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入门——单片机的编程语言和开发环境(3)

本连载讲解作为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人员所必需具备的基础知识。这些基础知识是硬件和软件技术人员都应该掌握的共通技术知识。

在“单片机入门①”和“单片机入门②”中,我们学习了单片机硬件方面的知识。本期我们将学习开发环境和编程语言吧。

CPU懂的机器语言

单片机的CPU从存储器读取程序,但是一次只能读取一条指令,然后解释每条指令,并执行。存储器中保存的内容,不管是程序还是数据,都是二进制代码“0”和“1”组成的字符串。指令二进制代码告诉CPU要做什么,而数据二进制代码则是CPU操作或处理指令时要使用的值。CPU的操作包含加、减运算等指令。这些像密码一样排列的“0”和“1”字符串就是机器语言。比如图1左边显示的就是一个机器语言指令,意思是“将2放入寄存器A(寄存器是CPU内部的储存区域)。

CPU总是按存储器地址的顺序读取指令代码,除非遇到跳跃指令。例如,如果复位后的地址是0000,则从0000开始按0001、0002、0003的顺序读取并执行指令。也可以说,一个程序就是按处理要求排列一系列的机器语言。

CPU只能理解如上所述的机器语言。因此,为了使CPU运行,就必须使用机器语言的程序。但是,机器语言不易为人们识别和读写。因此,人们用了更简单易懂的字符串来代替机器语言,这就是汇编语言。例如,在“给寄存器A赋值2”这样的处理时,如果用汇编语言来表示,就很简单,请看图1的右边部分。汇编语言中,用MOV字符串表示赋值,所以“给寄存器A赋值2”的处理就可用“MOV A,#02”表示。

单片机入门——单片机的编程语言和开发环境(3)

图1:机器语言和 汇编语言的比较

虽然汇编语言比机器语言更加简单易懂了,但是人们读起来还是挺难理解的。而且,汇编语言还存在另一个问题,就是不同的CPU,机器语言的描述方式也不同。因此,如果更换了CPU,就必须改写与机器语言有着密不可分关系的汇编语言,工作量比较大。(以上例子中的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均为瑞萨的RL78族单片机中的语言。)

如上所述,每更换一次CPU都必须对程序进行改编,不但造成生产性低下,还加重了编程人员的负担。

人性化的C语言

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编程语言就是C语言。C语言具有不依存于特定的CPU,又具有程序移植性高等的特点。另外,由于编程时可使用人们熟悉的英文单词,所以对编程人员来说C语言是最容易使用的编程语言。下面我们将C语言和汇编语言做一个简单地比较。(图2)

单片机入门——单片机的编程语言和开发环境(3)

图2: 汇编语言和C语言的比较

虽然C语言不依存于CPU而且还是人们最容易使用的编程语言,但对于CPU来说,C语言却是一种完全无法理解的语言。因此,就需要一种可以将C语言翻译为机器语言的软件,这就是被称为编译器 (编译程序) 的软件。 经过编译器翻译的程序的文件格式被称为目标文件格式。如果目标文件格式最终没有被配置到存储器中,CPU就无法执行该程序。

往期连载回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