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的“活死人”历史,连空气中都弥漫着腐烂的味道

福州社会抽鸦片之陋习早在清嘉庆元年(1796年)

就已经蔚然成风,福州地区吸食鸦片之始,可追溯到明朝天启四年(1624年)

福州的“活死人”历史,连空气中都弥漫着腐烂的味道

荷兰殖民者侵占中国台湾,将南洋爪哇人吸食鸦片方法介绍到台湾,并随着闽台人口流动辗转传入福州。

福州的“活死人”历史,连空气中都弥漫着腐烂的味道

▲古代瘾君子

福州“活死人”时期 乌烟瘴气的世间百态

那时福州的群众并未普遍认识到鸦片的危害,就连大夫们都趋之若鹜。长期吸食鸦片的人对毒品形成精神依赖,无法从事体力和脑力活动,老是一副病殃殃的面貌,我们称之为“活死人”时期。

福州的“活死人”历史,连空气中都弥漫着腐烂的味道

▲古代鸦片吸食者

林纾就曾在《闽中新乐府》中生动地描写晚清福州鸦片鬼的形象:“生骷髅,生骷髅,眶陷颐缩如猕猴,痰声来,痰声续,黔到指头疲到足,汗渍眉心泪注目,逆气辘轳转心腹,溺泄便溏沾被褥,明明有鬼如钳梏。陡然眼见芙蓉膏,一时神妙穷秋毫,对灯抽吸才几转,意气直蹑青云高。”

福州的“活死人”历史,连空气中都弥漫着腐烂的味道

▲抽鸦片者往往瘦骨如柴,面黄肌瘦

更有孕妇吸食,连带新生婴孩也染有鸦片瘾,需向婴孩鼻孔哈以鸦片烟气才停止哭闹。最严重的是一些家里有点钱的人家还手把手教孩子吸食鸦片,这些孩子不出一周就成了新世代的烟鬼。

福州的“活死人”历史,连空气中都弥漫着腐烂的味道

▲古代婴童

当时吸食鸦片的人,不管是王官贵族还是贫民百姓,只要上瘾后可谓是丑态百出,男人枯瘦如柴,女子媚态毕露,民间烟馆男女老少拥挤一块躺在那里,

有些女人更是通过任人玩弄以换取更多的鸦片。

福州的“活死人”历史,连空气中都弥漫着腐烂的味道

▲为吸食鸦片 任人玩弄的女子

抽鸦片一但成瘾,根据不同情况,每个月需要从一两美元到十至十五美元的鸦片消费。这对一个中等收入家庭的经济消耗极大,完全可能因家里一人吸鸦片导致破产,然后又卖妻卖儿,沦为流浪的“乞食”,直致弃尸荒野。

福州的“活死人”历史,连空气中都弥漫着腐烂的味道

▲近代福州街头沦落为“乞食”的鸦片烟鬼

晚清的福州社会“民以鸦片为天”的现象

起初市面罕有出售鸦片膏,以至物稀价高,一般是富裕人家才拥有消费鸦片的经济能力。

福州的“活死人”历史,连空气中都弥漫着腐烂的味道

▲一对母子在床上抽鸦片,醉生梦死,不事劳作

因着鸦片贸易存在巨大利润,逐渐吸引东南一带人士从事走私鸦片活动,而后本土也开始种植罂粟制作鸦片膏,鸦片价格走低,平民开始普遍消费,鸦片烟毒逐渐流行。

福州的“活死人”历史,连空气中都弥漫着腐烂的味道

▲吸食完鸦片在休息的老奶奶

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福州沦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鸦片大量入境。

福州的“活死人”历史,连空气中都弥漫着腐烂的味道

▲通商口岸

特别是1858年中英签定《通商章程善后条约》10款,鸦片贸易合法化,每年有价值200万大洋的鸦片进口福州,福州鸦片店每天至少要卖出8大箱的鸦片。

福州的“活死人”历史,连空气中都弥漫着腐烂的味道

▲晚清的鸦片烟枪

民以食为天,但是在晚清的福州社会却出现“民以鸦片为天”的现象,烟馆比米店还要多,在今天是不可思意的。根据时人粗略计算,福州城和近郊有几千家鸦片烟馆。

福州的“活死人”历史,连空气中都弥漫着腐烂的味道

▲旧时吸食鸦片的女子

仅仅福州城内(今鼓楼区)就有300多家鸦片馆。城内某居民区有12家鸦片零售店,米店却只有7家。城内超过四成的男性吸食鸦片,甚至连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贫穷苦力也愿意节衣缩食享受一下鸦片烟瘾。

福州的“活死人”历史,连空气中都弥漫着腐烂的味道

▲抽鸦片上瘾的人,往往茶饭不思

晚清福州抽鸦片已成为一种社交方式

晚清福州社会抽鸦片已不是个体现象,是成为一种社会交往方式,犹如今天抽香烟。亲朋故友相互见面,就是到鸦片烟馆一边吞云吐雾,一边叙旧或者谈生意。

福州的“活死人”历史,连空气中都弥漫着腐烂的味道

▲古代抽鸦片成为一种社交

特别是较富裕的大户人家,一般都备有鸦片烟枪等器具,相互约请朋友来家里吸食鸦片烟,招待客人。

福州的“活死人”历史,连空气中都弥漫着腐烂的味道

▲抽鸦片的女子

福州的“活死人”历史,连空气中都弥漫着腐烂的味道

▲抽鸦片已成为一种社交方式

人们请求衙门捕快、差役办事,若不事先招待他们抽鸦片,总是会被耽误,或者干脆不给办理。可见鸦片馆成为人们最重要的社交活动场所,无怪于鸦片馆比米店还多。

福州的“活死人”历史,连空气中都弥漫着腐烂的味道

▲鸦片馆成为人们最重要的社交活动场所

鸦片严重危害清末福州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

吸毒的人睡眠习惯被改变,白天睡觉晚间醒来。如果晚清福州社会有至少一半男性吸鸦片,福州至少有三分一的人口白天是处于睡眠状态。

福州的“活死人”历史,连空气中都弥漫着腐烂的味道

▲古代鸦片吸食者

鸦片烟导致福州地区白银外流,大大降低了福州社会内部消费能力,减少了与内地其他城市的贸易活动。

福州的“活死人”历史,连空气中都弥漫着腐烂的味道

▲瘾君子

农夫抽鸦片而无力耕耘种地,读书人抽鸦片无心志读书,鸦片烟毒的流行严重危害到清末福州社会的经济文化的发展。

福州的“活死人”历史,连空气中都弥漫着腐烂的味道

▲老式枪支在人的协助下才有力气使用

晚清福州烟毒流行,暴露人性的阴暗面

清光绪三年(1877年)基督教圣公会、美以美会、美部会联合在福州东门设戒烟社清光绪四年(1878年)美部会在福州成立了近代中国民间第三个“反鸦会”。

福州的“活死人”历史,连空气中都弥漫着腐烂的味道

▲1907年5月,福州各界民众销毁鸦片烟的仓山海关旧址

鸦片从来就只是鸦片而已。晚清福州社会烟毒的流行引发了一系列的严重的社会问题,暴露出人性的阴暗面。正是看到鸦片对中国人民的毒害,经中外有识之士的共同呼吁下,国内和国际都形成了反对鸦片贸易的舆论。

福州的“活死人”历史,连空气中都弥漫着腐烂的味道

▲1906年在大庙山成立的“福建去毒社南台第一戒烟局”遗址

1907年12月,中英两国终于达成《禁烟协定》六条。1911年5月中英两国又达成《禁烟条约》十条,同意在中国禁烟确有成效时停止对华鸦片输入,中国由此开始了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禁烟运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