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明星私募,三个月亏损近20%,后面该怎么办?

厂长的话

放假前,有朋友在厂长的知识星球里吐槽,一位私募大佬的产品,2月跌6.8%,3月跌1%,4月跌9%,三个月的时间里,亏损高达17%,投资人眼泪哗哗的。这个怎么说呢,今年这行情,去年刚扬眉吐气的老牌价值派私募,今年基本都蔫了,只不过有的控制好了回撤,有的一时不慎,马失前蹄,亏得有点惨。厂长觉得,今年开局不顺的朋友,先不要太慌张,咱买入一个私募产品,肯定是看的中长线投资,至于运气不好高位站岗了咋办,厂长今天就来和大家说道说道。

买了明星私募,三个月亏损近20%,后面该怎么办?

追星受伤了

估计不少朋友都遇到这种窘境,看到某位大佬的业绩很好,就想尽办法,托爷爷告奶奶,好不容易买到了产品,结果亏得不要不要的。

星友说到的这个私募,是一家规模超百亿的老牌私募,去年的收益超50%,然后规模也是水涨船高,投资人一窝蜂地争抢。谁成想,大佬亲自操刀的产品,收益排名也会垫底,今年入场的朋友自然是“站在高高的谷堆旁边”。

买了明星私募,三个月亏损近20%,后面该怎么办?

2月的这波股灾,还有一月的收益垫着,三月底贸易战一打,这波大跌后投资人就真的哭了。

买了明星私募,三个月亏损近20%,后面该怎么办?

有的价值派百亿私募嗅觉灵敏,回撤控制得不错。

买了明星私募,三个月亏损近20%,后面该怎么办?

但更多的还是这种,前边的事还没缓过劲,现在又被踹了一脚。

买了明星私募,三个月亏损近20%,后面该怎么办?

买了明星私募,三个月亏损近20%,后面该怎么办?

如何应对?

好了,大致盘点下前面的业绩情况,不是为了吓唬大家或是让大家“触景生情”的,接下来说说,如果点背,赶上了行情不好的时候该咋办。

对于手上那些亏损的基金,大家首先要查看一下最近几年的表现情况、基金经理变动情况。

业绩一直不大好的就不用说了,当初就不该进去,赶紧撤吧。

如果是长期业绩出色,但是基金经理发生变更,或是公司投研团队核心人物离职等,一定要去把“接班人”的底细摸清楚,功底不深厚的话也不宜久留。

像是一年前的上海共喜资产,最开始是江洋成立的,拿了几次“月冠军”,但在他离职后半年,由于接管的俩人压根就不懂金融,搞得最后公司陷入兑付危机。

还有些是初出茅庐,去年刚成名,今年就大肆扩规模的。这种还是小心为妙,2016年的冠军已经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如果没有上面那些情况,管理人长期业绩出色,公司团队稳定,产品由大佬亲自操刀,那厂长就给你喝碗心灵鸡汤吧——别盯着短期风险,长线持有。

无论是股票还是基金,都是短期风险很大,长期风险较小。厂长之前盘点过,景林、千合、源乐晟等百亿私募,股灾时也亏惨了,但最后都慢慢回来了《股灾不算事!净值回撤20%后,景林两年翻倍,源乐晟3个月收复失地!》。厂长不敢说这次这些私募能用多久收复失地,或是给他们打包票说后面就能赚多少多少钱,但从整体来看,规律确实如此。

举个栗子,这是某只年化高达22%的LOF基金(便于观察业绩变化情况),从2006年到2017年的2912个交易日当中,下跌日的概率高达45.02%,与大盘上证综指走势的概率45.12%基本相同。也就是说,假如你只持有该基金一天的时间,加上申购费和赎回费,你的投资亏损的概率肯定超过50%。

买了明星私募,三个月亏损近20%,后面该怎么办?

持有时间越长,高收益的概率越高,反之,亏损的概率更高。为了让投资人长期持有,私募赎回费的设计一般都是持有时间越长,费率越低。某大型百亿私募更是直接来了个三年封闭期,言下之意,别指望我一年就怎么滴,要买就买三年,不要影响我操作。

买了明星私募,三个月亏损近20%,后面该怎么办?

金融产品风险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本金永久性亏损的风险,另一种则是价格波动的风险。

2015年A股4000多点的时候,你去上车,看着天天涨得开心,但当时风险很大,一旦发生,就是本金永久性亏损的风险,运气好的下一波牛市解套,运气不好的直接game over。这时候可以减少股票策略产品的配置,买点CTA、相对价值策略的产品。

现在A股不到3100点,上证综指市盈率在15倍左右,看着波动很大,在贸易战的压力下一时半会也起不来,但本金永久性亏损的风险是很小的,大跌之后不乏黄金坑,只是需要时间。对于还没入坑的朋友,厂长短期仍然偏向于CTA策略,已经入坑的,只要私募管理人靠谱,慢慢拿着吧,别瞎折腾。有条件的话甚至可以考虑加点“仓”,拉低下成本。

王亚伟罕见发声

好了,厂长说教半天,估计大家也听烦了,那厂长闭嘴,看看王亚伟、赵军、汤进喜等私募大佬咋说的。

“一哥”王亚伟认为,多方面因素导致市场波动:

一是投资者担忧国内宏观经济周期性下行风险;二是对资管新规等引发的金融流动性担忧,市场缺乏增量资金;三是海外风险的贸易战压制投资者风险偏好,且近期中兴、华为、格力等事件显示冲突有加剧的趋势,引发相关产业链公司大幅调整;四是海外市场联动,资本市场已部分开放,近期港股也表现较差,A股港股形成一定的联动性下跌。

重阳投资汤进喜认为,白马股回落主要是因为前两年涨得太猛,亚历山大:

过去两年白马股累积了相当大的涨幅,估值也有了较大提升,这使得它们对负面信息更为敏感。今年以来,老板电器、格力等白马股均出现“闪崩”现象,都是这种调整压力的表现。

淡水泉投资赵军指出:

目前市场的风险溢价水平在贸易争端将持续并可能进一步发展的情况下,继续保持高企状态;同时叠加年报和一季报的业绩期,市场不稳定的情况下,容易放大业绩不达预期时的利空影响。

至于后市,王亚伟还是蛮乐观的:

一是2018年的经济调整是偏温和的周期调整,而非趋势性下行;二是当前以沪深300为代表的蓝筹股的市净率和市盈率在历史的偏低区域,整体盈利增速仍在向上,资本市场中长期向上的基础存在。

同时,他也做出风险提示:

前市场的悲观情绪、悲观言论正在蔓延,若形成负向循环,不但不利于中美贸易冲突的解决,使海外投资者形成负面看法,而且持续低迷也会使得资本市场改革发展难度加大,前期监管层维护市场稳定的一系列措施前功尽弃,和政治局会议提出的“五市”稳定也不相符。建议在当下动荡时刻,政策引导正面舆论,并利用政策工具和手段,有效且持续维护市场信心,降低市场波动。

厂长印象中,“一哥”是很少出来说话的,各种论坛也不怎么参加,没想到这次的小股灾,直接给“一哥”炸出来了,意外收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