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集”3500家企業|航天雲網+常州,創造新模式、形成新動能

近日,由中國航天科工航天雲網江蘇公司傾力打造的常州市工業互聯網公共平臺的上雲企業數量實現新突破:全市4124家規模以上企業,共有

3500家實現上雲。這標誌著常州市企業上雲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落戶常州

江蘇常州,處於長三角中心地帶,與蘇州、無錫聯袂成片,構成蘇錫常都市圈。這個曾以著名的“蘇南模式”快速走上工業化道路的城市,如今又一次走在了製造業浪潮的前列,正成為智能製造產業的“弄潮兒”。

去年11月27日,國務院正式印發《深化“互聯網+先進製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工信部對《指導意見》進一步細化解釋發佈工業互聯網“323”行動,並通過平臺培育工程、百萬企業上雲工程、百萬工業APP工程三大重點工程打造工業互聯網體系。《指導意見》發佈不到10天,常州率先開展實踐,推動三大重點工程在區域落地。

截至目前,常州4124家規模以上企業,共有3500家實現上雲。總建築面積約35.3萬平方米的中國航天科工集團雲製造先導中心已經完成規劃,正在馬不停蹄的建設之中。常州工業互聯網生態正在逐步形成,並逐漸輻射到整個江蘇省。

“云集”3500家企业|航天云网+常州,创造新模式、形成新动能

航天科工雲製造先導中心

然而,時間往前推兩年,工業互聯網在常州還是一個沒有多大熱度的詞彙。這一切轉變始於常州市與中國航天科工航天雲網公司的“聯姻”。

航天雲網公司,中國工業互聯網的先驅企業,打造了世界首批、中國首個工業互聯網平臺。誕生三年來,在工業互聯網領域建樹頗豐,已經成為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的領航者

一方是有著良好製造業基礎的城市,一方是有著強大實力的中央企業,兩者的“聯姻”順理成章。2017年9月25日,在經過僅幾個月的接洽之後,雙方簽訂項目合約,協議共同推動航天雲網在常州落地。

“云集”3500家企业|航天云网+常州,创造新模式、形成新动能

2017年9月25日,以“物聯龍城 智造未來”為主題的工業互聯網長三角(常州)論壇暨航天雲網項目簽約儀式在常州成功舉辦,中國航天科工航天雲網公司與常州市天寧區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推進工業互聯網長三角創新生態建設。

2017年11月17日,雙方合作再度升級,航天雲網江蘇公司正式註冊成立。

“工業互聯網是實現實體經濟振興、先進製造業變道超車的重要歷史機遇。實現工業互聯網的領先,必須在長三角這樣的製造業發達、經濟基礎好的核心區域實現突破,這是航天雲網業務的核心戰場。”該公司董事長祝守宇解釋道。

這家企業的誕生開啟了常州工業互聯網迅猛發展的新篇章。

千企上雲

發展工業互聯網,首先要解決平臺和企業上雲的問題。背靠中國航天科工,航天雲網江蘇公司在平臺建設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因此,在公司總經理紀豐偉看來,擺在航天雲網江蘇公司面前最為緊急的任務是企業上雲。

“云集”3500家企业|航天云网+常州,创造新模式、形成新动能

工業互聯網+雲製造展覽館(設計效果圖)

“國家提出了發展工業互聯網的三大工程,我認為最為困難的便是百萬企業上雲工程。用什麼方式讓企業上雲,這是當前工業互聯網企業發展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只有推動企業上雲,形成規模效應,才能擁有發展工業互聯網的用戶基礎。”紀豐偉說。

因此,在公司成立不到一個月的時候,航天雲網江蘇公司便聯合常州市天寧區政府拉開了“百企先行,千企上雲”的專項行動,把企業上雲作為常州工業互聯網實踐的第一場“重大戰役”。

“云集”3500家企业|航天云网+常州,创造新模式、形成新动能

工業互聯網+雲製造展覽館(設計效果圖)

專項行動持續了近20天,效果十分明顯:常州市上雲企業數量突破2094家,平均每天有100家企業“躍入雲端”,邁上“智能製造”的第一個臺階。

這項成果的獲得並不容易。除了航天雲網江蘇公司自身的努力,良好的企地合作模式是關鍵。專項行動中,常州市天寧區政府提供了大力支持,出錢、出人、出政策,抽調150餘人組成行動組。上到區領導,下到街道的公務員,都參與其中。此外,政府還組織媒體加強宣傳,在全區形成了良好的工業互聯網氛圍。

“云集”3500家企业|航天云网+常州,创造新模式、形成新动能

工業互聯網+雲製造展覽館(設計效果圖)

“企業上雲是企業發展方式的轉變也是企業上規模的重要手段。我們號召常州市所有企業積極擁抱工業互聯網,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速新舊動能轉換。”常州市天寧區委書記宋建偉說道。

“大力發展工業互聯網”這一共同信念讓企地之間形成了融洽關係。兩者默契的合作形成巨大推力,讓工業互聯網在常州大地迅速生根發芽,形成不可阻擋的生長勢頭。

常州模式

在國家的頂層規劃中,工業互聯網的建設必須要兼顧大型企業的集成創新和中小企業應用普及的需求,為不同規模的企業提供差異化上雲的路徑。航天雲網江蘇公司將這一理念付諸了實踐。

“航天雲網傾力打造的INDICS平臺是世界首批、中國首個工業互聯網平臺,這讓我們在平臺建設方面具備了巨大優勢。但要讓平臺在常州順利落地,避免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要結合地方的經濟特點。”紀豐偉說。

常州雖不是一個特別大的城市,但工業經濟類型非常複雜,企業規模不一,條件也千差萬別。經過深入調研,江蘇公司提出了“一橫多縱”的平臺體系。

“云集”3500家企业|航天云网+常州,创造新模式、形成新动能

2017年12月19日,常州市工業互聯網公共平臺上線

“一橫”基礎,即航天雲網INDICS基礎平臺,它可以快速連接企業、系統和設備,滿足企業快速上雲的需求。

“多縱”則指開放性的架構,緊密結合常州市的製造業企業的特點,它包含了多行業應用,如離散製造、新能源、石油化工等各行業,還整合了常州當地的工業互聯網聯盟,也納入了航天兄弟單位或合作伙伴的一些子平臺和應用。

“一橫多縱”的模式讓雲平臺的架構更加豐富,能夠滿足各種企業的上雲需求。“‘一橫多縱’的工業互聯網公共平臺,提供貫穿設備級、產線級和企業級的企業智能化綜合解決方案,以低成本、快速高效的方式解決企業系統信息孤島、生產管理不可見、提升效率無方案等難題,為推動企業效能提升和區域工業經濟的協同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常州市天寧區副區長周登蓉說道。

解決了平臺建設的問題,“如何推動企業實現規模上雲”成了擺在航天雲網江蘇公司面前的又一大重要課題。結合江蘇省和整個常州的經濟特點,航天雲網江蘇公司創新提出了

“五星上雲”的模式,即一星能力上雲、二星工具上雲、三星管理上雲、四星設備上雲、五星智慧企業上雲。

“企業可根據自身情況和需求選擇一星到五星的上雲路徑。一星企業上雲是最基礎的,到雲上以後,企業可以進行能力對接、供需協同;二星上雲,企業可以使用雲端的CAD/CAE/CAM等工具軟件,實現雲端工作;三星PLM/ERP/CRM等各種管理系統上雲,可在雲端管理;四星設備實現聯網,通過採集設備數據,可在雲端實現設備監控和管理;五星是基於工業大數據實現智慧企業的目標。”該公司董事長助理郭睿解釋道。

五星模式給各類企業提供了不同的上雲途徑,大大加快了企業上雲的步伐。在此種模式下,常州企業上雲行動進展十分順利。截至4月27日,上雲企業數量突破3500家。

“云集”3500家企业|航天云网+常州,创造新模式、形成新动能

“一橫多縱”和“五星上雲”模式

“一橫多縱”及“五星上雲”的模式,推動了常州市工業互聯網的迅猛發展。這一獨具區域性特色的工業互聯網實踐被稱為“常州模式”

“年初,集團公司董事長高紅衛在聽取航天雲網公司年度工作彙報後,明確指出雲網公司要堅持‘擴大規模’和‘深耕細作’,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常州模式正是貫徹集團公司領導指示要求的一次具體實踐和重要探索。”紀豐偉說。

上雲之後

常州市郊,明傑模具公司的生產車間裡,機器轟鳴,生產井然有序。在車間入口處,幾塊大屏幕引人注目,屏幕上顯示著車間內所有設備的狀態:健康狀況、連續運轉時長、生產任務量……

半年之前,這家企業還在為設備狀態的健康管理問題而頭疼,而現在它可以對聯網設備進行健康管理及設備預測性維護,確保核心設備正常運轉,還可實現工藝流程的監控。

這是企業上雲帶來的“紅利”。在常州,像明傑模具這樣已經嚐到工業互聯網“甜頭”的企業比比皆是。

“現在,企業上雲後,雲平臺能夠為企業提供五大類場景服務。設備監控管理還只是最初級的服務。”該公司工程師季瑩說道。

除此之外,上雲企業可運用大數據分析幫助企業優化人力資源管理、供應鏈管理等,將傳統基於經驗的模糊決策變為基於數據的精準決策。

隨著上雲企業數量的增加,雲平臺將匯聚設備、產線、企業以及工人、設計師、創客等海量資源,可以提供供需對接、製造服務等具有針對性的服務。

“云集”3500家企业|航天云网+常州,创造新模式、形成新动能

大型企業集成創新+中小企業應用普及

此外,雲平臺還能夠提供產品全生命週期涵蓋設計、生產、服務等數據的集成管理和優化應用,實現開放式創新、產品溯源、複雜裝備遠程運維等功能。

“一些大型企業有著集成創新、智能製造、運程監控等個性化的需求,我們將通過定製的模式予以滿足。當前,我們正在依託工業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打造重點樣板企業。”季瑩說。

針對中小企業的核心痛點——缺資金、缺訂單、缺能力、缺管理,航天雲網江蘇公司針對性地提出了多種APP服務,其中最具有代表意義的是金融服務APP知識服務APP

設備數據是一種很好的徵信憑證,當前航天雲網江蘇公司正在與金融機構(中國銀行、華夏銀行等)、融資租賃機構洽談合作,以設備數據為依據,為企業提供授信、貸款等服務。

知識服務APP,則是通過工業互聯網平臺沉澱的工業知識幫助企業管好設備,進而提質增效。

“在上世紀80年代的工業化浪潮中,常州出現了‘蘇南模式’,其中的‘星期天工程師’成為鄉鎮企業發展的技術支撐。現在,我們打造了‘星期天工程師’的升級版——‘工業好大夫’,通過整合和共享航天雲網本身沉澱的工業知識和外部數據源獲取的實時知識,幫助企業快速定位問題並改善設備使用方式。另外,通過參考滴滴打車的互聯網模式,建立了‘工業滴滴’新生態,整合當地維修資源,搭建了設備保修和設備維修的橋樑,使得設備維修的及時性能得到保障。企業把生產過程中遇到的設備故障等問題在平臺上發佈,設備維修單位和工程師在平臺上搶單並達成合作。雙方在合作結束後可以相互評價,信用積分可以累積,成為品質的標識 。”紀豐偉說。

五大場景應用快速構建,兼顧通用性和個性化,打通了從設備聯網、產線聯網、企業聯網到區域工業大數據聚集的完整鏈路,讓航天雲網江蘇公司解決了“企業上雲以後幹什麼”的問題。

雲生態圈

逐漸形成

互聯網企業創立的前幾年,一般都處在“燒錢”的階段。但目前員工只有幾十人的航天雲網江蘇公司卻擔負著一年幾個億的經營指標。這個指標的制定並非強人所難,在紀豐偉看來,江蘇公司有這份底氣。

這份底氣主要來自於公司獨具特色的商業模式。“如果說‘石油’是工業經濟的血脈,那麼數據便是現代經濟的‘石油’。我們的商業模式便是圍繞‘數據’這個核心要素,包括產生數據和應用數據兩大部分,兩者相輔相成,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紀豐偉說。

在生產數據環節,航天雲網江蘇公司以企業上云為核心,採取“一橫多縱”和“五星上雲”的常州模式,推動上雲企業數量的不斷增加,形成規模效應。

企業上雲之後會產生源源不斷的數據,這些數據便是讓航天雲網江蘇公司實現變現的關鍵所在。“利用大數據等技術,我們可以對數據進行充分利用,比如銀行的貸款徵信、數控機床的維修與銷售等,讓公司獲得盈利。”紀豐偉說。航天雲網江蘇公司的發展帶動了常州市工業互聯網生態的形成。

當前,圍繞雲平臺,公司周圍匯聚了一大批各有側重的合作伙伴,比如線上線下服務商提供金融、維修等服務,合作運營商提供平臺推廣和內容運營,基礎設施合作伙伴提供服務器、安全等設備,行業合作伙伴提供各種行業應用,解決方案提供商提供智能化改造項目支撐,APP提供商提供APP增值服務。

“工業互聯網的發展面向各個行業,但並不是每個行業我們都熟悉,合作伙伴模式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同時,隨著這一大批企業的崛起,整個常州市工業互聯網的生態也在逐步形成。”紀豐偉說。

隨著發展步伐的不斷加快,“常州模式”的影響力不斷擴大。2月2日,在2018工業互聯網峰會上,常州模式得到了工信部領導的關注和認同。3月29日,江蘇省省長吳政隆一行調研航天雲網江蘇公司,並鼓勵常州企業充分利用大數據、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加快轉型。

因此,航天雲網江蘇公司開始把眼光放得更加長遠,“ 走出常州”成為下一步的工作重點。“讓‘常州模式’輻射整個江蘇省,進而打造國家級工業互聯網應用示範區,這將是公司未來發展的重要任務。”紀豐偉說。

文圖來自《中國航天報》

作者/魏京華

監製/優團

長按識別上方二維碼關注我們吧~

我們期待把你的故事分享給更多的人,題材、體裁、篇幅不限~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