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系列最大的败笔:演员换来换去,缺少漫威的格局

《鬼吹灯》系列的《云南虫谷》即将上映了,网上出现了很多分析这部电影看点的文章,笔者都读了,也同意部分评论人的观点。毫无疑问,作为《鬼吹灯》大IP的衍生电影,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又是一部卖座的电影。

《鬼吹灯》系列最大的败笔:演员换来换去,缺少漫威的格局

不过,到底能有多卖座,是否能满足观众朋友对这部电影的期待,笔者不好说。毕竟,成就一部电影的绝对不是IP一方面因素,而是综合因素导演的水平,编剧的水平,以及演员的选取等,都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然而,作为超级IP,《鬼吹灯》系列的整体运营无疑是极为失败的。美国的影视全产业链的知识产权格局,以及日本动漫的知识产权全产业链运营等,都是中国极为缺乏的。《哈利波特》系列创造了5000亿美金的市场神话。一个系列的漫威超级英雄,创造了更大的市场神话。

《鬼吹灯》系列最大的败笔:演员换来换去,缺少漫威的格局

很难想象,《哈利波特》系列的主角由不同的人去演会是什么糟糕的效果。更无法想象,《权利的游戏》不同的季由不同的演员来演会是对么恶心到事情。然而,《鬼吹灯》就存在这样的问题。

《鬼吹灯》系列最大的败笔:演员换来换去,缺少漫威的格局

三部电影、两部网剧,演员换了一波又一波,口碑参差不齐。很难想象,钢铁侠换个人演会是多糟糕,很难想象,美国队长还给人演会有多恐怖,很难想象,绿巨人换一张面孔、黑寡妇不是斯嘉丽,这将是多么大的事情。

《鬼吹灯》系列最大的败笔:演员换来换去,缺少漫威的格局

《鬼吹灯》系列最大的败笔:演员换来换去,缺少漫威的格局

真正的IP运作是一个世界观统领,进行全面的运营,而不是为了变现,为了赚快钱。如此格局是成就不了超级产业链的。有类似遭遇的项目有很多,如刘慈欣的《三体》。《三体》可以做一个“星球大战”格局的超级IP,可惜在中国影视人手里成了难产的次品。真是悲哀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