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川普所赐,美国的4个重要盟友正排队访华?

  川普犹如投入平静水面的砖头,让国际形势进入一个大调整和大混乱时期。此前对美国亦步亦趋的盟友们发现,如今这条路走不通了。膘肥体壮的美国可以赌气,而傻傻跟着美国的盟友们只能赌命。随着美国与盟友的利益日趋分裂,很多西方国家被迫寻找一条自己的路。这突出表现在对华关系上。如今排队访华的国家很多,其中尤其以德国、印度、澳大利亚和日本这4个美国的重要盟友最为醒目。

拜川普所赐,美国的4个重要盟友正排队访华?

德国是欧盟实际上的核心,其GDP占欧盟的20%左右。默克尔访华的诉求代表了欧盟的整体利益。在川普悍然撕毁“伊核协议”、中美突然决定在经贸领域休战之际,欧盟急需对华加强战略沟通。

事实上,白宫在伊核与经贸这2件大事上已经彻底激怒了老欧洲。川普驳回了德法英3个国家首脑的面子,拒绝听从劝说,执意摧毁来之不易的协议。真正遭受惨重损失的是欧洲企业。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5月21日还提出了旨在完全解除伊朗武装的12个新要求,已经彻底激怒了这个中东强国。而新兴大国承诺将扩大对美商品和服务的进口,让欧盟感到威胁和寒意。在需求一定的情况下,扩大从美国进口必然要削减从其他方面的进口,欧盟对此自然是心急如焚。

拜川普所赐,美国的4个重要盟友正排队访华?

而莫迪在短短40天之内的2次访华安排也颇有意味。除了重建信任、进行交心之外,更重要的是从全球视野来历史角度来讨论国际形势,坦诚地对各自国家的发展和最关心的事项交换意见,最终设定未来15年的双边关系框架。作为同属东方文明古国的2个大国能够如此处理分歧,已经超越了西方的眼界。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也表达出年内访华的强烈意愿。在森友丑闻的打击下,安倍支持率已经跌入谷底,迫切需要外交成绩来涨分。为此,日方宣布将“对华包围战略”调整为“协调融合路线”。双方在领土和历史问题上存在尖锐矛盾,但为了应对美国的冲击而暂时搁置争端。探客认为,安倍的主动和好姿态也证明是日本有求于新兴大国。

在2017年频频对华“开炮”的澳大利亚首脑特恩布尔也像变色龙一样迅速与大环境的背景色靠拢,声称要在年底前访华。澳大利亚反对党则捷足先登,已经宣布要在9月份之前访华。不过,如果特恩布尔在重大问题上拒不认错,破冰是不可能的事。等待澳大利亚产生一个明智的新首脑或许更为稳妥。

美国的4个核心盟友如此密集表态,其实也是拜川普所赐。本来川普上台伊始给了众小弟很多美好的憧憬,日本、澳大利亚、印度等国纷纷表示支持“印太战略”,希望通过这个体系获得美国在军事安全、经贸等方面的保护,搭上顺风车,扩大自身的利益。结果,现实狠狠给了梦想一个耳光。

拜川普所赐,美国的4个重要盟友正排队访华?

“印太战略”迟迟没有什么进展,美国光打雷不下雨就罢了,结果还把雷劈在了盟友头上。美国并未豁免日本和印度的钢铝关税,这2个国家因此准备在WTO采取自卫行动。白宫计划把进口汽车的关税提高到现有水平的10倍,这让日本、德国、墨西哥等盟友怒不可遏。莫迪的“印度制造”战略没有获得川普支持,在印度投产F-16战机更像是画饼。美国还在5月10日控诉印度对大米和小麦进行补贴,双方在经贸上撕破脸。川普勒令签署新版TPP的11个国家必须按照美国的利益修改条款,澳大利亚忍无可忍,公开拒绝美国的加入。美国的报复很快就来了。由于“美元陷阱”,澳元在5月16日暴跌,创造12个月以来的新低,澳大利亚如今缺乏加息的可能,只能任由美国薅羊毛,“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或许很快就变成“骑在羊皮上的国家”。

梦醒之后,这些盟友发现,原来真正的对手不是自己一直嚷嚷着要遏制的新兴大国,而是背后出刀的老大哥。“印太战略”从某种意义上说变成美国向盟友勒索保护费的借口。在“美国优先”措施的强烈照射下,德日澳印等如同浅水中的河虾一样饱受折磨。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提出“和平合作、开放融通、变革创新”的东亚大国则提供了宝贵的机会。5月22日,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宣布把进口汽车关税降至15%,让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德国和第二大汽车出口国日本获得生机。而新兴大国在伊核问题上对欧盟的支持也犹如沙漠里的一口甘泉。德日印澳4个国家,终于看到靠“亲华”来止损的希望,自然会牢牢抓住,不肯稍稍松手。

美国越来越像“疯王”,打碎了原有的格局,西方集团也在逐渐分化和瓦解。不以价值观、制度和信仰等因素作为唯一的归类标准将越来越成为普遍共识。这是一个剧烈变动的时代,也必将产生新的力量中心。现在看来,最有希望与美国分庭抗礼的就是新兴大国,但必须记住行百里者半九十。(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