限,常需要刘邦救助。但正因为卢绾本事一般,更要封他为王。


这样才能让世人知道,跟着刘邦混没有错,只要忠心就算是无能之人也可以封王,我想这才是刘邦的真实想法吧。刘邦封卢绾为王不是高看卢绾,而是为了替自己扬名罢了。

人性远不如我们看上去的光鲜,还有我们触及不到的阴暗之处,王者无恩,利益使然。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一个人的历史


夏普洱

卢绾和刘邦的交情比较深,两个人不但是邻居,更重要的是他们出生在同年同月同日。

两人从小玩到大,一起上学,一起泡妞,一起耍流氓,到了后来又一起参加了反秦的起义,这就是典型的一起同过窗,一起扛过枪的交情呀。试问这样的交情,除了刘邦的亲兄弟外,谁还能比得上。

刘邦这个人比较滑稽,卢绾一直是跟随着刘邦玩到大的,两人不说是形影不离吧,但是没事时十之八九是在一起度过的。交往了这么多时日,刘邦对卢绾的了解是别人不能比的,到了刘邦当汉王的时候,刘邦的命令是,只有他的弟弟刘交和卢绾可以自由出入他的卧室,可见刘邦对卢绾的信任。

卢绾和刘邦的其它兄弟比起来,为大汉立的功劳太微不足道了,史记上基本上就没有记录卢绾打过那些仗,攻过哪些城,杀过哪些大将。但是,最后刘邦拿下江山来后就是要让他当王,其它的功臣当然也深知刘邦的心意了,索性,他们就闷着良心推举了卢绾,卢绾才当上了燕王。

萧何、曹参、周勃、樊哙、王陵等人,虽说是刘邦的老乡,但是这些人都是刘邦成年之后认识的,他们的交情那能和卢绾这个刘邦的发小来比呢。卢绾这个名字一听就像很有学问的样子,刘邦原名叫刘季,刘季这实在不能叫人的名字,说白了就是刘家老三的意思。在看看卢绾有这么高大上的名字,这说明卢绾家里肯定很有钱,至少要比刘邦家有钱。估计小时候刘季没少在卢绾家蹭吃蹭喝。

这就是为什么刘邦沛县的其他兄弟没法和卢绾相比肩的原因。


汉史趣闻

更详细一点的回答就是,两人的家世也是世交,刘邦的父亲和卢绾的父亲也是好朋友,更巧的是两人还是同一天出生,刘邦一向有信天命的说法,所以一贯把卢绾当做最亲密的人。而卢绾也没辜负刘邦的厚爱,一直唯刘邦马首是从,后来刘邦造反,卢绾二话不说就跟着刘邦干。他算是刘邦跟随的人中最早的一个人了。

而其他诸如萧何、曹参、樊哙这些老乡亲,是在事后刘邦当上亭长人事认识的,论亲密远不如卢绾了。

但是这些都不是卢绾被封王的真正原因。大家都知道刘邦上位后大杀功臣,为什么?功高震主!而萧何、曹参、樊哙不被封王也是这个原因,论功劳这些人远胜于卢绾,论才华卢绾也远远不如这些人。但是正是卢绾的才能远远不如这些人,才使得刘邦真正放心给卢绾封王,即使事后卢绾造反,有萧何、樊哙这些人在,也不足为虑。

事实证明,刘邦的确有远见。后来卢绾果然造反了,结果刘邦只派樊哙一人带兵前去平叛,轻而易举的就把卢绾收拾了。


战歌愚乐

人活在世上,哪能没有几个好哥们、铁兄弟。刘邦虽然贵为汉高祖,但曾经也只是出身乡里的普通人,自然也会有从小玩到大的好哥们。卢绾就是刘邦最好的哥们,他们的关系有多铁呢?

刘邦和卢绾是同乡,都是沛县人。他们各自的父亲也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更让人感到惊奇的是,刘邦和卢绾竟然还是同年同月同日生,可见天意都注定他们的关系不一般。


两人从儿时就是对方最要好的玩伴,一起上学,就连兴趣爱好都一模一样。或许这就是传说中的基友吧!

及高祖、卢绾壮,俱学书,又相爱也。

他们不仅儿时关系好,刘邦起兵时,卢绾就一直跟随他。无论刘邦地位怎样,他都会给卢绾很高的位置,让他地位仅次于自己。史书上记载“群臣莫敢望”,“虽曹参等,莫及卢绾”,可见刘邦一直都把卢绾当最要好的兄弟。

刘邦给卢绾这么高的地位,并不是依仗他的才能,相反卢绾是个才能非常平庸的人,翻遍《史记》和《汉书》也没见卢绾立有什么大功。刘邦其实不喜欢封异姓王,英布、彭越、韩信等人都有兵权和地盘,本来就过着王的日子,刘邦只不过给他们一个名号罢了。


事实上,刘邦是想消灭这些异姓王的,所以后来他把他们一个个的除掉了。唯独卢绾,刘邦封他做燕王是真心实意的,不为别的,就因为我刘邦把你当兄弟了,就想对你好!


历史探索机

卢绾在刘邦的军中战功、地位都排不上前面,卢绾出身平常不是什么六国贵族,他却单单被刘邦封为燕王。

我想有这两个原因,一是卢绾和刘邦都出身低微,有天命思想影响着刘邦,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一步登天,刘邦自己也难免不信,在一个小地方同一天出生,长时间都在一起的人,为什么命运会差别很大呢?刘邦想自己本身就是皇帝命也好,还是上天所赐,都让卢绾也沾一点。

二两个人的情谊很深,刘邦的心里有,有福同享的义气,两个人从出生到刘邦当上皇帝几手形影不离。刘邦和卢绾在一起呆的时候比他们的亲人和老婆都长,卢绾和刘邦的关系那比亲兄弟还亲。刘邦给卢绾封赏,不但非常舍得,而且还非常大方。所以从沛县的众兄弟功臣中只有卢绾封王了。


我在网上看见了你

这个问题要分两方面说

一是个人情感方面

卢绾和刘邦的关系可以说是邻居、同学、发小、铁磁,至于拜把子没有就不得而知了,在刘邦创业的过程中,无论是辉煌骄傲的时候,还是事业低谷,这家伙一直陪在左右,直到刘邦当了汉王,卢绾当了将军,还是陪伴在刘邦身边。刘邦东击项羽,卢绾当了太尉,按理说这样可以享清福了,但这哥们仍然留在刘邦身边帮忙,当保镖头头。不仅如此,他最牛之处就是可以随意进出刘邦的寝室,这待遇充分体现了刘邦对他的信任。

  试想,在一个战乱的年代父亲,哥哥,嫂子都嫌弃自己,妻子孩子长期不在身边,天天担惊受怕的,身边有个从小长大的兄弟,风里雨里的跟着自己,这是什么感觉,换位想想,是谁发达了,谁不先重赏这个兄弟?

  第二点就是所谓的天命所归,既然他刘邦是真命天子,又各种神迹的出现,为什么一起长大的兄弟还是个小角色,这个放在刘邦自己那也说不通,因此,自己身价涨了,也得把和自己一起长大的人身价涨起来,不然这反差这么大,他那些神迹就是低略的谎言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假的。

  不过这个异姓王也没落的什么好下场。


探秘ET与AI

卢馆丰邑人,和汉高祖刘邦是同乡 ,两人的父辈关系极好。并且两人还是同年同月同日生。刘邦卢馆出生的时候,村里的父老乡亲还抬着酒肉到他们家表示庆贺。后来他们长大了,也是一起上学,一起玩耍, 从小就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当刘邦还是平民的时候,吃了官司被官府缉拿,刘邦总是四处躲藏而卢馆也总是跟随其左右。



后来,刘邦起事,卢馆也是一路追随,虽不见立有大功 ,但刘邦对他却是十分爱护“衣被 饮食 赏赐 群臣莫敢仰望”卢馆在群臣中跟刘邦的关系也是最近和最好的。汉高祖五年七月,燕王藏荼谋反 刘邦(此时已经称帝)御驾亲征 并于当年九月剿灭 藏荼。燕王之位无主 于是刘邦不顾群臣反对 封卢馆为燕王。

如果按照功劳大小分封,卢馆是不可能裂土封王,他之所以封王只是凭了和刘邦的私人关系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