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为何要将犯人“午时三刻”斩首?“午时三刻”是现在的几点?

皇帝为何要将犯人“午时三刻”斩首?“午时三刻”是现在的几点?

皇帝为何要将犯人“午时三刻”斩首?“午时三刻”是现在的几点?

首先,要知道这种说法多见于“小说”或“电视剧”中,与真实的情况未必相符,但仍可考究其说法的缘由。“午时三刻”相当于现在的几点呢?按照现在的时间观,午时,肯定就是中午十二点呗,午时三刻就是十二点半,所谓的“天气最阳”的时候。不少人的看法都是这样的,但是,到底是不是呢?古代一天之中是分为十二个时辰的,每个时辰大概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午时”是11:00~12:59这个时间段,那么“午时三刻”又是多少呢?

皇帝为何要将犯人“午时三刻”斩首?“午时三刻”是现在的几点?

皇帝为何要将犯人“午时三刻”斩首?“午时三刻”是现在的几点?

那么,开刀问斩为何要选择在“午时三刻”呢?因为,古人信奉阴阳学说,认为人死后是要变成鬼魂的,如果选择在其它的时间开斩,那么,犯人死后变成鬼魂可能要来纠缠活着的人,比如说刽子手、监斩官等人。而“午时三刻”是被认为一天之中阳气最盛的时间,阳气最盛则阴气即时消散,若此时将犯人斩首,那犯人死后就变不成鬼了,也就无法骚扰活着的人了。其实,古代的“斩刑”并不都是“午时三刻”的,也有其它的时间,因为“午时三刻斩首”很残忍,选择这个时间斩首的犯人不光人做不成,连鬼都做不成。所以,只有针对重大恶极的犯人才会选择在“午时三刻”斩首作为重大的惩罚,一般的犯人,通常还是让其“有鬼可做”的。值得一提的是皇城的“午门”被认为也是阳气最盛的地方,而且不限时间,所以,那些被“推出午门斩首”者也无鬼可做。

皇帝为何要将犯人“午时三刻”斩首?“午时三刻”是现在的几点?

最后,补充个小常识。你知道中国人为何将60分钟成为一个“小时”吗?因为,在西方的钟表计时传入中国之前,中国人用一天十二个时辰来计时。当西方的钟表传入中国后,中国人就将一个时辰称为“大时”,而西方的一个钟点称为“小时”。以后,随着钟表的普及,“大时”一词随着“时辰”被弃用也就消失了,而“小时”却沿用至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