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在阿芙林的战事中打出的战绩向世界展示了什么:荣光不再!

土耳其人口众多疆域广大也是中东军事大国,常规部队超60万,加上准军事力量有百万之众。因为可以接触西方先进的武器装备,没有进口的限制,军队装备上新旧庞杂并存。十几年前带有浓厚伊斯兰色彩的“正义与发展党”在埃尔多安带领下取得了大选胜利。埃尔多安在国内经济改革上的成功让他地位稳固,大权在握。曾直言不讳要带领土耳其恢复昔日奥斯曼帝国的荣光,野心之大令人侧目。随着土耳其不断加大装备的升级和进口并力主装备国产化,一支具有强大威慑力的常规武装力量展现在世人眼中。

土耳其在阿芙林的战事中打出的战绩向世界展示了什么:荣光不再!​​


土耳其进攻阿芙林的战斗中动用了包括F-16在内的各种战斗机,各型武装直升机,豹式主战坦克,M60T坦克,M113装甲车以及改进升级的AIFV步战车,包括K9、T-155自行炮在内的各口径火炮等等。根据多渠道消息得出的数据,土军参战部队人数应该超过了3万人。
土耳其在阿芙林的战事中打出的战绩向世界展示了什么:荣光不再!

防守阿芙林的库尔德武装几乎都是轻武器,稍微像样的就是RGP、土制火箭炮和重机枪这类。后期得到了一些反坦克导弹以及当地武装标配——武装皮卡这类援助。双方根本是不在一个量级上的对手,谁也不看好这些防守者。从埃尔多安宣布出兵开始,可以预见的是阿芙林的陷落。

土军兵分三路的进攻自一开始就遭遇麻烦,几乎没有进展。步炮协同不灵活;空地协同如同虚设;装甲部队和步兵的协同也因为长时间的没有实战而显得生疏;各种错误的指令甚至友军误伤频发。拥有各种侦查和空中优势的土军几乎遗忘了这项技能,表现得比步兵还糟糕。

而防守方的库尔德人拥有长期的战斗经验,擅长山地运动战和渗透突袭,相当部分的库尔德武装人员论单兵素质是要强过土军的。此消彼长之下,面对绝对优势但战术战技僵化的正规军,库尔德人早期显然打得很漂亮。

土军需要在实战中磨合并熟悉适应对手的打法,不付出代价是不可能的。结果就是举步维艰,大量的装备损失和人员伤亡。一度战场态势就是土军靠火炮远程猛烈轰击,再由武装直升机中距离观察并开火,然后无人机抵近查看战果,最后才由坦克步兵上去。这个打法直接导致了推进速度缓慢。被推进命令压迫得急了的装甲部队甚至还用几十辆坦克发动了小规模的集群进攻。然而得到了反坦克导弹的库尔德人狠狠教训了土军,这种已经落后了的坦克战术是要挨打的。埃尔多安可是抓住了一个时局的微妙空档才有大胆攻打阿芙林的举动,时间优势并不站在土耳其这边,土军这个时间段可没给埃苏丹长脸。

后期更换了战术并逐渐适应了的土军开始发挥装备上的优势。虽然损失依然大,但稳步推进压制住了守军的防御,占领大部分的防御要点后似乎也就迈过了一个分水岭。

土耳其在阿芙林的战事中打出的战绩向世界展示了什么:荣光不再!​库尔德人随着大量精锐人员的战损,防御点的逐一失守,优势的平衡被打破。当土军的坦克到达阿芙林城外时,守军的抵抗意志被摧毁了。所以没有看到预期中的城市防守,激烈残酷的巷战等等。(当然,阿芙林不大,城市巷战什么的都是不靠谱的选项)撤退成为了必然的选择,甚至出现了溃退的局面。

在优势装备火力碾压之下撤退本就是不易,没有组织的溃退就像冷兵器时代骑兵追击露出后背的那些步兵般惨烈。更何况土军对撤退的库尔德人和逃离的平民一再实施无差别攻击,库尔德人这时更组织不起有序的撤退和抵抗。整个阿芙林作战中,库尔德人几个人员损失巨大的节点这里就出现了一个。

土耳其在阿芙林的战事中打出的战绩向世界展示了什么:荣光不再!

​整个阿芙林作战土耳其军队各类战斗装备均有损失,有部分数量还不小,人员更是伤亡近万。

阿芙林的守军一方如果把背俘、“起义”的数量加一块也算做伤亡,那么应该超过了3万人。

一个拥有现代化训练装备的经制之师;拥有众多高端武器强大火力;拥有完善的后勤保障体系的国家军队,堂堂对战相对来说装备简陋训练不足如同游击队一般的对手。缓慢僵持的战局,1:3的战损比,无论怎么看打出这种战绩都有负土耳其拥有的北约第二军事强国的威名,更别说要恢复奥斯曼帝国的荣光了。那一丝泛动在埃尔多安和部分土耳其民众心底的奥斯曼帝国荣光也随着此战彻底湮灭了。

PS:请关注本文之后将会推出的“土耳其在阿芙林的战事中打出的战绩向世界展示了什么:残骸与惨胜”

在第二文中会介绍参与阿芙林战事的土耳其各种主要武器装备以及它们的来龙去脉、前世今生。更会有一个这些参战武器装备比较靠谱被击毁击伤数值。欢迎留言讨论指正,关注转发,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